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1
作者 郭中杰 宗丰 任成山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0-51,共2页
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复苏,尽早尽快的气管插管并维持好通气是急救成功的重要条件。否则,其他任何抢救措施和手段都是难以凑效的。为此,我们在抢救急危重病人中积极施行气管插管。自1991年3月至1993年5月急诊抢救病人520例,对气... 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复苏,尽早尽快的气管插管并维持好通气是急救成功的重要条件。否则,其他任何抢救措施和手段都是难以凑效的。为此,我们在抢救急危重病人中积极施行气管插管。自1991年3月至1993年5月急诊抢救病人520例,对气管插管237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救 气管插管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抢救成功重度创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
2
作者 郭中杰 任成山 高全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755-755,共1页
抢救成功重度创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郭中杰任成山高全杰抢救成功重度创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20岁。因矿车失控造成严重胸腹挤压伤,整个腰背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撕裂伤,血压为零,拟... 抢救成功重度创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郭中杰任成山高全杰抢救成功重度创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20岁。因矿车失控造成严重胸腹挤压伤,整个腰背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撕裂伤,血压为零,拟诊为内脏破裂出血。在行剖腹探查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器官衰竭 急救 治疗
下载PDF
持续硬膜外阻滞并气管内插管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附16例报告
3
作者 郭中杰 王舟琪 胡成舫 《重庆医药》 CSCD 1992年第2期89-91,共3页
近二年来,我们对部分老年病人采用了持续硬膜外阻滞并气管内插管的麻醉方法,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16例总结于下: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麻醉学 老年人
下载PDF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抗休克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任成山 郭中杰 +2 位作者 王文聪 高全杰 衷林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6例危重休克患者和18例正常人血浆β-内啡肽(β-EP),给危重休克患者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NLX),首次0.8mg,40min后再次注射0.4mg,探讨了抗休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6例危重休克患者和18例正常人血浆β-内啡肽(β-EP),给危重休克患者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NLX),首次0.8mg,40min后再次注射0.4mg,探讨了抗休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危重休克患者β-EP浓度显著升高(2101.34±1090.63ng/L),与正常对照组(536.55±281.45ng/L)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4例危重休克患者注射NLX1h后,β-EP水平明显下降(630.14±328.87ng/L),血压升高,5min、10min和15min血压分别升至为12.66、13.06和14.13kPa,血压平均上升为2.08kPa(15.6mmHg),血浆β-EP浓度与血压升高的关系呈负相关(r=-0.59、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NLX具有较好的抗休克作用,其机制主要是NLX通过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效应,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等。强调了在救治危重休克病人时,针对病因,如扩容或抗感染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NLX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休克 β 内啡肽 阿片受体
下载PDF
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TNF-α、MD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颂华 任成山 +2 位作者 高全杰 陆海华 郭中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丙二醛 (MDA)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内毒素 (LPS)静脉注入Wistar大鼠体内 ,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在实验后 1、6、12、2 4h分别测定... 目的 探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丙二醛 (MDA)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内毒素 (LPS)静脉注入Wistar大鼠体内 ,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在实验后 1、6、12、2 4h分别测定大鼠血清TNF α、MDA的变化。结果 大鼠急性肝损伤后各时相点血清TNF α、MD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应用地塞米松后其TNF α、MDA浓度则有明显下降。结论 内毒素引起体内TNF α、氧自由基水平升高是导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肝损伤 TNF-α MDA 地塞米松 肿瘤坏死因子-α 药源性疾病 丙二醛
下载PDF
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31
6
作者 任成山 陆海华 +3 位作者 杜晓锋 高全杰 郭中杰 毛宝龄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90-693,共4页
目的 :提高对重度创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35 5例 SIRS和 12 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16分的 MOD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应至少符合修订后2项或 2项以上 SIRS标准 (... 目的 :提高对重度创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35 5例 SIRS和 12 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16分的 MODS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应至少符合修订后2项或 2项以上 SIRS标准 (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 ;MODS则符合各器官功能障碍标准 ,而且符合机体遭受打击 2 4小时后序贯出现 2个或 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结果 :35 5例患者中符合修订后 SIRS 2项标准者 12 7例 (35 .8%) ,3项者 136例 (38.3%) ,4项者 92例 (2 5 .9%)。死亡 116例 (32 .7%) ,其中死于 MODS者 83例 (71.6 %)。符合 SIRS2项标准者死亡 12例 (9.4%) ,3项者死亡 2 3例 (16 .9%) ,4项者死亡48例 (5 2 .2 %) ,SIRS2、3项与 4项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均 <0 .0 1)。83例死亡的 MODS患者中 ,死于 2个脏器障碍者 16例 (34 .0 %) ,3个者 2 5例 (6 9.4%) ,4个者 30例 (90 .9%) ,≥ 5个者 12例全部死亡 (10 0 .0 %)。死于非MODS者 33例 (2 8.4%)。结论 :重度创伤后 ,创伤后休克、感染及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均可引发 SIRS,严重者可导致 MOD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并发症
下载PDF
毒蕈中毒临床类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任成山 高全杰 +3 位作者 陆海华 郭中杰 袁发焕 杨惠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4,共4页
目的提高对毒蕈中毒的认识,探讨毒蕈中毒的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80-01~2004-12在我院救治的172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胃肠炎型17例,全部治愈;急性肾功能衰竭型136例,治愈135例(99.3%),死亡1例(0.7%);中毒性肝炎型19... 目的提高对毒蕈中毒的认识,探讨毒蕈中毒的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80-01~2004-12在我院救治的172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胃肠炎型17例,全部治愈;急性肾功能衰竭型136例,治愈135例(99.3%),死亡1例(0.7%);中毒性肝炎型19例,治愈13例(68.4%),死亡6例(31.6%).结论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毒理机制复杂,毒蕈中毒类型及分型应符合临床病例资料及特征,据本组172例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分为四型:①胃肠炎型;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型;③中毒性肝炎型;④混合型,虽本组172例中没有符合此型病例,但还是作为临床一个类型提出,供同道们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中毒 临床类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作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全杰 郭中杰 +2 位作者 史忠 任成山 王文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 ,按临床特点分为两组 ,采用双向气道正压机械通气的 6 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 ,按临床特点分为两组 ,采用双向气道正压机械通气的 6 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 5 9例 (92 19% )。中枢性呼吸衰竭平均上机时间 6 8h ,均为一次脱机。中间综合征平均上机时间 4 9h ,无一例死亡。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相差显著。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 ,急救成功与其时机选择密切相关 ,同时重视合理使用足量复能剂 ,迅速达到阿托品化 ,加强气道护理才能有效降低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附1025例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成山 杨天德 +5 位作者 刘绪钊 郭中杰 高全杰 杨颂华 陆海华 毛宝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为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ACCP/SCMM标准做了相应的修订,其中心率>90次/min和呼吸>20次/min,分别修订为心率>100次/min和呼吸>22次/min。... 目的为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ACCP/SCMM标准做了相应的修订,其中心率>90次/min和呼吸>20次/min,分别修订为心率>100次/min和呼吸>22次/min。分析我院1995年10月~1996年7月10个月1025例SIRS的临床资料,病人至少符合修订后2项以上SIRS标准,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结果共观察病人1909例,其中1025例(537%)符合修订后2项或2项以上SIRS标准。1025例中符合2项SIRS标准者381例(372%),3项者395例(385%),4项者249例(243%)。1025例中死亡142例(238%),其中符合2项标准者死亡20例(78%),3项者死亡55例(239%),4项者死亡57例(229%),病死率随SIRS项数增加而升高,2项与3项、2项与4项、3项与4项比较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死亡者增多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随着病情发展SIRS的项数增加及SIRS发展为MFD、ARDS、ARF和DIC的例数也增加,合并症随SIRS项数增加而升高(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 诊断标准 病例分析 SIRS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3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成山 郭中杰 +3 位作者 高全杰 陆海华 杨颂华 毛宝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2-384,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37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PaO2 <8 0kPa(6 0mmHg)或氧合指数PaO2 /FiO2 <40kPa(30 0mmHg)。结果  173例危重病患者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37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PaO2 <8 0kPa(6 0mmHg)或氧合指数PaO2 /FiO2 <40kPa(30 0mmHg)。结果  173例危重病患者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12 6例 (72 8% ) ,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79例 (4 5 7% ) ,全组中死亡 94例 (5 4 3 % )。以呼吸衰竭作为第一位死因者 30例 (31 9% ) ,以MODS作为第一位死因者 5 2例 (5 5 3 % ) ,其它原因死亡者 12例 (12 8% )。结论 在治疗中应积极救治原发疾病 ,动态监测动脉血气 ,计算PaO2 /FiO2 ,同时注意保护和监测其它重要脏器的功能 ,以免发生MOD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气分析 动脉 氧合指数 ARDS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其与β—内啡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任成山 袁林贵 +1 位作者 高全杰 郭中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与β—内啡肽(β—EP)两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3例危重病患者(脑血管意外12例,心力衰竭15例和创伤16例)及19名健康人ET与β—EP进行测定,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与β—内啡肽(β—EP)两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3例危重病患者(脑血管意外12例,心力衰竭15例和创伤16例)及19名健康人ET与β—EP进行测定,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浆β—EP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心力衰竭者血浆ET与β—EP的浓度呈负相关(r=-0.459,P<0.05)。结论:危重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水平异常增高,脑血管意外者血浆β—EP含量显著升高,二者的变化可能在上述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关于二者在疾病发生中是否有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Β-内啡肽 危重疾病 血浆 疾病
下载PDF
急性重型胰腺炎并发SIRS和ARDS及其预后(附126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任成山 杨彤翰 +3 位作者 陆海华 杨颂华 郭中杰 高全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53-454,共2页
目的 提高急性重型胰腺炎 (ASP)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2 6例ASP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修订后SIRS 2个以上标准和ARDS诊断标准。结果  12 6例ASP患者中符合修订后SIR... 目的 提高急性重型胰腺炎 (ASP)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 12 6例ASP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修订后SIRS 2个以上标准和ARDS诊断标准。结果  12 6例ASP患者中符合修订后SIRS 2项标准者 35例 (2 7 8% ) ,3项者 43例 (34 1% ) ,4项者 48例 (38 1% ) ;SIRS2项者合并ARDS 3例(8 6 % ) ,3项者合并ARDS 2 1例 (48 8% ) ,死亡 4例 (19 0 % ) ;4项者合并ARDS 35例 (72 9% ) ,死亡 15例 (42 8% ) ,SIRS 3项者合并ARDS同时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5例 ,死亡 3例 (6 0 0 % ) ,4项者合并ARDS同时并发MODS 13例 ,死亡 9例(6 9 2 % )。ASP患者引发SIRS时合并ARDS 2项与 3项、2项与 4项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ASP患者最易引发SIRS ,当并发ARDS和MODS时病死率显著升高 ,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胰腺炎 并发症 SIRS ARDS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酸碱失衡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成山 赵志强 +4 位作者 李霞 陆海华 郭中杰 高全杰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4-877,共4页
目的 提高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并发酸碱失衡的认识。方法 对 2 5 3 8例SIRS/MODS患者动脉血气参数 (pH、PaO2 、PaCO2 、HCO3 -)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与血清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至少符... 目的 提高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并发酸碱失衡的认识。方法 对 2 5 3 8例SIRS/MODS患者动脉血气参数 (pH、PaO2 、PaCO2 、HCO3 -)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与血清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至少符合修订后SIRS标准 2项以上 (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PaCO2 下降、白细胞计数异常 ) ;MODS患者则符合各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结果  2 5 3 8例SIRS患者符合 2项标准者 83 5例 ( 3 2 9%) ,3项者 977例( 3 8 5 %) ,4项者 72 6例 ( 2 8 6%) ;并发MODS者 498例 ( 19 6%) ;全组死亡 2 82例 ( 11 1%) ;病死率随SIRS标准的项数增多和MODS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数增加而升高 (P <0 0 5 )。 2 5 3 8例动脉血气分析中 2 12 9例 ( 83 9%)伴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其中单纯酸碱失衡 12 2 7例 ( 5 7 6%) ,二重酸碱失衡 695 ( 3 2 6%) ,三重酸碱失衡 2 0 7例 ( 9 7%) ;符合SIRS 2项标准者酸碱失衡 5 5 7例 ( 2 6 2 %) ,3项者 65 7例 ( 3 0 9%) ,4项者 482例 ( 2 2 6%) ,MODS者酸碱失衡 43 3例 ( 2 0 3 %)。结论 SIRS/MODS患者原发性疾病常可引起呼碱或呼酸 ,严重者可发生三重酸碱失衡 ,严重的呼碱并代碱、呼酸并代酸可导致重度的碱血症或酸血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酸碱平衡紊乱 酸血症/碱血症 血气分析 动脉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的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成山 陆海华 +3 位作者 赵志强 郭中杰 高全杰 钱桂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三重酸碱失衡 (TABD)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分析了 168例危重病患者的TABD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参数及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碱型TABD) 12 1例 (72 0 % ) ...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三重酸碱失衡 (TABD)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分析了 168例危重病患者的TABD动脉血气、血清电解质参数及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碱型TABD) 12 1例 (72 0 % )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酸型TABD) 4 7例 (2 8 0 % )。 168例中pH >7 45者92例 (5 4 8% ) ,pH <7 3 5者 3 9例 (2 3 2 % ) ;PaO2 <80mmHg者 75例 (4 4 6% ) ,其中PaO2 <60mmHg者 41例 (5 4 6% ) ;潜在〔HCO3-〕升高者 113例 (67 2 % ) ;AG >18mmol/L者 168例。全组中死亡者 69例 (4 1 1% )。结论 呼吸性碱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5×△PaCO2 + 2 5 ,可判断为呼碱型TABD ;呼吸性酸中毒伴AG值升高 ,且符合潜在〔HCO3-〕 =实测〔HCO3-〕 +△AG >2 4+ 0 3 5×△PaCO2 + 5 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三重酸碱失衡 分析 诊断 阴离子隙 动脉血气分拆
下载PDF
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成山 杨惠标 +3 位作者 张玉梅 陆海华 郭中杰 高全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4-335,共2页
目的 总结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血液净化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血液透析 (HD)治疗者 6 9例 ,持续性非卧床腹透析 (CAPD)治疗者 45例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CAVH)治疗者 2例。结果 应用HD治疗者 6 9例 ,治愈 5 2例(75 4% ... 目的 总结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血液净化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血液透析 (HD)治疗者 6 9例 ,持续性非卧床腹透析 (CAPD)治疗者 45例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CAVH)治疗者 2例。结果 应用HD治疗者 6 9例 ,治愈 5 2例(75 4% ) ,死亡 17例 ;应用CAPD治疗者 45例 ,治愈 32例 (71 1% ) ,死亡 13例 ;HD和CAPD两种透析方法 ,治愈率和病死率两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应用CAVH治疗者 2例 ,死亡 1例 ,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结论 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危重病人ARF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必须注意综合治疗 ,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 ,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 ,正确评估和对其它“易衰竭器官”进行保护 ,以防止MODS的发生 ,对降低危重病患者ARF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病
下载PDF
危重病人的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任成山 钱桂生 +4 位作者 赵自强 胡杨腾 郭中杰 高全杰 毛宝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F002-F002,1,2,3,4,5,共6页
报告了755例危重病人2859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危重病患者酸碱失衡及血电解质紊乱是极常见的。2859例次血气分析中2768例次(96.8%)伴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碱最常见,其它依次为呼酸、三重酸... 报告了755例危重病人2859例次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测定结果,危重病患者酸碱失衡及血电解质紊乱是极常见的。2859例次血气分析中2768例次(96.8%)伴有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碱最常见,其它依次为呼酸、三重酸碱失衡、呼碱代酸、呼碱代碱、代酸和呼酸代酸等。2768例次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紊乱1283例次(46.4%),二重酸碱失衡1090例次(39.4%)和三重酸碱失衡395例次(14.2%)。通常,原发疾病引起呼碱或呼酸,随着病情的发展或不适当治疗引起代碱,严重的低氧血症、肾功能障碍和休克可引起代酸。治疗原则为,救治原发疾病为基础,正确判断为先导,从纠正原发失衡着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均使pH尽快恢复正常至关重要。只有当pH>7.50或<7.10时,才考虑适当给予酸性或碱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血气分析 酸碱失衡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绪钊 任成山 +3 位作者 郭中杰 高全杰 杨颂杰 陆海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59-461,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方法 分析 2 89例SIRS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 2个SIRS标准 ,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MODS则符... 目的 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认识。方法 分析 2 89例SIRS患者的临床资料 ,病人至少符合 2个SIRS标准 ,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MODS则符合各器官功能标准 ,而且在机体遭受打击 2 4小时后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结果 符合SIRS的危重病患者 2 89例 ,其中符合 2项标准者 75例 (2 5 9% ) ,3项者 10 4例 (36 0 % ) ,4项者 110例 (38 1% )。SIRS发展为MODS者2 0 3例 (70 2 % ) ,其中SIRS 2项者 5 4例 (2 6 6 % ) ,3项者 78例 (38 4% ) ,4项者 71例 (35 0 % )。死亡 15 0例 (73 9% ) ,其中SIRS2项者 38例 (2 5 3% ) ,3项者 5 9例 (39 3% ) ,4项者 5 3例 (35 3% ) ;二脏衰死亡 2 6例 (42 6 % ) ,三脏衰死亡 5 0例 (74 6 % ) ,四脏衰死亡 41例 (95 3% ) ,≥五脏衰死亡 33例 (10 0 0 % )。结论 SIRS可由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且均能导致MODS ,阻断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 -a的效应 ,对SIRS的发生有预防价值 ,可望降低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下载PDF
中暑的院外急救
18
作者 郭中杰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3年第7期31-32,共2页
中暑是指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为夏季多发病.一般在高热环境中或在烈日暴晒下时会发生,尤其在湿度高、通风不良以及剧烈活动时更易发生中暑现象.
关键词 中暑 原因 临床表现 院外急救 物理降温 预防
下载PDF
心绞痛的家庭急救
19
作者 郭中杰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3年第5期31-31,共1页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其为心肌缺血、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不进行急救,可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即导致患者死亡.
关键词 心绞痛 家庭急救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劳累
下载PDF
成人斯蒂尔病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全杰 史忠 +1 位作者 郭中杰 陆海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确诊的A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AOSD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形性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确诊的A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AOSD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形性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及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结论AOS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是AOSD的主要临床特点,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