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技术背景下的羊生产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郝小燕 杨春合 +2 位作者 李碧波 牟春堂 张春香 《畜禽业》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羊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主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支撑环节之一,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功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降低实践教学成本、提高实践教学效能成为动物科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开发建设现... 羊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主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支撑环节之一,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功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降低实践教学成本、提高实践教学效能成为动物科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开发建设现代肉羊生产实训虚拟仿真系统有效拓展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生产学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兴岗 张暄梓 +2 位作者 杨代毅 郝小燕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5-10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条件下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40∶60(低精料)、70∶30(高精料)]和BC[不添加和添加1.0×1010CFU/kg BC]。...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条件下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40∶60(低精料)、70∶30(高精料)]和BC[不添加和添加1.0×1010CFU/kg BC]。选取48只4月龄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低精料饲粮(LD组)、添加BC低精料饲粮(LD+BC组)、高精料饲粮(HD组)、添加BC高精料饲粮(HD+BC组),每组12只。生长性能试验共计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消化代谢试验共计7 d,其中适应期4 d,取样期3 d。结果显示:1)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羔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5或P<0.01),并且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1);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羔羊的ADG显著高于24只饲喂不添加BC饲粮羔羊(P<0.05)。2)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羔羊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5),而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则极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1);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羔羊对DM、OM、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4只饲喂不添加BC饲粮羔羊(P<0.05)。同时,饲粮精粗比和BC在羔羊对O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HD+BC组的O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3)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羔羊的粪能、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极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1);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羔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4只饲喂不添加BC饲粮羔羊(P<0.05)。饲粮精粗比和BC在粪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4)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羔羊在氮表观消化率、微生物蛋白(MCP)合成量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羔羊(P<0.05或P<0.01);饲粮精粗比和BC在摄入氮、粪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沉积率以及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BC较不添加BC可提高绵羊羔羊对饲粮中OM、DM、NDF的消化吸收,有效提高总能表观消化率,进而促进羔羊生长。相较饲喂精粗比为60∶40的饲粮,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饲粮可提高绵羊羔羊对饲粮中OM、DM、NDF的消化吸收,有效提高总能表观消化率、氮表观消化率和MCP合成量,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因此,B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羔羊生产中,且在精粗比为70∶30的高精料饲粮中添加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精粗比 凝结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智慧时代数字城市档案馆建设策略研究
3
作者 郝小燕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步入智慧时代,而数字化则是智慧时代的基本特征。文章以城市档案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探讨智慧时代城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智慧时代 城市档案馆 数字化 建设策略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绵羊羔羊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兴岗 郝小燕 +1 位作者 张暄梓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9-178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40∶60(低精料)、70∶30(高精料)]和BC[不添加和添加1.0×10^(10)CF...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40∶60(低精料)、70∶30(高精料)]和BC[不添加和添加1.0×10^(10)CFU/kg BC]。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4月龄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低精料饲粮(LD组)、添加BC的低精料饲粮(LD+BC组)、高精料饲粮(HD组)、添加BC的高精料饲粮(HD+BC组),每组12只。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瘤胃内pH,氨态氮、乙酸、异丁酸浓度以及乙丙比值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的羔羊瘤胃内丙酸浓度显著高于24只饲喂未添加BC饲粮的羔羊(P<0.05)。饲粮精粗比和BC之间在瘤胃发酵参数上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瘤胃内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木聚糖酶活性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瘤胃内的总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原虫数量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的羔羊瘤胃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4只饲喂未添加BC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的羔羊瘤胃内嗜淀粉瘤胃杆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显著高于24只饲喂未添加BC饲粮的羔羊(P<0.05)。饲粮精粗比和BC之间在瘤胃微生物酶活性和功能微生物数量上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的羔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24只饲喂未添加BC饲粮的羔羊(P<0.05)。饲粮精粗比和BC在血清中IL⁃4含量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BC均可以促进瘤胃发酵,有效提高羔羊对饲粮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炎症应答水平,进而促进羔羊健康生长,且在高精料饲喂条件下添加BC效果更好。因此,B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羔羊生产中,且在精粗比为70∶30的高精料饲粮中添加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不同精粗比饲粮 凝结芽孢杆菌 瘤胃发酵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董莹蕊 张暄梓 +2 位作者 杨代毅 郝小燕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7-1095,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B)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3月龄、体重[(22.82±1.67)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B)对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3月龄、体重[(22.82±1.67)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10^(7)(LCB组)、5×10^(8)(MCB组)、5×10^(9)CFU/kg(HCB组)CB。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CB有提高羔羊终末体重的趋势(P=0.060),并呈二次和线性升高(P<0.05);MCB、HCB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有降低羔羊料重比的趋势(P=0.070),并呈二次和线性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CB有提高羔羊胴体重的趋势(P=0.053),并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MCB、HCB组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CB后羔羊的眼肌面积呈线性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CB有降低羔羊背最长肌24 h亮度(b^(*))值的趋势(P=0.080),并且45 min b^(*)值呈线性降低的趋势(P=0.064);MCB、HCB组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CB添加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HCB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羔羊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CB能提高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并改善肉品质。本试验中,饲粮中CB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10^(9)CF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羔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飞龙掌血生物总碱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郝小燕 彭琳 +2 位作者 叶兰 黄能慧 沈月毛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 :研究飞龙掌血生物总碱的药理活性及毒性 ,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分别以二甲苯、琼脂致肿及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 ,观察飞龙掌血的抗炎作用 ;采用扭体法 ,观察飞龙掌血的镇痛作用 ;观察血清丙氨酸... 目的 :研究飞龙掌血生物总碱的药理活性及毒性 ,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分别以二甲苯、琼脂致肿及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 ,观察飞龙掌血的抗炎作用 ;采用扭体法 ,观察飞龙掌血的镇痛作用 ;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值 ,计算肝脏系数 ;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 (lethaldose 5 0 ,LD50 )及 95 %可信限。结果 :飞龙掌血生物总碱制剂小鼠灌胃给药能抑制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和琼脂所致足肿胀 ,抑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致腹腔白细胞游走 ,抑制酯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给药 2周后 ,ALT、AST值及肝脏系数检测显示 ,给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LD50 为 1.6 2 2 g/kg ,95 %可信限为 1.2 9~ 2 .0 3g/kg。结论 :飞龙掌血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较长时间给药对肝脏无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 生物总碱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药理活性 药物毒性 药效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含量 被引量:9
7
作者 郝小燕 曹晓红 +1 位作者 梁妍 沈月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8-769,共2页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苗药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70∶3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0 6nm。结果 :线性范围 0 .0 0 4 2 0~ 0 .4 2 0 μg ,平均回收率 99.7% ,RSD =2 .8%...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苗药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70∶3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0 6nm。结果 :线性范围 0 .0 0 4 2 0~ 0 .4 2 0 μg ,平均回收率 99.7% ,RSD =2 .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香豆素 含量测定 苗药 RSD 检测波长 流动相 C18柱 平均回收率
下载PDF
脂联素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3
8
作者 郝小燕 边云飞 +4 位作者 李茂莲 高奋 杨慧宇 郑洁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通过培养SD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内质网应激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为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室... 目的:通过培养SD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内质网应激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为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选用培养72 h的单层心肌细胞,实验分为以下3组:正常对照组、单纯H/R组、APN+H/R(3 mg/L、10 mg/L、20 mg/L、30 mg/L)组。实验终止后,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的变化,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caspase-1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H/R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68.20%±1.73%vs0.73%±0.21%,P<0.05),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增加,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aspase-12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高,APN预处理后进行H/R,可较大程度地逆转上述指标变化,与H/R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H/R可以诱导心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脂联素可以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来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内质网应激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和NRC模型比较常用粗饲料和玉米纤维饲料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郝小燕 高红 +3 位作者 张幸怡 王晓帆 丁雪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2-850,共9页
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NRC模型比较玉米纤维饲料(DCGF)与奶牛常用粗饲料(苜蓿、玉米青贮、羊草)营养价值,进而分析DCGF作为奶牛纤维饲料资源的可行性。采集东北地区不同牧场的饲料样本,测定营养成分后利... 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NRC模型比较玉米纤维饲料(DCGF)与奶牛常用粗饲料(苜蓿、玉米青贮、羊草)营养价值,进而分析DCGF作为奶牛纤维饲料资源的可行性。采集东北地区不同牧场的饲料样本,测定营养成分后利用CNCPS模型对各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进行剖分,并预测各饲料对奶牛的潜在营养物质供给量,同时利用NRC模型对4种饲料的可消化养分和能值进行估测计算。结果表明:1)DCGF中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青贮和羊草(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苜蓿(P<0.05),且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2)DCGF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和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含量显著低于苜蓿(P<0.05);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和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3)苜蓿的可代谢蛋白质(MP)含量最高,其次为DCGF。4)DCGF在维持水平下总可消化养分(TDNm)和净能均最高。结果提示,DCGF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奶牛纤维类高蛋白质饲料替代奶牛饲粮中部分粗饲料,缓解我国优质粗饲料、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纤维饲料 粗饲料 营养价值 能值
下载PDF
响应面法及三波长技术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豆类淀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小燕 张巨松 +1 位作者 顾卫红 麻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拟利用蒽酮比色法结合三波长技术测定豆类淀粉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三波长技术优于单波长技术;在测定过程中... 拟利用蒽酮比色法结合三波长技术测定豆类淀粉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三波长技术优于单波长技术;在测定过程中以盐酸作为水解酸,避免了淀粉以外的其它碳水化合物的水解,使得测定结果更准确;单因素实验中各因素最佳条件为盐酸用量0.4 mL、水解水浴时间2 min、蒽酮用量0.5 mL、硫酸用量5 mL、显色时间3 min;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度,据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出淀粉最佳测定条件为蒽酮用量0.5 mL、硫酸用量4.8 mL、显色时间18.8 min。优化建立的三波长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快捷、适宜于多个淀粉样品测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含量 蒽酮比色法 三波长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干玉米纤维饲料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郝小燕 张广宁 +3 位作者 么恩悦 刘岩 孙凯晶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3-96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玉米纤维饲料(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饲粮中的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奶牛饲粮为发酵底物,采用DCFF与羊草组合后分别等比替代底物中0、5.00%、10.50%、17.50%、22.90%的苜蓿干草,其中DCFF在底物中比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玉米纤维饲料(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饲粮中的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奶牛饲粮为发酵底物,采用DCFF与羊草组合后分别等比替代底物中0、5.00%、10.50%、17.50%、22.90%的苜蓿干草,其中DCFF在底物中比例分别为0、3.00%、7.00%、11.00%和15.00%,分别命名为0DCFF、3DCFF、7DCFF、11DCFF、15DCFF组。测定体外发酵24 h的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及48 h的产气参数。结果表明:1)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其中11DCFF组最高;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显著(P<0.05),11DCFF和15DCFF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微生物蛋白、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p H影响显著(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3)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发酵液牛链球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白色瘤胃球菌的相对数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利用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奶牛饲粮中部分苜蓿干草有利于体外瘤胃发酵,其中替代17.50%和22.90%苜蓿干草的体外发酵效果较好,此时饲粮中DCFF的比例分别为11.00%和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玉米纤维饲料 苜蓿干草 产气量 瘤胃发酵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改进的ISTA麦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在小麦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郝小燕 王红玲 +1 位作者 刘春 麻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2,16,共4页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ISTA麦醇溶蛋白的标准电泳程序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凝胶浓度由10%增加为16.5%,既提高了分辨率,又使得剥胶容易。同时,凝胶交联度由4%降为3.3%,硫酸亚铁的浓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胶的韧性。凝胶溶液中过氧化...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ISTA麦醇溶蛋白的标准电泳程序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凝胶浓度由10%增加为16.5%,既提高了分辨率,又使得剥胶容易。同时,凝胶交联度由4%降为3.3%,硫酸亚铁的浓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胶的韧性。凝胶溶液中过氧化氢的量经过多次试验,也进行了定量,由原来的少量定量为70μl,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就可进行小麦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小麦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快速鉴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真实性 纯度
下载PDF
黔产天麻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4
13
作者 郝小燕 谭宁华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
从黔产天麻 (GastrodiaelataBl )中分离得到 1个新的含氮化合物 ,命名为天麻羟胺(gastrodamine ,Ⅰ ) ,经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双— (对羟苄基 )羟胺。除 β -谷甾醇和胡萝卜甙外 ,同时还分离鉴定了 3个已知化合物 :L -焦谷氨酸 (Ⅱ ... 从黔产天麻 (GastrodiaelataBl )中分离得到 1个新的含氮化合物 ,命名为天麻羟胺(gastrodamine ,Ⅰ ) ,经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双— (对羟苄基 )羟胺。除 β -谷甾醇和胡萝卜甙外 ,同时还分离鉴定了 3个已知化合物 :L -焦谷氨酸 (Ⅱ )、柠檬酸单甲酯 (Ⅲ )、柠檬酸双甲酯 (Ⅳ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兰科 天麻羟氨 L-焦谷氨酸 柠檬酸甲酯
下载PDF
鹰嘴豆不同品种种子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小燕 崔竹梅 +2 位作者 鲁海菊 顾爱星 麻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2,共6页
研究新疆34个不同鹰嘴豆品种种子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多数Kabuli和Desil品种间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34个品种的α-淀粉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在品种间呈偏态分布;Kabuli品种蛋白质含量... 研究新疆34个不同鹰嘴豆品种种子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多数Kabuli和Desil品种间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34个品种的α-淀粉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在品种间呈偏态分布;Kabuli品种蛋白质含量与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说明品种蛋白质含量越高,其α-淀粉酶抑制剂含量也越高;而品种淀粉含量与α-淀粉酶抑制剂抑制活性呈显著(P<0.05)负相关,说明品种淀粉含量越高,α-淀粉酶抑制剂含量越低;偏相关分析表明,α-淀粉酶抑制剂与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之间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系统聚类法把34个鹰嘴豆品种聚为4类,其品种数分别为1、7、12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鹰嘴豆种子 Α-淀粉酶抑制剂 抑制活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黔产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郝小燕 余珍 丁智慧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黔产艾纳香 (Bhuneabalsamifera)枝叶提取的挥发油 ,经析脑后 ,用GC/MS方法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鉴定出 2 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 -龙脑、β -石竹烯、樟脑、γ -桉叶油醇、1-辛烯- 3-醇、反 -罗勒烯、1,3,4,5 ,6 ,7-六氢 - 2 ,5 ,5 ... 黔产艾纳香 (Bhuneabalsamifera)枝叶提取的挥发油 ,经析脑后 ,用GC/MS方法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鉴定出 2 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 -龙脑、β -石竹烯、樟脑、γ -桉叶油醇、1-辛烯- 3-醇、反 -罗勒烯、1,3,4,5 ,6 ,7-六氢 - 2 ,5 ,5 -三甲基 2 ,4a -亚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玉米纤维饲料、青贮玉米和苜蓿干草间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小燕 高红 +4 位作者 王馨影 张广宁 孙凯晶 刘岩 张永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纤维饲料(DCGF)、青贮玉米、苜蓿干草间组合效应,将DCGF与青贮玉米以0100、1585、2575、3565、4555、1000比例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体外发酵指标、单项组合和综合组合效应值影响,选择DCGF与青贮玉...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纤维饲料(DCGF)、青贮玉米、苜蓿干草间组合效应,将DCGF与青贮玉米以0100、1585、2575、3565、4555、1000比例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体外发酵指标、单项组合和综合组合效应值影响,选择DCGF与青贮玉米理想组合比例(X);再与苜蓿干草以0100、2080、4060、6040、8020和1000组合发酵,筛选3种饲料间适宜组合比例。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各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随着DCGF比例增加,菌体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提高;多项组合效应指标评定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组合时正组合效应值最大。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8020比例组合时产气量最大,以6040比例组合时氨态氮组合效应值最大,以8020组合时总挥发性脂肪酸组合效应值最大。综合组合效应指数,表明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时效应值最大。由此可见,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比例组合较为适宜,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纤维饲料 组合效应 产气量 菌体蛋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中L-焦谷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小燕 谭宁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4-95,共2页
应用 HPL C法对不同来源和加工方法不同的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中 L-焦谷氨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L -焦谷氨酸在天麻中的含量因产地、栽培方法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野生比家种、鲜品比干品的
关键词 天麻 L-焦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下载PDF
中药虎杖吸收入血移行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小燕 王霞 +2 位作者 肖海涛 梁妍 裘璐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鉴定虎杖吸收入血的移行成分。方法对照虎杖灌胃给药前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和含药血清的HPLC图谱,结合化学对照品,鉴定识别中药虎杖吸收入血移行成分及来源。结果从大鼠含药血清中共检测出5个成分,3个为原形成分,2个为... 目的分析鉴定虎杖吸收入血的移行成分。方法对照虎杖灌胃给药前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和含药血清的HPLC图谱,结合化学对照品,鉴定识别中药虎杖吸收入血移行成分及来源。结果从大鼠含药血清中共检测出5个成分,3个为原形成分,2个为代谢产物。结论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或者代谢产物可能是虎杖中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含药血清 移行成分
下载PDF
云南拟单性木兰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郝小燕 余珍 田成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7-18,共2页
用GC/MS方法 ,对云南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yunnanensisHu)精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鉴定出 37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α 蒎烯 (4 98% )、β 蒎烯 (18 5 6 % )、月桂烯 (7 5 2 % )、α 水芹烯 (2 6 1% )、对聚伞花素(1 5 6 % )、柠檬... 用GC/MS方法 ,对云南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yunnanensisHu)精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鉴定出 37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α 蒎烯 (4 98% )、β 蒎烯 (18 5 6 % )、月桂烯 (7 5 2 % )、α 水芹烯 (2 6 1% )、对聚伞花素(1 5 6 % )、柠檬烯 (3 0 3% )、1,8 桉叶素 (4 40 % )、芳樟醇 (7 92 % )、松油 4 醇 (1 76 % )、香叶醇 (3 16 % )、β 石竹烯 (5 98% )、α 石竹烯 (3 2 2 % )、δ 杜松烯 (3 5 9% )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拟单性木兰 精油 化学成分 中药 有效成分
下载PDF
组分中药对D-半乳糖联合Aβ_(1-40)致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小燕 周蕾 +1 位作者 叶兰 李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16-2517,共2页
目的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鼠模型,并观察组分中药(ZFZY)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海马注射Aβ1-40复制大鼠痴呆模型,设组分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模型组,... 目的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鼠模型,并观察组分中药(ZFZY)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海马注射Aβ1-40复制大鼠痴呆模型,设组分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以Morris水迷宫法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分别测定干预后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30 d后,组分中药组大鼠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优于模型组,且脑组织中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组分中药对D-半乳糖联合Aβ1-40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D-半乳糖 AΒ1-40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