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病源候论》饮食致病说对中医病因学的贡献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丽娃 黄健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8期599-601,共3页
《诸病源候论》第一次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全面论述,非常重视饮食不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诸多病证中有所阐述,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其有关方面的论述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概括主要学术成就为:... 《诸病源候论》第一次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全面论述,非常重视饮食不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诸多病证中有所阐述,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其有关方面的论述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概括主要学术成就为:(1)饮食致病,形式多样;(2)饮食过量,大饱伤脾;(3)过食生冷,阴阳失衡;(4)饮食偏嗜,百病丛生;(5)饮食不慎,食物中毒;(6)养生防病,饮食宜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病因 饮食
下载PDF
中医“问情志”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丽娃 黄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8-899,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问诊 问情志
下载PDF
《内经》与中国古代的精神病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丽娃 黄健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49,共2页
《内经》与中国古代的精神病学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郭丽娃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黄健关键词黄帝内经,古代精神病学中医精神病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内... 《内经》与中国古代的精神病学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郭丽娃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黄健关键词黄帝内经,古代精神病学中医精神病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内经》,对于其理论的形成、治疗大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古代精神病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概况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丽娃 黄健 《北京中医》 2002年第5期306-308,共3页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试论唐代食疗学的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丽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67-71,共5页
隋唐时期,由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古代食疗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前代相比,主要表现在:食疗学思想的发展;食疗食物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以及对营养性疾病的认识和食疗方法,出现了现存我... 隋唐时期,由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古代食疗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前代相比,主要表现在:食疗学思想的发展;食疗食物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以及对营养性疾病的认识和食疗方法,出现了现存我国古代最早的营养疗法专篇《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和食疗专著《食疗本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疗 唐代 中国医药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近况 被引量:6
6
作者 郭丽娃 《北京中医》 1997年第5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疗法 厌食症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丽娃 黄健室 《北京中医》 2004年第6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中医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安蛔调中汤治疗小儿肠痉挛11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丽娃 张可朋 张海滨 《北京中医》 1999年第1期39-39,共1页
小儿肠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期反复腹痛为临床特征。西医解痉治疗,虽能缓解一时疼痛,但不能消除症状。周跃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40余年,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拟安蛔调中汤治疗小儿肠痉挛,疗... 小儿肠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长期反复腹痛为临床特征。西医解痉治疗,虽能缓解一时疼痛,但不能消除症状。周跃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40余年,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拟安蛔调中汤治疗小儿肠痉挛,疗效显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痉挛 调中和胃 安蛔止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周跃庭医案三则
9
作者 郭丽娃 《北京中医》 1998年第2期49-50,共2页
一、长期低热吴某某,男9岁,1997年9月4日初诊。患儿低烧四月余,高时体温为37.6℃。胸片、肝功能、血沉正常,OT试验(一),西医拟诊“低烧待查”。用抗炎、退热药后低热一直未退,求治于中医。诊见患儿精神尚好,舌暗... 一、长期低热吴某某,男9岁,1997年9月4日初诊。患儿低烧四月余,高时体温为37.6℃。胸片、肝功能、血沉正常,OT试验(一),西医拟诊“低烧待查”。用抗炎、退热药后低热一直未退,求治于中医。诊见患儿精神尚好,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滑略数。查:咽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跃庭 儿科 低热 便血 脱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浅析张从正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78,共3页
从以下方面阐述张从正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①创立用以说明中医心身疾病发生 并指导临床诊疗用药的“痰迷心窍”学说。②以张氏诊治惊病诸证、躁狂症、梦交、不孕 症、产后心风为例,说明其用汗、吐、下三法治疗中医心身疾病的临床... 从以下方面阐述张从正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①创立用以说明中医心身疾病发生 并指导临床诊疗用药的“痰迷心窍”学说。②以张氏诊治惊病诸证、躁狂症、梦交、不孕 症、产后心风为例,说明其用汗、吐、下三法治疗中医心身疾病的临床特点。③在承袭 《黄帝内经》情志相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九气感惑论”,扩大了心理疗法治疗中医心 身疾病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情志 张从正 九气感惑论 心理疗法
下载PDF
孙思邈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孙思邈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效法《黄帝内经》,从“七情内伤”立论,倡“痰热相感”说;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认为女性一生可因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而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并提出女性妊娠、产后心身疾病的相关治... 孙思邈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效法《黄帝内经》,从“七情内伤”立论,倡“痰热相感”说;提出中医心身疾病的分类方法;认为女性一生可因特殊的生理、心理变化而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并提出女性妊娠、产后心身疾病的相关治则与方药;重视儿科心身疾病的预防,并提出了儿童痫证的辨证方法及相关方药;强调中医心身疾病的食养食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身医学 七情内伤 痰热相感 孙思邈
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模拟问诊实验教学的尝试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志东 李冬华 +7 位作者 崔海 王宝华 郭丽娃 范晔 刘文兰 杨铮 王文娟 岳竹君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问诊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将41名学生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和B组(未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两大组,进行A组与B组比较;再将B组进行自身前后(其中,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前仍称B组,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后称为C... 目的探讨中医问诊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将41名学生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和B组(未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两大组,进行A组与B组比较;再将B组进行自身前后(其中,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前仍称B组,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后称为C组)对照比较的方法,考核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前后学生掌握中医问诊内容及技巧的成绩。结果A组成绩优于B组(对照组),C组成绩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问诊实验教学"法可提高学生问诊内容掌握和技巧的水平,是中医问诊实验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问诊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物理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年第2期3-12,共10页
中国古代物理疗法是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该文分矿泉疗法、拔罐疗法、蜡疗法、磁疗法、泥砂疗法和水疗法6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物理疗法的历史、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特点作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物理疗法 中国 古代 磁疗法 矿泉疗法
下载PDF
《名医类案》中医心身医学成就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1-261,274,共2页
关键词 名医类案 心身医学
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辨证实践课的循序渐进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志东 李冬华 +6 位作者 范晔 郭丽娃 董晓英 马赟 杨铮 周杰 刘文兰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阐述了在《中医诊断学》辨证实践课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根据《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按照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尤其是临床能力的培养方面,始终围绕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这一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认为在实践课教学中,先从... 阐述了在《中医诊断学》辨证实践课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根据《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按照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尤其是临床能力的培养方面,始终围绕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这一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认为在实践课教学中,先从已有四诊记录的纸质病历入手,进而采取模拟病人训练,最终临床见习接触真实病例,让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四诊收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辨证能力,及早认识临床优势;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教学 临床技能
下载PDF
《寿世保元》对中医老年医学的贡献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东辉 郭丽娃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3,共2页
《寿世保元》集中体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对中医老年医学的贡献。其学术成就为:根据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设立专方专药治疗老年病证;阐述人体衰老机制为“肾间动气”虚衰;提出养生关键在于调摄,包括调摄心神、起居、饮食及调制补药;... 《寿世保元》集中体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对中医老年医学的贡献。其学术成就为:根据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设立专方专药治疗老年病证;阐述人体衰老机制为“肾间动气”虚衰;提出养生关键在于调摄,包括调摄心神、起居、饮食及调制补药;并创制及整理却病延年的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廷贤 寿世保元 中医 老年医学
下载PDF
北京近现代百余位名老中医学医经历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娟 郭丽娃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9期694-695,共2页
通过对北京近现代162位名老中医的学习经历进行考察,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发现,各医家的学习目标通常是以立志的形式体现的;学习态度通常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入门书... 通过对北京近现代162位名老中医的学习经历进行考察,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发现,各医家的学习目标通常是以立志的形式体现的;学习态度通常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入门书籍、中医经典著作、各家专著三个层次;学习方法主要有研读医书打基础,跟师侍诊采诸家之长,临床实践积累经验,勤于思考、细心揣摩、融会贯通等四个方面。该研究结论对当今中医院校教育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今后中医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成才经验 名老中医 学医经历
下载PDF
古代自然疗法的发展与东西方传统文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期52-53,共2页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以致中西古代自然法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两种医学的特征。
关键词 西方传统文化 两种文化 东西方民族 中医养生学 养生思想 古代养生 古代文化 古希腊自然哲学 自然地理环境 精神内守
下载PDF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师资队伍现况分析及学科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爱军 郭丽娃 +1 位作者 常景华 宋颖艳 《北京中医》 2006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中医药师资队伍是高等中医院校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本文用统计学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师资队伍的现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中医药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朱丹溪心身医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健 郭丽娃 《山西中医》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丹溪的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从痰邪立论,完善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2)法从《内经》,集中医治疗实邪郁证之大成,创六郁辨证;(3)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上,主张以调气为主,祛痰为先,辨证施治,同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
关键词 朱丹溪 心身医学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