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清计算机断层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乃才 王妍焱 +2 位作者 李威 吴司南 李宁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比较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对高清计算机断层扫描(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患者(共置入支架48个),行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分别用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进行重建,以支架原始数据为参照,对两种不同... 目的比较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对高清计算机断层扫描(HD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患者(共置入支架48个),行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分别用高清模式和标准模式进行重建,以支架原始数据为参照,对两种不同重建模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标准模式相比,高清模式重建测得的支架内径[(2.39±0.58)mmvs.(2.08±0.51)mm]和平均长度[(22.38±5.99)mm vs.(22.48±5.87)mm]均更接近于实际值,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DCT成像空间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CT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玉霞 郭乃才 王洪燕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 46例肺癌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电极针刺入肺内肿瘤。连接射频治疗仪,采用标准程序进行消融,治疗靶温度为90℃。术前、术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各项功...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 46例肺癌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电极针刺入肺内肿瘤。连接射频治疗仪,采用标准程序进行消融,治疗靶温度为90℃。术前、术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各项功能监测及化验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穿刺及其他各项事宜。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处理好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操作,术中无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7例体温异常,胸部及治疗部位疼痛4例,给予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CT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射频消融治疗 肺癌 护理
下载PDF
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乃才 赵玉霞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13-615,共3页
目的分析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探讨CT对于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驾驶员外伤所致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0例(66.67%),女性40例(33.33%)。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B超检查组... 目的分析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探讨CT对于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驾驶员外伤所致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0例(66.67%),女性40例(33.33%)。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B超检查组。在所有研究对象送诊3h内,进行CT与B超两种影像学检查。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剖腹探查术等),术后将诊断结果与通过CT和B超检查出的诊断结果相对比,记录CT检查组和B超检查组患者的腹部创伤类型情况以及影像检查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影像学检查后,CT检查组分别出现胰腺损伤13例,占21.67%;肾挫伤9例,占15%;肝脏损伤10例,占16.67%;未出现膀胱损伤和肠系膜损伤;胆道损伤肾挫伤8例,占13.33%;脾脏损伤20例,占33.33%。B超检查组未出现胰腺损伤;肾挫伤12例,占20%;肝脏损伤12例,占20%;膀胱损伤5例,占8.33%;肠系膜损伤10例,占16.67%;胆道损伤13例,占21.67%;脾脏损伤8例,占13.33%。对比两组的符合率,CT检查组91.67%(55例)显著高于B超检查组75.00%(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检测后,CT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4.9%、95.2%、91.67%,高于B超检查组(86.7%、84.4%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CT的影像学表现较典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都较高,并且诊断快速精准,可作为腹部损伤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影像学表现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乃才 邓晓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0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肝癌的MSCTA特点,并与17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肝癌的MSCTA特点,并与17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分析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MSCTA动脉期均可见程度不同的肿瘤染色,2例肝动脉门静脉瘘;部分患者在门静脉期及肝静脉期见到静脉癌栓;MSCTA显示肝动脉变异10例,变异率为18.5%(10/54),与DSA符合率为100.0%.MSCTA显示肝癌寄生动脉11支,1例DSA检查未发现,为右膈动脉供血的肝癌,两种方法显示肝癌寄生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为一种微创伤的肿瘤血供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肝动脉及其分支的起源与走行、肝癌的供血动脉、肝癌寄生动脉,与DSA显示结果高度一致,对肝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肝肿瘤
原文传递
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乃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碘(水)密度变化,以探讨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4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谱CT成像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疾病19例(良性组),肺癌2... 目的 分析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碘(水)密度变化,以探讨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4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谱CT成像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疾病19例(良性组),肺癌23例(肺癌组).结果 能谱CT成像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灶的x2值分别为26.1和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恶性占位性病变keV越低,CT值差异越大.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密度(0.13±0.08) g/L显著低于肺癌组的(0.20±0.1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水密度(1.01±0.01) g/L与肺癌组(1.00±0.01)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能谱曲线斜率(1.10±0.07)与原发肺癌灶(1.07±0.08)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在不同单能量下成像,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定量分析有助于肺部良恶性占位及淋巴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临床较难诊断病灶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能谱CT成像
原文传递
心脏核磁共振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乃才 赵玉霞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核磁共振(CMR)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自2016年1月—2017年1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对图像进行首过灌注和延迟扫描分析(LEG),观察其在心脏... 目的评价心脏核磁共振(CMR)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自2016年1月—2017年1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对图像进行首过灌注和延迟扫描分析(LEG),观察其在心脏结构和心肌缺血的检测信息,记录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面积、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和右室射血分数等心脏功能检测参数,并将检查结果与超声心动图(UCG)、冠脉造影(CAG)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MR测得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面积、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右室射血分数与UCG的测量结果均呈正相关(r=0.782、0.811、0.743、0.822、0.774、0.830,P<0.05),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评价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MR共检出10例右心室扩大和16例右室收缩功能不全病例,而UCG均未检出相关类型病例。在冠脉不同病变范围情况下,CMR与UCG对心肌缺血的检测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程度下,CMR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UCG。结论 CMR检测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右心室生理结构病变的鉴别能力更强,对冠脉不同程度狭窄情况下心肌缺血状况的检出率更高,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核磁共振 心律失常 诊断 评估
下载PDF
对比剂在能谱CT显示胃癌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玉霞 郭乃才 纪雪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3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对比剂在能谱CT显示胃癌病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150例胃癌患者按照抛硬币法被平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以口服温开水作为对比剂,试验组以口服20ml碘海醇混入温开水1500ml,观察两者对胃癌的检测情况、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不同对比剂在能谱CT显示胃癌病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150例胃癌患者按照抛硬币法被平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以口服温开水作为对比剂,试验组以口服20ml碘海醇混入温开水1500ml,观察两者对胃癌的检测情况、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结果能谱CT在采用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不同对比剂的情况下,对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6.0%,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42,P〈0.05)。同时,两组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的比例分别为1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5,P〉0.05)。然而,试验组73.3%患者检查后均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185,P〈0.01)。结论碘海醇可作为能谱cT的良好显影剂,提高胃癌的检出率;但检查过程中,相应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肿瘤 护理 对比剂
原文传递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玉霞 郭乃才 +2 位作者 纪雪莲 洪渊 魏庆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7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6年11—12 月收治的实施CT 增强扫描患者4 413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 010 例,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6年11—12 月收治的实施CT 增强扫描患者4 413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 010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 403 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CT 增强扫描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CT 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不良反应 CT 增强扫描 对比剂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小肝癌患者行能谱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玉霞 郭乃才 +2 位作者 纪雪莲 洪渊 宋南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1期2570-2573,共4页
目的 对小肝癌患者实施能谱CT诊断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能谱CT实施诊断的90例小肝癌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为护理干预前,2016年1—12月为护理干预... 目的 对小肝癌患者实施能谱CT诊断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能谱CT实施诊断的90例小肝癌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为护理干预前,2016年1—12月为护理干预后,每组患者45例.实施前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多期检查统一性及患者在检查过程紧张、恐惧心理.结果 干预后患者诊断的准确性(91.11%)与干预前准确性(62.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多期扫描的一致性(95.6%)与干预前一致性(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检查中的紧张、恐惧心理(44.4%)与干预前(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小肝癌患者实施能谱CT诊断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小肝癌 能谱CT 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