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超短柱与型钢混凝土超短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郝贵强 杜永山 齐建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7,70,共6页
与普通框架柱相比,超短柱的抗侧刚度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将承担较大的水平荷载。由于钢筋混凝土超短柱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很差,破坏模式通常为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下降。结合实际工程对2根钢筋混... 与普通框架柱相比,超短柱的抗侧刚度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将承担较大的水平荷载。由于钢筋混凝土超短柱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很差,破坏模式通常为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下降。结合实际工程对2根钢筋混土超短柱和2根型钢混凝土超短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现行国内外规范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柱 型钢混凝土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连接节点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贵强 张鹏飞 +2 位作者 于海丰 王卓 刘智颖 《山西建筑》 2023年第9期20-22,45,共4页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必然需要。而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连接节点是影响其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各类水平缝连接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必然需要。而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连接节点是影响其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各类水平缝连接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拼接构造,此连接方式结合钢板耗能能力较强和螺栓连接容易检验的特点,使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连接方式 干法连接 湿法连接 剪力墙结构
下载PDF
考虑取代率和砖骨料品质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郝贵强 冯寒非 +3 位作者 于海丰 赵媛媛 李佳浩 吴昊天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202-209,共8页
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表面存在硬化砂浆和大量的界面结构,致使其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的有所降低,为探究其受压破坏情况,采用多种强化方式的砖骨料,制备不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引入砖骨料吸水率等特征参数,提出了一个可广泛应用的... 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粗骨料表面存在硬化砂浆和大量的界面结构,致使其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的有所降低,为探究其受压破坏情况,采用多种强化方式的砖骨料,制备不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引入砖骨料吸水率等特征参数,提出了一个可广泛应用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取代率、胶水比呈线性关系,不同强化处理方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与试验结果相比,基于表观密度、骨料品质和取代率所建立的抗压强度公式计算误差较小,考虑影响相表观密度的计算式绝对误差平均值为5%,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其在绿色建材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再生混凝土 砖骨料品质 取代率 吸水率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强化处理对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贵强 冯寒非 +3 位作者 于海丰 赵媛媛 李志强 贾智喜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1期63-69,89,共8页
针对砖骨料原始缺陷,采用两种化学溶液(水玻璃溶液、有机硅憎水剂)分别浸泡和水泥外裹浆对其进行强化处理,分析砖骨料微观强化机理并结合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进行宏观论证。试验共设计28组不同强化方式砖骨料和取代率的砖骨料再生... 针对砖骨料原始缺陷,采用两种化学溶液(水玻璃溶液、有机硅憎水剂)分别浸泡和水泥外裹浆对其进行强化处理,分析砖骨料微观强化机理并结合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进行宏观论证。试验共设计28组不同强化方式砖骨料和取代率的砖骨料再生混凝土试件,增加参数变量胶凝材料用量,通过对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试验,探究砖骨料品质、砖骨料取代率等因素对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学溶液浸泡和外裹浆对砖骨料吸水率和压碎指标均有提升,随着砖骨料品质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且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增加,可降低砖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削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骨料再生混凝土 砖骨料品质 取代率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纤维增强异形柱的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铁成 郝贵强 +1 位作者 赵海龙 张学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7-963,共7页
异形柱柱底容易压溃是异形柱结构的一个薄弱部位.通过有无纤维的2组混凝土异形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比分析2组异形柱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和位移延性、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以及累积损伤等,研究纤维对异形柱抗震性能和... 异形柱柱底容易压溃是异形柱结构的一个薄弱部位.通过有无纤维的2组混凝土异形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比分析2组异形柱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和位移延性、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以及累积损伤等,研究纤维对异形柱抗震性能和柱底的增强作用.研究表明:加入纤维可以推迟开裂,显著改善异形柱柱底混凝土剥裂状态,提高异形柱的初始刚度,减轻异形柱累积损伤,改善异形柱底薄弱现象.纤维增强异形柱具有很好的位移延性,使承载能力有一定提高,但其耗能能力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柱 纤维 增强 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纤维增强异形柱中间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铁成 赵海龙 +1 位作者 郝贵强 张学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5-1052,共8页
通过聚丙烯纤维增强异形柱中间节点核心区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加纤维和不加纤维的异形柱梁柱中间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和延性、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建立了损伤模型对节点进行累积损伤评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 通过聚丙烯纤维增强异形柱中间节点核心区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加纤维和不加纤维的异形柱梁柱中间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和延性、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建立了损伤模型对节点进行累积损伤评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在中间节点使用纤维增强可显著改善和提高异形柱节点的破坏形态和开裂荷载,减小节点的累积损伤,改善抗震性能,但对耗能能力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异形柱 纤维 有限元
下载PDF
钢管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铁成 郝贵强 +2 位作者 申鑫 于学增 齐建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99,121,共5页
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是钢管混凝土柱性能研究的重要课题。考虑不同形式的粘结状态,研究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分析粘结形式对钢管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钢管混凝土设计规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粘结对钢管... 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是钢管混凝土柱性能研究的重要课题。考虑不同形式的粘结状态,研究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分析粘结形式对钢管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钢管混凝土设计规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粘结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供理论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粘结 承载力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铁成 郝贵强 +1 位作者 齐建伟 张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0,共6页
对一榀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及框架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延性等抗震性能做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该框架在无初始损伤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损伤方钢管混... 对一榀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及框架的滞回性能、破坏特征、延性等抗震性能做了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该框架在无初始损伤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加固提出建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加固方案可行,损伤框架加固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损伤框架 加固 抗震性能 狗骨式连接
下载PDF
楼梯对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杜永山 郝贵强 +1 位作者 齐建伟 吴阳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2期52-53,56,共3页
为研究楼梯对框架结构整体性能及周边框架柱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带楼梯与不带楼梯的两种结构方案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楼梯的斜板作用具有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的双重特性。通过与周边构件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结... 为研究楼梯对框架结构整体性能及周边框架柱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带楼梯与不带楼梯的两种结构方案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楼梯的斜板作用具有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的双重特性。通过与周边构件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结构的整体动力特性,而且对结构的刚度、位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结构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梯 斜板 动力特性 刚度 位移
下载PDF
主余震作用下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0
作者 靳天姣 王纯 +2 位作者 于海丰 郝贵强 李志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4-212,共9页
为研究余震对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钢框架-拉链柱式中心支撑结构和传统钢框架-人字形中心支撑结构为例,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2种结构在主余震、主震作用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对比了2种结构地震易损性差异,根据抗... 为研究余震对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钢框架-拉链柱式中心支撑结构和传统钢框架-人字形中心支撑结构为例,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2种结构在主余震、主震作用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对比了2种结构地震易损性差异,根据抗倒塌储备系数评价了2种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余震会增加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其影响程度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变大而增加;与人字形中心支撑结构相比,拉链柱式中心支撑结构在高强度地震下处于重度损伤和倒塌2种极限状态时的失效概率更低,抗倒塌储备系数更大,抗倒塌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 中心支撑结构 失效概率 地震易损性 抗倒塌性能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育栋 王燕 +3 位作者 张丽红 周得堂 刘皓泽 郝贵强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行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程度,以期寻找最佳麻醉方案,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13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行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程度,以期寻找最佳麻醉方案,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13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47例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44患者例行硬膜外麻醉,c组46例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三组患者术后6h、24h VAS评分及麻醉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6h、24h VAS评分优于b组、c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48h VAS评分与b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优于c组(P<0.05)。术后24ha组、b组患者PT、TT均小于c组患者(P<0.05)。a组患者麻醉后6hAPTT指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麻醉后6h、术后24h Fbg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单侧下肢骨关节手术中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作为首选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方案对比分析
12
作者 聂净虎 郝贵强 +1 位作者 张永园 韩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50-2054,共5页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需求日益增多,而工程设计中加装电梯的结构方案直接影响了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了钢结构电梯井道与既有砌体住宅主体之间脱开或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算例对比了与主体连接前后电梯井道自身计算...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需求日益增多,而工程设计中加装电梯的结构方案直接影响了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了钢结构电梯井道与既有砌体住宅主体之间脱开或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算例对比了与主体连接前后电梯井道自身计算指标的差异以及连接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主体结构连接可以显著降低电梯井道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并大幅减小井道钢框架柱中的水平剪力;主体结构地震剪力远大于风剪力,连接后地震剪力增大幅度与重力荷载代表值增大幅度一致。因此,当加装电梯使砌体主体重力荷载代表值增大5%以内时应优先选择将二者连接,同时可不考虑对主体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装电梯 主体结构 脱开 连接 优缺点
下载PDF
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 被引量:8
13
作者 梅洋 吴斌 +2 位作者 赵俊贤 郝贵强 杜永山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99-104,共6页
由于河北省图书馆加固改造工程的实际需要,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该新型支撑解决了全钢型防屈曲支撑在大长度时难以满足稳定性的问题,而且比起传统钢管混凝土约束的防屈曲支撑,无需考虑内芯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由于河北省图书馆加固改造工程的实际需要,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该新型支撑解决了全钢型防屈曲支撑在大长度时难以满足稳定性的问题,而且比起传统钢管混凝土约束的防屈曲支撑,无需考虑内芯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问题,加工过程简便、施工速度快,且质量容易控制。现已对此类新型支撑完成了短试件和足尺试件的拟静力滞回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支撑的滞回曲线饱满稳定,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较好,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钢管混凝土 足尺试件 滞回性能
下载PDF
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贵强 张鹏飞 +2 位作者 赵媛媛 于海丰 李志强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6期1-6,65,共7页
为了研究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制备了一个足尺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一个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分别对其进行0.1轴压比下的低周期重复加载试验研究,对两种构件的破坏位置、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 为了研究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制备了一个足尺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一个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分别对其进行0.1轴压比下的低周期重复加载试验研究,对两种构件的破坏位置、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相比现浇剪力墙薄弱部位上移,破坏区域主要在墙体两侧连接节点上方位置;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比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更好的延性和更高的耗能能力,且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两侧纵向钢筋应变在加载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连接方式 轴压比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15
作者 郝贵强 张鹏飞 +2 位作者 赵媛媛 于海丰 邓国志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480-486,共7页
为解决目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缝常用的套筒灌浆连接存在注浆不易、钢筋不易对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抗震性能。依据试验工况建立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剪力墙(PSW-1)、新型钢板... 为解决目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缝常用的套筒灌浆连接存在注浆不易、钢筋不易对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抗震性能。依据试验工况建立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剪力墙(PSW-1)、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剪力墙(PSW-2)、普通现浇墙(SW-1)3个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轴压比及剪跨比对试件PSW-2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PSW-2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提高,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试件PSW-2的耗能能力相比试件PSW-1,SW-1分别提高了31%,16%,延性分别提高了8%,14%,因此,在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埋钢板,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和延性。研究结果得到了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部分抗震性能指标,可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螺栓连接 有限元模拟 抗震性能 承载能力
下载PDF
抗震性能化设计在某高层抗震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国欣 祖建锁 +3 位作者 宫海军 杨松松 齐建伟 郝贵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4,136,共6页
通过对某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进行小震弹性、中震不屈服及大震不屈服的分析研究,深入了解既有建筑物实际的抗震性能。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理论,确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案,使其满足"三阶段、二水准"的抗震要求。
关键词 抗震加固 抗震性能设计 弹性分析 中震大震不屈服
下载PDF
再生骨料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郝贵强 冯寒非 +2 位作者 赵媛媛 于海丰 赵婼婷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4期110-114,167,共6页
建筑垃圾的主要回收途径是作为再生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制备,然而,相比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存在强度低、孔隙率高、吸水性高、形状不规整等缺点。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受力骨架,当骨料强度不足时,材料力学性能无法被充分利用,为更明确混凝... 建筑垃圾的主要回收途径是作为再生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制备,然而,相比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存在强度低、孔隙率高、吸水性高、形状不规整等缺点。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受力骨架,当骨料强度不足时,材料力学性能无法被充分利用,为更明确混凝土工作性能和破坏机理,对再生骨料损伤机理展开研究。针对再生骨料缺陷进行强化,梳理分析已有研究,总结强化方式对内部骨料损伤影响,有利于今后再生骨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损伤机理 强化效果
下载PDF
拉链柱人字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18
作者 郝贵强 李志强 韩星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探究分段设置拉链柱对钢框架-人字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10层框架-人字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拉链柱,通高设拉链柱和分段设拉链柱在大震弹塑性下的时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无拉链柱的钢框架-人字支撑,支撑受压... 为探究分段设置拉链柱对钢框架-人字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10层框架-人字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拉链柱,通高设拉链柱和分段设拉链柱在大震弹塑性下的时程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无拉链柱的钢框架-人字支撑,支撑受压屈曲后产生的竖向不平衡力会使框梁跨中受弯屈服,竖向挠度大幅增加;采用拉链柱可使各层人字支撑协同工作,支撑受压屈曲跨框梁的损坏程度明显减轻;但是通高设拉链柱人字支撑的传力路径复杂,拉链柱拉、压状态主次不分明;相比之下,分段设拉链柱的钢框架-人字支撑的传力路径清晰,拉链柱以受拉为主,抗震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链柱 人字支撑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某竖向不规则结构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强 郝贵强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8,共5页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结构,结构总高度67m,地上13层。设计时提出了两个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方案一为减小11~13层剪力墙、框架柱截面,减少剪力墙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为保...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结构,结构总高度67m,地上13层。设计时提出了两个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方案一为减小11~13层剪力墙、框架柱截面,减少剪力墙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为保持11~13层框架柱截面不变,减小剪力墙截面和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SATWE和SAUSAGE软件对这两个方案分别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一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层间位移角在10层存在突变,11~13层为薄弱楼层,鞭梢效应明显;方案二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层间位移角在10层无突变,无薄弱楼层,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方案一;工程设计应采用方案二,抗震设计不应片面地消除不规则项,而应使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不规则 刚度突变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GFRP型材-木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黄鹏 于海丰 +2 位作者 冯佳勋 郝贵强 李志强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0-570,共11页
针对目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木组合梁组合形式单一、材料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板型GFRP-木组合梁、槽型GFRP-木组合梁和倒T型GFRP-木组合梁3种组合形式,以GFRP生产工艺、组合截面形式为参... 针对目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木组合梁组合形式单一、材料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板型GFRP-木组合梁、槽型GFRP-木组合梁和倒T型GFRP-木组合梁3种组合形式,以GFRP生产工艺、组合截面形式为参数变量,设计制作了6组受弯试验梁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GFRP-木组合梁按破坏现象可分为受拉区GFRP和木材被拉断、受压区木材褶皱失稳、组合梁纵向剪切破坏3种;GFRP-木组合梁较基准木梁和基准GFRP梁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了67.04%和26.43%,组合效应显著,其中以槽型GFRP-木组合梁的组合效果最优,但处于梁腹部的缺陷对组合梁刚度和强度的削弱不可忽略。研究结果丰富了GFRP-木组合梁的截面形式及制作方式,提升了组合梁的组合效果,可为同类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木材 组合梁 受弯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