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内外膜扭转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洁怀 杨性安 王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内外膜及整体的扭转运动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初次发生AMI患者56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5例,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最大扭转角度(PST-En)、心外膜最大扭转角度(PST-Ep...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内外膜及整体的扭转运动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初次发生AMI患者56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5例,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心内膜最大扭转角度(PST-En)、心外膜最大扭转角度(PST-Ep)及整体最大扭转角度(PST-G),对AMI组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EF≥45%AMI组PST-En和PST-G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T-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LVEF≥45%AMI组比较,LVEF〈45%组PST-En、PST-Ep、PST-G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T-En、PST-Ep、PST-G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LVEF呈中度相关(r=-0.60~0.68,P〈0.01)。结论在左心功能损害不明显时,心外膜的扭转运动仍发挥代偿作用,在左心室功能明显损害时,心肌各层的扭转运动均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 心肌梗死 心内膜 心外膜 扭转
下载PDF
心肌分层应变对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性安 朱佳 郑洁怀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目的:应用心肌分层应变(LSS)评估可疑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以了解LSS是否能预测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 目的:应用心肌分层应变(LSS)评估可疑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以了解LSS是否能预测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3组:对照组29例(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狭窄<50%)、1~2支病变组43例(1~2支主要分支狭窄≥50%)和复杂多支病变组44例(左主干和/或3支主要分支狭窄≥50%),利用LSS测量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整体纵向(GLS)及圆周应变(GCS),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GLS和GCS预测复杂多支病变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杂多支病变组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GLS和GCS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2支病变组比较,复杂多支病变组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GLS和内膜、中层GC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LS预测复杂多支病变的准确性较高,内膜GLS的最佳截断值为-21.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75.0%,中层GLS的最佳截断值为-18.6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70.5%,外膜GLS的最佳截断值为-15.9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6%、70.5%,其中内膜GLS准确性最高,约登指数为0.50。结论:GLS测量尤其是内膜GLS也许能成为一种预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复杂多支病变的无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应变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江 郑洁怀 +1 位作者 程乾刚 陈华忠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335-336,3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及探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获得临床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5例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 目的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的分析及探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获得临床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5例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H7N9患者气促、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入住ICU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H1N1患者(P<0.05);H7N9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死亡率显著高于H1N1组患者(P<0.05),好转率显著低于H1N1组(P<0.05);H7N9患者CT检查发现小叶间隔变厚、胸腔积液、网格状密度影表现高于H1N1患者(P<0.05)。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基础疾病较H1N1患者多,并且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经CT检查可以对H7N9和H1N1患者的影像特征进行客观反映,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重症肺炎 体层摄影
下载PDF
以高胆红素血症为突出表现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4
作者 冯江 郑洁怀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9期42-43,共2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发肝损害的情况临床上较多见,但大多肝损害为轻度,以重度黄疸为表现甚至出现肝衰竭者较少见,合并妊娠更加少见。1病历摘要患者女,31岁,以“乏力纳差1月余,尿黄1周,发热1天”于2016年12月12日入院,当时妊娠...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发肝损害的情况临床上较多见,但大多肝损害为轻度,以重度黄疸为表现甚至出现肝衰竭者较少见,合并妊娠更加少见。1病历摘要患者女,31岁,以“乏力纳差1月余,尿黄1周,发热1天”于2016年12月12日入院,当时妊娠3月余,为第2次妊娠,多次在当地妇保院常规产科检查均正常,近期无服药史,否认平素多汗、焦虑及近期消瘦等症状。入院前1天突感畏寒、发热,伴有恶心、呕吐,外院门诊查体温38.8℃,诊断“妊娠剧吐、发热待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期 高胆红素血症 发热待查 重度黄疸 合并妊娠 产科检查 妊娠剧吐
下载PDF
影像诊断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合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柳 郑洁怀 蔡一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影像学表现及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一例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结合相关文... 目的:探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影像学表现及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一例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DFSP典型的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的低回声肿块,常高于皮肤,可有分叶,多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典型的CT表现为较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大部分增强后呈较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_(1)WI多呈等或低信号,T_(2)WI脂肪抑制像及STIR呈高信号,而在DWI上多呈高信号表现。部分病例的表现亦不典型。结论:超声、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病理穿刺方能确诊,但是仍被认为是DFSP的首选检查,超声安全廉价,重复性好,可清楚观察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血运情况等,且方便多次随访;CT、MRI则对于肿块的侵犯深度、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强化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影像诊断对于患者手术范围的评估及术后的随访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儿童 影像诊断 病理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及HBV携带者CD8^+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38和HLA-DR表达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江 俞加正 +1 位作者 郑洁怀 陈华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4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CHB)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及HBV携带者CD8+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38和HLA-DR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HB患者,31例HBV携带者和28例正常对照,采集CHB患者治疗前后及HBV携带...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CHB)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及HBV携带者CD8+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38和HLA-DR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HB患者,31例HBV携带者和28例正常对照,采集CHB患者治疗前后及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T细胞数量和比例,以及CD8+CD38+和CD8+HLA-DR+T细胞比例,HBV DNA和生化由本院检验室检测。结果 CHB患者治疗前CD8+CD3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组,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HBV携带者CD8+CD3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B患者治疗前CD8+HLA-DR+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HBV携带者无明显差异,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显著下降,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HBV感染可以引起CD8+T活化水平显著升高,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CD8+T的活化。CD8+T活化水平是良好的HBV感染病情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慢性乙肝 免疫活化 CD38 HLA-DR
下载PDF
三维超声造影与X线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诊断效果比较
7
作者 陈飞 郑洁怀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23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三维超声造影与X线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64例,均进行三维超声造影和X线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优良率,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目的比较三维超声造影与X线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64例,均进行三维超声造影和X线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优良率,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三维超声造影优良率(97.7%)明显高于X线造影(85.9%);三维超声造影筛查输卵管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3%、94.7%、94.5%,均高于X线造影检查的81.1%、84.0%、82.8%。结论与X线造影相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子宫输卵管的图像质量较好,且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造影 X线造影 腹腔镜 输卵管 通畅性
下载PDF
卵圆孔瓣膨出指数联合心脏大血管Z-评分在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胎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洁怀 赵博文 +4 位作者 陈欣欣 陈丽炯 彭晓慧 潘美 王蓓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及心脏大血管Z-评分等心血管多参数在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RFOF)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RFOF胎儿22例作为RFOF组,选...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及心脏大血管Z-评分等心血管多参数在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RFOF)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RFOF胎儿22例作为RFOF组,选取同期健康胎儿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四腔心切面观察卵圆孔瓣运动情况,测量卵圆孔瓣膨出最大距离,房间隔总长度,卵圆孔径,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以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峡部、降主动脉内径,左右心室面积。比较两组间ASEI、卵圆孔径、卵圆孔瓣膨出距离、卵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主动脉Z-评分(AoV Z-score)、肺动脉Z-评分(PV Z-score)、升主动脉Z-评分(AoA Z-score)、主动脉峡部Z-评分(AoI Z-score)、降主动脉Z-评分(AoD Z-score)、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RV area Z-score)和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LV area Z-score)的差异。并对RFOF胎儿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RFOF组与对照组胎儿ASEI、卵圆孔径、卵圆孔瓣膨出距离、卵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AoV Z-score、PV Z-score、AoA Z-score、AoI Z-score、AoD Z-score、LV area Z-scor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RV area Z-sco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F组22例胎儿中有17例(77.3%)出生,5例(22.7%)失访。出生的17例新生儿中有12例(70.5%)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3例(17.6%)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稍窄,临床观察,未处理。2例(11.8%)手术后死亡: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肺动脉增宽、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感染肺炎死亡;另1例36+4周早产,出生体重2650 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后死亡。结论ASEI能定量评估卵圆孔瓣开放状态,结合心脏各项参数Z-评分可判断胎儿心脏形态改变。尽管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部分单纯性RFOF胎儿左、右心室比例失调及主动脉缩窄等表现,但大多数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卵圆孔瓣开放过度 卵圆孔瓣膨出指数 Z-评分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实时超声造影与超声检查用于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彩云 郑洁怀 金轶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与普通超声检查用于宫颈癌诊断及不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与普通超声检查用于宫颈癌诊断及不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各期宫颈癌的诊断结果、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参数.结果 观察组检查出35例,检出率为87.5%,对照组检查出23例,检出率为57.5%,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28,P=0.002);观察组Ⅰ期7例(17.5%),对照组Ⅰ期1例(2.5%),两组对Ⅰ期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25),两组对Ⅱ期、Ⅲ期和Ⅳ期的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宫颈癌组织的峰值强度为(65.43±10.55)%,达峰时间为(22.09±2.82)min,正常组织的峰值强度为(58.21±14.12)%,达峰时间为(28.27±3.01)min,宫颈癌组织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达峰时间短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0、9.476,均P〈0.05);观察组宫颈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曲线下面积、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检查能较清楚显现癌灶范围,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可定量分析,更能反映宫颈癌病灶的特点,能提高诊断率,明确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宫颈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并发肝癌的B超诊断运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云 朱通伟 郑洁怀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慢性血吸虫感染常侵袭肝脏、脾脏等器官,晚期可引发门脉高压综合征,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并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1],因此,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具有... 慢性血吸虫感染常侵袭肝脏、脾脏等器官,晚期可引发门脉高压综合征,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并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1],因此,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对象与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33~71岁,平均(47.1±6.2)岁,纳入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 肝癌患者 肝硬化 B超诊断 并发 感染患者 血吸虫感染 高压综合征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控制研究
11
作者 王彩云 郑洁怀 王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07,634,共3页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降低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将实施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降低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将实施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进行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置管,对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一次成功23例占95.83%,对照组一次成功18例占75.00%;置管操作时间<2min者观察组21例、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2例占8.33%、对照组7例占29.17%;置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血液细菌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1例占4.17%、对照组感染3例占12.50%;4个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和常规置管相比操作简便安全、异常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和感染率比较低,在临床上对于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置管 血流感染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