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动态滤波网络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1
作者 徐彦凯 王迪 +2 位作者 李宜真 曹思远 郝越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6-744,共9页
由于地质及环境条件复杂,导致地震勘探采集资料信噪比相对较低,对后续的研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对随机噪声的压制一直备受关注。现有算法无法较好实现对噪声的有效压制和对有效信号的极大保留,为此,将传统方法和深度... 由于地质及环境条件复杂,导致地震勘探采集资料信噪比相对较低,对后续的研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对随机噪声的压制一直备受关注。现有算法无法较好实现对噪声的有效压制和对有效信号的极大保留,为此,将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动态滤波网络(Adaptive Dynamic Filtering Net,ADFNet)的方法压制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该网络以编码器—解码器为架构,首先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的思想,通过通道AM对空洞卷积多尺度数据特征集成,为网络提供了精准且丰富的特征表示;然后,引入动态卷积,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对地震资料高频特征的学习,从而保留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均表明,ADFNet可有效压制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同时保留更丰富的地震数据细节,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信噪比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通道注意力机制 动态卷积 残差学习 信噪比
下载PDF
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期次 被引量:1
2
作者 郝越翔 刘佳杰 +3 位作者 吴磊 周昕 李洁辛 江雨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及其形成期次。研究结果表明:①威远地区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生烃超压缝和层理缝3种类型;②威远龙马溪组存在多期天然裂缝。结论认为:①该区天然裂缝具有宽度细、水平层理缝占比高、偶见高角度构造缝、有效性低的特点,并且随着龙马溪组地层埋深的增加,裂缝发育密度逐渐增大;②根据温度计算和构造埋藏演化史,这些天然裂缝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晚期的3个时期,其中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实验测试证实了3个时期的天然裂缝存在;③研究区印支期发育少量的NW剪切缝及砂泥互层层理缝,燕山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NW剪切缝和生烃超压缝,喜马拉雅晚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近NW和NWW组系剪切缝,背斜核部发育近S-N组系张性缝。结合研究区地质力学环境,查明了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明确了裂缝的形成期次及分布规律,为威远龙马溪组储层评价、有利区优选、优质储层甜点区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地区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天然裂缝 分布特征 期次演化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建模中几个关键问题处理技术
3
作者 周昕 陈克勇 +8 位作者 李宜真 李彦超 李俊翔 乔玲茜 郝越翔 李洁辛 刘礼军 聂焕然 唐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90,共15页
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存在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基于顺层水平井构造还原及精细建模技术问题、基于水平井的页岩多属性参数一体化建模技术问题及不同尺度天然裂缝综合表征及建模技术问题等,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针对基... 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存在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基于顺层水平井构造还原及精细建模技术问题、基于水平井的页岩多属性参数一体化建模技术问题及不同尺度天然裂缝综合表征及建模技术问题等,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针对基于顺层水平井构造还原及精细建模问题,提出使用水平井段密集分层节点数据全点约束的层面循环构建技术进行处理;针对基于水平井的页岩多属性参数一体化建模技术问题,提出使用相控及多属性约束的逐级关联建模技术,其中由于水平井数据采样产生的统计偏误问题,采用对水平段所在的小层进行高精度分层细化水平段定位及平面网格倍数抽稀的办法进行处理;针对页岩中多尺度天然裂缝综合表征及建模技术问题,推荐采用裂缝分形模拟技术;针对水平井导向模型在钻井中实时更新问题,推荐采用虚拟井分层控制技术方法。以上技术方法均通过威远气田验证,大幅度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在页岩气储层地质建模中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顺层水平井 构造建模 相控建模 逐级关联约束建模
下载PDF
页岩气储集特征及赋存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本强 梁旭升 +3 位作者 刘琦 吕乐 郝越翔 李亚军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329,共7页
基于页岩无机孔隙和有机孔隙润湿性和孔径的差异,考虑甲烷、氦气、水在页岩无机孔隙和有机孔隙中储集位置的不同,通过3种流体饱和实验建立了储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页岩气藏各赋存状态气体体积的实验测量和计算方法,得到页岩的无机孔隙度... 基于页岩无机孔隙和有机孔隙润湿性和孔径的差异,考虑甲烷、氦气、水在页岩无机孔隙和有机孔隙中储集位置的不同,通过3种流体饱和实验建立了储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页岩气藏各赋存状态气体体积的实验测量和计算方法,得到页岩的无机孔隙度和有机孔隙度,并分析了页岩气储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对于所选岩样,无机孔隙和有机孔隙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65%和35%,无机孔隙中的游离气、有机孔隙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分别平均占总含气量的51%、22%和27%;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高的热演化程度,随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加,纳米级有机孔隙大量发育,为甲烷提供了吸附空间。明确了总有机碳含量主要影响吸附气含量,指出在页岩气资源量评价、产能预测和后期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有机质及其内部吸附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孔隙度 无机孔隙度 游离气含量 吸附气含量
下载PDF
基于多手段的页岩气储层微观表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巍 郝越翔 +3 位作者 钱超 江雨濛 刘亿 马瑞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6期1-7,15,共8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页岩因复杂沉积成岩作用致使其孔隙复杂多变、单一测试手段很难较为全面地对其进行有利表征的问题,以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图像拼接定量化、气体吸附和高... 为了更好地解决页岩因复杂沉积成岩作用致使其孔隙复杂多变、单一测试手段很难较为全面地对其进行有利表征的问题,以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图像拼接定量化、气体吸附和高压压汞联测、流体示踪剂等多手段、多方法综合表征了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分析了影响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以有机质孔隙为主要类型,其占比可达92.89%;②页岩孔径以微孔—中孔为主,并且微孔—中孔贡献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③示踪剂多在层理发育位置富集,说明层理间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页岩气良好的扩散通道;④有机碳含量对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较大,有机碳含量和石英含量共同控制着页岩孔隙的发育。结论认为,通过多手段表征页岩的微观孔隙类型、结构与渗流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页岩气储层微观特征,同时通过孔隙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后期的储层评价、页岩气开发部署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区块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页岩 孔隙 微观表征 有机质孔隙
下载PDF
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一段页岩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优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宜真 赵亮 +7 位作者 张庆 刘子平 李俊翔 郝越翔 李勇 吴朝容 张兵 耿茂宇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598-608,共11页
在岩芯样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获取连续的TOC数据时,可以使用测井曲线预测TOC含量。为验证不同测井预测方法在川南威远地区的适用性,基于X井中龙一段页岩的实测TOC含量数据及测井资料,分别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体积密度法、改进的... 在岩芯样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获取连续的TOC数据时,可以使用测井曲线预测TOC含量。为验证不同测井预测方法在川南威远地区的适用性,基于X井中龙一段页岩的实测TOC含量数据及测井资料,分别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体积密度法、改进的ΔlgR法、多元测井参数回归分析法以及BP神经网络法建立TOC含量预测模型。使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考虑模型参数数量、拟合程度及误差值影响的基础上,以总权重值代表综合评价结果,选出能兼顾多种优点的,精确度、实用性最高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分最高,预测效果最好,是对威远地区X井龙一段TOC含量预测的最优模型,改进的ΔLgR模型次之。可将这两种模型应用于测井曲线预测TOC含量中,对于弥补样品数量有限、数据不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TOC含量 测井评价模型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 龙马组一段 威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