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芳 郝喜娃 李月春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诊断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并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详细记录...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发病24 h内诊断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并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基线资料、血化验指标、手术相关信息、预后情况等。结局为EVT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预后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估Lp(a)与EVT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5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患者141例(53.2%),预后不良组患者124例(46.8%),预后良好组Lp(a)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Lp(a)OR=1.032;95%CI=1.017~1.047。Lp(a)对EVT患者不良结局的ROC分析结果显示AUC=0.655;95%CI=0.590~0.721(P<0.001),预测截断值为20.95 mg/dL,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51.1%。结论:Lp(a)水平与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EVT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临床结局相关,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前循环大动脉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临床结局
下载PDF
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陈超 庞江霞 +4 位作者 王宝军 孙明英 赵世君 李月春 郝喜娃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 探索分析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OD1-G93A转基因小鼠,通过转棒实验、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症状前期、症状中期、终末期及对照组... 目的 探索分析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OD1-G93A转基因小鼠,通过转棒实验、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症状前期、症状中期、终末期及对照组小鼠运动功能、皮质与腰髓P2Y1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下降;腰髓P2Y12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P2Y12受体表达明显减低(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腰髓IBA1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IBA1表达明显升高(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结论 随SOD1-G93A转基因小鼠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降低,腰髓P2Y12受体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P2Y12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可能参与了AL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转基因小鼠 P2Y12受体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研究丁苯酞对高危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晗彰 姜长春 +4 位作者 郝喜娃 陈超 孙明英 李洋 刘海耘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5,15,共6页
目的:在急性脑梗死小鼠模型中,检测预使用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是否可通过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方法:Nrf2-/-纯合子和Nrf2+/+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 目的:在急性脑梗死小鼠模型中,检测预使用丁苯酞(n-butylphthalide,NBP)是否可通过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方法:Nrf2-/-纯合子和Nrf2+/+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低剂量给药组(20 mg/kg)和高剂量给药组(60 mg/kg),每组6只。将丁苯酞用植物油按30 mg/mL溶解,低剂量给药组以20 mg/kg每天一次灌胃,高剂量给药组以60 mg/kg每天一次灌胃,对照组小鼠给予同等剂量的植物油灌胃,1次/d,持续给药4周。4周末采用电凝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d MCAO)。在脑梗死模型3 d及10 d后,通过Longa评分评估小鼠的脑神经功能。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体积,并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H奎尼酮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rf2野生型小鼠比较,Nrf2基因敲除小鼠在dMCAO术后体重下降幅度更大,小鼠改良Longa评分更高,小鼠脑梗体积更大,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下游NQO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在Nrf2+/+野生型小鼠中丁苯酞高剂量给药组(60+/+)小鼠改良Longa评分低于未给药小鼠(C+/+),脑梗体积减少,高剂量NBP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在敲除Nrf2基因的小鼠,高剂量NBP对小鼠脑梗水平及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消失,无法诱导下游血红素加氧酶(HO-1)和NAD(P)H奎尼酮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结论:预使用丁苯酞对于高危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损伤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保护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神经运动平衡功能,减少梗死体积。Nrf2的敲除加重了缺血性脑梗死小鼠的脑损伤,大剂量丁苯酞能够上调小鼠脑组织中Nrf2及其下游NQO-1与HO-1蛋白水平的表达,发挥其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丁苯酞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对兔血浆Lp-PLA_2、IL-6和VCAM-1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喜娃 李月春 +2 位作者 王宝军 庞江霞 张晖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新西兰白兔模型,观察和评价间歇性低氧(IH)后对血浆中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动物实验和方差分...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新西兰白兔模型,观察和评价间歇性低氧(IH)后对血浆中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动物实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新西兰白兔模型。将36只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间歇性低氧组,按照低氧时间4、8、12周,又将对照组和间歇性低氧组各分3组。对照4、8、12周组,每组6只;间歇性低氧4、8、12周组,每组6只。间歇性低氧组置于缺氧舱中给予间歇低氧处理每天8 h。分别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给实验兔称重,采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Lp-PLA2、IL-6和VCAM-1含量,同时取腹主动脉利用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结果 (1)间歇性低氧4周组、8周组和12周组两两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血浆中Lp-PLA2、IL-6和VCAM-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低氧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呈递增趋势,在12周时最明显。(2)对照4周组、8周组和12周组的血浆Lp-PLA2、IL-6和VCAM-1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间歇性低氧组的Lp-PLA2、VCAM-1和IL-6血浆表达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性。Lp-PLA2与VCAM-1的相关系数为0.75(P<0.001)。Lp-PLA2与IL-6的相关系数为0.55,(P<0.001)。VCAM-1与IL-6的相关系数为0.76(P<0.001)。(4)间歇性低氧干预下腹主动脉组织HE染色后可观察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引起血浆Lp-PLA2、IL-6和VCAM-1水平增高,血浆中IL-6、VCAM-1及Lp-PLA2三者存在相关性,可推测间歇性低氧介导了内皮下炎症因子的聚集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进而参与间歇性低氧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氧对磷脂酶A_2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月春 刘国荣 +6 位作者 闫洁 王宝军 张京芬 张晖 崇奕 庞江霞 郝喜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兔血浆中磷脂酶A2(PLA2)、脂蛋白相关PLA2(Lp-PLA2)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缺氧组(建立慢性缺氧动物模型),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实验第...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兔血浆中磷脂酶A2(PLA2)、脂蛋白相关PLA2(Lp-PLA2)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缺氧组(建立慢性缺氧动物模型),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实验第4周、8周和12周末取外周血,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并于12周末取各组兔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进行超声检测和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同组实验前比较,慢性缺氧组兔第4、8和12周末,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不同程度增高,且在12周时增高最明显(P<0.05)。在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缺氧组兔主动脉弓及腹主动脉的血管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结论慢性缺氧能上调兔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磷脂酶A2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溶血磷脂素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与其病因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宝军 刘国荣 +4 位作者 李月春 贺勤 庞江霞 郝喜娃 项文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与病因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6例,分为单发梗死组130例和多发梗死组76例。行头颅DWI检查后,根据其影像学表现、临床资料、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行TOAST分型,并分...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与病因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6例,分为单发梗死组130例和多发梗死组76例。行头颅DWI检查后,根据其影像学表现、临床资料、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行TOAST分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WI表现与TOAST分型存在相关性(P=0.000),其中皮质-皮质下梗死(60.9%)、前循环单侧多发梗死(54.3%)和后循环多发梗死(75.0%)主要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有关(P=0.021,P=0.034,P=0.011);小的穿通支梗死(94.0%)主要与小动脉闭塞型有关(P=0.000)。此外,还有部分皮质-皮质下梗死(26.1%)、前循环双侧多发梗死(26.7%)和前后循环多发梗死(28.6%)与心源性栓塞型有关(P=0.008,P=0.030,P=0.024),部分小的穿通支梗死(6.0%)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有关(P=0.000),部分前循环单侧多发梗死(17.1%)与小动脉闭塞型有关(P=0.007)。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行DWI检查可以预测病因,为制订相关的诊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早期诊断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高血压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通过上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月春 刘国荣 +4 位作者 王宝军 郝喜娃 张京芬 庞江霞 闫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及高脂饮食通过上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动物实验和析因设计的方法,建立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兔动物模型,将24只4月龄...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及高脂饮食通过上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动物实验和析因设计的方法,建立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兔动物模型,将24只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间歇性低氧组(IH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和间歇性低氧+高脂饮食组(IH+HFD组),每组6只。IH组和IH+HFD组置于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8 h,每循环5 min,舱内最低氧浓度8%,最高氧浓度21%,HFD组和IH+HFD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干预12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干预0、4、8和12周血浆中Lp-PLA2和ox-LDL含量的变化,在实验终点12周取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情况。结果在第8周和12周时,IH组、HFD组和IH+HFD组Lp-PLA2含量较对照组和第4周时升高(P<0.05);在第4、8和12周时IH+HFD组Lp-PLA2含量分别较对照组、IH组和HFD组升高(P<0.05);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分别在第4、8和12周对Lp-PLA2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P=0.000,P=0.001,P=0.000)。在第4、8和12周时,IH组、HFD组和IH+HFD组ox-LDL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第4周时明显高于第8周和12周(P<0.05);在第4、8和12周时IH+HFD组ox-LDL含量分别较对照组、IH组和HFD组升高(P<0.05);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在第4周时对ox-LDL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P=0.000),在第8周和12周时不存在交互效应(P=0.104和P=0.166)。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干预下腹主动脉油红"O"染色及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组织HE染色后可观察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论间歇性低氧和高脂饮食可能通过上调血浆中Lp-PLA2和ox-LDL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高脂饮食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盛杰 李月春 +4 位作者 姜长春 郝喜娃 王伟 李霞 樊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评价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风险。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内蒙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颅内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评价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风险。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内蒙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颅内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27例)和支架取栓组(28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治疗后24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治疗后30d内死亡率及治疗后90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差异。结果 2组发病时间(症状出现到准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支架取栓组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4h时、治疗后7d时、治疗后2w时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脉溶栓组相比,支架取栓组治疗后7d时NIHSS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2w时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24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30d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90d时支架取栓组良好预后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结论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脑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型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比静脉溶栓治疗更有效,而治疗风险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取栓 前循环 大血管闭塞 急性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锐铭 张京芬 +4 位作者 郝喜娃 吕琳 庞江霞 刘国荣 李月春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确定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内蒙古包头市城区进行前瞻的、基于人群的、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由内蒙古包头市拥有神经内科和(或)神经外科的综合性医院、小型医院和部队医...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确定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内蒙古包头市城区进行前瞻的、基于人群的、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由内蒙古包头市拥有神经内科和(或)神经外科的综合性医院、小型医院和部队医院等多中心共同收集包头市城镇居民中自发性SAH病例(年龄≥15岁)。每个患者选2个对照组,为非SAH患者、同性别、年龄为患者年龄±5岁的包头市城镇居民。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关病史、生活习惯、危险因素等信息。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主要危险因素与SAH的关系,并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226例确诊为自发性SAH的患者,其中65%为女性,发病年龄为20~87岁,平均年龄(58.5±13)岁,434例对照组。高血压、吸烟和低收入是SAH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SAH患者中正在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RR)为2.31(95%CI1.31~4.09),但是在女性患者,目前吸烟者和未吸烟的RR为4.00(95%CI1.62~9.89)。吸烟、高血压和低收入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18%、36%和59%。结论本研究显示自发性SAH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和低收入,女性吸烟者患SAH的危险更高,如果控制吸烟和高血压,就会明显降低SAH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心脑侧支循环与血浆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赵博 李月春 +1 位作者 姜长春 郝喜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99-1000,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不同。因此,及早判断出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指导治疗。目前,常用的评估脑侧支循环...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不同。因此,及早判断出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指导治疗。目前,常用的评估脑侧支循环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但TCD、MRA和CTA对于脑侧支代偿的评价,主要局限在wmis环水平,对于颅内经软脑膜血管代偿情况的反映局限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生物学标记 胆红素 Γ-谷氨酰转移酶 磷脂酶A2 透明质酸
下载PDF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在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慧 李月春 +6 位作者 郝喜娃 吕琳 梁磊 张文思 张翠琴 张元 张京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8-723,共6页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与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且行脑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资料。在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前后及引流期...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与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且行脑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资料。在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前后及引流期间复查CT的同时使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和眼球横径(eyeball transverse diameter,ETD)。研究ONSD/ETD比值与颅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57例脑出血并行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入组,穿刺前后ONSD、ONSD/ETD比值的变化情况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时间因素对于血肿量的影响,得到时间因素对血肿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0)。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时间因素和血肿量对ONSD,ONSD/ETD指标的影响,时间因素和血肿量对ONSD、ONSD/ETD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时间因素与ONSD、ONSD/ET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0),血肿量与ONSD、ONSD/ET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β<0)。双眼测量的ONSD,ONSD/ETD比值,其中左侧ONSD(0.52±0.08)与右侧(0.53±0.09)无统计学差异(t=-0.41,P=0.68)。左侧ONSD/ETD比值(0.24±0.04)与右侧ONSD/ETD比值(0.24±0.04)无统计学差异(t=-0.19,P=0.85)。入院时出血侧ONSD(0.53±0.08)与未出血侧ONSD(0.52±0.0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84,P=0.07)。入院时出血侧ONSD/ETD比值(0.24±0.04)与未出血侧ONSD/ETD比值(0.24±0.0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42,P=0.16)。结论 ONSD/ETD比值可随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呈现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眼球横径 颅内压 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
下载PDF
吸入法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超 王宝军 +5 位作者 项文平 李月春 郝喜娃 庞江霞 高浩然 谢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特点的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认知功能筛查合格的雄性Wistar大鼠19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4只,对照组32只。对照组吸入空气,实验组吸入一氧化碳(CO)气体,根据吸...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特点的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认知功能筛查合格的雄性Wistar大鼠19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4只,对照组32只。对照组吸入空气,实验组吸入一氧化碳(CO)气体,根据吸入CO浓度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1000、3000、4000 ppm组,每组存活32只,连续吸入CO 40 min保持中毒浓度稳定;各组大鼠分别在中毒后7、14、21和28 d处死大鼠取材;采用分光光度计分析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采用水迷宫训练评估各组大鼠中毒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细胞受损情况,明确建立可靠的大鼠DEACMP模型的方法。结果吸入CO后大鼠出现明显中毒表现,COHb水平与吸入CO浓度大小呈正相关(r = 0.748,P < 0.05),1000、3000、4000 ppm组及对照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0%、40.74%、58.97%、0%,各组大鼠DEACMP发生率分别为6.25%、28.13%、31.25%、0%,在中毒后21、28 d大鼠DEACMP高发,选择死亡率低、发病率高、并结合大鼠饲养周期,明确大鼠吸入CO浓度3000 ppm,中毒后21 d可以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结论大鼠吸入CO浓度3000 ppm 40 min,21 d后可以建立可靠DEACMP模型,为DEACMP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动物模型 迟发型脑病
下载PDF
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超 王宝军 +5 位作者 项文平 李月春 郝喜娃 庞江霞 高浩然 谢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急性静态吸入一氧化碳(CO)建立中毒大鼠模型,依据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病理学结果,明确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的最佳中毒浓度和时间;按...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急性静态吸入一氧化碳(CO)建立中毒大鼠模型,依据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病理学结果,明确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的最佳中毒浓度和时间;按照最佳中毒浓度再次建立中毒模型,并在中毒后7d、14d、21d、28d分别活体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结果 CO中毒浓度3000ppm、时间21d为建立DEACMP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 ;DEACMP组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在中毒后14d开始升高,在21d、28d(P<0.05),但21d、28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与DEACMP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脑侧枝循环与血清miRNAs(MIR-126)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书婉 李月春 +3 位作者 姜长春 郝喜娃 樊宇 王伟 《中外医疗》 2018年第8期189-191,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且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脑内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建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想要制定一个很好的后续治疗方案和判断卒中预后的关键在于如何早期预测脑内侧支...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且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脑内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建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想要制定一个很好的后续治疗方案和判断卒中预后的关键在于如何早期预测脑内侧支循环或血管新生状况。目前有TCD、CTA、MRA、MRP、DSA等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侧支循环好坏,但上述检查各具优缺点,如昂贵、耗时、分辨率低、有创伤、或受医疗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很多局限性,不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出一种能具有特异性、早期、无创、简单等特点预测脑内侧支循环状况的生物学标记物,用于指导卒中的治疗及判断预后。MIR-l26是血管新生信号通路中的正调节因子,近年研究表明血清MIR-126水平与脑侧支循环形成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成为判别脑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一种血液标志物。现对血清mi RNAs(MIR-126)与脑侧枝循环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侧枝循环 血清miRNAs(MIR-126)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喜娃 李月春 +1 位作者 刘国荣 王宝军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的分子家族。研究表明,Lp—PLA2活性和含量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风险呈正相关...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的分子家族。研究表明,Lp—PLA2活性和含量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风险呈正相关,因此对Lp-PLA2活性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脂蛋白类 LDL 动脉粥样硬化 脂多糖类 吸烟 性别因素 体重减轻
原文传递
血浆组织蛋白酶L与伴脑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博 李月春 +1 位作者 郝喜娃 姜长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脑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 CatL)水平与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至少有1条颅内外大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70%的... 目的探讨伴有脑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 CatL)水平与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至少有1条颅内外大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7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ASITN/SIR血流分级系统评价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0~2级定义为侧支不良,3~4级定义为侧支良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atL水平。 结果研究共纳入79例伴有脑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6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8.76±12.24)岁;侧支不良组51例(64.56%),侧支良好组28例(35.44%)。侧支良好组血浆CatL水平与侧支不良组无显著性差异[(7.09±2.27)mg/L对(8.79±3.53)mg/L;t=2.751,P=0.06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为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935,95%可信区间0.823~0.963;P=0.046),而血浆CatL水平与侧支循环状况无显著独立相关性(优势比0.910,95%可信区间0.766~1.081;P=0.285)。 结论伴有脑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CatL水平与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侧支循环 组织蛋白酶L 颅内动脉硬化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腹腔注射法与吸入法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浩然 王宝军 +5 位作者 项文平 李月春 刘国荣 郝喜娃 庞江霞 陈超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注射法与吸入法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动物模型的致死率、发病率。方法将336只180~230 g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注射法组(n=80)、吸入法组(n=240)、空白对照1,2组(每组n=8),腹腔注... 目的对比腹腔注射法与吸入法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动物模型的致死率、发病率。方法将336只180~230 g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注射法组(n=80)、吸入法组(n=240)、空白对照1,2组(每组n=8),腹腔注射法组按150 ml/kg腹腔注射CO制备DEACMP动物模型,吸入法组按CO中毒不同剂量,分为低剂量1 000 ppm组(n=80)(1 ppm=1 mg/L)、中等剂量3 000 ppm组(n=80)和高剂量4 000 ppm组(n=80),空白对照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空气,空白对照2组放入充满空气的染毒箱内。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 O)水平,并通过水迷宫检测DEACMP的发病。结果 3 000 ppm组、4 000 ppm组及腹腔注射组造模死亡率分别为37.5%(30/80)、61.3%(49/80)、40.0%(32/80)。3 000 ppm组死亡率低于4 000 pp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P=0.003);而与腹腔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46)。3 000 ppm组、4 000 ppm组及腹腔注射组DEACMP的发病率分别为40.0%(20/50)、41.9%(13/31)、14.6%(7/48)。3 000 ppm组DEACMP发病率高于腹腔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P=0.005);而与4 000 pp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0)。结论 3 000 ppm吸入中毒法为最佳DEACMP造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长期丁苯酞预处理通过Nrf2通路减轻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明英 陈超 +4 位作者 李月春 王宝军 郝喜娃 庞江霞 姜长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Nrf2^(+/+)野生型和Nrf2^(-/-)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Nrf2^(+/+)野生型和Nrf2^(-/-)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植物油)、小剂量丁苯酞组(20 mg/kg)和大剂量丁苯酞组(60 mg/kg),每组各6只。通过灌胃方式每日给药1次,持续1个月,然后通过电凝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模型,模型制作后继续给药,直至第10天处死。在模型制作后第3天和第10天时应用改良Longa分级量表和转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处死后通过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通过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缺血区脑组织Nrf2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包括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结果造模后第10天时,与Nrf2^(-/-)对照组相比,Nrf2^(+/+)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较轻,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显著较小,而且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Nrf2^(+/+)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丁苯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更好(P<0.05),而且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较高(P均<0.05)。对于Nrf2^(-/-)小鼠,各组间神经功能、脑梗死组体积、脑含水量、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水平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丁苯酞预处理能显著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远端闭塞小鼠小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含水量,并且提高Nrf2、HO-1、NQ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提示丁苯酞可能通过上调Nrf2基因及其下游抗氧化应激因子HO-1和NQO1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苯呋喃类 NF-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药 信号转导 疾病模型 动物 正丁基苯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