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医院数字医学设备数字化转型发展综述
1
作者 郜勇 张强 +2 位作者 刘炜 李为 黄文婧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期13-18,31,共7页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医院数字医学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这一转型进程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化息息相关。本研究全面审视了我国数字医学设备的发展轨迹和现状,深入剖析了此进程中面...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医院数字医学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这一转型进程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化息息相关。本研究全面审视了我国数字医学设备的发展轨迹和现状,深入剖析了此进程中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数字医学设备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议,包括巩固和加强产业链基础,促进医工融合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完善优化数字化体系架构。这些策略将为数字医学设备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设备 数字化转型 医工融合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健康钱包”数据开放共享模式研究
2
作者 刘炜 李为 +1 位作者 黄文婧 郜勇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现有健康数据共享模式面临效率低下、缺乏监管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国家对健康数据合规开放共享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健康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新的路径。本研究通过引入这两种技术构建个人健康数据钱包,结合工业... 现有健康数据共享模式面临效率低下、缺乏监管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国家对健康数据合规开放共享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健康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新的路径。本研究通过引入这两种技术构建个人健康数据钱包,结合工业互联网高效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及不依赖第三方公信力的特点,建立基于数据钱包的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实现对健康数据的可信流转,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分享其健康信息。结果表明该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可满足“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要求,将健康数据所有权归还个人,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能够为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工业互联网 健康数据钱包 数据开放 信息共享
下载PDF
集团化医院多院区后勤机电设备设施集成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蒲立新 郜勇 +2 位作者 程川 徐正庭 左智伟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分析了集团化医院多院区后勤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医院后勤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为例,介绍医院后勤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对于后勤机电设备的集成管理实践,包括平台的功能框架、部署... 分析了集团化医院多院区后勤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医院后勤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为例,介绍医院后勤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对于后勤机电设备的集成管理实践,包括平台的功能框架、部署方式以及数据标准化和流程优化等。通过平台的部署和集成,实现了多院区后勤机电设备和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实践表明,基于综合管理平台的集成管理是解决集团化医院多院区后勤机电系统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多院区 后勤管理 机电设备 集成化 智慧化 综合管理平台
下载PDF
武汉协和医院:SDN网络技术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吴文俊 郜勇 刘炜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管)综合性公立医院、“双一流”高校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曾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管)综合性公立医院、“双一流”高校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曾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武汉协和医院由主院区、肿瘤中心、西院区和金银湖院区组成,构成“四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编制床位6000张,设49个临床和医技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协和医院 医技科室 编制床位 荣誉称号 肿瘤中心 四位一体 第一临床学院 附属医院
下载PDF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华文彬 郜勇 杨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1-656,共6页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全瘫[2、3]。对于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特别是需要行三柱截骨,包括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等手术,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高[4、5]。本文对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及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并发症 矫形手术 脊柱畸形矫形 颅神经 脊髓损害 周围神经损伤 三柱截骨
原文传递
医院移动电子签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浩 胡艳珂 郜勇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3期471-474,481,共5页
目的解决移动诊疗、移动护理等移动医疗业务数字签名的合法可信性与操作便捷性。方法通过探索使用基于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2)的协同签名以及密钥分割技术,有效解决移动设备电子签名的难点问题。结果实现了医护人员基于移动端的CA应... 目的解决移动诊疗、移动护理等移动医疗业务数字签名的合法可信性与操作便捷性。方法通过探索使用基于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2)的协同签名以及密钥分割技术,有效解决移动设备电子签名的难点问题。结果实现了医护人员基于移动端的CA应用以及PC端的扫码应用,满足了医护人员随需随签的业务需求。结论医护人员不再需要将各种资料打印出来进行逐页签字以明确责任,只需通过简单的移动终端操作,即可将自己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移动电子签名为实现无纸化打下了基础,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电子签名 无纸化
下载PDF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为例
7
作者 刘杨正 熊占路 +7 位作者 陈庆 蔡俐琼 汪宏波 彭义香 程范军 王华 金艳 郜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88-391,共4页
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牵头构建的医联体为案例,分析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业务管理型医联体模式亦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并能促进双向转诊的实现,但也面临财政、医保等政策壁垒,存在缺乏绩效激励机制及资源投入... 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牵头构建的医联体为案例,分析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业务管理型医联体模式亦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并能促进双向转诊的实现,但也面临财政、医保等政策壁垒,存在缺乏绩效激励机制及资源投入等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医联体建设,建议推广一体化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从医保支付、资源投入、绩效考核、多部门协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完善配套措施,协同开展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诊疗 医保 绩效考核
下载PDF
头盔显示器光学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郜勇 周海宪 赵志敏 《电光与控制》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HMD光学系统的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本文介绍了 HMD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组成。理想的 HMD光学系统应该重量轻、体积小。为满足这些要求 ,文中描述了改进传统的HMD光学系统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头盔护目镜和 FFS棱镜重新构造 HMD光... HMD光学系统的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本文介绍了 HMD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组成。理想的 HMD光学系统应该重量轻、体积小。为满足这些要求 ,文中描述了改进传统的HMD光学系统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头盔护目镜和 FFS棱镜重新构造 HMD光学系统 ;另一种是用 HOE和 BOE替代传统的光学元件。这些模式比传统 HMD光学系统优越 ,而且能使 HMD光学系统体积小、重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显示器 光学系统 头盔护目镜 FFS棱镜 HOE BOE 机载光电显示设备
下载PDF
医院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郜勇 张强 +3 位作者 刘炜 王揽月 李为 吴宇婷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基建的升级和新医改的深化,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成为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医学装备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及...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基建的升级和新医改的深化,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成为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医学装备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及重点应用领域,并提出包括未来应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医工协同、加强品牌建设、推进模式创新、优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建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装备 数字化 发展历程 建议
下载PDF
Ⅸ型胶原基因与腰椎间盘疾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郜勇 杨述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IX型胶原基因 腰椎间盘疾病 作用机理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乐新 赵志敏 +3 位作者 姚红兵 陈玉明 石磊 郜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80-982,共3页
开展红外光谱法的应用研究 ,对促进光测技术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血液的红外光谱分析这一重要课题 ,提出了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新技术 ,通过对正常与异常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测量 ,分析并比较不同血液红外吸收光谱之间的差异 ... 开展红外光谱法的应用研究 ,对促进光测技术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血液的红外光谱分析这一重要课题 ,提出了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新技术 ,通过对正常与异常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测量 ,分析并比较不同血液红外吸收光谱之间的差异 ,即可判断血样是否正常 ,其实验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文中分析了正常血样和异常血样的红外吸收光谱之间的差别 ,并给出了人的正常全血和血清与高糖全血的红外吸收光谱及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用于疾病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其研究结果对血液红外光谱分析并用于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的研究为红外吸收光谱的测量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应用 血液 红外吸收光谱 疾病诊断
下载PDF
支撑架植入防止髓芯减压后狗股骨头塌陷的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锐英 杨述华 +5 位作者 杨操 肖宝均 李进 夏天 叶树楠 郜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治疗实验性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狗股骨27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9对,每对股骨随机选取其中一侧,分别采用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治疗实验性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狗股骨27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9对,每对股骨随机选取其中一侧,分别采用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的方法进行处理,另一侧做正常对照,处理后进行股骨头力学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标准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组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无明显差异,但其刚度及最大负载均明显低于正常组。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组股骨头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钛合金支撑架植入能够为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力,能起到防止股骨头塌陷,维持股骨头外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架 髓芯减压 动物模型 股骨头塌陷 机械支撑力 松质骨块移植
下载PDF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术式选择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琨 杨操 +6 位作者 杨述华 郜勇 吴星火 张宇坤 李帅 刘伟 宋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测经椎弓根截骨(PSO)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2006年3月~2014年12月,对47例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了截骨矫形手术。其中男30例,... 目的:观测经椎弓根截骨(PSO)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2006年3月~2014年12月,对47例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了截骨矫形手术。其中男30例,女17,年龄22~69岁,平均42.5±15.5岁。均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导致的创伤性后凸畸形。47例患者主诉均为腰背部疼痛。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32例行PSO矫形,15例行SPO矫形。PSO手术在病椎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SPO手术在病椎上下及相邻间隙做2~3节段SPO截骨矫形。通过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SVA),分析两种方法矫形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47例中有42例获得随访,其中PSO手术29例,SPO手术13例。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9.4±7.8个月。4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后凸畸形Cobb角PSO组术前为41.8°±10.5°,术后为2.6°±1.2°,末次随访时为3.2°±1.3°,矫正率92.3%;SPO组术前为40.2°±9.6°,术后为4.9°±2.3°,末次随访时为5.3°±3.5°,矫正率86.8%。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O组SVA术前为5.0±4.1cm,术后为-0.6±2.2cm,末次随访时为1.2±1.5cm;SPO组SVA术前为3.5±2.2cm,术后为0.8±0.6㎝,末次随访时为1.3±1.1cm。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SVA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O组VAS术前为6.46±1.72,末次随访时为0.91±0.59,ODI术前为(69.4±12.1)%,末次随访时为(23.7±11.5)%;SPO组VAS术前为6.51±1.87,末次随访时为2.08±0.75,ODI术前为(68.1±16.3)%,末次随访时为(33.1±12.5)%,两组随访VAS和ODI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的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选用PSO或SPO矫治均可取得良好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截骨 Smith-Petersen截骨 胸腰段脊柱 创伤性后凸畸形
原文传递
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8 位作者 徐栋 郜勇 王晶 陈超 李帅 张正东 李志良 王琨 刘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技术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8-42岁,平均23.6岁。均有腰背痛,无神经... 目的:分析应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技术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矫治成人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8-42岁,平均23.6岁。均有腰背痛,无神经受压症状。16例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43°-97°,后凸Cobb角15°-70°。侧凸畸形和后凸畸形顶椎均位于同一节段,其中顶椎位于胸椎10例、腰椎6例。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脊柱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冠状面平衡及矢状面平衡,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评估手术矫形效果。于术前、末次随访时填写SRS-22问卷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手术融合节段5-12个,平均7.23个节段。手术时间3-7h,平均4.26h。术中出血量700-2500ml,平均1265ml。1例L1部位截骨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痛觉过敏,急诊手术探查发现截骨部位硬脊膜皱褶,脊髓受压,对截骨部位椎板切开减压,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神经症状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侧胸腔积血,紧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周后拔除引流管。15例患者获得6-48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获得随访的15例患者冠状位主弯Cobb角术前为58.67°±20.36°(43°-97°),术后为20.32°±8.76°(8°-37°),末次随访时为21.76°±8.34°(10°-41°),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率为50.76%-82.36%,平均为65.36%,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丢失率为2.45%。术前矢状位后凸角度为45.62°±16.26°(15°-70°),术后为16.35°±16.87°(-20°-40°),末次随访时为18.27°±13.92°(-15°-40°),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矫正率为50.97%-79.32%,平均为64.16%,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丢失率为4.2%。15例患者中,6例术前存在冠状面失平衡,术后均恢复平衡;4例术前存在矢状面失平衡,术后3例恢复平衡,1例仍为失平衡。SRS-22问卷量表总得分由术前66.47±12.35分(49-7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4.13±6.42分(76-92分)(P〈0.01)。15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或内固定断裂。结论:应用不对称经椎弓根截骨技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外观及躯体平衡,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后凸 截骨术 成人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特征结构映射的夹具设计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长安 杨志宏 +3 位作者 郜勇 黄克正 吴寿喜 孙福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2-1197,共6页
为实现夹具设计的智能化,基于功能论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夹具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研究了夹具功能的表达和夹具的设计过程,建立了基于功能特征映射模型的夹具设计过程和方法。构建了夹具的功能模型,提出用特征作为夹具功能和结构的中介,... 为实现夹具设计的智能化,基于功能论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夹具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研究了夹具功能的表达和夹具的设计过程,建立了基于功能特征映射模型的夹具设计过程和方法。构建了夹具的功能模型,提出用特征作为夹具功能和结构的中介,建立了功能—特征—结构的映射模式。在对夹具设计中的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夹具各子功能的备选特征集,运用模糊映射的理论实现夹具功能到特征和特征到结构的映射,得到夹具的结构方案。最后,用钻模设计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具设计 功能设计 功能结构映射
下载PDF
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星火 郜勇 +5 位作者 李帅 王晶 葛庭 邵增务 杨述华 杨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方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2例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7例可复性脱位患者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4例难复性脱位或复位后脊髓前方存... 目的 :探讨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方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2例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7例可复性脱位患者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4例难复性脱位或复位后脊髓前方存在压迫的患者行前路经口咽减压联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1例难复性脱位患者行前路经口咽减压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15个月(12~60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1例短节段融合固定患者颈部屈伸活动功能良好,轴向旋转稍受限;1例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内固定断裂及寰枢椎脱位,行后路翻修手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0±2.5个月(3~12个月)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由术前的9.6±1.4分提高到16.2±0.7分。结论: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齿状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难复性脱位患者或复位后存在软组织对脊髓构成持久压迫的患者需联合前路经口咽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游离小骨 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 融合 儿童
原文传递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立 田晓滨 +2 位作者 张宇坤 郜勇 杨述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86,i0004,共4页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完成。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pcDNA3.1-BMP2及pUC-CAGGS-VEGF165的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并引入新...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完成。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pcDNA3.1-BMP2及pUC-CAGGS-VEGF165的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并引入新的酶切位点,将其分别定向连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构建同时表达两个目的基因的双顺反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酶切分析及DNA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质粒。②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mRNA的表达。结果:①pIRES-BMP2-VEGF165双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将重组质粒pIRES-BMP2-VEGF165分别作XhoI/MluI和XbaI/NotI双酶切,经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2kbp的人骨形成蛋白2条带和592bp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条带,酶切条带与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电泳带处于相同位置。经聚合酶链反应、酶切分析及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插入片段方向正确,DNA序列无突变。②骨形成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mRNA的表达:以转染pIRES空质粒为阴性对照,48h后提取转染细胞的RNA分别用P1,P2和P3,P4作为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转染pIRES-BMP2-VEGF165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扩增出1.2kbp及592bp两条带。证实该重组质粒能在体外同时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mRNA。结论:成功构建了可同时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进行联合基因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述华 肖宝钧 +4 位作者 李进 杨操 许伟华 孟春庆 郜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比较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2例患者采用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的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对所有患者拍摄了X线片和髋臼顶部的比较性CT。结果 :对2 5例进行了随访 ,时间为 12... 目的 :比较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2例患者采用陶瓷头对陶瓷髋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的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对所有患者拍摄了X线片和髋臼顶部的比较性CT。结果 :对2 5例进行了随访 ,时间为 12~ 42个月 (平均 40个月 ) ,发现陶瓷头对陶瓷髋臼的全部病例骨结构正常 ,无骨质溶解和无骨外囊肿。陶瓷—聚乙烯组影像学表现、骨盆和关节置换的X线片 ,头部位于中心者 7例 ,偏离中心者 1例 ( 1mm) ,在新一代陶瓷—聚乙烯压配式技术固定证实 ,关节置换术后磨损 1mm(直线磨损率 0 .2mm/年 )。CT表现 :8例骨结构正常 ,无骨外囊肿或骨化表现。髋臼顶部假体周围的X线和CT表现都正常。结论 :陶瓷—陶瓷假体植入后未发现颗粒存在 ,而在陶瓷—聚乙烯假体中则存在。陶瓷—陶瓷的关节置换在植入后的 4年里无任何骨质溶解的表现 ,也无磨损和骨质融合的证据。陶瓷—陶瓷人工关节摩擦系数最小及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头 陶瓷髋臼 聚乙烯髋臼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应用 X线诊断 CT
下载PDF
鼠胚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9
19
作者 傅德皓 杨述华 +2 位作者 马德彰 李鲲 郜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孕龄19天的昆明孕鼠(KM),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出胎鼠,然后取胎鼠的颅盖骨,剔净、漂洗、剪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10分钟,终止消化后,将碎骨块接种于培养瓶中培... 目的探讨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孕龄19天的昆明孕鼠(KM),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出胎鼠,然后取胎鼠的颅盖骨,剔净、漂洗、剪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10分钟,终止消化后,将碎骨块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等方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染色和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结论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原代培养 小鼠胚胎
下载PDF
成都麻羊的生长速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正花 王杰 +5 位作者 郜勇 陈雪梅 高光宇 代怡婧 张显成 罗红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502-506,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成都麻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以探讨其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初生公羔体重为1.80±0.42kg,母羔为1.54±0.27kg;2月龄断奶公羔重为8.89±1.80kg,母羔为8.53±1.91kg;6月龄公羊重为17.40±5.8...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成都麻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以探讨其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初生公羔体重为1.80±0.42kg,母羔为1.54±0.27kg;2月龄断奶公羔重为8.89±1.80kg,母羔为8.53±1.91kg;6月龄公羊重为17.40±5.80kg,母羊为18.50±5.84;12月龄公羊体重为28.32±1.81kg,母羊为26.22±4.52kg;3岁公羊体重为51±3.48kg,母羊为36.2±5.98kg;哺乳期日增重公羊111.33g,母羊为74.50g;2-6月龄公羊日增重为45.90~109.50g,母羊为73.30-116.20g;6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34.05%以上,母羊51.10%以上;12月龄体重公羊占成年体重的55.42%,母羊72.43%;6月龄公羊体尺指标占成年的76.67%,母羊占74.76%;12月龄公羊体尺指标为成年的84.07%以上,母羊为80.46%;6月龄母羊胴体重7.00±0.41kg,屠宰率为43.20%;成年母羊胴体重13.41±3.38kg,屠宰率为4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麻羊 生长速度 日增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