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江维 张梦新 +4 位作者 冯凯 部璇 李金玉 张于 白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脓毒症及其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急性肾损伤(AKI)是其常见并发症。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既往基于尿量和肌酐的诊断标准对SA-AK... 脓毒症及其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急性肾损伤(AKI)是其常见并发症。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既往基于尿量和肌酐的诊断标准对SA-AKI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限制,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弥补了其早期诊断不足的缺陷。尽管对SA-AKI严重性的认识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不断加深,针对其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预后不佳。本文参阅相关文献数据,对SA-AKI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和预防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及其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梦新 曾江维 +5 位作者 冯凯 李金玉 部璇 张于 戈艳蕾 白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09-414,共6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指短时间内肾功能持续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术后患者中AKI发病率达25%;且预后欠佳,AKI病死率为28%~90%,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1,2]。围手术期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当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指短时间内肾功能持续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术后患者中AKI发病率达25%;且预后欠佳,AKI病死率为28%~90%,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1,2]。围手术期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当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AKI风险预测模型,准确评估其发生风险是近年临床预警研究领域热点,良好的预测模型对AKI风险患者具有高达80%的识别率,仅使用患者住院时长、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计数最大值等24个重要指标进行预测时仍有良好性能[3],本文就AKI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Padua评分预测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金玉 程爱斌 +6 位作者 部璇 王建军 张军伟 白静 谢宇曦 康花民 冯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VTE组)。依据Padu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分层。比较两组评分结果以及危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与VTE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VTE组Padua评分与非VT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TE组高于非VTE组,高评分等级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评分等级组的7.66倍。以ICU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卧床≥3 d是ICU住院患者发生VTE的最高级别的危险因素。结论 Pauda评分可较好地评估ICU患者VTE发病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荣菊 文茜 +3 位作者 程爱斌 王建军 部璇 王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为3.85%和34.62%,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进重症护理病房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VAP的发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进重症护理病房时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ICU 人工气道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护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荣菊 程爱斌 +4 位作者 王建军 部璇 张军伟 白静 谢宇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护理结果。结果:综合组的FEV1、FEV1/FVC分别为(2.23±0.43#)L和(65.1±12.1#)%,常规组的FEV1、FEV1/FVC分别为(1.6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护理结果。结果:综合组的FEV1、FEV1/FVC分别为(2.23±0.43#)L和(65.1±12.1#)%,常规组的FEV1、FEV1/FVC分别为(1.67±0.21)L和(41.7±10.3)%,综合组的FEV1、FEV1/FVC明显更高,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重症护理 护理分析
下载PDF
老年重症心肌梗死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荣菊 程爱斌 +4 位作者 王建军 部璇 张军伟 白静 谢宇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死亡...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0.48%和76.19%,研究组明显更高,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76%和0%相比于对照组的19.05%和4.76,研究组明显更低。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心肌梗死 预见性护理 护理分析
下载PDF
富氢盐水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7
作者 部璇 王建军 +1 位作者 白静 程爱斌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富氢盐水处理(IR+HRS)组。IR+HRS组小鼠于手术前3d及再灌注前1min尾静脉注射0.2mL HRS,再灌注后的2h内每隔0.5h注射1...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富氢盐水处理(IR+HRS)组。IR+HRS组小鼠于手术前3d及再灌注前1min尾静脉注射0.2mL HRS,再灌注后的2h内每隔0.5h注射1次HRS,对照组和IR组给予相同剂量和频率的生理盐水。手术后24h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Bcl-xl,Bcl2,Bak,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RS处理能够降低小鼠血清SCr和BUN水平,降低肾脏MDA水平,降低促凋亡蛋白Bak,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提高肾脏SOD酶活性及抗凋亡蛋白Bcl-xl,Bcl2表达水平。结论 HRS通过清除肾脏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发挥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盐水 缺血再灌注 活性氧
下载PDF
脉搏灌注指数监测评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欣欣 白静 +4 位作者 冯凯 部璇 王会格 戈艳蕾 程爱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1574,共4页
1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概述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性休克则是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并伴有高乳酸血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机体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出现... 1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概述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性休克则是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并伴有高乳酸血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机体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出现各种代谢功能紊乱,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2-3]。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导致危重症和死亡的首要原因[4-5],其造成的循环衰竭和代谢紊乱足以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患者通常会遗留长期的躯体和心理障碍,从而造成严重的医疗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6],所以早期识别和及时诊治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管活性药物 代谢功能紊乱 器官功能障碍 社会经济负担 循环衰竭 医疗健康
原文传递
Padua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金玉 程爱斌 +5 位作者 王红阳 谢宇曦 张军伟 白静 王建军 部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验证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慢阻肺患者中确诊DVT... 目的验证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慢阻肺患者中确诊DVT的60例患者为病例组,及同时期同科室抽取的120例未患DVT的患者为对照组。依据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二组患者进行评分及危险分层,比较二组评分结果及危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TE危险等级的相对危险度及95%置信区间(CI)。依据模型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结果病例组Padua评分平均得分(3.53±2.34)高于对照组Padua评分平均得分(1.20±1.49)(t=8.132,P<0.001)。Padua-4模型与Padua-3模型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Padua-4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1.811倍(P<0.001),Padua-3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7.000倍(P<0.001)。Padua-3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708)高于Padua-4模型(0.667)(P<0.001)。结论 Padua-3模型较Padua-4模型更有效的识别慢阻肺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深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重症超声联合迷你容量负荷对ICU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管理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静 戈艳蕾 +6 位作者 孙玉伟 孙萌 张军伟 王晓春 王建军 部璇 程爱斌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935-939,共5页
目的应用迷你容量负荷试验结合重症超声颈总动脉峰值流速度变异率(ΔVpeakCA)指导ICU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评价其容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性休克... 目的应用迷你容量负荷试验结合重症超声颈总动脉峰值流速度变异率(ΔVpeakCA)指导ICU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评价其容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治疗组(Ⅰ组)和常规治疗组(Ⅱ组)。Ⅰ组予以迷你容量负荷试验,并在超声引导下获取ΔVpeakCA,用以评估容量状态、指导液体复苏。Ⅱ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循环、灌注,以及液体平衡情况、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成功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尿量恢复时间等。结果最终纳入研究61例,其中Ⅰ组33例,Ⅱ组2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在复苏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H、脉搏灌注指数(P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呼吸频蟀(RR)、心率(HR)、乳酸、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均较复苏前明显好转(P均<0.05)。虽然Ⅱ组MAP、CVP经液体复苏后于部分时间显著优于Ⅰ组(P均<0.05),但Ⅰ组乳酸、RR、PI及复苏净平衡液体量、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时间及剂量、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尿量达到≥0.5 ml·kg-1·h-1的时间均优于Ⅱ组(P均<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迷你容量负荷试验可对ICU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进行精细管理,优化血流动力学,降低ICU患者的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迷你容量负荷 脓毒症 颈总动脉峰值流速度变异率 容量管理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内质网应激参与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宇曦 部璇 程爱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内质网应激参与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50%浓度的CCl4植物油溶液2ml/kg腹腔注射小鼠建立CCl4急性肝损伤模。治疗组以尾...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内质网应激参与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50%浓度的CCl4植物油溶液2ml/kg腹腔注射小鼠建立CCl4急性肝损伤模。治疗组以尾静脉注射法为每只小鼠注入20μg将HGF质粒(pCMV-HGF),经8h处理后再次给予50%浓度的CCl4植物油溶液2m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含p CDNA3的质粒(20μg/只)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各48h取小鼠血样(眼眶)及同一小鼠肝组织。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肝细胞GRP7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GF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ALT、AST水平,同时HGF能抑制肝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进而发挥肝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质粒 转染 内质网应激 急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血糖控制在ICU恶性肿瘤护理中的意义探讨
12
作者 王荣菊 文茜 +3 位作者 程爱斌 王建军 部璇 王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62-262,26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在ICU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6-2017-6收治的ICU恶性肿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糖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APACHE评分、...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在ICU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6-2017-6收治的ICU恶性肿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糖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APACHE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ICU恶性肿瘤 护理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