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人群的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 被引量:1
1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吴琳琳 冯娟娟 陈彦平 王军 陶晓冰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群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认责任节段,采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35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群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认责任节段,采用责任节段减压、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的35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患者(男13例,女22例,平均66.83±4.4岁)。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结果35例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手术减压1.51(1~2)个节段,平均随访44.09(25~60)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平均(5.43±1.14)分,下肢痛(5.51±1.46)分,ODI指数(58.11±13.13)%;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平均(1.14±0.91)分,下肢痛(0.94±0.76)分,ODI指数(25.86±11.13)%。术前与术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obb角为平均(20.63±5.44)°,末次随访为(17.00±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节段减压配合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群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脊柱侧凸,减轻疼痛、恢复躯体功能的疗效肯定,也存在一定的侧凸矫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脊柱侧凸 短节段固定 责任节段减压 老年骨科
下载PDF
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刘红正 郜顺兴 张楠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负压引流情况分为A组(持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B组(间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C组(持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及D组(间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对比四组病人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生化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手术后,四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24 h引流量[A组(191.21±22.38)mL、B组(175.34±17.85)mL、C组(205.62±20.78)mL、D组(210.43±20.14)mL]、术后隐性失血量[A组(275.37±30.12)mL、B组(251.42±26.12)mL、C组(321.47±35.62)mL、D组(296.78±32.14)mL]、引流管留置时间[A组(1.85±0.51)d、B组(1.45±0.42)d、C组(2.32±0.65)d、D组(2.78±0.7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最优,其次为A组。四组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A组(112.43±12.57)g/L、B组(120.53±17.85)g/L、C组(103.47±10.78)g/L、D组(102.58±11.12)g/L]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B组下降最少,其次为A组。四组血清APTT、PT、Fib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最明显,B组血清APTT水平变化最小;四组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发热、脑脊液漏、血肿压迫脊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应用间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利于手术时间缩短,并减少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改善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 持续负压引流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 氨甲环酸 凝血酶原时间 间断负压引流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吴琳琳 冯娟娟 王军 陶晓冰 陈彦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49例DS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测量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宽)... 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对下肢步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估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术治疗的49例DS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测量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宽),以及运动学数据(髋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运动角度、足底压力分布),测量冠状面侧凸角(Cobb)、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以及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DS患者术后步长、步速、髋关节运动角度均增加,膝关节运动角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步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患者术前地面反作用力(GRF)呈高耸单峰曲线,术后GRF变为低平双峰曲线。与术前比较,DS患者术后Cobb角度减小,LL、SS脊柱平衡参数均增加,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节段融合固定术能通过改善患者脊柱畸形状态来提高患者的步长、步速等步态参数,实现对患者肢体功能、步态的最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减压 脊柱融合术 步态分析
下载PDF
改良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150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田伟荣 杨中华 陈彦平 陶晓冰 褚定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方法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采用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方法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采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PVP方法;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PVP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术中骨水泥使用量、手术时间、器械花费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VP技术操作成功率均为100%。治疗组每节椎体平均手术时间为(22.23±3.57)min,对照组为(41.25±4.3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2.45±0.32)m L,对照组为(4.17±0.57)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VAS评分为(2.47±0.51)分,对照组为(2.51±0.4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剂量骨水泥PVP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PV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节约治疗费用,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病理性骨折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技术改良
下载PDF
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腰椎术后腹胀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郜顺兴 王军 +4 位作者 陶晓冰 杨中华 陈彦平 褚定坤 刘红正 《河北中医》 2016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腰椎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120例予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腰椎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120例予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配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可明显改善腰椎术后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肠胃胀气 承气汤 灌肠 足三里
下载PDF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误诊为脊柱术后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郜顺兴 王军 陶晓冰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30-432,共3页
脊柱内窥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无需进行内固定等优点,得到医患的广泛认可,且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发生术后感染极少[1-2]。本院2019年7月27日收治1例脊柱内窥镜术后突然出现高热、腰痛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进一步... 脊柱内窥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无需进行内固定等优点,得到医患的广泛认可,且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发生术后感染极少[1-2]。本院2019年7月27日收治1例脊柱内窥镜术后突然出现高热、腰痛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进一步排查确诊为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误诊 手术后并发症 细菌感染
下载PDF
我国颈椎病定义及分型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4
7
作者 郜顺兴 《中医正骨》 2020年第4期44-47,共4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对于该病的定义及分型,目前我国学术界尚存争议。为分析我国颈椎病定义及分型的形成原因,探索颈椎病诊治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将我国颈椎病定义及分型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概念引进、百家争鸣、共识形成、争议再现4个时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对于该病的定义及分型,目前我国学术界尚存争议。为分析我国颈椎病定义及分型的形成原因,探索颈椎病诊治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将我国颈椎病定义及分型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概念引进、百家争鸣、共识形成、争议再现4个时期,并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定义 分型 学术探讨
下载PDF
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治疗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郜顺兴 王芳芳 +4 位作者 吴琳琳 冯娟娟 王军 陶晓冰 陈彦平 《骨科》 CAS 2020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评价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治疗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手术治疗的16例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77.13&... 目的评价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治疗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手术治疗的16例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77.13±6.04)岁(71~96岁);9例行侧方椎间孔入路减压神经根松解术,7例行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神经根松解术。收集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并比较病人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腰痛及下肢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 16例病人的手术时间为(138.18±27.16)min,随访时间为(8.31±2.02)个月。术前腰痛、下肢放射痛VAS评分和ODI分别为(6.02±0.77)分、(80.50±5.03)%,术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为(2.19±0.98)分、(41.25±7.89)%,手术前后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7,P<0.001;t=23.453,P<0.001)。结论对于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行脊柱内窥镜下精准减压治疗具有手术效果确切、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序贯治疗中一种可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减压 脊柱内窥镜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郜顺兴 刘昱 《河南中医》 2009年第6期615-616,共2页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近20年来国内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明确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规范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 痛风 清热解毒 经方 通络 高尿酸血症 四妙散 计量分析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急性期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郜顺兴 刘红正 +4 位作者 张楠 郑斌 朱二苓 牛立建 王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0-363,368,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RA)急性期痛觉过敏(D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CSCIWORA以DPS为主要表现,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RA)急性期痛觉过敏(D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CSCIWORA以DPS为主要表现,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芪参还五胶囊2周,观察比较2组入院后及治疗1周后、2周后、1个月后VAS评分、ASIA评分、颈椎JOA评分。结果2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ASI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SI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及1个月随访时颈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颈椎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1个月随访时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治疗CSCIWOR急性期以DPS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明显减轻脊髓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痛觉过敏
下载PDF
股二头肌长头近端止点完全撕脱并血肿形成1例分析
11
作者 郜顺兴 赵秀泉 +1 位作者 杜志国 任玉猛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79-480,共2页
腘绳肌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多为腘绳肌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位强烈收缩而造成,但股二头肌长头近端从坐骨结节近端起点完全撕脱损伤临床上并不常见,经常存在误诊、漏诊,早期多给予保守治疗,河北省沧... 腘绳肌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多为腘绳肌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位强烈收缩而造成,但股二头肌长头近端从坐骨结节近端起点完全撕脱损伤临床上并不常见,经常存在误诊、漏诊,早期多给予保守治疗,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最近收治1例典型的股二头肌长头近端止点完全撕脱并血肿形成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二头肌长头 近端 腘绳肌 伸直位 常见损伤 运动性损伤 右臀部 屈伸活动 坐骨结节 锚钉
下载PDF
胸1/2椎间盘突出并发Horner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回顾
12
作者 郜顺兴 刘红正 张楠 《骨科》 CAS 2021年第2期183-184,共2页
胸椎受胸廓固定,活动度差,因此症状性T1/2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较为罕见。1945年,Svien等[1]首次报道了1例T1/2椎间盘突出症,国内至今未见此类病例报道。T1/2椎间盘突出根据神经受累情况可表现为神经根型或脊髓型,但极少数病人合并Horner... 胸椎受胸廓固定,活动度差,因此症状性T1/2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较为罕见。1945年,Svien等[1]首次报道了1例T1/2椎间盘突出症,国内至今未见此类病例报道。T1/2椎间盘突出根据神经受累情况可表现为神经根型或脊髓型,但极少数病人合并Horner综合征[2]和(或)Brown-Sequard综合征[3]。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易造成漏诊、误诊,影响治疗及预后。我院于2019年12月收治1例T1/2椎间盘突出,表现为神经根性损害及Horner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NER综合征 神经根型 椎间盘突出 病例报道 治疗及预后 脊髓型 文献回顾 症状性
下载PDF
颈椎病并发脊髓空洞的系统性文献分析
13
作者 郜顺兴 石家晓 +1 位作者 王军 陶晓冰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5期523-526,530,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病并发脊髓空洞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式、预后转归情况。方法在PubMed及EBSCO Medline Complete全文数据库中检索“cervical spondylosis;Syringomyelia”,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颈椎... 目的分析颈椎病并发脊髓空洞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式、预后转归情况。方法在PubMed及EBSCO Medline Complete全文数据库中检索“cervical spondylosis;Syringomyelia”,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颈椎病;脊髓空洞”,时间节点选取1980~2019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均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将所涉及的颈椎病并发脊髓空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例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症状、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影像学等资料,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共筛选出9篇文献1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28-81岁,中位年龄62岁。11例患者中,1例未行手术治疗、未提供随访情况;另10例均行颈椎手术治疗,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00%),其中7例术后脊髓空洞消退或消失(70%),2例术后脊髓空洞未见明显改变(20%),1例术后脊髓空洞程度增加(10%)。结论对于颈椎病并发脊髓空洞的患者,如排除Chiari畸形等疾病,影像学存在脊髓受压征,行颈椎减压稳定手术可以有效控制并逆转脊髓空洞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空洞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厚朴三物汤灌肠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120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陶晓冰 王军 +6 位作者 郜顺兴 刘晓慧 杨中华 陈彦平 褚定坤 刘红正 王栓池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厚朴三物汤灌肠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120例作... 目的:探讨厚朴三物汤灌肠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厚朴三物汤灌肠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腹胀缓解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排气时间为(41.35±9.38)min,治疗组排气时间为(21.43±3.27)min,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排便时间为(135.23±20.32)min,治疗组排便时间为(33.21±5.49)min,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厚朴三物汤灌肠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可明显改善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三物汤 保留灌肠 新斯的明 胸腰段骨折 顽固性腹胀
下载PDF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军 陶晓冰 +3 位作者 郜顺兴 张楠 刘晓慧 郭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153-155,共3页
髌骨下极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5%。髌骨下极应力集中,也属髌腱起点,骨折块下无或有少量关节软骨面。在此型髌骨骨折中,髌骨下极多为粉碎性,其所形成的骨折块都很小,复位与固定困难。作者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 髌骨下极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5%。髌骨下极应力集中,也属髌腱起点,骨折块下无或有少量关节软骨面。在此型髌骨骨折中,髌骨下极多为粉碎性,其所形成的骨折块都很小,复位与固定困难。作者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既保留髌骨完整性,恢复髌骨长度,又坚强固定,达到骨-骨坚强愈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缝扎固定 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晓冰 郜顺兴 +2 位作者 刘晓慧 张楠 郭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75-76,79,共3页
髌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0%,其中髌骨下极骨折是指发生于髌骨远端的骨折。对于髌骨下极骨折,目前临床可用的内固定物众多,包括克氏针张力带、缝扎固定、锚钉、髌骨爪等,但目前尚无内固定物选择的统一标准。... 髌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0%,其中髌骨下极骨折是指发生于髌骨远端的骨折。对于髌骨下极骨折,目前临床可用的内固定物众多,包括克氏针张力带、缝扎固定、锚钉、髌骨爪等,但目前尚无内固定物选择的统一标准。本研究就不同术式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进行了对比,旨在为临床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克氏针张力带 髌骨爪 髌骨下极骨折 Bostman评分
下载PDF
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军 陶晓冰 +4 位作者 郜顺兴 刘晓慧 王芳芳 刘红正 王栓池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2期1842-1844,1868,共4页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60例予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排气时间、排...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60例予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1.67%,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显效率71.67%,总有效率91.67%,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排气时间(41.35±9.38)min,治疗组排气时间(21.43±3.27)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排便时间(135.23±20.32)min,治疗组排便时间(33.21±5.49)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胃胀气 脊柱骨折 并发症 汤剂 胸椎 腰椎 损伤 中药疗法
下载PDF
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褚定坤 陶晓冰 +3 位作者 郜顺兴 杨中华 王军 田伟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 目的 探讨改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85节椎体)采用改良PVP方法,对照组30例(81节椎体)采用传统PVP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PVP技术操作成功率均为100%。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8.23±3.49)min,对照组为(43.58±5.72)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骨水泥注入量为(2.36±0.92)mL,对照组为(3.83±0.46)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VP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而且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节约治疗费用,风险较传统手术方式降低,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技术改良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彦平 王芳芳 +10 位作者 王金良 郜顺兴 刘红正 王军 陶晓冰 王拴池 崔青 眭承志 吴晓阳 李志强 王旭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18例,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3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减压组40例采取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KP组39例采取PKP治疗。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3d检测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JOA评分、ODI、V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大,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JOA评分均较术前增高,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6个月减压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PKP组患者,JOA评分低于PKP组患者,ODI高于PK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d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较术前增高,术后3d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d减压组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PKP相比,采用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进一步降低术后疼痛因子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三黄汤外敷在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围手术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志国 宿晓雷 +5 位作者 郜顺兴 王华柱 林淑芬 陈秀英 张淑荣 赵建勇 《河北中医》 2013年第6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三黄汤在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三黄汤外敷;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结果治疗组局... 目的探讨三黄汤在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三黄汤外敷;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结果治疗组局部组织肿胀恢复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汤腹部单蒂三叶皮瓣修复多指末端皮肤缺损围手术期外敷,方法简单、经济,局部组织肿胀消退快,疼痛缓解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手术期间 外科皮瓣 围手术期 指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