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EGFL7去细胞神经支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殷超 郝增涛 +2 位作者 王继宏 王小龙 霍志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复合EGFL7植入物的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缺损模型,从而探究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促进血管化和神经恢复的作用。方法手术切取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神经,截成1.0 cm长的节段,制备去细胞神经支架。将制... 目的通过构建复合EGFL7植入物的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缺损模型,从而探究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促进血管化和神经恢复的作用。方法手术切取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神经,截成1.0 cm长的节段,制备去细胞神经支架。将制备好的外源性EGFL7的去细胞神经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于术后4周取标本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取材投射电镜形态学观察等来评价神经修复效果。结果添加外源性EGFL7模型组与不添加EGFL7的模型组相比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形态规则、直径粗、髓鞘厚、髓鞘不折叠或崩解、髓鞘发育良好;坐骨神经测得的诱发电位曲线波幅高、潜伏期短、神经传导速度快。结论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可起到促进血管化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L7 外周神经损伤 去细胞神经支架 血管化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龙 赵晓娜 +5 位作者 殷超 姜东 郝增涛 甄志龙 刘瑞 韩超前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培训的82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2人。观察组采用以...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培训的82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2人。观察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在课堂情况、运用知识、能力培养3个方面的各项指标评分,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的成绩,同时调查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在课堂情况、运用知识、能力培养方面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骨科专业住培效果,改善住院医师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系统为中心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机制及血管化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霍志奇 郝增涛 +6 位作者 爱新觉罗启承 吴涛 殷超 王小龙 陈奕宏 赵鑫磊 颜士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834-17842,共9页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个主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永久性残疾。尽管有现代诊断程序和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但周围神经修复后的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对新的治疗或辅助策略以促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恢...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个主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永久性残疾。尽管有现代诊断程序和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但周围神经修复后的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对新的治疗或辅助策略以促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与中枢神经损伤不同的是,周围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损伤后神经元mRNA转录谱发生改变,通过这些变化支持轴突再生和神经元存活,恢复部分功能。此前有研究表明,血管系统通过向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提供血液、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在支持损伤后神经再生方面至关重要。而周围神经损伤后血管生成的具体分子调控和模式是一个广泛复杂的途径。本文主要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机制、血管化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促血管化的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沃勒变性 血管化 EGFL-7 外泌体
下载PDF
共培养雪旺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赵文强 郝增涛 +7 位作者 温树正 王继宏 殷超 王小龙 樊东升 王永飞 姜东 张国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23-127,139,共6页
目的将雪旺细胞(SCs)和血管内皮细胞以不同比例体外共培养,在实验中找到培养最佳比例,为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神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大鼠坐骨神经及胸主动脉分离、培养雪旺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设雪旺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A,以1∶1... 目的将雪旺细胞(SCs)和血管内皮细胞以不同比例体外共培养,在实验中找到培养最佳比例,为体内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神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大鼠坐骨神经及胸主动脉分离、培养雪旺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设雪旺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A,以1∶1、1∶4、4∶1、8∶1、1∶8的比例联合共培养为B、C、D、E、F实验组。在共培养的第1、3、5和7天,对雪旺细胞计数,绘制其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结果。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每组SCs数量随着培养时间出现不同的变化,在共培养第1天,各实验组与对照组A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共培养的第3天至第7天,实验组B(1∶1)、C(1∶4)和F(1∶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4∶1)、E(8∶1)与对照组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B、C、F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与实验组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步骤可获取原代雪旺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实验统计分析得出雪旺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最适比例为4:1,为组织工程神经的血管化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内皮细胞 共培养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不同比例共培养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成骨及成血管效应
5
作者 郝增涛 冯卫 +1 位作者 郝廷 余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616-3619,共4页
背景:近年来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培养修复骨组织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比例下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培养对其成血管和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MG63,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按... 背景:近年来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培养修复骨组织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比例下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培养对其成血管和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MG63,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按照1:0,8:1,4:1,1:1,1:4,1:8,0:1在24孔板中进行共培养,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别单纯单层培养作对照。在第7,14,21天时观察细胞生长状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各组细胞在21d中生长良好,第14天1:8组可见成骨细胞开始集落式生长,第21天1:4组钙化染色结节要明显强于1:8组,而单纯成骨细胞组并未出现钙化结节。1:4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增高(P<0.05)且第7天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开始增高,直到第21天时达到高峰。说明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培养比例为4:1时,成血管作用较强,而比例为1:4时成骨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成骨细胞 共培养 成血管 成骨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郝增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6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手术方案时将行传统手术治疗的46例设为对照组,将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59例设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手术方案时将行传统手术治疗的46例设为对照组,将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59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疤横疼痛发生率10.17%比对照组26.09%低,且手术时间(13.15±1.30)min、及恢复工作时间(6.87±0.54)d均比对照组(36.03±2.54)min、(9.14±1.01)d短(P<0.05);研究组优良率87.93%比对照组58.70%高(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较传统术式创伤性更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手术 腕管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小龙 韩超前 +11 位作者 郝增涛 殷超 温树正 王继宏 樊东升 王永飞 姜东 张国荣 闫学东 孙韬 张志勇 景尚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67-3672,共6页
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 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跟腱血供。而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法不仅缝合处光滑平整,相对牢固,而且张力较强,跟腱功能恢复好,还可以做到微创。目的:通过与开放缝合术对比,探讨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7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腱内侧微创组(n=36),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和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与开放组相比,腱内侧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0.05);②腱内侧微创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却无明显差别(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腱内侧微创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其中主要为切口相关并发症;⑤结果表明,与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术相比,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围术期指标突出、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疗效显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 外科手术 小切口 改良Kessler缝合术
下载PDF
股骨远端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固定参数的三维数字化测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廷 余斌 +1 位作者 郝增涛 冯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2292-2295,共4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远端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设计参数多为参照西方人种数据,且其产品规格有限。目的:对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手术相关解剖CT数据进行数字化测量。方法:选自内蒙...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远端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设计参数多为参照西方人种数据,且其产品规格有限。目的:对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手术相关解剖CT数据进行数字化测量。方法:选自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非膝关节疾患的成人CT连续扫描数据15例,利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立体图形中测量股骨远端宽;股骨外侧髁前后径;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股骨外侧髁干角;自股骨大转子下缘5cm至外上髁每隔5cm划分为1段,共分为5段,分别测量每段中部股骨内外侧皮质及髓腔横径。结果与结论: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固定后,股骨远端左右侧宽分别为(84.80±1.27)mm和(84.60±1.40)mm;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分别为(67.36±1.41)mm和(66.27±1.42)mm;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分别为(42.53±3.42)mm和(42.98±1.25)mm;股骨外侧髁干角分别为(7.58±0.69)°和(7.66±0.79)°,左右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 股骨远端 三维重建 设计参数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不同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樊东升 郝增涛 +3 位作者 景尚斐 温树正 王润生 王继红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开放性手外伤常见皮瓣修复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法在开放性手外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35例因手外伤在我科行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分别采用邻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开放性手外伤常见皮瓣修复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法在开放性手外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35例因手外伤在我科行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分别采用邻指、鱼际、交臂皮瓣等方式进行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结果:清创后行Ⅰ期皮瓣修复66例(48.9%),行Ⅱ期皮瓣修复69例(51.1%)。采用交臂皮瓣修复的患者13例(9.6%),采用推进皮瓣修复的患者19例(14.1%);采用鱼际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21例(15.6%);采用邻指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26例(19.3%);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的患者56例(41.5%)。本组患者植皮成功率为99.3(134/135)%。结论:根据手部外伤皮肤缺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手部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皮瓣修复 交臂皮瓣
下载PDF
微创手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樊东升 温树正 +3 位作者 王润生 王继红 郝增涛 景尚斐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术方法对比,探讨微创手术在手指肌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手术修复的手部指屈浅、深肌腱均损伤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采用微创修复法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术方法对比,探讨微创手术在手指肌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行手术修复的手部指屈浅、深肌腱均损伤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采用微创修复法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进行修复。观察2组疗效。结果传统组优8例,良6例,中8例,差3例,劣3例,优良率50.0%;研究组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劣1例,优良率78.6%。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区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本组患者Ⅱ区疗效最好,其次为Ⅳ区,Ⅴ最差,但所有分区的优良率均达到或超过50%。结论采用微创法进行手部肌腱断裂的修复,可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修复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樊东升 温树正 +3 位作者 王润生 王继红 郝增涛 景尚斐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36例40指,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23指,行指侧方皮瓣修复;对照组16例17指,行静脉皮瓣修复。随访12~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在断指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36例40指,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23指,行指侧方皮瓣修复;对照组16例17指,行静脉皮瓣修复。随访12~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预后。结果随访期间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7%,对照组为94.1%(P>0.05);实验组静脉危象和皮瓣坏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颜色加深和弹性变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用于断指再植修复,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侧方皮瓣 静脉皮瓣 断指再植修复
下载PDF
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L”形切口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小龙 景尚斐 +9 位作者 郝增涛 殷超 王继宏 樊东升 温树正 王永飞 姜东 孙韬 张志勇 韩超前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L"形切口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3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 目的探讨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L"形切口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3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Allgower-Donati缝合组采用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ower-Donati缝合法,A组),Donati缝合组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Donati缝合法,B组),单纯缝合组采用间断单纯缝合法(C组),每组120例。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引流时间、术后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引流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在临床疗效方面,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优于B组,而B组优于C组(92.5%vs. 81.67%vs. 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术后伤口并发症方面,A组患者的伤口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B组也显著低于C组,A组和C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临床疗效和术后切口并发症方面均优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和单纯间断缝合法,不影响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缝合方法 切口 并发症 Allgower-Donati缝合
下载PDF
组织工程肌腱缝合材料及生物力学研究:最优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继宏 温树正 +6 位作者 蔺晓慧 殷超 樊东升 郝增涛 景尚斐 韩超前 王永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48-1952,共5页
背景:肌腱损伤治疗的疗效与缝合材料使用密切相关。目的:综述肌腱缝合材料和肌腱生物力学的发展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与1950年1月至2014年12月Pub Med数据库,检索词为"肌腱,缝合材料,生... 背景:肌腱损伤治疗的疗效与缝合材料使用密切相关。目的:综述肌腱缝合材料和肌腱生物力学的发展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与1950年1月至2014年12月Pub Med数据库,检索词为"肌腱,缝合材料,生物力学;tendon,suture materials,biomechanics"。结果与结论:理想的肌腱修复包括恢复其解剖结构的连续性、力学上的张力强度及生理上的滑动功能,有诸多因素可影响修复效果,其中缝合技术和缝合材料的选择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肌腱外科缝合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肌腱愈合质量,理想的肌腱缝合首先是有足够的强度避免早期拉断;其次弹性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缝合端形成间隙,影响肌腱愈合,而且对肌腱的强度保护时间越长越好。因此,在进行肌腱外科缝合时应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及缝合线的生物学特点进行最优选择,以促进肌腱的良好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肌腱 缝合材料 生物力学 研究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股骨远端LISS钢板固定钉道及远端贴附三维数字化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廷 余斌 +1 位作者 郝增涛 冯卫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数字化重建和逆向工程技术,将LISS钢板与国人股骨远端重建模型匹配,并测量螺钉钉道参数,并探索一种个性化钢板固定手术方法。方法选自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非膝关节疾患成人CT连续扫描数据15例,共30侧(股骨大转... 目的利用三维数字化重建和逆向工程技术,将LISS钢板与国人股骨远端重建模型匹配,并测量螺钉钉道参数,并探索一种个性化钢板固定手术方法。方法选自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非膝关节疾患成人CT连续扫描数据15例,共30侧(股骨大转子下缘至胫骨上1/3,年龄18~41岁,平均32岁),通过将重建钢板和螺钉导入Mimics10.01系统中与重建股骨远端进行配准,测量钢板钉孔位置上螺钉钉道长并检测钢板与股骨远端骨面贴附状况。结果螺钉钉道长度逐渐增大;重建股骨与钢板贴附实验中,左侧5例不能贴附,右侧7例不能贴附。结论 LISS钢板固定股骨中远端,钉道由上到下逐渐增长,其长度有规律可循,现有产品规格与国人股骨远端解剖参数尚存在一定差异,需进一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 解剖型钢板 LISS 数字解剖
原文传递
Henry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继宏 温树正 +5 位作者 樊东升 郝增涛 景尚斐 韩超前 王永飞 殷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随访的12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akim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随访的12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及握力、关节活动度相对健侧的恢复程度.结果 128例在术后3个月内骨折均牢固愈合,无疼痛及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Jakim评分为优良者达到97%;术后1个月,3个月手部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均较健侧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后,手部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均接近健侧水平(P>0.05),仅前臂旋后功能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但(54.4±21.9)°的旋后角度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稳定性的判断是选择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关键;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可用于绝大多数的桡骨远端骨折,并且更为可靠、有效、并发症更小;对于明显移位的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应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锁定接骨板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测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卫 郝廷 +1 位作者 贾燕飞 郝增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测量我国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66例干燥的男性骨骼标本,测量胫骨全长,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前后径,胫骨外侧平台宽、前后径,用统计软件分析其中线形数据之间关系。结果全长为(3... 目的测量我国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66例干燥的男性骨骼标本,测量胫骨全长,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前后径,胫骨外侧平台宽、前后径,用统计软件分析其中线形数据之间关系。结果全长为(36.76±1.67)cm;平台宽(7.29±0.36)cm;内侧平台宽(3.11±0.20)cm;外侧平台宽(3.16±0.22)cm;内侧前后径(4.76±0.23)cm;外侧前后径(4.11±0.21)cm;测得的线性数据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测得的基础数据为建立华内蒙古地区成人胫骨平台相关参数的数据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男性 胫骨 几何参数 测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跟腱断裂微创与传统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树正 郝增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行微创和传统修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跟腱断裂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不同修复方案分成两组,将行传统修复方法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微创修... 目的探讨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行微创和传统修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跟腱断裂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不同修复方案分成两组,将行传统修复方法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微创修复方法 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踝关节功能、疼痛状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AOFAS(92.45±7.20)分与VAS(1.20±0.14)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5.71%比对照组21.05%低(P<0.05)。结论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行微创修复能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传统 微创 效果
下载PDF
胫骨上段开放性骨折合并月国动脉损伤的临床观察及远期功能随访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润生 郝增涛 +2 位作者 王继宏 樊东升 温树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保肢治疗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16例共18肢。急诊行清创、骨折固定、动静脉修复术,1例双侧骨折术后24h行双大腿下段截肢术。1例双侧骨折急诊行一侧膝下截肢... 目的:观察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保肢治疗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16例共18肢。急诊行清创、骨折固定、动静脉修复术,1例双侧骨折术后24h行双大腿下段截肢术。1例双侧骨折急诊行一侧膝下截肢术,其余15肢经4~9次(平均5次)手术保存下来,4例行游离胸脐皮瓣。2例行游离背阔肌皮瓣,其余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或局部转移筋膜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骨缺损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术后随访12~49个月,平均19个月。修复后的小腿功能按照Puno等的标准评定。结果:15肢软组织缺损全部修复,1例已伤后72个月,骨折仍未愈合。15肢均有明显的垂足、垂趾等畸形。功能评定均为差。结论:对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保肢应非常慎重,特别是伴有足踝部软组织及踝关节损伤,或肢体已明显缩短,或胫神经损伤预计足底难以恢复保护性感觉,或挤压伤伴热缺血时间大于6h。预计小腿肌肉会发生广泛的坏死和感染,应考虑一期行膝下截肢术;如经多次扩创,小腿肌肉已大部分坏死、缺失。亦应行膝下截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段 骨折 开放性 动脉损伤 截肢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治疗策略临床回顾
19
作者 郝廷 余斌 +2 位作者 冯卫 郝增涛 包国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47-4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术中和术后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2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包括病例特点、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损伤评分、髓内钉类...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术中和术后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2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包括病例特点、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损伤评分、髓内钉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例如感染、股骨颈骨折等指标。结果:大部分手术采用仰卧位(82.5%)、牵引床牵引(57.1%)和顺行固定技术(84.5%)。有59.2%病例为单纯性股骨干骨折,剩余为复合型多发伤,复合型伤和伴有严重胸椎骨折患者手术一般采取延期髓内钉治疗,38.0%的复合严重胸椎损伤的患者一般在创伤后第1天进行髓内钉手术,髓内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是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结论:大部分股骨干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采用仰卧位顺行植入髓内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于多发性创伤的患者,需要在创伤后1 d内及时进行髓内钉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 骨折 髓内钉 固定
下载PDF
贵州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训条件建设探讨
20
作者 龙建旭 谭进 郝增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
高职院校的特点在于校内实训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学生校内实训的安排上面存在着实训经费不足、企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文章从国家示范建设两年多来实训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探讨本... 高职院校的特点在于校内实训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学生校内实训的安排上面存在着实训经费不足、企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文章从国家示范建设两年多来实训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探讨本地区实训条件开发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高职 欠发达地区 实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