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1
作者 何文彬 张捷文 +4 位作者 徐晴元 侯莎 吴昌正 郭丽琼 林俊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近年来,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对酸性蛋白酶的需求不断增长。发酵酱醪作为天然的微生物菌种库,含有各种特性优越的菌株。该研究旨在发酵酱醪中筛选出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微生物菌株。共筛选出14株不同形态的霉菌,经过复筛,最后... 近年来,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对酸性蛋白酶的需求不断增长。发酵酱醪作为天然的微生物菌种库,含有各种特性优越的菌株。该研究旨在发酵酱醪中筛选出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微生物菌株。共筛选出14株不同形态的霉菌,经过复筛,最后筛选出一株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命名为JL-08。随后,通过对黑曲霉JL-08产生的酸性蛋白酶进行性能评价,发现其具有在高盐发酵产品中的应用潜力。再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影响黑曲霉JL-08酸性蛋白酶酶活力的重要因素并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碳氮比(C/N)、酪蛋白添加量、天冬氨酸添加量和苏氨酸添加量4个因素。最后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的因素组合为(C/N)16∶1、1%酪蛋白1.5 mL、30 mmol/L天冬氨酸1.5 mL。在此条件下,酸性蛋白酶酶活力提高至(5507±426)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蛋白酶 筛选 黑曲霉 因素优化
下载PDF
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云南白药对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及对RDW、PDW水平影响
2
作者 郭丽琼 胡正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云南白药对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Non variceal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的应用效果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云南白药对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Non variceal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的应用效果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水平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ANVUGIB患者展开研究,按抽签法分为铝碳酸镁组与联合组,每组各60例。铝碳酸镁组采用铝碳酸镁混悬液治疗,联合组采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完全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治疗前后RDW、PDW水平,最后对比其内镜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铝碳酸镁组的78.33%(P<0.05);联合组完全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铝碳酸镁组,联合组再出血发生率5.00%、输血率20.00%低于铝碳酸镁组的16.67%,38.33%(P<0.05);治疗后联合组RDW、PDW水平均低于铝碳酸镁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d、治疗后2d、治疗后3d内镜评分低于铝碳酸镁组(P<0.05)。结论针对ANVUGIB患者采取铝碳酸镁混悬液联合云南白药治疗疗效更优,可缩短止血时间、血压异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及输血率,改善治疗后RDW、PDW水平,减轻内镜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混悬液 云南白药 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文传递
蔗糖磷酸化酶的异源表达及合成蜜二糖条件优化
3
作者 张瑾 谢露 +3 位作者 郭丽琼 叶志伟 魏韬 林俊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81-190,共10页
为挖掘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合成蜜二糖的潜力、降低蜜二糖制备的工业成本,该研究利用大肠杆菌对SPase基因进行异源表达,通过镍柱纯化后表征其酶学性质,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合成蜜二糖的最佳反应条件,成功将芒果源... 为挖掘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合成蜜二糖的潜力、降低蜜二糖制备的工业成本,该研究利用大肠杆菌对SPase基因进行异源表达,通过镍柱纯化后表征其酶学性质,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合成蜜二糖的最佳反应条件,成功将芒果源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的SPase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获得可溶性SPase。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比酶活为78 U/mg,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6.0。以此为基础利用SPase进行蜜二糖的合成优化,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添加200 g/L蔗糖、400 g/L D-半乳糖和390 U/L的SPase,反应24 h最高可获得浓度为(34.20±0.92)g/L的蜜二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磷酸化酶(SPase)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功能性低聚糖 蜜二糖
下载PDF
蛹虫草新菌株ZA10-C4的培养体系优化及虫草素高效制备
4
作者 麦梦贤 郭丽琼 +4 位作者 魏韬 邹苑 郑倩望 叶志伟 林俊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4,共10页
蛹虫草菌株ZA10-C4是经杂交育种得到的高产虫草素的新菌株,为了获得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提高虫草素产量,作者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并用大孔树脂NKA-Ⅱ吸附法提取纯化发酵液中的虫草素。ZA10-C4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 蛹虫草菌株ZA10-C4是经杂交育种得到的高产虫草素的新菌株,为了获得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提高虫草素产量,作者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并用大孔树脂NKA-Ⅱ吸附法提取纯化发酵液中的虫草素。ZA10-C4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7.99g/L、酵母提取粉41.13g/L、L-丙氨酸11.83g/L、KH_(2)PO_(4)2.00 g/L、MgSO_(4)1.50 g/L、维生素B112 mg/L。在此优化条件下,虫草素产量达到(4503.14±15.54)mg/L,较优化前提高1.66倍。同时,得到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自然pH、上样体积600 mL、上样和洗脱流量240mL/h、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体积800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虫草素纯度为94.89%,得率为89.57%。该研究为蛹虫草新菌株ZA10-C4的大规模生产及虫草素的高效制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菌株培养 纯化 高效制备
下载PDF
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5
作者 陈斗艺 邱晓敏 +5 位作者 林美云 郑倩望 叶志伟 郭丽琼 林俊芳 邹苑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5,共9页
该研究采用大豆乳、腰果乳及巴旦木蛋白为原料制备一种奶酪类似物,目的是确定最佳工艺配方以制备出高品质的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然后评价其理化性质、感官特性、储藏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最佳品质的大豆-坚果奶酪类似... 该研究采用大豆乳、腰果乳及巴旦木蛋白为原料制备一种奶酪类似物,目的是确定最佳工艺配方以制备出高品质的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然后评价其理化性质、感官特性、储藏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最佳品质的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基本配方为(皆为质量分数):腰果乳50.00%,大豆乳50.00%;并以植物乳质量为基准,依次添加植物油3.09%(椰子油与葵花籽油比例为7:3)、巴旦木蛋白2.01%、TG酶0.33%、柠檬酸0.10%、乳酸0.10%;以凝乳质量为基准,添加胶体1.08%、蔗糖4.00%。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硬度值0.88 N、整体感官评分7.71分,可以与商品化动物奶酪相媲美。此外,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其硬度值从0.94 N增加到1.15 N,无明显变硬和析水现象。体外消化结果显示其蛋白电泳条带在肠道消化180 min后全部消失,游离脂肪酸释放速率为60%。因此,制备的大豆-坚果奶酪类似物营养价值高,具有较佳的感官品质,储藏稳定性好且蛋白易于消化,能够作为动物奶酪的替代物以满足人们对奶酪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坚果 奶酪类似物 质构 感官评定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LpispA的功能鉴定
6
作者 李舒丽 谢卓婷 +4 位作者 沈润泽 郭丽琼 林俊芳 陈谋通 叶志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与化学合成法和植物提取法相比较,利用微生物法合成新型的、高价值的类胡萝卜素,具有食用安全和经济可行等优势。植物乳植杆菌作为天然C_(30)类胡萝卜素来源的几种细菌之一,其类胡萝... 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与化学合成法和植物提取法相比较,利用微生物法合成新型的、高价值的类胡萝卜素,具有食用安全和经济可行等优势。植物乳植杆菌作为天然C_(30)类胡萝卜素来源的几种细菌之一,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却尚未被阐明清楚。该论文基于转录组数据对一株海洋源植物乳植杆菌中的LpispA基因进行克隆、绘制系统进化树,并构建了类胡萝卜素合成功能互补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AC-BETA∆E-ispA,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产物成分。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LpispA与桃色欧文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pAC-BETA∆E-ispA的β-胡萝卜素(C_(40))产量为0.05 mg/g DCW。因此,LpispA在大肠杆菌功能互补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GGPP)合成酶的活性,也即说明LpispA在细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可作为类胡萝卜素合成多功能酶,共同参与C_(30)和C_(40)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该研究为植物乳植杆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和利用植物乳植杆菌作为类胡萝卜素补充剂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植物乳植杆菌 LpispA基因 互补表达
下载PDF
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在酱油中的应用
7
作者 邹谋勇 王珂瑶 +2 位作者 公维明 郭丽琼 林俊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该研究从传统酱油发酵醪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酵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研究其耐盐性能,并将其应用于酱油生产中。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1株可代谢合成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酵母L9-1... 该研究从传统酱油发酵醪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酵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研究其耐盐性能,并将其应用于酱油生产中。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1株可代谢合成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酵母L9-1,经鉴定,其为伯顿丝孢毕赤酵母(Hyphopichia burtonii)。菌株L9-1可耐受18%Na Cl,能够在酱醪发酵液中正常生长代谢,并合成4-乙烯基愈创木酚。在添加50 mg/L阿魏酸时,接种菌株L9-1可将酱醪发酵液中的4-乙烯基愈创木酚含量提高36.2倍,可显著提高总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pH和还原糖含量(P<0.05),但对氨基酸态氮和盐分影响不显著(P>0.05)。将4-乙烯基愈创木酚强化的酱醪发酵液添加到成品酱油中,可改善酱油酱香、醇香、焦香和综合香气,一定程度提升酱油厚味和综合口感并缓和咸味,表明菌株L9-1在改善酱油风味和品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愈创木酚 酵母 筛选 鉴定 酱油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金针菇体外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建立
8
作者 杜燕燕 伍土恒 +3 位作者 陈柏雄 叶志伟 林俊芳 郭丽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5,共8页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在食药用菌中也有一些成功应用,但其效率偏低。作者以pyrG为目的突变基因,设计并在体外合成gRNA,与蛋白质SpCas9组装成RNP复合...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在食药用菌中也有一些成功应用,但其效率偏低。作者以pyrG为目的突变基因,设计并在体外合成gRNA,与蛋白质SpCas9组装成RNP复合物,采用PEG法将RNP复合物转入金针菇原生质体,同时对转化系统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软件预测的高分值gRNA不一定有活性,需要在体外与SpCas9组装后对目的基因进行切割鉴定。有活性的RNP复合物转入金针菇原生质体后能够特异性编辑目的基因,而没有活性的RNP复合物转入金针菇后则不能编辑目的基因;在金针菇的转化体系中加入Triton X-100能有效促进RNP复合物进入原生质体。金针菇突变株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在靶点发生了小片段的插入,说明这些突变株主要是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改变基因组信息。作者成功构建了金针菇体外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编辑效率为60%。该研究为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金针菇新品种及其他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下载PDF
杏鲍菇麦角硫因生物合成基因挖掘及在酵母中的组合表达
9
作者 郭心悦 潘涛 郭丽琼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1-849,共9页
【目的】麦角硫因(EGT)是一种组氨酸衍生而来的天然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以及预防神经系统类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从杏鲍菇中挖掘出EGT合成酶基因并在酵母中进行表达及功能鉴定,阐明杏鲍菇EGT的合成途径,为高效合成EGT提供... 【目的】麦角硫因(EGT)是一种组氨酸衍生而来的天然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以及预防神经系统类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从杏鲍菇中挖掘出EGT合成酶基因并在酵母中进行表达及功能鉴定,阐明杏鲍菇EGT的合成途径,为高效合成EGT提供基因资源及培育高产EGT的杏鲍菇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杏鲍菇基因组中克隆了4个EGT合成酶基因PeEgt1、PeEgt2-1、PeEgt2-2、PeEgt2-3,并以酿酒酵母IMX581菌株为表达宿主对该基因进行异源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GT产量,鉴定基因功能。【结果】分别构建了单基因、双基因和三基因的酿酒酵母IMX581工程菌株。整合了PeEgt1的单基因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可合成EGT;与单基因工程菌株相比,整合了PeEgt1、PeEgt2-1或PeEgt1、PeEgt2-2的双基因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EGT产量均有显著提高,而整合了PeEgt1、PeEgt2-3的双基因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EGT产量没有提高。表明PeEgt1、PeEgt2-1、PeEgt2-2基因有功能,表达的酶有活性,而PeEgt2-3基因没有功能。整合了3个基因的PeEgt1-PeEgt2-1-PeEgt2-2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EGT产量较双基因工程菌株没有显著提高,推测可能是PeEgt1合成的组氨酸甜菜碱半胱氨酸亚砜底物不足以提供PeEgt2-1、PeEgt2-2两个酶的反应,限制了酿酒酵母EGT的进一步合成。【结论】在杏鲍菇中克隆的EGT合成酶基因PeEgt1、PeEgt2-1、PeEgt2-2有功能,表达的酶有活性,且PeEgt2-1、PeEgt2-2可能是同工酶;杏鲍菇EGT的生物合成途径由PeEgt1、PeEgt2两个基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硫因 杏鲍菇 基因表达 生物合成 酿酒酵母
下载PDF
抗冷冻蛋白基因遗传转化草菇的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熊盛 陈守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RT PCR技术从瑞典的北极云杉卷叶蛾幼虫中扩增出抗冷冻蛋白基因 ,利用基因枪法遗传转化草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 ,抗冷冻蛋白基因已整合进草菇基因组。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草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转基因... 采用RT PCR技术从瑞典的北极云杉卷叶蛾幼虫中扩增出抗冷冻蛋白基因 ,利用基因枪法遗传转化草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 ,抗冷冻蛋白基因已整合进草菇基因组。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草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转基因草菇生物学特性观测结果显示 ,大多数草菇转化子的生长速率明显地慢于对照的宿主菌株 ,多数转化子的菌丝也明显地比宿主菌丝细弱。转化子筛选结果表明 ,采用三轮的转化子筛选程序 ,即第一轮在固体培养基上筛选、第二轮和第三轮在液体培养基中筛选 ,有利于获得真实转化子和淘汰假转化子。转基因草菇一代低温胁迫结果证明 ,转基因草菇后代仍然具有较强的低温耐受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抗冷冻蛋白基因 转化 基因枪法
下载PDF
香菇印gpd-Le和ras-Le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丽琼 王秀旭 +2 位作者 柳永 舒薇 林俊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利用从香菇菌丝体中克隆的启动子片段gpd-Le(613bp)和ras-Le(715bp)分别连接于报告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上游,构建了启动子功能活性检测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采用PEG介导法把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分别与辅助质粒pCc10... 利用从香菇菌丝体中克隆的启动子片段gpd-Le(613bp)和ras-Le(715bp)分别连接于报告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上游,构建了启动子功能活性检测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采用PEG介导法把表达质粒pLg-gfp和pLr-gfp分别与辅助质粒pCc1001(含有trp1基因)共转化进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灰盖鬼伞粉孢子的原生质体中。经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假定转化子的分子鉴定以及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香菇gpd-Le启动子在灰盖鬼伞的菌丝中具有较强驱动外源gfp基因表达的活性,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gfp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而香菇ras-Le启动子没有检测到有驱动外源gfp基因表达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启动子活性 灰盖鬼伞 共转化 GFP基因
下载PDF
高效银耳芽孢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丽琼 刘二鲜 +1 位作者 王杰 林俊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28-3734,共7页
【目的】建立PEG介导的高效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芽孢遗传转化体系。【方法】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把表达质粒pAN7-1(含有构巢曲霉gpd-An启动子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和pLg-hph(含香菇gpd-Le启动子和hph基因)转化进银耳芽孢的细... 【目的】建立PEG介导的高效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芽孢遗传转化体系。【方法】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把表达质粒pAN7-1(含有构巢曲霉gpd-An启动子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和pLg-hph(含香菇gpd-Le启动子和hph基因)转化进银耳芽孢的细胞中;采用夹层法在含50μg·ml-1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初筛银耳芽孢假定转化子,之后转接于潮霉素含量为100μg·ml-1的PDA平板上进行第2次筛选。【结果】PEG4000浓度为25%时介导的银耳芽孢原生质体初转化率最高;pLg-hph假定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hph基因能有效整合进银耳芽孢的基因组中,其转化率为110个/μgDNA。而pAN7-1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只有部分转化子基因组中整合了hph基因,其转化率只有9个/μgDNA。银耳芽孢转化子在PDSA培养基中继代5次后仍检测到hph基因的存在,表明外源基因hph能在银耳芽孢继代中稳定遗传。【结论】25%的PEG4000能高效介导银耳原生质体的转化;香菇gpd-Le启动子是银耳芽孢表达外源hph基因的强启动子;外源hph基因能够在银耳芽孢继代培养中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PEG介导转化 银耳芽孢 hph基因
下载PDF
草菇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丽琼 杨飞芸 +1 位作者 熊盛 林俊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833,共6页
草菇菌株V1308对潮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膦丝菌素的抗性测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潮霉素敏感,而对其它三者不敏感。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潮霉素的最低筛选浓度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为75μg·mL-1,在PDSB液体培养基中为50μg·m... 草菇菌株V1308对潮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膦丝菌素的抗性测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潮霉素敏感,而对其它三者不敏感。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潮霉素的最低筛选浓度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为75μg·mL-1,在PDSB液体培养基中为50μg·mL-1。以含有35S启动子、gus报告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CAMBIA1301为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对草菇菌丝体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基因枪的最佳轰击参数为:氦气压力1100Psi,真空压力87·88kPa,靶距离6cm,轰击次数1次。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gus基因已整合进V1308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证明,gus基因在V1308菌丝体中获得了表达。草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菇和对照都能正常形成子实体,子实体组织分离长出的菌丝体经GUS组织化学检测,证明了外源基因gus能够在转基因草菇的菌丝体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基因枪 遗传转化 GUS基因
下载PDF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杨丽卿 刘瑞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获得了5个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片段VC1、VC2、VC3、VC4和 VC5。测序结果表明,5个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47bp、219bp、172bp、350bp和171bp。同源性BLAST 搜索结果显示,VC1、VC2、VC3、VC4和VC5片段目前都没有同... 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获得了5个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片段VC1、VC2、VC3、VC4和 VC5。测序结果表明,5个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47bp、219bp、172bp、350bp和171bp。同源性BLAST 搜索结果显示,VC1、VC2、VC3、VC4和VC5片段目前都没有同源的核酸序列;VC1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 列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的假拟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2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水稻的 AMP脱氨酶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3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Daniorerio的糖原合酶激酶3α具有较高的 同源性,VC4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的假拟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VC5片段翻译 的蛋白质序列没有搜索到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CDNA-AFLP 冷诱导表达基因
下载PDF
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分离草菇冷诱导基因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杨丽卿 刘瑞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采用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克隆分离了十条草菇冷诱导基因片段VC7、VC8、VC9、VC10、VC11、VC12、VC13、VC14、VC15、VC16。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分离的十条DNA片段分别为504bp、549bp、555bp、301bp、189bp、602bp、605bp、834bp、... 采用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克隆分离了十条草菇冷诱导基因片段VC7、VC8、VC9、VC10、VC11、VC12、VC13、VC14、VC15、VC16。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分离的十条DNA片段分别为504bp、549bp、555bp、301bp、189bp、602bp、605bp、834bp、703bp、1085bp。同源性BLAST程序搜索结果显示,除VC14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的钙磷型ATP酶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外,其余九条DNA片段目前都没有搜索到同源的核酸序列;而其翻译的蛋白质序列,除了VC11和VC15目前未能搜索到同源的蛋白质序列外,其余八条DNA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等的有关蛋白质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冷胁迫基因 分离 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 蛋白质序列 食用菌
下载PDF
柑橘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丽琼 苏霞 +2 位作者 蒋国林 吴厚玖 田雪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12-416,420,共6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植物成分,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保健功能,故在食品行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柑橘类黄酮的种类、分布、生理活性,重点综述了柑...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植物成分,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保健功能,故在食品行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柑橘类黄酮的种类、分布、生理活性,重点综述了柑橘类黄酮的几种常用提取方法,阐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类黄酮 提取
原文传递
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郭丽琼 陈守才 林俊芳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4期47-53,共7页
食用菌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PEG法、电激法、基因枪法、限制酶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 ;采用的启动子有ras启动子和 gpd启动子 ;采用的筛选标记有营养缺陷型标记、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除草剂和杀菌剂抗性筛选标记、代谢产物抗性筛选标记... 食用菌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PEG法、电激法、基因枪法、限制酶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 ;采用的启动子有ras启动子和 gpd启动子 ;采用的筛选标记有营养缺陷型标记、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除草剂和杀菌剂抗性筛选标记、代谢产物抗性筛选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启动子、筛选标记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遗传转化 限制酶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 筛选标记 育种
下载PDF
果蔬中叶酸分析方法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丽琼 曹秋旭 吴厚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2-406,411,共6页
叶酸是促进母体内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和防止心血管病和肿瘤等不可或缺的一种维生素,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强化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蔬中叶酸的结构、特性、提取方法,重点阐述了几种叶酸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 叶酸是促进母体内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和防止心血管病和肿瘤等不可或缺的一种维生素,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强化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蔬中叶酸的结构、特性、提取方法,重点阐述了几种叶酸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并比较其优缺点,最后对叶酸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叶酸 提取 检测
原文传递
灰树花gpd-Gf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丽琼 王秀旭 +2 位作者 舒薇 柳永 林俊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1,共6页
利用从灰树花菌丝体中克隆的gpd-Gf(615bp)启动子片段串联于报告基因gfp上游,构建启动子功能活性检测表达质粒pGg-gfp。采用PEG介导法把表达质粒pGg-gfp与辅助质粒pCc1001(含有trp1基因)共转化进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灰盖鬼伞粉孢子的原... 利用从灰树花菌丝体中克隆的gpd-Gf(615bp)启动子片段串联于报告基因gfp上游,构建启动子功能活性检测表达质粒pGg-gfp。采用PEG介导法把表达质粒pGg-gfp与辅助质粒pCc1001(含有trp1基因)共转化进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的灰盖鬼伞粉孢子的原生质体中。经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假定转化子的分子鉴定以及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灰树花gpd-Gf启动子在灰盖鬼伞菌丝中具有较强驱动gfp基因表达的活性,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转化子菌丝发出的强烈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gpd启动子 灰盖鬼伞 共转化
下载PDF
THP基因的重新克隆及草菇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陈守才 熊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5-379,共5页
PCR technique was used for amplifying THP gene in an unknown vector with primer AFP1 and AFP2.Then THP gene was ligated to pGEM T-Vector to be the plasmid pGTHP4.The plasmid pCAMBIA1301 was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 PCR technique was used for amplifying THP gene in an unknown vector with primer AFP1 and AFP2.Then THP gene was ligated to pGEM T-Vector to be the plasmid pGTHP4.The plasmid pCAMBIA1301 was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zyme BstEⅡ and NcoⅠ,and digestion product was separated with 1% of agarose gel,then big fragment containing promoter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with the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At the same way,the plasmid pGTHP4 was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zyme BstZⅠ and NcoⅠ,and the small fragment containing THP gene was purified from 1% agarose gel with the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The big fragment and the small fragment were ligated at Nco Ⅰ digested cohesive-end.The ligation product was re-ligated to be cyclic plsmid by addition to a specific adapter,resulting in the pCTH823,a expression vectorof V.volva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抗寒力 遗传转化 THP基因 重新克隆 草菇表达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