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隆宝 黄波 +2 位作者 顾增辉 王新强 周东明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于术后1周及1年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 scale,VAS)评分及改良的Macnab...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于术后1周及1年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 scale,VAS)评分及改良的Macnab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及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前分别有明显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标准,术后1周优良率达93.0%,术后1年优良率达94.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年内疗效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电凝术
下载PDF
皮瓣肌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隆宝 黄宏前 +1 位作者 杨永宏 许文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皮瓣肌皮瓣 四肢软组织缺损 应用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解剖学分型及其意义(1106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文根 黄宏前 +3 位作者 杨永催 卢一生 张政宏 郑隆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利于术式选择。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将突出椎间盘进行明确解剖界定之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椎间盘... 目的: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利于术式选择。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将突出椎间盘进行明确解剖界定之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椎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5型,即:中央型、偏侧型、椎间管型、椎间管外型及侧方型。分别占发病间盘的334%、51%、85%、45%、24%。结论:解剖界定明确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解剖学分型 极外侧突出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志荣 范亮全 +2 位作者 施建国 郑隆宝 叶宏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计收治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66例比较。结果锁骨钩钢板治疗组通...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计收治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以同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66例比较。结果锁骨钩钢板治疗组通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经X线摄片显示复位满意,未见螺钉松动、钢板断裂、骨折移位等并发症,锁骨钩钢板组平均住院(10.5±2.7)d,其中优良率95.00%,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7±4)个月,锁骨钩钢板治疗组术后6~8个月取出锁骨钩钢板72例。随访期间患者肩功能均正常,无肩关节相关不良反应,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操作方便、复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20
5
作者 叶虹 邹飚 +4 位作者 侯振海 施建国 郑隆宝 倪志明 姚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28例,平均随访14.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问不稳定骨折28例,平均随访14.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无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常见并发症,无髋关节脱位,平均下地时间7.5天,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8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结论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 置换术 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老年
下载PDF
带蒂深筋膜脂肪复合瓣在股四头肌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建国 郑隆宝 +2 位作者 范启申 张敬良 丁自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3,共2页
带蒂深筋膜脂肪复合瓣在股四头肌成形术中的应用261200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周建国,郑隆宝,范启申,张敬良,丁自海关键词深筋膜脂肪复合瓣;股四头肌成形术;外科学,整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7.2膝关节伸直位纤维性僵... 带蒂深筋膜脂肪复合瓣在股四头肌成形术中的应用261200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周建国,郑隆宝,范启申,张敬良,丁自海关键词深筋膜脂肪复合瓣;股四头肌成形术;外科学,整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7.2膝关节伸直位纤维性僵硬或屈伸活动受限,需行股四头肌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脂肪复合瓣 股四头肌 成形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显微外科术后防治血管痉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斌 王成琪 +7 位作者 蒋纯志 张祚勇 范启中 郑隆宝 魏长月 张建鲁 牛惠生 李怀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8-289,共2页
显微外科术后防治血管痉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261200潍坊解放军89医院曹斌,王成琪,蒋纯志,张祚勇,范启中,郑隆宝,魏长月,张建鲁,牛惠生,李怀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l6.2显微外科术后,尤其是断肢(指)再植和各种... 显微外科术后防治血管痉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261200潍坊解放军89医院曹斌,王成琪,蒋纯志,张祚勇,范启中,郑隆宝,魏长月,张建鲁,牛惠生,李怀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l6.2显微外科术后,尤其是断肢(指)再植和各种组织瓣移植术后,吻合口附近一段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痉挛 罂粟碱
下载PDF
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卢一生 潘兵 +4 位作者 许文根 代燎原 杨永宏 楼肃亮 郑隆宝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03-2012-03应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及...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03-2012-03应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及植入节段的运动范围影像学评估。结果 25例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术前与术后(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与术后植入节段的运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功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人工椎间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剖分型及临床意义(附1106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文根 黄宏前 +3 位作者 杨永 卢一生 张政宏 郑隆宝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五型,即:中央... :目的、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五型,即:中央型、偏侧型、椎间管型、椎间管外型及侧方型。分别占发病间盘的334%、51%、85%、45%、24%。总结各型临床特点及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解剖学分型 极外侧突出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志荣 施建国 +3 位作者 范亮全 侯振海 郑隆宝 叶虹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中脑脊液漏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2000-01-2009-08所发生6例颈椎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或修补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俯卧头...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中脑脊液漏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2000-01-2009-08所发生6例颈椎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或修补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俯卧头低腰高体位,引流管拔除时管口皮肤全层缝合,或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及对症处理,6例患者在术后7~16 d脑脊液漏完全治愈,未并发椎管内及颅内感染、脊髓及神经根症状或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通过术中对硬脊膜损伤及时修补或堵塞,术后采用头低腰高体位,适时拔除引流管并全层缝合管口皮肤及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等措施,脑脊液漏均可妥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颈椎 前路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在交通伤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振海 倪志明 +4 位作者 施建国 叶虹 郑隆宝 顾江军 姚军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6期491-492,50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交通伤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37例交通伤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7例,2例死亡,3例未随访,32例获得平均19.4...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交通伤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37例交通伤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7例,2例死亡,3例未随访,32例获得平均19.4月随访,按M atta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1.3%。结论交通伤所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伤情较重,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可简单、迅速地完成骨盆骨折的固定,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不稳定 交通伤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损伤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施建国 侯振海 +5 位作者 周继红 叶虹 郑隆宝 姚军 倪志明 黄波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DCO技术治疗的4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阶段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DCO技术治疗的4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阶段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进行其他简化手术、控制致命性大出血;第二阶段行ICU复苏治疗;第三阶段行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结果 2例死亡,4例未随访,37例平均随访23.6月。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2例,可2例,差5例,总优良率81.1%。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病情较重,采用DOC技术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创伤和损伤 损伤控制骨科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脊柱四肢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建国 侯振海 +5 位作者 叶虹 郑隆宝 周继红 王正国 王禾 倪志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1位。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多发伤为显著特点,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伤中常见的致伤部位,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速...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1位。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多发伤为显著特点,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伤中常见的致伤部位,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伤3267例伤员,现就其脊柱及四肢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事故 四肢损伤 脊柱 高速公路交通伤 致伤部位 损伤情况 交通事业 多发伤
下载PDF
Wolter钩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志荣 李超 +2 位作者 田纪伟 施建国 郑隆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目的 :观察应用Wolter钩形钢板对PostⅢ级及部分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 0 0 1年4月~ 2 0 0 3年 6月 ,应用Wolter钩形钢板治疗PostⅢ级肩锁关节脱位 1 3例 ,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 1例。结果 :1 4例均... 目的 :观察应用Wolter钩形钢板对PostⅢ级及部分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 0 0 1年4月~ 2 0 0 3年 6月 ,应用Wolter钩形钢板治疗PostⅢ级肩锁关节脱位 1 3例 ,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 1例。结果 :1 4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9(7~ 1 8)个月。术后 3~ 7d所有患者均能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术后 6个月肩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肩锁关节脱位复发。术后结果按Kar1 1somA、B、C分级 :A级 1 2例 ,B级 2例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Woler钩形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Wolter钩形钢板 复位内固定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屈趾畸形(附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振海 姚军 +3 位作者 倪志明 叶虹 柯良骏 郑隆宝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屈趾畸形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362例胫骨骨折患者施行髓内钉固定手术,其中5例(1.4%)术后出现屈趾畸形,其临床表现为跛行、踝关节中立位足趾屈曲畸形,背伸时畸形加重,跖屈位畸形减轻。保守治疗无...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屈趾畸形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362例胫骨骨折患者施行髓内钉固定手术,其中5例(1.4%)术后出现屈趾畸形,其临床表现为跛行、踝关节中立位足趾屈曲畸形,背伸时畸形加重,跖屈位畸形减轻。保守治疗无效,均行拇长屈肌及趾长屈肌肌腱"Z"形延长术。结果5例术后平均随访19.7(16-24)月。术后患者中立位足趾屈曲畸形消失,步态均恢复正常,踝关节背伸时足趾轻度屈曲畸形。拇长屈肌及趾长屈肌肌力5级。结论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足趾屈曲畸形为少见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术前拇长屈肌及趾长屈肌的损伤未得到有效治疗,术中髓内钉导针、扩髓器对拇长屈肌、趾长屈肌的损伤或术后小腿深后骨筋膜鞘内压力增高引起的肌肉缺血、纤维化改变有关;肌腱延长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钉 拇长屈肌 趾长屈肌
下载PDF
颈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荣 陈根君 +3 位作者 金晓均 侯振海 郑隆宝 叶虹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策略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4例颈椎结核患者均行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术,其中3例同期行后路病灶清除术,钛网植骨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平均出血量(22... 目的探讨颈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策略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4例颈椎结核患者均行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术,其中3例同期行后路病灶清除术,钛网植骨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平均出血量(225±30)ml。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4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结核复发。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JOA评分由6.4~14.3(11.5±1.3)分提高到8.2~18.6(16.3±0.7)分。无颈椎塌陷和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外科综合治疗颈椎结核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科学 结核 脊柱/外科学 骨移植 内固定
下载PDF
液体石蜡注入手部整形20年后病理变化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文根 黄宏前 +1 位作者 郑隆宝 杨永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液体石蜡 手部整形 病理变化
下载PDF
颈椎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增辉 黄宏前 +1 位作者 郑隆宝 周东明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 1 8例 ,其中 2例患者作了 2节椎体次全切 ,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 1 8例 ,其中 2例患者作了 2节椎体次全切 ,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并行 X线或 CT检查。结果 患者获 6~ 1 2个月随访 ,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无加重情况。椎间隙无高度丢失、无成角 ,均获得骨性融合。 3天后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 ,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 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 ,不取髂骨 ,融合率高 ,稳定性好 ,并减压彻底 ,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体次全切 钛网钉板系统 植骨融合 颈椎前路减压 颈椎管狭窄疾病
下载PDF
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增辉 郑隆宝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螺钉钢板治疗1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秀3例,良5例,一般4例。结... 目的探讨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螺钉钢板治疗1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秀3例,良5例,一般4例。结论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锁镙钉钢板能灵活有效地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关节/外科学 跖附关节损伤 联合内固定器
下载PDF
小腿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增辉 郑隆宝 +2 位作者 金晓钧 陈根君 周东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的优化选择。方法分析423例病例,应用10余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和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者,选择邻近的非主干血管蒂(肌...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的优化选择。方法分析423例病例,应用10余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和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者,选择邻近的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皮肤缺损范围大者,组合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瓣或游离皮瓣。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412例,9例远端少部分坏死,其中4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肌瓣转移,4例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修复;2例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坏死,Ⅱ期游离皮瓣修复。伤口Ⅰ期愈合397例,21例经伤口换药后Ⅱ期愈合,其中5例术后感染加重,予以伤口清创、置管持续冲洗后伤口愈合。结论小腿及足踝部损伤多种类型,不同的术式可满足各种创面的要求。手术的选择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修复重建 小腿足踝 手术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