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玉光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间质性肺疾病经验
1
作者 郭丽娅 焦以庆 +5 位作者 王亚南 郭亚丽 卢幼然 马家驹 张宗学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313-1316,共4页
王玉光教授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ILD)长期的临床观察,根据本病病程的发展,从疾病的分类特点、临床特征、发生发展及行为学分类,临证中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ILD,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肺痹期主要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肺气... 王玉光教授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ILD)长期的临床观察,根据本病病程的发展,从疾病的分类特点、临床特征、发生发展及行为学分类,临证中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ILD,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肺痹期主要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肺气不通所致,治疗上以祛邪开痹、通达肺脏气机为主,同时兼以扶正。代表方剂有芪银三两三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地黄汤、当归四逆汤、桑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茯苓丸等。肺痿期主要为久病劳伤所致肺叶痿弱失用所致,治疗上以肺肾双补、益气养阴、填精纳气为主,同时兼以祛邪。代表方剂有升阳益胃汤、熟地锁阳方、理阴煎、生脉散、六味回阳饮、金水六君煎等。喘脱期主要为疾病终末期,久病耗损,真元亏耗,宗气大虚,肾阴阳俱损,肾不纳气,发为喘脱,治疗上主要以补肾、纳气、填精、固脱为主。代表方剂有大补元煎、薯蓣纳气丸、参赭镇气汤、大补阴丸合补中益气汤合生脉饮、来复汤、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分期论治 肺痹 肺痿 喘脱 王玉光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感染轻症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方辉 王玉光 +3 位作者 张宁 侯小双 郭丽娅 卢幼然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京冀两地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病例的症状变化规律及中医病证特点。方法通过回顾2022年1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病例在... 目的分析京冀两地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病例的症状变化规律及中医病证特点。方法通过回顾2022年1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病例在发病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中医症状表现,对其中医病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收集确诊病例350例,年龄以中青年为主,疫苗覆盖率较高,基础病较少。从病毒核酸或者病原检测阳性至临床症状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 d,从临床症状出现至消失的中位时间为7 d。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第1天以发热为最突出的症状,伴见恶寒、肌肉酸痛、头痛、头晕头重、肢体困重等全身症状;起病第1天多数患者即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第3天以咳嗽为最突出的症状;发热仍为优势症状,但占比下降;恶寒、肌肉酸痛、肢体困重的全身症状占比下降,而口咽干燥症状较突出。第5天、第7天症状相似,均以咳嗽、咳痰、口咽干燥、咽干、乏力、咽痒、鼻塞、流清涕为主要表现;嗅觉或味觉减退、口苦、尿黄症状成为优势症状。结论350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起病主要以太阳伤寒表证(风寒外束)兼夹湿邪为主要特征;病变过程中,轻症患者多从热化、燥化;感染后期肺脾气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 轻症 中医病证 传变规律 北京 河北
原文传递
回顾性分析肺结节病33例的中医证候特征
3
作者 卢幼然 郭丽娅 +1 位作者 李睿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分析33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2017年6月—2022年8月收治的33例肺结节病患者证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肺结节病患者共有15个证候类型,占比前3位的为痰浊内盛证、脉络瘀阻证、湿热内蕴证;以舌淡... 目的分析33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2017年6月—2022年8月收治的33例肺结节病患者证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肺结节病患者共有15个证候类型,占比前3位的为痰浊内盛证、脉络瘀阻证、湿热内蕴证;以舌淡、白苔、脉弦为主要的舌脉特征;病位以肺、肝、脾三脏为主。影像分期Ⅰ期、Ⅱ期肺结节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热、痰浊、瘀血等实证为主;Ⅲ期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型占比高;Ⅳ期患者可见气阴两虚的纯虚证型。结论肺结节病患者病情复杂,常为复合证型,同时累及多个脏腑,痰浊、瘀血、湿热是其主要病机;证型与分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病 中医证候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丽娅 王玉光 +6 位作者 刘建 袁怀平 韩雪 霍建伟 马家驹 卢幼然 焦以庆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500-504,513,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同属于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并分别造成了20世纪之后人类历史上三次传染病的流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同属于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并分别造成了20世纪之后人类历史上三次传染病的流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SARS-CoV、MERS-CoV、2019-nCoV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所引起肺炎的诊断、影像以及治疗等临床特征进行综述,比较异同点,以期对2019-nCoV导致的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医药在冠心病中西医治疗中的优势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丽娅 牛燕运 金玫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步增加。随着人类生活、行为及环境的改变,我国自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步增加。随着人类生活、行为及环境的改变,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西医治疗 中医优势 综述
下载PDF
王玉光应用燥湿化痰、滋肾运脾法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丽娅 王亚南 +4 位作者 祝勇 焦以庆 张圆 卢幼然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325-1327,共3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点[1]。本病隐匿起病,胸部高分辨CT特征表现为“铺路石征”[2],自愈率低,复发率高,肺纤维化发生率高,目前尚无...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点[1]。本病隐匿起病,胸部高分辨CT特征表现为“铺路石征”[2],自愈率低,复发率高,肺纤维化发生率高,目前尚无国际共识的治疗方案。中医古籍中无PAP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燥湿化痰 滋肾运脾 金水六君煎 王玉光
原文传递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急性加重期61例中医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丽娅 焦以庆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61例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急性加重期(AE-DP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AE-DPLD患者61例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61例AE-DPLD患者所占... 目的分析总结61例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急性加重期(AE-DP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AE-DPLD患者61例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61例AE-DPLD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的前5位证候类型包括:脾肺气虚证、痰湿内阻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内阻证、中气下陷证,寒证、虚证所占比例较高,病位在肺、脾者所占比例较高。接受中药内服治疗者60例,共涉及38个方剂,以益气养阴、温阳化湿为主要功效者所占比例最高。临床表现为发热的患者,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影像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患者,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影像学表现为机化性肺炎(OP)患者,热证、表证所占比例高于UIP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患者。低氧血症患者中脾肺气虚证所占比例最高。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病位累及肾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应用机械通气者。转归差者以虚证为主。结论气虚、痰湿是AE-DPLD患者的主要证型表现,肺、脾是主要病位,治法以益气养阴、温阳化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急性加重 中医证候特征
原文传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丽娅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839-841,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合格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普遍存在多数医师从课堂到临床角色的转换困难,不能确定工作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对住培医师培训意义认识不足,科室对轮转医师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住培医师对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合格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普遍存在多数医师从课堂到临床角色的转换困难,不能确定工作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对住培医师培训意义认识不足,科室对轮转医师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住培医师对工作不确定性、归属感、收入保障及专业限制等方面存在担忧;出科考核作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控制的中间环节有待规范。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使住培医师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制定学习计划及目标,重视床旁带教,严格病历书写要求,结合个体化培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严格考核制度,以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问题 措施
原文传递
老年性震颤的辨证施治
9
作者 郭丽娅 陈娓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性 震颤性麻痹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邹志东 刘宁 +4 位作者 郭鹏 郭丽娅 孙悦 石珺 王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69-1572,共4页
通过对近10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 通过对近10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天麻、茯苓、白药、泽泻、川芎等。②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前6位同总体用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牛膝、茯苓、天麻、川芎、白芍、泽泻等。③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肝阳上亢证为钩藤、牛膝、白芍、天麻、川芎、菊花等,肝肾阴虚证为枸杞子、牛膝、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牡丹皮等,肝火炽盛证为黄芩、夏枯草、钩藤、栀子、龙胆草、菊花等,痰浊上扰证为茯苓、半夏、橘皮、白术、天麻、甘草等,肝风内动证为天麻、钩藤、白芍、石决明、半夏等,瘀阻脑络证为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三七等,阴阳两虚证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肉桂、附子、牛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用药规律 北京地区
下载PDF
牛磺酸和鸡冠花提取物对大鼠血清锌、铜、钙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万里 田玉慧 +4 位作者 丰慧根 涂白杰 杨立俭 郭丽娅 陈建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1-343,共3页
SD大鼠40只,喂基础饲料预试验观察1周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G)、高脂对照组(HF)、牛磺酸(TA)组、鸡冠花提取物(EC)组,每组10只。NG组喂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均喂高脂饲料,连续8周;TA组每日灌胃TA1... SD大鼠40只,喂基础饲料预试验观察1周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G)、高脂对照组(HF)、牛磺酸(TA)组、鸡冠花提取物(EC)组,每组10只。NG组喂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均喂高脂饲料,连续8周;TA组每日灌胃TA100mg/kg,EC组。每日灌胃EC100mg/kg。结果表明,牛磺酸和鸡冠花提取物不仅能显著增加高脂大鼠红细胞SOD水平,降低动脉壁TC、MDE及血清LDH含量(P<0.05或P<0.01),而且可显著提高血清锌含量(P<0.05),同时鸡冠花可提高高脂大鼠血清铜含量(P<0.01)。牛磺酸和鸡冠花显著地降低了高脂大鼠的血清铜/锌比值(P<0.01),并有降低血清钙的作用。提示牛磺酸和鸡冠花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的锌、铜、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鸡冠花 降血脂
下载PDF
心衰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仇盛蕾 金玫 +4 位作者 刘红旭 戴梅 佟丽 郭丽娅 林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3-685,共3页
目的:观察心衰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痰饮阻肺证、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心衰合剂,对照组1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 目的:观察心衰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痰饮阻肺证、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心衰合剂,对照组1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BNP、LVEF、LVED值的变化以及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计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NP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计分在生理机能、活力、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领域均较对照组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合剂能够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合剂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与红霉素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周继朴 李峻 郭丽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与长期小剂量红霉素疗法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方法:以中药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共102例,观察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疗效,采...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与长期小剂量红霉素疗法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方法:以中药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共102例,观察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疗效,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胸部HRCT影像学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共脱落4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圣乔治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健脾益气、化痰解毒为主的中药辨证治疗组,能改善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稳定期 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气、化痰解毒法 急性加重次数
下载PDF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临床思维模式的实践及探索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玉光 郭丽娅 +6 位作者 焦以庆 周继朴 张圆 李峻 李雪 刘建 马家驹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对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鉴于临床思维对临床医师培养的重要性,在住培工作中应把临床思维的提升作为培养住培医师的主线,强调中医临床思维的独立性,在制度保障下,将临床"三基三严"训练转化为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对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鉴于临床思维对临床医师培养的重要性,在住培工作中应把临床思维的提升作为培养住培医师的主线,强调中医临床思维的独立性,在制度保障下,将临床"三基三严"训练转化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石,引入临床教学路径、自编教材提升住培效率,通过临床带教、病例讨论、名老中医教学查房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的重温,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可以培养具备临床思维的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合格的中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经典教学
原文传递
蝙蝠葛苏林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光瑞 赵合运 +3 位作者 郭丽娅 刘明林 赵庆社 王彩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编福葛苏林碱(DSL)对缺血再灌注(IR)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21h取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DSL组左侧皮层锥体细胞核膜连续性破坏情况和胞质密度改变及空泡的多... 目的探讨编福葛苏林碱(DSL)对缺血再灌注(IR)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21h取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DSL组左侧皮层锥体细胞核膜连续性破坏情况和胞质密度改变及空泡的多少等均明显轻子单纯IR组。结论从超微结构方面证明DSL对IR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苏林碱 脑缺血 再灌注 超微病理学
下载PDF
138例慢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患者中医咳痰喘症状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亚南 王玥 +8 位作者 赵学慧 李浩源 焦以庆 郭丽娅 刘锡曈 刘建 郭亚丽 孟令鑫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归纳分析138例慢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chronic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F-ILD)患者的中医咳痰喘症状特点。方法纳入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就诊的CF-ILD患者,以填写中医症... 目的归纳分析138例慢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chronic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F-ILD)患者的中医咳痰喘症状特点。方法纳入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就诊的CF-ILD患者,以填写中医症候量表的方式收集患者咳痰喘中医症状特点。结果 CF-ILD患者咳嗽特点为:冬季咳嗽重(54.62%)、遇油烟异味加重(78.46%);咳嗽常见伴随症状为:气短(53.08%)、胸闷(44.62%)、胸中发紧(23.85%);咳痰特点为:少痰(60.77%)、痰黏(56.92%)、白痰(66.15%)。喘证多表现为:活动后气短(87.69%)、呼吸浅快(75.38%)、气不够用(66.92%)。结论 CF-ILD患者咳嗽及呼吸困难具有明显异质性,临床中需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致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 咳嗽 呼吸困难 症状学
原文传递
心痛从肝论治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燕运 郭丽娅 金玫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8期641-644,共4页
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之谓,《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则首次正式提出胸痹之名。
关键词 心痛 从肝论治 综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与常见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 袁怀平 +4 位作者 焦以庆 郭丽娅 韩雪 霍建伟 王玉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629-634,共6页
2019-nCoV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特征多种多样,COVID-19影像学早期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网格影,病情进展时以弥漫实变为主;与腺病毒感染以叶段分布的实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气道壁增厚、树芽征有明显区别。不同的... 2019-nCoV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特征多种多样,COVID-19影像学早期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网格影,病情进展时以弥漫实变为主;与腺病毒感染以叶段分布的实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气道壁增厚、树芽征有明显区别。不同的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及一定的差异性,需结合易感人群、临床特征和病原学检查等能够更为精准地诊断COVID-19及其他常见的病毒性肺炎。为此,本研究对COVID-19及常见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对病毒性肺炎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胸部影像特征 病毒性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研究——以江汉大学的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丽娅 陈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第28期40-41,共2页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此推动创新创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引擎,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为导向的创...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此推动创新创业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引擎,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为导向的创业风口上,于2011年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新型通讯应用微信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本文旨在通过以江汉大学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实例对基于此种新型创业方式的四种创业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为大学生在微信创业的进入行业及商业模式的选择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营销
下载PDF
汗分生理病理,脏腑相关;暑分阴暑阳暑,汗出可散
20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8 位作者 张保春 刘宁 张玉平 冯淬灵 张立山 王玉光 郭丽娅 卢幼然 张楷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04-2107,共4页
汗的生理病理与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生汗之脏为脾胃,司汗之脏为肺肾,调汗之脏为心肝。许多疾病还可表现为汗出异常,汗出异常是病症表现,也可以是病因。汗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气不固,二是热蒸汗出,三是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汗证既可... 汗的生理病理与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生汗之脏为脾胃,司汗之脏为肺肾,调汗之脏为心肝。许多疾病还可表现为汗出异常,汗出异常是病症表现,也可以是病因。汗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气不固,二是热蒸汗出,三是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汗证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病,也常出现在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继发的汗证,年轻患者精神紧张出现的汗证等。临床上可通过观察汗量、汗色等进行诊断与辨证,通过调整营卫、阴阳、心肺等脏腑功能以治疗汗证。阳气虚不能固表用玉屏风散;阴虚内热,虚热蒸津外泄,用当归六黄汤;邪热郁于内,或阴虚阳亢应从心论治;湿热上蒸,用三仁汤、温胆汤等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熏蒸等方法调治汗窍来调整脏腑功能。汗法为中医八法之一,有峻汗与温和发汗之分。汗法可以宣肺解表、利水消肿、解毒消疮、透达表里,具有多方面的功用。暑邪分为阴暑和阳暑,治疗暑湿为病,除需要重视理脾化湿外,还应重视通过汗窍宣透外邪,保持汗出对暑病退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窍 汗证 汗法 暑邪 阴暑 阳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