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载脂蛋白A-Ⅰ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1
作者 王圣文 张丹 +2 位作者 邬雨倩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感染、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鸡载脂蛋白A-Ⅰ(chicken Apo A-Ⅰ,chApo A-Ⅰ)的研究较少,对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对chApo A-Ⅰ进行生物... 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感染、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鸡载脂蛋白A-Ⅰ(chicken Apo A-Ⅰ,chApo A-Ⅰ)的研究较少,对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对chApo A-Ⅰ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 ET-28a原核表达系统对chApo A-Ⅰ的重组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效价,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鉴定其反应性,随后利用多抗血清对chApo A-Ⅰ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hApo A-Ⅰ蛋白在第1—18位氨基酸处含有信号肽,由N端的连续α螺旋构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chApo A-Ⅰ蛋白与火鸡的同源性最高,与鱼类的同源性最低。利用成功表达和纯化的重组蛋白His-chApo A-Ⅰ制备多抗血清,其ELISA效价达1×10^(5)以上,与真核表达的chApo A-Ⅰ蛋白有WB和IFA反应性,能识别鸡血清中的Apo A-Ⅰ蛋白,而与鼠、兔、牛、猪血清中的Apo A-Ⅰ蛋白无交叉反应性。利用该多克隆抗体对全长片段chApo A-Ⅰ-FL和不含信号肽的片段chApo A-Ⅰ-N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hApo A-Ⅰ-FL蛋白大多分布在细胞膜附近,而chApo A-Ⅰ-NS蛋白则定位于细胞胞浆中,且多数呈弥散分布。chApo A-Ⅰ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和亚细胞定位结果为进一步开展Apo A-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载脂蛋白A-Ⅰ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反应性鉴定
2
作者 张丹 卢舒婷 +8 位作者 卢辰赫 王子仪 徐丽华 陈伊玄 王圣文 金子安 倪成章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34,共11页
为制备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核衣壳(nucleocapsid, 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将Ⅰ型FCoV(ZJU1709)的N蛋白基因全长c DNA亚克隆到pCold TF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低温诱导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N蛋白;进一步以... 为制备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核衣壳(nucleocapsid, 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将Ⅰ型FCoV(ZJU1709)的N蛋白基因全长c DNA亚克隆到pCold TF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低温诱导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N蛋白;进一步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等多种方法对兔多抗血清进行反应性鉴定。结果显示: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和低温诱导,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00 kDa的可溶性重组N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亲和纯化获得的重组N蛋白质量浓度达到1.4 mg/mL;N蛋白兔多抗血清的ELISA效价可达1×10^(6),与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Flag-N以及FCoV感染细胞中的N蛋白均具有良好的WB和IFA反应性。交叉反应性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与α属冠状病毒中不同亚型的FCoV以及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N蛋白发生反应,但不与β属冠状病毒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2, SARS-CoV-2)和γ属冠状病毒中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的N蛋白发生反应。综上所述,以pCold TF原核系统表达的可溶性重组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该蛋白制备的FCoV N蛋白兔多抗血清能识别多种来自不同物种的α属冠状病毒N蛋白,但与β、γ属冠状病毒N蛋白没有交叉反应性,这为进一步研究FCoV复制机制以及开发高效的抗原和抗体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核衣壳蛋白 可溶性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交叉反应性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3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亚细胞定位
3
作者 王子仪 金子安 +5 位作者 卢辰赫 乔治 王圣文 颜焰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4-754,共11页
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p3)是复制/转录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潜在抗病毒靶标之一。本研究在对Nsp3进行跨膜区、信号肽和抗原表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Ⅱ型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 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p3)是复制/转录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潜在抗病毒靶标之一。本研究在对Nsp3进行跨膜区、信号肽和抗原表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Ⅱ型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代表毒株(WSU 79-1683)Nsp3蛋白中抗原性较好的区段(第50—550位氨基酸),随后将其亚克隆到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上。在低温条件下,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130 kDa的His-Nsp3重组融合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采用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Nsp3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结果显示,Nsp3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FCoV感染细胞中的Nsp3蛋白。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FCoV感染细胞中Nsp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CoV感染细胞中Nsp3发生聚集现象,并与内质网存在共定位现象。Nsp3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制备以及亚细胞定位研究为进一步开展Nsp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3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周继勇 陈庆新 +6 位作者 叶菊秀 朱家新 郑肖娟 商绍彬 陈亭飞 母安雄 周恩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测定了浙江省内 4 4个猪场 2 0 0 0~ 2 0 0 2年间的 2 0 39个血清样本 ,对不同地区、年龄和品种猪的血清学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浙江省 4 4个猪场均有猪圆环病毒 2型 (PCV2 )感染 ,猪场的感染率为 10 ...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测定了浙江省内 4 4个猪场 2 0 0 0~ 2 0 0 2年间的 2 0 39个血清样本 ,对不同地区、年龄和品种猪的血清学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浙江省 4 4个猪场均有猪圆环病毒 2型 (PCV2 )感染 ,猪场的感染率为 10 0 % ,全省猪的 PCV2感染的平均血清阳性率为 5 8.31% ,其中种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5 9.38% ,断奶后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5 6 .6 5 %。长白种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4 4 .83%、长白仔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6 4 .2 8% ,明显高于大约克和杜洛克种猪和仔猪的感染率。 PCV2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高的种猪和仔猪群 ,其 PRRSV和 Pr V的抗体阳性率低。这些结果说明 ,PCV2在猪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不同品种猪对 PCV2的易感性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血清学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断奶仔猪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下载PDF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的诱导表达与生物学活性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吉刚 陈维虎 +5 位作者 周继勇 王金勇 齐静 郑肖娟 俞照正 孙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将去除信号肽的鸡IL-2基因编码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HisB,实现了重组鸡IL-2(rchIL-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D。用rchIL-2为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rchIL-2... 将去除信号肽的鸡IL-2基因编码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HisB,实现了重组鸡IL-2(rchIL-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D。用rchIL-2为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rchIL-2含量的抗原捕获ELISA,探讨了天然chIL-2蛋白的体外表达动力学。非变性条件下纯化的rchIL-2(0.4ng)对ConA活化的鸡T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活性,而对鸭及鹅的T淋巴细胞无增殖活性。抗chIL-2多克隆抗体可完全中和rchIL-2和天然chIL-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而单克隆抗体无中和rchIL-2和天然chIL-2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这些研究结果证实,大肠杆菌表达的rchIL-2及其多克隆抗体拥有生物学功能,而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不具有chIL-2的中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 诱导表达 生物学活性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抗原捕获ELISA 淋巴因子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Pichia methanolica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继勇 陈吉刚 +2 位作者 王金勇 张德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鸡白细胞介素-2(chIL-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禽类细胞因子.为建立用甲醇型酵母Pichiamethanolica(P.methanolica)表达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chIL-2)的新途径,将chIL-2基因插入到P.methanolica分泌型表达载体pMETαA构建了重组PMAD11表达... 鸡白细胞介素-2(chIL-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禽类细胞因子.为建立用甲醇型酵母Pichiamethanolica(P.methanolica)表达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chIL-2)的新途径,将chIL-2基因插入到P.methanolica分泌型表达载体pMETαA构建了重组PMAD11表达菌株(pMETαA/rchIL-2).经SDS-PAGE、Western印迹测定,证实chIL-2基因在P.methanolica中表达成功,rchIL-2的分子量约为16kDa,其表达量占分泌总蛋白的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基因表达 Pichia-methanolica酵母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中国地方品种丝羽乌骨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吉刚 周继勇 郑肖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鸡白细胞介素 2 (ChIL_2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细胞因子。根据Sundick等发表的鸡IL_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从ConA体外激活的脾脏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 ,通过RT_PCR方法扩增和克隆了我国地方品种丝羽乌骨鸡IL_2cDNA。丝羽乌骨鸡I... 鸡白细胞介素 2 (ChIL_2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细胞因子。根据Sundick等发表的鸡IL_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从ConA体外激活的脾脏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 ,通过RT_PCR方法扩增和克隆了我国地方品种丝羽乌骨鸡IL_2cDNA。丝羽乌骨鸡IL_2基因由 73 4nt组成 ,编码一由 1 43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基因 5’端含有 1 7个核苷酸和3’端含有 2 8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区 ,3’UTR中含有 4个重复的“ATTTA”序列。编码蛋白氨基酸与Kestrel、Obese和SC品系的来杭鸡比较 ,氨基酸的突变主要发生在 2 8~ 3 2位 ,这一区域丝羽乌骨鸡和Kestrel来杭鸡相同 ,Obese和SC鸡相同。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丝羽乌骨鸡和Kestrel来杭鸡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Obese和SC鸡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中国的药用鸡品种———丝羽乌骨鸡在非常保守的 1 3 3位发生了氨基酸突变 ,我们推测这可能与该品种鸡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品种 丝羽乌骨鸡 白细胞介素2 遗传进化 基因克隆 细胞因子 免疫佐剂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抗原及分子特征(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继勇 叶菊秀 +3 位作者 叶伟成 陈庆新 郑肖娟 郭军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5,共9页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对来自野外的5个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IBDV-JD1、JD2、NB、HZ1、HZ2)进行分离,测定理化特性、致病性,同时进行血清亚型测定及A片段基因组的克隆分析.试验所用5个法氏囊组织悬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盲传2~14代后适应细胞并...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对来自野外的5个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IBDV-JD1、JD2、NB、HZ1、HZ2)进行分离,测定理化特性、致病性,同时进行血清亚型测定及A片段基因组的克隆分析.试验所用5个法氏囊组织悬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盲传2~14代后适应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细胞适应的IBDV毒株的理化和形态特征与经典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一致.除IBDV-HZ1、HZ2属经典IBDV血清型外,IBDV-JD1、JD2和NB毒株分属不同的血清亚型.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的IBDV毒株产生与野外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变,出现法氏囊滤泡髓质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和消失.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IBDV-NB毒株A片段由3 26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由1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VP5和由1 0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聚蛋白.与来自GenBank的IBDV Ⅰ型毒株比较,NB毒株A片段编码的多聚蛋白与JD1毒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9.5%,VP2与JD1、CEF94、D78的同源性为99.8%,VP3与JD1的同源性为99.2%,VP4与JD1的同源性为100%,VP5与JD1,HZ2,P2,CEF94,CT,Cu-1和D78毒株的同源性为99.3%.NB毒株VP2蛋白的第253、280、284位氨基酸残基与IBDV变异毒株和经典毒株一致,但不同于IBDV超强毒株.这些结果暗示IBDV的抗原表位是构象依赖性表位,IBDV血清亚型的形成与IBDV弱毒疫苗病毒株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理化特性 血清亚型 基因组A片段
下载PDF
艾维茵商品肉用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其二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吉刚 周继勇 +5 位作者 王金勇 程丽琴 陈庆新 叶菊秀 郑肖娟 商绍彬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
根据Sundick等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从伴刀豆球蛋白A (ConA)体外激活的脾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 ,通过RT PCR方法获得艾维茵商品肉用鸡IL 2cDNA基因。将其连接到测序载体 pGEM TEasyVector ,测序后用... 根据Sundick等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从伴刀豆球蛋白A (ConA)体外激活的脾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 ,通过RT PCR方法获得艾维茵商品肉用鸡IL 2cDNA基因。将其连接到测序载体 pGEM TEasyVector ,测序后用Pcgene和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 ,艾维茵商品肉用鸡IL 2基因长 734bp ,编码一由 14 3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 ,与来自GenBank的另外 3个品系 (Kestrelleghorn ,Obese和SC)鸡IL 2比较 ,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8.9%~ 10 0 %和 97.2 %~ 10 0 %。二级结构预测表明 ,艾维茵商品肉用鸡IL 2N端存在一条由 2 2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导肽及 4个半胱氨酸形成的链内二硫键 ,并存在类似人IL 2的 4个α螺旋 ,这些结构很可能在维持IL 2生物学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艾维茵商品肉用鸡与SC鸡IL 2的亲缘关系较近 ,与火鸡、Kestrelleghorn和Obese鸡IL 2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维菌 商品肉用鸡 白细胞 介素-2 基因 克隆 二级结构 基因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RNA干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吉刚 郑肖娟 +1 位作者 龚辉 周继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内会引起与其同源基因的沉默,这种现象称为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作者就RNA干扰的作用机现,RNA干涉技术和RNA干扰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双链RNA RNA干扰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浙江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夏 夏文君 +5 位作者 毛鍶超 卢舒婷 莫开昆 廖敏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5-646,共12页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通过鸡胚接种和原代鸡胚肾(chicken embryo kidney,CEK)细胞多次传代培养,获得FAdV4细胞适应毒株ZJ2015。血凝实验显示:ZJ2015株不能凝集小鼠、大鼠、鸡和绵羊的红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为2.0×10^6mL^-1。以0.2 mL/枚剂量接种鸡胚,该毒株能100%致死鸡胚,且致死鸡胚胚体潮红、肝肿大、出血等。将FAdV4全基因组分11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跨越ZJ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21611.1),对其全基因组、hexon和fiber-2基因的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ZJ2015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4强毒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达到99.8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较早毒株相比,ZJ2015具有1966 bp的大段缺失及Fiber-2蛋白上多个位点的突变。浙江毒株ZJ2015的分离可为进一步开展FAdV4的诊断防控技术和毒力变异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hexon基因 fiber-2基因
下载PDF
鸡源IFIT5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2
作者 高向向 贾璐 +3 位作者 胡伯里 邓婷娟 郑肖娟 周继勇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7-1093,共7页
鸡IFIT5(chIFIT5)蛋白在抗病毒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其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将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DF-1细胞后,通过RT-PCR方法扩增chIFIT5基因,将其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 鸡IFIT5(chIFIT5)蛋白在抗病毒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其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将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DF-1细胞后,通过RT-PCR方法扩增chIFIT5基因,将其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进行表达,然后用纯化的重组chIFIT5蛋白免疫小鼠后通过细胞融合技术筛选能稳定分泌抗chIFIT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的chIFIT5基因的大小为1 440 bp,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的重组chIFIT5蛋白约58 ku。Western-blot检测显示,有4株单抗与重组chIFIT5蛋白、IBDV感染的细胞中chIFIT5蛋白以及Myc-chIFIT5真核转染蛋白均能发生免疫反应,但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反应却均呈阴性。抗体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株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 G 2a亚类,轻链均为κ链。这为鸡源IFIT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家族蛋白 chIFIT5 单克隆抗体 抗体亚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