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婺 周洪江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第9期67-68,共2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吸纳社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的要求,整合开发基于电气运行与控制工业过程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并具体结合本专业的实际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吸纳社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的要求,整合开发基于电气运行与控制工业过程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并具体结合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使培养的人才从单纯技能型向技能、管理复合型转变,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电气自动化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岗位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婺 +3 位作者 张劲松 石翠萍 刘道森 刘超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第4期159-162,共4页
在如今“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序技术等现代科技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日渐紧密。正因如此,Python以低成本、低难度、开放化、简洁化等诸多特点,从编程语言领域中脱颖而出,长期占据各大编程语言排行榜... 在如今“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序技术等现代科技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日渐紧密。正因如此,Python以低成本、低难度、开放化、简洁化等诸多特点,从编程语言领域中脱颖而出,长期占据各大编程语言排行榜的领先地位,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和好评。本文主要针对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探究与讨论。系统采用Python做爬虫语言,采用beautifulsoup库进行数据爬虫,数据处理请求连接采用Resquests多线程方式进行URL处理。首先使用Python中的Scrapy框架定向抓取股票信息,通过定向URL爬取股票信息并存入数据库,最后通过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对爬虫数据进行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网络爬虫系统 互联网+
下载PDF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婺 周洪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0期47-49,共3页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实施了"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通过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实施了"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通过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培养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化铁道技术
下载PDF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在电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婺 周洪江 《大众科技》 2010年第3期144-144,138,共2页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电气专业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根据学习情景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分析讨论了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在电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情况。
关键词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 电气专业教学 职业能力
下载PDF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婺 周洪江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2期45-46,共2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依托电气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理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多维实习实训基地,致力于培养"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工业自动化行业、铁路交通行业和地方电力部门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依托电气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理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多维实习实训基地,致力于培养"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工业自动化行业、铁路交通行业和地方电力部门提供电气技术专业人才。本文针对我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分析讨论了电气专业教学建设的发展与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专业 教学建设 就业
下载PDF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研究
6
作者 郭婺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8期179-180,72,共3页
随着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将高职学生素质研究的视角从学校转向企业对于引导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对"企业用人导向下高职学生应具素质"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并探讨出多种途径,帮助学生... 随着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将高职学生素质研究的视角从学校转向企业对于引导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对"企业用人导向下高职学生应具素质"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并探讨出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既体现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又加强了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获得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需求 应具素质 电气化铁道技术
下载PDF
东北严寒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力 郭婺 《建筑节能》 CAS 2009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前,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分析入手,简要阐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涉及的墙体、屋面、门窗等方面改造的必要性。并针对地区的特点,从节能材料的选用、改造方式... 目前,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分析入手,简要阐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涉及的墙体、屋面、门窗等方面改造的必要性。并针对地区的特点,从节能材料的选用、改造方式上,探讨适合东北严寒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性措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严寒地区 既有住宅建筑 节能改造
下载PDF
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模式浅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秦力 郭婺 《大众科技》 2009年第11期74-75,共2页
从现有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与模式分析入手,通过参照我国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经验,探讨适合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既有住宅建筑 节能改造 技术措施 模式
下载PDF
最佳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的选取及其整定计算
9
作者 郭婺 闫钿 苏全振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7,共4页
合理确定输电线路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跳闸-重合闸电气操作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并使用能量函数导出了最佳操作时机的条件及其整定... 合理确定输电线路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跳闸-重合闸电气操作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并使用能量函数导出了最佳操作时机的条件及其整定策略。仿真表明,按最佳操作时机进行操作大幅提高了网络的传输能力和系统的暂态稳定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闸-重合闸 最佳操作时机 稳定性
下载PDF
最佳跳闸—重合闸过程的研究
10
作者 郭婺 闫钿 高明涛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21-223,共3页
针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跳闸—重合闸电气操作全过程,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发电机轴系扭振两项指标,提出了最佳跳闸—重合闸过程。发生故障时,在最佳跳闸时刻只切除故障相;瞬时故障时,在最佳合闸时刻分相重合,若重合不成功,在最佳跳... 针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跳闸—重合闸电气操作全过程,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发电机轴系扭振两项指标,提出了最佳跳闸—重合闸过程。发生故障时,在最佳跳闸时刻只切除故障相;瞬时故障时,在最佳合闸时刻分相重合,若重合不成功,在最佳跳闸时刻分相跳闸;永久性故障时,在最佳跳闸时刻分相跳开非故障相,闭锁重合闸。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大幅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增强了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明显削弱了对机组的冲击,提高系统综合效益达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跳闸—重合闸过程 电力系统稳定性 轴系扭振 最佳跳闸时刻 最佳合闸时刻 分相跳闸
下载PDF
城镇住宅建筑可持续性与宜居需求探析
11
作者 郭婺 +3 位作者 张道明 吕春 邓琳 屈恩相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6期52-54,共3页
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要结舒适性、节能性与环保性为一体。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城镇住宅建筑的居住模式,将住宅内外环境、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相互结合,... 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要结舒适性、节能性与环保性为一体。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城镇住宅建筑的居住模式,将住宅内外环境、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相互结合,改善已有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营造可持续的、居住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可持续性 舒适性 宜居
下载PDF
单晶炉坩埚旋转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全振 闫钿 +1 位作者 唐守勤 郭婺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5期192-194,共3页
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对单晶硅坩埚旋转速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针对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算法,通过80C196KB单片机实现对单晶炉的坩埚旋转速度精确平稳的控制。通过与模糊PID及传统PID算法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坩埚旋转... 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对单晶硅坩埚旋转速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针对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算法,通过80C196KB单片机实现对单晶炉的坩埚旋转速度精确平稳的控制。通过与模糊PID及传统PID算法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坩埚旋转过程中控制效果及抗干扰能力优于另两种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PID 单晶炉 80C196KB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创新视阈下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凤娟 陶佰睿 +2 位作者 王丽 赵满 郭婺 《高师理科学刊》 2022年第8期95-100,共6页
“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但也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创新始终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之源.因此,发展“互联网+”创新教育在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需要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分析了传感器原理... “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但也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创新始终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之源.因此,发展“互联网+”创新教育在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需要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分析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探讨了提升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措施.经过实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后,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互联网+ 创新教学模式
下载PDF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14
作者 苗凤娟 陶佰睿 +2 位作者 王丽 赵满 郭婺 《高师理科学刊》 2022年第10期86-88,共3页
受疫情的影响,学校教学大规模实施在线网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受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线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能更好地推进线上教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中采用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钉钉群的混... 受疫情的影响,学校教学大规模实施在线网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受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线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能更好地推进线上教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中采用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钉钉群的混合教学模式,二者结合,起到了监测学生在线学习、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此外,开发了基于LabVIEW仿真软件的传感器虚拟实验系统,可以实现线上实验的教学和仿真,也可以线上仿真结合线下实际操作,加强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测量电路的理解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线上线下融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婺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第4期25-27,33,共4页
智能建筑是当今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与需求的日益丰富,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无疑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智能建筑重点技术需求,将以典型的传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建筑... 智能建筑是当今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与需求的日益丰富,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无疑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智能建筑重点技术需求,将以典型的传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建筑内人员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楼内人员密度,并对建筑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变量实现实时智能监控,保护人员安全及生活质量,方便管理人员设定数值与日常维护。本设计方案的提出能够有效地提升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便于推广应用,为传感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智能建筑 射频识别
下载PDF
东北高寒地区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婺 +3 位作者 吕春 张宇 王蕊 王丽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第7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合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东北高寒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点,分析东北高寒地区建筑热工环境,并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该地区建筑能耗方面的诸多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合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东北高寒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点,分析东北高寒地区建筑热工环境,并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该地区建筑能耗方面的诸多现象与问题。通过在东北高寒地区首要满足保温的前提下,分析民用建筑的外围护构件、公共建筑能耗等方面的现状,探讨东北高寒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合理应对此类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性,降低因东北高寒地区建筑室内外温差大而产生的建筑能耗,提高能源使用率与舒适度,提升生活质量,营造宜人的建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高寒地区 建筑能耗 节能
下载PDF
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构造形式分析与探讨
17
作者 郭婺 +1 位作者 张道明 王丹丹 《理论观察》 2019年第6期85-87,共3页
根据东北高寒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点,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该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形态及居住模式。通过对居住建筑平面设计、形体处理、构造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整体结构的布局合理,考虑细部的... 根据东北高寒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点,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该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形态及居住模式。通过对居住建筑平面设计、形体处理、构造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整体结构的布局合理,考虑细部的优化设计,改善东北高寒地区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营造居住宜人的建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高寒地区 居住建筑 建筑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