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13例STD患者4种病原体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郗彦萍 于春水 肖生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STD患者中 4种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NG直接涂片镜检、T M培养、UU培养、CT快检法、RPR、TPHA法 ,对 2 2 60例可疑STD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确诊STD 813例。 4种病原体感染者中 ,NG感染率 (4 5 .5 % )明显高... 目的 了解目前STD患者中 4种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NG直接涂片镜检、T M培养、UU培养、CT快检法、RPR、TPHA法 ,对 2 2 60例可疑STD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确诊STD 813例。 4种病原体感染者中 ,NG感染率 (4 5 .5 % )明显高于其他 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 (CT 2 6.3 % ,TP 15 .0 % ,UU 13 .2 % )。结论 本组STD患者中 ,NG感染率最高 ,CT、TP感染率次之 ,UU感染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梅毒螺旋体 感染 检测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郗彦萍 王冬云 +1 位作者 郑焱 徐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以 0.5%酞丁安搽剂外用作对照组,干扰素α-2b涂膜剂外用作为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单纯疱疹治愈和总病程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以 0.5%酞丁安搽剂外用作对照组,干扰素α-2b涂膜剂外用作为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单纯疱疹治愈和总病程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干扰α-2b涂膜剂 单纯疱疹 治疗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郗彦萍 于春水 +3 位作者 谭升顺 周艳 冯义国 张磐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71-672,674,共3页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FGF10在22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的分布。以20例正常皮肤为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FGF1...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FGF10在22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的分布。以20例正常皮肤为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FGF10的阳性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皮损中FGF10阳性的检测结果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寻常性银屑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郗彦萍 于春水 +2 位作者 谭升顺 周艳 张磐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FGF10mRNA在22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皮损和未受累皮肤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原位杂交法检测发现,在22例正常皮...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FGF10mRNA在22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皮损和未受累皮肤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原位杂交法检测发现,在22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皮损和未受累皮肤表皮的全层或表皮中下层可见FGF10mRNA表达(95%);在正常皮肤表皮的基底层或少量细胞内可见FGF10mRNA的表达(5%);在寻常型银屑病非皮损表皮的中下层或个别细胞内可见FGF10mRNA的表达(82%).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中FGF10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FGF10mRNA在银屑病发病早期阶段的表达增高可能与银屑病的早期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结节性痒疹皮损表皮中血管活性肠肽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郗彦萍 周艳 毛轶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4-715,738,共3页
目的 了解血管活性肠肽 (VIP)在结节性痒疹 (PN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3例PN患者皮损中表皮VIP的含量 ,并与该 13例PN患者的非皮损区及 13例健康志愿者的正常皮肤进行了对照。结果 皮损中VIP水平明显高于正... 目的 了解血管活性肠肽 (VIP)在结节性痒疹 (PN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3例PN患者皮损中表皮VIP的含量 ,并与该 13例PN患者的非皮损区及 13例健康志愿者的正常皮肤进行了对照。结果 皮损中VI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及非皮损区 (P均 <0 .0 5 ) ,非皮损区与正常皮肤VI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皮损区染色阳性主要分布在基底层和棘层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正常皮肤和患者非皮损区则主要表达于表皮的基底层。结论 VIP水平增高在P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结节性痒疹 表皮
下载PDF
bFGF及其mRNA在银屑病皮损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郗彦萍 周艳 刘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22例银屑病皮损和19例正常皮肤的bFGF进行检测。结果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bF-GF蛋白和mRNA阳性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22例银屑病皮损和19例正常皮肤的bFGF进行检测。结果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bF-GF蛋白和mRNA阳性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正常皮肤则表达于表皮的基底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统计学分析发现银屑病皮损区表皮与正常皮肤表皮bFGF蛋白和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FGF可能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真皮微血管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银屑病
下载PDF
迪银片治疗小儿银屑病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郗彦萍 翟翠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7-327,共1页
我科自1995年11月开始使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迪银片治疗观察小儿银屑病29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9例小儿银屑病为我科门诊确诊病人,男12例,女17例,男女之比1∶1.42,年龄7~... 我科自1995年11月开始使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迪银片治疗观察小儿银屑病29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9例小儿银屑病为我科门诊确诊病人,男12例,女17例,男女之比1∶1.42,年龄7~14岁。29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银屑病 药物疗法 迪银片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前后HB-EG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变化
8
作者 郗彦萍 彭振辉 +2 位作者 周艳 谭升顺 张磐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4-315,共2页
目的 研究维甲酸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治疗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维甲酸诱导前后HB GFE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 ,全层几乎无HB EGF的表达 ,维甲酸诱导后 10天可见HB EGF不仅表达于基底层... 目的 研究维甲酸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治疗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维甲酸诱导前后HB GFE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 ,全层几乎无HB EGF的表达 ,维甲酸诱导后 10天可见HB EGF不仅表达于基底层 (10 0 .0 % ) ,且以灶状表达于基底上层 (77.8% )。结论 维甲酸通过上调银屑病表皮中HB EG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HB-EGF 银屑病 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在扁平苔藓患者皮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艳 郗彦萍 +2 位作者 郑焱 张磐谏 杨闰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IP)在扁平苔藓 (L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IP在 2 0例LP皮损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对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皮损区阳性染色呈弥漫性分布在整个表皮 ,细胞浆呈棕黄...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IP)在扁平苔藓 (L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IP在 2 0例LP皮损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对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皮损区阳性染色呈弥漫性分布在整个表皮 ,细胞浆呈棕黄色染色 ,正常皮肤阳性染色主要见于表皮的基底层细胞中。LP患者VIP表达阳性率和皮损区VI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P <0 .0 5 )。结论 LP皮损中VIP表达增高提示其在LP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扁平苔藓 发病机制 免疫组化 检测 皮肤病
下载PDF
川芎嗪对HaCaT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春水 谭升顺 +3 位作者 眭维耻 袁景奕 汪淼芹 郗彦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HaCaT细胞中FGF10mRNA转录和FGF10蛋白翻译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处理48h后,用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法检测FGF10mRNA转录和FGF10蛋白翻译的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48h后,FGF10的mRNA水平和蛋...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HaCaT细胞中FGF10mRNA转录和FGF10蛋白翻译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处理48h后,用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法检测FGF10mRNA转录和FGF10蛋白翻译的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48h后,FGF10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减少,随着川芎嗪剂量的增加,FGF10mRNA转录和FGF10蛋白翻译均减少,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抑制HaCaT细胞中FGF10mRNA的转录及其蛋白的翻译,随着川芎嗪剂量的增加,HaCaT细胞中FGF10的转录和翻译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HACAT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下载PDF
表皮中HB-EGFmRNA的表达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焱 彭振辉 +2 位作者 谭升顺 郗彦萍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 探讨HB EGF在进行期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和未受累表皮中HB EGFmRNA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HB EGFmRNA位于基底层 (10 0 % ) ,基底上层几乎不表达 ;在未受累... 目的 探讨HB EGF在进行期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和未受累表皮中HB EGFmRNA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HB EGFmRNA位于基底层 (10 0 % ) ,基底上层几乎不表达 ;在未受累表皮和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的周围部分 ,HB EGFmRNA不仅表达于基底层 ,且以灶状高表达于基底上层 (95 .2 4 %、85 .71% ) ;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的中央部分 ,全层均无HB EGFmRNA的表达 (0 )。结论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纠正其异常表达可为银屑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GFmRNA 银屑病 原位杂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与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治疗晚期局性限硬皮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春水 冉立伟 +7 位作者 谭升顺 郗彦萍 樊靖华 张江安 邱实 刘安 雷小兵 王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SH)或透明质酸酶(HD)治疗晚期限局性硬皮病(ASC)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ASC患者,随机分成SH治疗组和HD治疗组,SH治疗组直接局部注射SH;HD治疗组用HD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然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SH)或透明质酸酶(HD)治疗晚期限局性硬皮病(ASC)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ASC患者,随机分成SH治疗组和HD治疗组,SH治疗组直接局部注射SH;HD治疗组用HD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然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SH治疗组有效率9 0.9 1%,显著高于HD治疗组(45.45%,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小。结论首次提出SH可能是治疗ASC的有效药物。这可能与SH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其胶原分泌、促进胶原分解及抗炎症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限局性 晚期 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酶
下载PDF
HSV-tk/GCV系统对NIH3 T3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生祥 潘敏 +4 位作者 闫乎玲 曹振平 郗彦萍 冯义国 任晓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8-369,373,共3页
目的 研究HSV tk/GCV系统对NIH3T3细胞系的杀伤作用 ,为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的皮肤病基因治疗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携带HSV tk基因的重组质粒pPNT tk通过磷酸钙转染传代培养的NIH3T3细胞 ,并经G418筛选 ,获得抗药性细胞集落 ... 目的 研究HSV tk/GCV系统对NIH3T3细胞系的杀伤作用 ,为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的皮肤病基因治疗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携带HSV tk基因的重组质粒pPNT tk通过磷酸钙转染传代培养的NIH3T3细胞 ,并经G418筛选 ,获得抗药性细胞集落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CV对NIH 3T3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GCV对NIH3T3 /tk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当GCV浓度为 10 .0 μmol/L时 ,NIN3T3 /tk细胞的生存抑制率已高达 95 %以上。而在同样药物浓度条件下 ,未转染的对照NIH 3T3细胞的生存抑制率为 11.9%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SV tk/GCV系统对NIH3T3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转染后细胞较之未转染细胞对前体药物更昔洛韦的敏感度显著增加 ,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TK/GCV系统 NIH3T3细胞 NSV-tk基因 成纤维细胞 自杀基因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皮肤疾病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前后异维甲酸受体α在银屑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焱 彭振辉 +4 位作者 谭升顺 郗彦萍 张磐谏 王国荣 周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 研究他扎罗汀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前后异维甲酸受体α(RXRα)的变化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用药前后RXRα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 ,可见基底层和基底上层RXRαmRNA的表达 ... 目的 研究他扎罗汀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前后异维甲酸受体α(RXRα)的变化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用药前后RXRα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 ,可见基底层和基底上层RXRαmRNA的表达 ,他扎罗汀治疗后可见RXRα表达于表皮全层 ,基底上层有显著上升的趋势 (P<0 .0 1)。结论 他扎罗汀通过促进RARγ RXRα的结合 ,上调银屑病表皮基底上层中RXRα的表达 ,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异维甲酸受体α 他扎罗汀 进行期 寻常型银屑病
下载PDF
他扎罗汀对银屑病增殖表皮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基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焱 谭升顺 +1 位作者 彭振辉 郗彦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讨他扎罗汀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用药前后的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 EGF)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全层几乎无 HB- EGF mRNA的表达(9.1%),他扎... 目的 探讨他扎罗汀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用药前后的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 EGF)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皮损中,全层几乎无 HB- EGF mRNA的表达(9.1%),他扎罗汀治疗后10 d可见HB -EGF不仅表达于基底层(95.5%),且以灶状表达于基底上层(77.3%)。结论 他扎罗汀通过上调银屑病表皮中HB- EGF的表达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GF 他扎罗汀 银屑病
下载PDF
面部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春水 陈燕 +3 位作者 丁小洁 眭维耻 郗彦萍 谭升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3-713,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面部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近亲结婚 患者父母 红色丘疹 皮疹
下载PDF
HB-EGF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焱 彭振辉 +3 位作者 谭升顺 郗彦萍 张磐谏 王国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早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未受累皮肤和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HB EGF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中 ,HB EGF位于基底层 ( 10 0 % ...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早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银屑病未受累皮肤和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HB EGF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中 ,HB EGF位于基底层 ( 10 0 % ) ,基底上层几乎不表达 ;在银屑病未受累皮肤和银屑病皮损的周围部分中 ,HB EGF表达升高 ,不仅位于基底层 ,且以灶状分布于基底上层 ( 95 .2 4% ,85 .71% ) ;在银屑病皮损的中央部分 ,全层均无HB EGF表达。结论 HB EGF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阶段可能起一定作用 ,纠正其异常表达可能为银屑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提供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GF 银屑病 皮损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依曲替酸(R_O10-1670)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Fas/Fasl系统表达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平 谭升顺 +1 位作者 郗彦萍 曹振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依曲替酸作用于培养的正常人KC前后Fas/Fasl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依曲替酸作用培养的正常人KC后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观察其对KC表达Fas/Fasl蛋白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 ... 目的 通过研究依曲替酸作用于培养的正常人KC前后Fas/Fasl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依曲替酸作用培养的正常人KC后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观察其对KC表达Fas/Fasl蛋白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 (FACS)对依曲替酸处理后的KC进行凋亡检测。结果 ①正常人KC几乎不表达Fas和Fasl ;②依曲替酸作用 16h时KC的Fasl表达最强 ,40h时表达Fas最强 ;相同条件下 ,KC表达Fasl比Fas弱 ;③依曲替酸刺激后引起KC凋亡。结论 培养的正常人KC中Fas/Fasl系统不参与其凋亡 ;依曲替酸作用于培养的正常人KC后 ,上调Fas/Fasl系统表达 ,并促进KC凋亡 ,拮抗KC良性增生 ,Fas/Fasl介导的凋亡可能是维甲酸治疗银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曲替酸 Ro10-1670 细胞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 Fas/Fas1 细胞凋亡 维甲酸 银屑病
下载PDF
TIG2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焱 罗素菊 +3 位作者 曾维惠 彭振辉 谭升顺 郗彦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研究TIG2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未受累组织和银屑病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中,TIG2表达于表皮全层,在银屑病周围皮损中,可见TIG2阳性染色... 目的研究TIG2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未受累组织和银屑病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中,TIG2表达于表皮全层,在银屑病周围皮损中,可见TIG2阳性染色于棘层上部,在棘层下部及基底层中表达较少,而在银屑病中间皮损中无表达。TIG2在正常和未受累皮肤基底层中的表达高于其在银屑病边缘皮损基底层中的表达(P<0.01);TIG2在正常皮肤和未受累皮肤中的表达高于其在银屑病中间皮损中的表达(P<0.01);银屑病边缘皮损基底上层中的表达高于其在银屑病中间皮损中的表达(P<0.01)。结论TIG2可保持表皮正常分化功能,TIG2的降低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IG2 tazatotene
下载PDF
TIG2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焱 万福印 +4 位作者 刑立亚 罗素菊 彭振辉 谭升顺 郗彦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研究TIG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在皮肤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及鳞癌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IG2蛋白和mRNA表达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的表皮全层;... 目的:研究TIG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在皮肤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及鳞癌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IG2蛋白和mRNA表达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的表皮全层;在鳞癌的边缘皮损中,可见TIG2表达于角质层,棘层上中部,而不表达于棘层下部及基底层;在Ⅰ~Ⅱ期鳞癌中,TIG2可轻度表达于分化较好的角化珠周围;而在Ⅲ~Ⅳ期鳞癌中无表达。在正常组织和未受累皮肤中,TIG2的表达高于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边缘皮损基底层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基底层中的表达(P<0.01);在Ⅲ~Ⅳ期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鳞癌边缘皮损中的表达(P<0.01)。结论:TIG2可能参与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他扎罗汀诱导基因 他扎罗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