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茶籽粕工艺优化及其结构组成分析
1
作者 蓝楠 陈东 +1 位作者 郑竟成 何东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84,共7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茶籽粕。以茶皂素质量和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比分析发酵前后茶籽粕的结构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微生物种子液接种量10.8%(以发酵前茶籽粕质量计)、料液比1∶1(... 利用微生物发酵茶籽粕。以茶皂素质量和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比分析发酵前后茶籽粕的结构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微生物种子液接种量10.8%(以发酵前茶籽粕质量计)、料液比1∶1(g/mL)、发酵时间49.6 h、发酵温度37.2℃,在此条件下,发酵茶籽粕中茶皂素质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712 g和15.16%,相较发酵前分别提高12.93%和25.39%。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茶籽粕在发酵前后的结构有一定的变化,且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发酵后总氨基酸含量下降,但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发酵 微生物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粒径分级葵花籽仁组成比较分析
2
作者 张立伟 郭劲廷 +5 位作者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罗质 何东平 赵晓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2,共5页
旨在为葵花籽仁的分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葵花籽为原料,通过多级精分设备将葵花籽进行脱壳、分级,分为小(≤3 mm)、中(3~4 mm)、大(>4 mm)3种粒径等级的葵花籽仁,分别对葵花籽仁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均... 旨在为葵花籽仁的分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葵花籽为原料,通过多级精分设备将葵花籽进行脱壳、分级,分为小(≤3 mm)、中(3~4 mm)、大(>4 mm)3种粒径等级的葵花籽仁,分别对葵花籽仁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均超过6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85%,且小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及油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各粒径葵花籽仁粗蛋白质含量为44.93%~53.33%,大粒径葵花籽仁粗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绿原酸总量为26314.93~28095.98 ng/mg,中粒径葵花籽仁总绿原酸总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总淀粉含量为0.067%~0.090%,小粒径葵花籽仁总淀粉含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抗性淀粉含量为0.019%~0.032%,中粒径葵花籽仁抗性淀粉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多级精分 粒径 组成差异
下载PDF
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雷锦舸 郑竟成 +3 位作者 周力 罗质 何东平 雷芬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为促进无患子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以无患子籽油为原料制备纳米乳液,以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制备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并以橄榄油护肤乳液和商品护肤乳... 为促进无患子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以无患子籽油为原料制备纳米乳液,以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制备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并以橄榄油护肤乳液和商品护肤乳液为对照,对其稳定性、安全性、抗氧化活性、保湿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及紫外吸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无患子籽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吐温-60与Span A83体积比3∶1)添加量8%、助乳化剂添加量6%、无患子籽油添加量2%或4%、乳化温度70℃、剪切速度12000 r/min;3种护肤乳液RY-1(无患子籽油添加量2%)、RY-2(无患子籽油添加量4%)、RY-3(橄榄油添加量2%)的稳定性、安全性均较好;RY-1、RY-2、RY-3清除DPPH·的EC_(50)分别为61.5、55.7、58.1μg/mL,清除ABTS+·的EC50分别为58.3、50.1、53.5μg/mL,清除·OH的EC50分别为59.7、30.2、59.9μg/mL,清除O_(2)^(-)·的EC_(50)分别为59.6、41.8、57.3μg/mL,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EC_(50)分别为147.5、118.6、140.2μg/mL;在相对湿度43%、81%环境下,4种护肤乳液保湿率大小顺序均为RY-2>商品乳液>RY-3>RY-1;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综上,RY-2配方优于RY-1和RY-3,无患子籽油护肤乳液安全无刺激性,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籽油 护肤乳液 稳定性 安全性 保湿性 抗氧化活性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紫外吸收效果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对菜籽饼粕营养特性改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寒 郑竟成 +4 位作者 罗质 何东平 雷芬芬 陈东 洪坤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5,65,共10页
菜籽饼粕营养丰富,但含抗营养因子。为降低菜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提高菜籽饼粕的利用率,促进其规模化开发利用,介绍了菜籽饼粕中的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含量,并从单菌发酵、混菌发酵、菌酶协同发酵等发酵菌株,以及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 菜籽饼粕营养丰富,但含抗营养因子。为降低菜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提高菜籽饼粕的利用率,促进其规模化开发利用,介绍了菜籽饼粕中的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含量,并从单菌发酵、混菌发酵、菌酶协同发酵等发酵菌株,以及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一步发酵和分步发酵等发酵工艺方面综述了菜籽饼粕抗营养因子降解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发酵前后菜籽饼粕营养特性的变化,展望了未来菜籽饼粕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技术可显著降低菜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饲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应从加强宣传推广、选育性能优越的菌株、优化发酵工艺等方面出发促进菜籽饼粕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微生物发酵 抗营养因子 降解 营养特性改良
下载PDF
焙炒工艺对葵花籽仁油风味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郭劲廷 张立伟 +3 位作者 罗质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籽仁油含有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吡嗪、醛类物质含量较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焙炒过程中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结晶度降低,蛋白质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油 风味 微观结构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不同市售牛油的品质及风味化合物分析
6
作者 郑美玉 张天宇 +6 位作者 聂强胜 张立伟 邓维泽 马麟 何东平 郑竟成 周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4,共6页
旨在为探究市售牛油特征风味化合物提供参考,采用国标法测定13种品牌市售牛油的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气味活性值(OVA)确定... 旨在为探究市售牛油特征风味化合物提供参考,采用国标法测定13种品牌市售牛油的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气味活性值(OVA)确定其特征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13种牛油酸值、过氧化值均符合国标要求(除样品6的酸值外);牛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三者总含量达80%以上。13种牛油中共检测出156种挥发性化合物,对牛油风味有重要贡献的(OVA>1)有68种,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酸类、杂环类、醇类、不饱和烃类。通过OVA大于100确定了18种特征风味化合物,分别为苯甲醛、正己醛、2-十一烯醛、3-甲基-1-戊醛、壬醛、癸醛、十五醛、(E)-2-庚烯醛、正辛醛、十一醛、(E)-2-辛烯醛、2-癸烯醛、(E,E)-2,4-庚二烯醛、正癸酸、丙烯酸酐、2-乙基环丁醇、十一烷、丙位辛内酯。市售牛油特征风味化合物中70%以上为醛类化合物,其对牛油风味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 品质 脂肪酸 特征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产地南瓜籽油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差异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子伦 雷芬芬 +2 位作者 郑竟成 何东平 万方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3-289,共7页
以我国8个不同产地南瓜籽为原料,压榨制备南瓜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南瓜籽油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0.565%~84.964%,总酚含量为167.21~204.50 mg/kg,总... 以我国8个不同产地南瓜籽为原料,压榨制备南瓜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南瓜籽油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0.565%~84.964%,总酚含量为167.21~204.50 mg/kg,总甾醇含量为1204.38~1604.51 mg/kg,α-生育酚含量为25.7~58.7 mg/kg,γ-生育酚含量为1839.8~2728.3 mg/kg,δ-生育酚含量为248.8~518.7 mg/kg。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与极性组分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显著相关性(P<0.05),α-生育酚等油脂伴随物也发挥了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南瓜籽油功能性成分相似,由于含量差别显示出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集群,甘肃省白银市产的南瓜籽油综合评分最高。本研究对南瓜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脂肪酸组成 脂质伴随物 氧化稳定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YGPH175型高含油油料膨化机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郑竟成 唐善华 +1 位作者 杨宗明 曹祖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共2页
YGPH175型高含油油料膨化机的研制与应用表明:高含油油料采用膨化浸出工艺能达到缩短工艺线路、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饼粕及毛油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 高含油油料 膨化机 YGPH175 菜籽油 棉籽油
下载PDF
菜籽膨化浸出工艺小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竟成 叶凤娟 +2 位作者 顾雪明 邓兴荣 胡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实验室对普通谷物膨化机进行改造,用于菜籽膨化浸出工艺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菜籽膨化料和菜籽预榨饼进行的一系列浸出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菜籽膨化浸出工艺的优越越性。
关键词 菜籽 膨化 浸出 工艺 菜籽油
下载PDF
棉籽加工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竟成 胡小泓 +2 位作者 胡净 顾雪明 邓兴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棉籽预榨饼和生坯膨化料在浸出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对照实验研究,突出了棉籽膨化浸出工艺的优点并对该工艺在我国推广应用之可行性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棉籽 膨化 浸出
下载PDF
对优质油菜籽制油工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竟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39,共2页
提出了“优质油菜籽资源综合开发产业化”研究课题中较适宜的制油工艺流程 ,实施该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与建议。
关键词 综合开发 优质油菜籽 制油工艺
下载PDF
微拟球藻脂质的亚临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瑶 曹健 +1 位作者 何东平 郑竟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亚临界丁烷提取微拟球藻脂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微拟球藻脂质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并测定了微拟球藻脂质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磷脂含量、脂肪组成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提取微拟球藻脂质... 采用亚临界丁烷提取微拟球藻脂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微拟球藻脂质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并测定了微拟球藻脂质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磷脂含量、脂肪组成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提取微拟球藻脂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次提取时间40 min、提取4次、提取温度45℃、料液比1∶8,在此条件下微拟球藻脂质提取率为41.55%;提取的微拟球藻脂质呈深绿色油性糊状,其酸价(KOH)20.4 mg/g,过氧化值0.001 g/100 g,碘值(I)86.0g/100 g,磷脂含量107.28 mg/g;微拟球藻脂质中总脂肪含量为40.22%,脂肪酸组成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EPA含量为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 微拟球藻 脂质 理化指标 磷脂 脂肪酸
下载PDF
稻米油加工过程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健 赵菁 +3 位作者 雷芬芬 郑竟成 罗质 何东平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研究在加工过程中稻米油内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变化趋势。采集三家稻米油工厂毛油和脱胶、脱蜡、脱酸、脱色、脱脂精炼工段的稻米油样品各3个批次,测定其维生素E(VE)、谷维素及甾醇三种营养物质和苯并芘(BaP)、3-氯-1,2-丙二醇(3-MCPD... 研究在加工过程中稻米油内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变化趋势。采集三家稻米油工厂毛油和脱胶、脱蜡、脱酸、脱色、脱脂精炼工段的稻米油样品各3个批次,测定其维生素E(VE)、谷维素及甾醇三种营养物质和苯并芘(BaP)、3-氯-1,2-丙二醇(3-MCPD)两种有害物质含量,研究其变化趋势。与毛油相比,稻米油精炼后维生素E含量下降了37.92%,谷维素含量下降了23.05%,甾醇含量下降了22.69%,BaP含量下降了97.61%,3-MCPD含量下降了80.47%。稻米油加工过程会导致BaP和3-MCPD有害物质产生,且3-MCPD在精炼过程中整体呈减少趋势;同时,稻米油中VE、谷维素和甾醇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苯并芘 3-氯-1 2-丙二醇 谷维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改进型平板烘干机作为蒸炒设备的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竟成 胡鸣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8-59,共2页
用改进后的平板烘干机作为油料蒸炒设备不仅可行 ,而且使用后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平板烘干机 蒸炒设备 油脂加工 刮板输送器 油料压榨
下载PDF
提高磷脂表面活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竟成 唐平 +1 位作者 赵强 唐善华 《陕西粮油科技》 1995年第1期12-13,共2页
介绍了大豆浓缩磷脂酰化羟化、解硫化和硫酸化皂化化学改性的工艺路线、工艺条件及产品性能。经过改性的磷脂可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起泡性等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了:改性后的磷脂产品可代替某些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关键词 植物油副产品 磷脂 改性 表面活性 大豆磷脂
原文传递
关于螺旋榨油机压缩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竟成 唐善华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9期41-41,共1页
通过对国内外几种典型榨油机的压缩比进行分析,认为一级压榨结构较适宜于预榨机,二 级压榨结构较适宜于一次压榨。
关键词 螺旋榨油机 压缩比 压榨结构 油脂
下载PDF
用甘油蒸馏残渣做水泥助磨剂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竟成 唐善华 王志辉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实验研究发现,以甘油蒸馏残渣为主配制而成的水泥助磨剂,能明显提高矿渣水泥细度和强度,改善水泥流动性,但对硅酸盐水泥的助磨效果甚微。
关键词 甘油 蒸馏残渣 水泥助磨剂 水泥磨 助磨剂
下载PDF
轻化工厂下脚料做水泥助磨剂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竟成 唐善华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6,共3页
研究表明:利用轻化工厂甘油蒸馏残渣、复合甘油蒸馏残渣等下脚料做水泥助磨剂,能取得与三乙醇胺、三醋酸甘油酯相同的效果,且成本前者较后者低。
关键词 水泥助磨剂 轻化工厂 下脚料 助磨剂
下载PDF
棉籽脱毒研究报告
19
作者 郑竟成 邓兴荣 +1 位作者 胡净 顾雪明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7,共2页
棉籽经过脱绒、剥壳、软化、轧片,加入适量的脱毒剂,混合均匀后送入膨化机中,进行剪切、挤压膨化.尔后浸出.可获得高品质的棉籽粕和棉油。
关键词 棉籽 脱毒 膨化 油粕 饮料
下载PDF
大豆皂甙的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竟成 《中国商办工业》 2001年第9期43-44,共2页
大豆皂甙通常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近年来,通过生理和药理实验表明,大豆皂甙是具有潜在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生理活性成分。本文介绍了大豆皂甙的提取。
关键词 大豆皂甙 大豆胚芽 大豆皂甙提取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