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溯源·反思·借鉴——论翻译研究的学科界限:以叙事学的“后经典转向”为参照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天骥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7,90,共7页
在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翻译研究虽然破除了结构化的等值研究模式并实现了学科独立,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往往陷入界限模糊和范畴不明的尴尬境地。叙事学与翻译研究都经历了从封闭式的内部系统研究再到综合考察相关历史语境的演变历程。... 在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翻译研究虽然破除了结构化的等值研究模式并实现了学科独立,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往往陷入界限模糊和范畴不明的尴尬境地。叙事学与翻译研究都经历了从封闭式的内部系统研究再到综合考察相关历史语境的演变历程。但相比之下,叙事学从经典阶段的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向后经典阶段的转型却颇为成功。基于叙事学与翻译研究在研究范式演变层面的相似性,本文聚焦翻译研究在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发展问题。具体将探讨以下问题:(1)追溯翻译研究和叙事学的学科演进轨迹;(2)深入剖析造成翻译研究学科界限模糊的原因;(3)以叙事学“后经典转向”为参考,讨论翻译研究如何在跨学科转向盛行的背景下实现多元学科视角融合与学科研究界限清晰之间的稳定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学科界限 叙事学 “后经典转向” 后结构主义
下载PDF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译文为例浅析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翻译腔”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天骥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8-63,共6页
"翻译腔"是指因受原文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目标语语言习惯的译文,读者遇此类译文,需付出较高理解成本,阅读过程充满苦涩感,时常导致误解。《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教... "翻译腔"是指因受原文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目标语语言习惯的译文,读者遇此类译文,需付出较高理解成本,阅读过程充满苦涩感,时常导致误解。《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教材,但部分课文参考译文尚存在"翻译腔"式的问题,因该教材受众面极广,及时发现并纠正此类问题不仅将消除学生的疑惑,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对改善中国英语教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腔 大学英语 参考译文
下载PDF
“原文至上”观在佛经翻译中的演变及其对典籍外译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天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7-82,共6页
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近年来政府已多次尝试对我国典籍进行大规模译介,以期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然而译本在海外的接受度却差强人意。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近年来政府已多次尝试对我国典籍进行大规模译介,以期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然而译本在海外的接受度却差强人意。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佛经译者的翻译观从初期以"原文至上"为严格准绳,到后来以追求译本的文饰藻蔚为主导,直至繁盛期的"文质调和",最终使译文在接受度上取得较大成功。这种从"原文至上"到"文质调和"的演变能为当前典籍外译带来相关启示,给组织者在译者的选择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外译 佛经翻译 “原文至上” 演变
下载PDF
赛珍珠写作风格之“杂合性”探索及其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以《大地》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天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45-51,共7页
赛珍珠的中国题材小说《大地》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认可,并成为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奠基之作。小说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中国题材特色,尤其在处理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时,保留了人物最真实的"中国式"语言特征和思维模式,在语言和文... 赛珍珠的中国题材小说《大地》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认可,并成为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奠基之作。小说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中国题材特色,尤其在处理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时,保留了人物最真实的"中国式"语言特征和思维模式,在语言和文化特征上具有极高的"杂合性",然而在呈现这些异质特征时,作者同样考虑了读者的接受问题,并通过注解和上下文语境营造等方法进行了处理。由于《大地》属于典型中国题材的英语小说,其本身也会涉及到翻译问题,因此其创作风格和策略,同样对中国文学外译具有借鉴意义。此外,赛珍珠多重的文化身份是其创作成功的基石,因而同样具备多重文化身份的"离散译者"在中国文学外译中也应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杂合性” 中国文学外译 “离散译者”
下载PDF
《三国演义》人物外貌描写英译研究
5
作者 郭天骥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8期146-147,共2页
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脍炙人口,罗贯中在呈现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重要人物登场时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了生动描绘,成为小说一大亮点。《三国演义》的两个全译英译本同样也对人物外貌... 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脍炙人口,罗贯中在呈现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重要人物登场时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了生动描绘,成为小说一大亮点。《三国演义》的两个全译英译本同样也对人物外貌描写进行了精心的翻译。该文以三位重要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例,对两个译本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探求《三国演义》人物外貌描写英译的关键要素和翻译策略,对古典小说人物外貌描写的英译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外貌描写 英译
下载PDF
“粉丝翻译”与中国文学的海外大众传播与接受——以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Podcast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天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9,共9页
近年来,“粉丝翻译”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义的翻译现象在国际学界受到了持续关注。不同于发生在流行文化内部的粉丝翻译,美籍华裔John Zhu基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创作的播客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Podcast代表了粉丝翻译与... 近年来,“粉丝翻译”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义的翻译现象在国际学界受到了持续关注。不同于发生在流行文化内部的粉丝翻译,美籍华裔John Zhu基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创作的播客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Podcast代表了粉丝翻译与文学经典的一种结合。本文将以该文本为例,深入剖析粉丝翻译之于中国文学海外大众接受的独特意义,并探讨粉丝翻译与中国文学外译进一步结合所面对的问题。研究认为,粉丝翻译通过适当改写文本、融合数字媒介以及营造开放互动的文本模式,在普通大众中建构了一种消费经典文学的粉丝文化群体以及该群体的文化资本,有效地促进了文本的接受。解决官方话语与粉丝翻译之间的割裂与对立,则有助于后者在中国文学外译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翻译 大众接受 中国文学外译 三国演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