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1
作者 张婷婷 周萧超 +3 位作者 刘章韬 许嘉钰 任慕华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在产业化进程、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推动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赋能;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夯实金融保障基础;打造科创资源高地,强化项目示范引领;集聚人才优势,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资源化 产业化 减碳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四链”融合发展研究
2
作者 任慕华 许嘉钰 +4 位作者 张琨 刘章韬 周萧超 张婷婷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绿色环保产业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的双重属性,“四链”深度融合是绿色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深度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四链”融合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在企业创... 绿色环保产业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的双重属性,“四链”深度融合是绿色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深度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四链”融合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在企业创立初期,资金链是关键,创新链与人才链驱动,逐步形成产业链;在企业成长期,主要靠资金链驱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支持,拓展产业链;而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可依据产业链进行战略布局,维持创新链。研究发现,绿色环保产业“四链”融合主要存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紧密、资金链对各链的支撑度较弱、人才链与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度不够等问题。研究建议,制定低碳创新战略路线图,明确“四链”融合发展路径;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适配度;优化资金链,提高与各链融合度;完善人才链,注重人才培育;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明确驱动链,保障“四链”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环保产业 “四链”融合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下载PDF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十四五”期间碳汇交易潜力分析
3
作者 王涵 任亚楠 +4 位作者 郝吉明 田金平 李星 荆国华 陈吕军 《海峡科学》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建立健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简称“环带”)碳汇交易机制,采用生物量方程法和遥感卫星法分别评估了环带基于额外性和基于森林净碳吸收量的碳汇交易潜力,并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了环带碳汇交易态势。结果表明,环带碳汇项目开发... 为建立健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简称“环带”)碳汇交易机制,采用生物量方程法和遥感卫星法分别评估了环带基于额外性和基于森林净碳吸收量的碳汇交易潜力,并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了环带碳汇交易态势。结果表明,环带碳汇项目开发潜力不足,应致力突破当前林业碳汇产品的诸多限制,开发供给基于净碳吸收量的碳汇产品,探索形成环带林业碳汇“社会化生态补偿”模式,助推环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林业碳汇 碳汇交易 SWOT分析
下载PDF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发展成果及“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展望
4
作者 郝吉明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第S01期15-17,共3页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实施,2013年以来,我国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 三年行动计划 发展展望 保卫战
下载PDF
“以水定产”驱动的黄河流域可持续水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蕾 陈吕军 +5 位作者 田金平 张双虎 宝明涛 任亚楠 桑晶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7-197,共11页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以来制约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以水定产”是黄河流域可持续水管理的核心策略,对推动流域内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同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剖析了“以水定产”的基本概念...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以来制约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以水定产”是黄河流域可持续水管理的核心策略,对推动流域内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同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剖析了“以水定产”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辨析了“以水定产”“水管理”两者的逻辑关系,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以水定产”促进可持续水管理的概念框架及实施路径;从黄河流域水治理战略演变、流域水管理制度变迁两个层面梳理了黄河流域水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而分析了黄河流域实施“以水定产”在管理体制统筹协同、人水和谐效益优化、基础数据支撑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研究提出了“以水定产”驱动的黄河流域可持续水管理策略建议:完善流域水管理部门和行政单元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四水四定”;激励多元主体参与流域治理,创新流域治理网络体系构建;推动流域内管理部门共建共享数据资源,实现流域精细化、可持续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人水关系 以水定产 可持续水管理 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光散射原理的大气PM_(2.5)小型传感器监测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保献 姜南 +5 位作者 金萌 王莉华 景宽 安欣欣 王书肖 郝吉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0-518,共9页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环境管理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在特定区域开展高密度的监测,以弥补现有传统监测的不足.在此背景下,PM_(2.5)传感器监测方法在国内迅速发展,为研究光散射原理的大气PM_(2.5)小型传...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环境管理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在特定区域开展高密度的监测,以弥补现有传统监测的不足.在此背景下,PM_(2.5)传感器监测方法在国内迅速发展,为研究光散射原理的大气PM_(2.5)小型传感器监测性能,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北京市建立了比对测试平台,对不同原理、不同品牌的PM_(2.5)传感器设备进行为期1年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激光粒子计数法PM_(2.5)传感器性能优于红外法PM_(2.5)传感器,激光粒子计数法PM_(2.5)传感器设备与自动标准设备比对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45,红外法PM_(2.5)传感器设备与自动标准设备比对的R^(2)均小于0.40.采用激光粒子计数法的工业级PM_(2.5)传感器数据有效率均在95%以上,更适用于业务化PM_(2.5)监测.(2)多数激光粒子计数法的工业级传感器设备与标准设备有较好的一致性[R^(2)大于0.70,标准偏差(SD)小于10μg/m^(3),变异系数(CV)小于15%],且同品牌同型号PM_(2.5)传感器设备之间的比对结果[R^(2)高于0.97,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6.0μg/m^(3)]优于不同品牌传感器设备之间的比对结果(R^(2)范围为0.67~0.79,RMSE范围为14.1~23.1μg/m^(3)).(3)相对湿度对PM_(2.5)传感器监测值影响较大,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升高,PM_(2.5)传感器设备与自动标准设备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Ea)呈增加趋势,在高相对湿度区间各品牌传感器设备中位数的Ea均大于19μg/m^(3).(4)受颗粒物化学组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不同污染场景下传感器设备监测结果与标准设备的监测结果最大相对偏差范围为-22.7%~67.0%.(5)传感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期一般为6个月,在PM_(2.5)传感器设备业务化应用时,需根据本地化的性能评估结果,建立适合的质控校准体系并定期开展质控工作.研究显示,激光粒子计数法PM_(2.5)传感器适用于开展大规模、高密度的网格化监测,但数据质量较标准设备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可通过硬件和质控算法等持续优化研究,使数据质量满足环境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传感器 光散射原理 性能评估 网格化监测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的大气PM_(2.5)高密度网格化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保献 王莉华 +3 位作者 张章 王欣 郝吉明 王书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光散射原理的PM_(2.5)传感器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国、美国以及欧盟均发布了关于大气PM_(2.5)传感器使用的指南。传感器类PM_(2.5)设备受湿度、温度、颗粒物组成等影响,国内外相关应用重点集中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测、健康暴露评... 基于光散射原理的PM_(2.5)传感器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国、美国以及欧盟均发布了关于大气PM_(2.5)传感器使用的指南。传感器类PM_(2.5)设备受湿度、温度、颗粒物组成等影响,国内外相关应用重点集中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测、健康暴露评估及污染源精准识别等领域,中国在基于传感器的PM_(2.5)高密度网格化监测的设备研发、建设规模及应用等均走在世界前列。研究从PM_(2.5)传感器设备相关的原理、影响因素、性能指标,以及基于传感器形成的高密度网格化监测体系相关的标准规范、质控校准以及业务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国内外资料调研,为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大气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传感器 网格化监测 影响因素 性能指标 质控校准
下载PDF
北京市机动车污染分担率的研究 被引量:69
8
作者 郝吉明 吴烨 +2 位作者 傅立新 贺克斌 何东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研究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清单 ,获得了北京市规划市区内分车型以及分区域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 .在此基础上 ,采用修正的ISCST3模型模拟了 1 995年规划市区CO和NOx 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 ,并分析了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 研究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清单 ,获得了北京市规划市区内分车型以及分区域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 .在此基础上 ,采用修正的ISCST3模型模拟了 1 995年规划市区CO和NOx 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 ,并分析了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浓度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 ,1 995年北京市规划市区CO和NOx 的年排放分担率分别达到了 76 8%和 4 0 2 % ;相应的年浓度分担率则分别为 76 5%和 68 4 % ,在城市中心区以及道路边 2种污染物的浓度分担率则更高 .因此 ,在北京市对机动车排放污染实施控制是有效削减CO和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 分担率 北京 空气质量
下载PDF
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 被引量:52
9
作者 郝吉明 段雷 谢绍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湿度为生态因子,评价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绘制了相对敏感性区划图.在评价土壤的缓冲能力时,除了以土壤的化学性质为指标外,还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和温度这2个重要因素,... 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湿度为生态因子,评价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绘制了相对敏感性区划图.在评价土壤的缓冲能力时,除了以土壤的化学性质为指标外,还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和温度这2个重要因素,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我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大和南北温差大的特点.区划的结果表明,我国对酸沉降最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云南的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其次是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的广大地区,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包括西北和华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酸沉降 生态系统 土壤 区别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规划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郝吉明 吴烨 +2 位作者 傅立新 何东全 贺克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1期195-203,共9页
建立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体系的目标在于揭示城市机动车排放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污染物的分布规律 ,并根据城市大气容量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进行排放控制目标的选择和方案优化。该文吸收发达国家原有控制规划体系的主体思想 ,并对其进行... 建立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体系的目标在于揭示城市机动车排放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污染物的分布规律 ,并根据城市大气容量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进行排放控制目标的选择和方案优化。该文吸收发达国家原有控制规划体系的主体思想 ,并对其进行了改造 ,使得新的规划控制体系能够更适合我国城市的特点。该体系结构的核心内容主要由机动车排放因子的确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规律的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模拟和分析、机动车排放优化模型的建立和综合控制实施影响评估四部分组成。通过建构上述四个核心模块的规划内容和方法 ,新的控制规划体系可以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控制规划 排放因子 时空分布 扩散模式 排放优化模型 污染控制规划体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郝吉明 程真 王书肖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20,共5页
2012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排放标准的加严无疑将增加火电行业的环保投入,但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新标准的实... 2012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排放标准的加严无疑将增加火电行业的环保投入,但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污染现状 防治 排放限值 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 氮氧化物 污染排放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郝吉明 田金平 +8 位作者 卢琬莹 盛永财 赵佳玲 赵亮 郭扬 胡琬秋 高洋 陈亚林 陈吕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本文从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特点、基础设施、用水排水、经济环境绩效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基于此识别出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园区深化绿色发展的建议。工业园区是长江流域承载制造业集聚的重要... 本文从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特点、基础设施、用水排水、经济环境绩效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基于此识别出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园区深化绿色发展的建议。工业园区是长江流域承载制造业集聚的重要产业空间,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阵地,对沿江各省工业贡献大多超过50%,经济增长主力军和经济稳定压舱石作用显著,因此必须坚持工业园区作为制造强国战略主阵地不动摇。长江沿江工业集聚、园区密布,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量大。园区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部分地区的园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意识尚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亟待强化;沿江工业园区布局及产业结构仍需深入优化,部分园区管理粗放,园区间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明显;园区碳排放高,能源基础设施"大少小多"特征锁定碳排放;园区尚未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削减,水量水质水安全等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沿江园区创新绿色转型,打造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上下游一体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建立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报告制度;二是综合运用节约、提效、开源等措施深化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构建能源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间能源–水产业共生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园区;三是精准科学治污,从全过程推进园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水管理,促进化工围江迈向人水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 减污降碳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新时期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郝吉明 万本太 +3 位作者 侯立安 王金南 蒋洪强 许嘉钰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8,共9页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客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地位。本研究紧密结合未来10~15年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对环境保护领域的...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客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地位。本研究紧密结合未来10~15年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资源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和预测,全面把握"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着力针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农村与土壤环境、固废污染防治、海洋环境、环境风险与健康、国际环境保护等领域提出下一个十年,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思路和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土壤环境 固体废物污染 海洋环境 农村环境 环境风险与健康 国际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中长期煤利用中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路线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郝吉明 王金南 +5 位作者 王志轩 高翔 高晋生 李凡 姜培学 许嘉钰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8,共7页
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分析我国主要行业煤炭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消费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炼焦行业和工业锅炉及... 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分析我国主要行业煤炭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消费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炼焦行业和工业锅炉及炉窑2020年中期和2030年长期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路线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大气污染 能源结构 排放控制 技术路线
下载PDF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郝吉明 谢绍东 贺克斌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80,共4页
介绍了敏感性及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绝对敏感性和相对敏感性的概念,概述了水体和土壤对酸沉降绝对敏感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提出了建立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敏感性及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绝对敏感性和相对敏感性的概念,概述了水体和土壤对酸沉降绝对敏感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提出了建立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已建立的评价方法和近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生态系统 敏感性 土壤 水体
下载PDF
中国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战略 被引量:38
16
作者 郝吉明 贺克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特征以及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水平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总体控制规模,阐述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管理政策必须坚持实施区域防治战略和推行综合防治措施两个基本方面,并... 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特征以及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水平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总体控制规模,阐述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管理政策必须坚持实施区域防治战略和推行综合防治措施两个基本方面,并就优先选择控制技术战略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二氧化硫 酸雨 控制战略
下载PDF
SO_2排放造成的森林损失计算: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吉明 李继 +2 位作者 段雷 贺克斌 戴文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SO2 排放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因而损失计算对于SO2 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计算不同排放水平下的森林损失 .本研究以硫沉降超临界负荷作为计算森林损失的参数 ,推导了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 SO2 排放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因而损失计算对于SO2 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计算不同排放水平下的森林损失 .本研究以硫沉降超临界负荷作为计算森林损失的参数 ,推导了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损失的剂量 响应函数 ,并以湖南省为例 ,以 1 995为基准年 ,计算了 2 0 0 0年~ 2 0 2 0年高中低 3种SO2 排放方案下的森林损失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今后湖南省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增长 ,森林损失将继续增加 .高排放方案下 2 0 2 0年SO2 排放将增长 1 2倍 ,但森林损失增长 4 3倍 ,边际损失高于 60 0 0元 /t .在当前排放水平下对SO2 排放进行削减 ,边际效益达到 1 5 0 0元 /t,因此控制SO2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对湖南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显示 ,计算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为区域SO2 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计算 湖南 森林 临界负荷 经济损失 气体排放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硫沉降模拟研究──模式开发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郝吉明 周学龙 +1 位作者 傅立新 李琪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为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研究了一个可用于模拟硫化物远距离输送和沉降的二维欧拉统计箱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湿沉降模式计算值和监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7;尽管SO2、SO24-浓度和沉降量对一些... 为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研究了一个可用于模拟硫化物远距离输送和沉降的二维欧拉统计箱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湿沉降模式计算值和监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7;尽管SO2、SO24-浓度和沉降量对一些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但模式的主要输出结果硫沉降对参数的变化不敏感,只要参数在适宜的范围内取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对气象场的年际变化影响分析表明,采用多年统计平均气象场代替单气象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沉降 模拟 酸雨
下载PDF
电除尘器管状芒刺类电晕极电参数模拟计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吉明 贺克斌 马永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推导了不等线径、不等线距圆线组合电除尘器伏安特性计算关系,利用不等线径、不等线距圆线组合对管状芒刺类电晕极作了近似简化处理.采用静电场与电晕电场相叠加的办法建立了管状芒刺类电晕极电场分布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实验值对比表明,... 推导了不等线径、不等线距圆线组合电除尘器伏安特性计算关系,利用不等线径、不等线距圆线组合对管状芒刺类电晕极作了近似简化处理.采用静电场与电晕电场相叠加的办法建立了管状芒刺类电晕极电场分布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实验值对比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芒刺线 电晕极 电场 电除尘器
下载PDF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国家产业发展布局战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郝吉明 王金南 +1 位作者 蒋洪强 刘年磊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6,共7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发展布局战略对策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结合主体功能...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发展布局战略对策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针对全国以及京津冀、西北五省(自治区)等重点区域,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全国产业发展、能源产业和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调控战略对策,以期为产业布局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产业发展布局 战略任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