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对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预测研究
1
作者 谢育韬 郭丹铃 +3 位作者 陈映雪 张植凯 陆琼霞 吴丽曼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12~14周,14^(+1)~17周,17^(+1)~20周孕妇的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孕12~20周单胎妊娠孕妇9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 目的探讨妊娠12~14周,14^(+1)~17周,17^(+1)~20周孕妇的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孕12~20周单胎妊娠孕妇9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进行分组,分为3组。第一组为12~14周264例,第二组为14^(+1)~17周441例,第三组为17^(+1)~20周298例。均排除其他合并症。收集孕妇建档时的身高、体质量、腰围、空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三酰甘油(TG),参考公式计算获得每例孕妇的建档CVAI值,以妊娠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判断有无GDM,统计CVAI预测GDM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和CVAI最佳阈值。结果第一组孕妇诊断为GDM有28例,GDM组的BMI均值(23.08±2.84)kg/m^(2)明显高于非GDM组(20.88±3.1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年龄均值(31.11±4.43)岁明显高于非GDM组(29.2±3.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GDM组的CVAI(86.58±19.6)明显高于非GDM组(38.3±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诊断为GDM 81例,第二组GDM组TG(1.16±0.73)mmol/L明显高于非GDM组(1.42±0.6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诊断为GDM 53例。GDM组的BMI(30.66±3.82)kg/m^(2)明显高于非GDM组(29.42±4.08)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年龄(30.66±3.83)岁明显高于非GDM组(29.42±4.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腰围(88.2±6.61)cm,明显高于非GDM组(80.65±7.9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GDM组TG(1.88±0.80)mmol/L明显高于非GDM组(1.54±0.6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GDM组的HDL-C(1.67±0.39)mmol/L明显大于非GDM组(1.86±0.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GDM组的CVAI(60.20±24.82)明显高于非GDM组(30.71±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利用CVAI预测GDM诊断阈值>37.757,诊断灵敏度60.7%,特异度79.3%,曲线下面积AUC 70.8%(P=0.0002)。第三组利用CVAI预测GDM诊断阈值>44.7954,诊断灵敏度75.5%,特异度73.8%,曲线下面积AUC 78.7%(P<0.0001)。结论CVAI值对孕12~14周,17^(+1)~20周孕妇的GDM的发生均有预测作用,对17^(+1)~20周的孕妇GDM的发生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中国内脏脂肪指数 孕周 体质量指数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LEARNS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丹铃 谢育韬 郑晓敏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10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LEARNS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产科门诊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开展健康教... 目的探讨LEARNS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产科门诊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比较2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控制情况、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控制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171,P=0.013;χ^(2)=9.219,P=0.002;χ^(2)=9.259,P=0.002;χ^(2)=9.412,P=0.002),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12.972,P<0.001),羊水过多、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982,P=0.008;χ^(2)=7.688,P=0.006;χ^(2)=4.904,P=0.027);2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ARNS模式可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血糖及体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S模式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丹燕 林瑄 +2 位作者 郭丹铃 李爱军 陈楚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经验,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并与启用洁净手术室(A组)前同一时间段内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经验,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并与启用洁净手术室(A组)前同一时间段内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A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05%,B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5%,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手术室 空气净化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锦茹 郑良杰 +1 位作者 郭丹铃 李爱军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每组各48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手术体位摆放由医生和护士一起完成...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每组各48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手术体位摆放由医生和护士一起完成,研究组采用医护患共同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和与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体位摆放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的组内比较,研究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研究组发生上肢和下肢疼痛、麻木等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采用医护患共同完成,不仅保证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平稳,而且降低了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手术体位 生命体征 护理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丹燕 陈楚琴 +2 位作者 郭丹铃 洪少鸣 蚁璇 《现代医院》 2007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关键环节。方法对102例施行胸椎及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能顺利完成,医护配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器械准备齐...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关键环节。方法对102例施行胸椎及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能顺利完成,医护配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器械准备齐全,正确选用椎体钉;手术配合默契敏捷;为患者术前抽自体血备术中回输或术中应用血液回收装置是应对手术大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用血安全。以上这些都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前路手术 术中配合
下载PDF
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腔镜专业护士培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锦茹 肖丹 +1 位作者 郭丹铃 吴丹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3期3537-3540,共4页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腔镜专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前发放培训需求问卷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培训人员的现状,成立工作坊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和流程。按工作坊模式分7批(每批6人)进行腔镜专业培训。比较培训...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腔镜专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前发放培训需求问卷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培训人员的现状,成立工作坊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和流程。按工作坊模式分7批(每批6人)进行腔镜专业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腔镜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腔镜护士专业技能和医生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模式运用于腔镜专业护士培训,有效提高腔镜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医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 腔镜 专业护士 培训
下载PDF
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手术配合
7
作者 吴宝青 李爱军 郭丹铃 《护理与康复》 2007年第10期707-709,共3页
总结43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的手术配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认为手术配合中α-干扰素分点定量黏膜下注射是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认真细致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及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延长手术间... 总结43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患儿的手术配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认为手术配合中α-干扰素分点定量黏膜下注射是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认真细致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及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延长手术间歇期、减少手术次数及降低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呼吸道肿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8
作者 吴宝青 郭丹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6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6个月鼻道窦口复合体完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6个月鼻道窦口复合体完全恢复通畅,病牙保存率58.3%(14/24),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施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强调围手术期护理的系统化及规范化,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并为病牙的一期修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慢性上颌窦炎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探讨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丹铃 周玉华 +2 位作者 吴晓英 谢育韬 郑晓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知信行模式,针对性制定详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分别为(44.55±3.52)分、(42.25±4.2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0%,护理满意度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模式 护理干预 无痛人工流产 心理健康状态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0
作者 翁桂珍 吴丹燕 郭丹铃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82-183,共2页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为了使患者更加...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为了使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地度过手术期,防止术后并发症,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2005年11月起我科成立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对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使护理质量大大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手术 护理干预 复苏期 拔除气管导管 静脉输液外渗 “以人为本” 安全隐患 引流管脱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