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栓片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家奎 孙熙罡 +3 位作者 吴迪 吕福全 吉学群 熊杰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栓片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观察脑血栓片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服用脑血栓片1.2 g,每日3次,两组均服药12周。在治疗6、12周和纳入后2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SS-QOL)量表、中医症状积分评价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状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时NIHSS量表、Barth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至纳入后24周时NIHSS量表、Barthel指数、SS-QOL量表、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量表比较,两组改善情况相当(P>0.05)。[结论]脑血栓片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片 中风病 瘀血阻络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调神通络法”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家奎 侯冬芬 郭恩吉 《针灸临床杂志》 2000年第9期1-3,共3页
临床采用“调神通络法”对86例门诊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相关理化指标的临床研究并与常规阳明经取穴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检测了血流变相关指标,及“调神通络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的康复、高血压治疗效果和智能改善情况... 临床采用“调神通络法”对86例门诊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相关理化指标的临床研究并与常规阳明经取穴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检测了血流变相关指标,及“调神通络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的康复、高血压治疗效果和智能改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以“调神通络法”组效果为好。在对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和中风后痴呆症状的恢复方面,“调神通络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头针 体针 调神通络法
下载PDF
“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中风病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家奎 王立存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调神通络法 针刺疗法 中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尿激酶加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家奎 王立存 +5 位作者 王满利 周智梁 张玉莲 张连成 韩建华 杨国荣 《天津中医》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尿激酶 针刺疗法
下载PDF
深刺翳风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一例的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河 郭家奎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04-205,共2页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在40%左右,吞咽困难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如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死亡等,其中误吸是发生肺炎最危险的因素,其显著增加脑卒中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疾...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在40%左右,吞咽困难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如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死亡等,其中误吸是发生肺炎最危险的因素,其显著增加脑卒中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总体疗效。郭家奎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深刺翳风配合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今举其一例典型医案,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家奎 名医经验 脑卒中 吞咽困难 翳风
下载PDF
浅谈局部酸胀为补、远端走窜为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家奎 《针灸临床杂志》 1999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针刺补泻 局部酸胀为补 远端走窜为泻
下载PDF
深刺哑门穴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家奎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哑门穴,历代医籍都把此穴列为禁止深刺的穴位,《针灸学》也认为此穴应“直刺或向下斜刺0.5—1.0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在六十年代,有人曾经用深刺哑门穴方法,治疗聋哑患者,有一定效果。笔者在临床治疗上,对中风病中一... 哑门穴,历代医籍都把此穴列为禁止深刺的穴位,《针灸学》也认为此穴应“直刺或向下斜刺0.5—1.0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在六十年代,有人曾经用深刺哑门穴方法,治疗聋哑患者,有一定效果。笔者在临床治疗上,对中风病中一些较难恢复的症状,运用深刺哑门穴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门穴 针刺疗法 中风 应用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志新 卞金玲 +6 位作者 许军峰 中鹏飞 熊杰 郭家奎 张智龙 李军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29,P=0.59;X^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醒脑开窍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周震 张玉莲 +2 位作者 袁河 宋宛珊 郭家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通过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及相关营养指标研究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其中针刺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康复组30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每名患者治疗前... 目的通过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及相关营养指标研究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其中针刺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康复组30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BI指数及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头体针结合治疗2周后有效率达56.7%,治疗3月后有效率达83.3%,明显高于康复治疗(P<0.05);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饮水试验等级(P<0.05),且治疗3月后效果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3月后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BI指数显示,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显示,治疗三月后针刺组与康复组均有改善趋势,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头体针结合治疗可明显减轻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中风 头体针结合 吞咽评估 营养学评估
下载PDF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18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林翠茹 张金喜 +4 位作者 郭家奎 王立存 王晶 王秀娟 付凯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5-2226,共2页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 AD)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头针和体针结合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轻度AD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D) 调神益智 针刺
下载PDF
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占奎 周震 +4 位作者 张琳琳 刘爽 宋婉珊 郭家奎 张玉莲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月龄雄性SMAP8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淫羊藿苷组及模型组。同时另取同龄段的抗快速衰...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月龄雄性SMAP8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淫羊藿苷组及模型组。同时另取同龄段的抗快速衰老亚系1(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补骨脂素(50 mg/kg)、齐墩果酸(50 mg/kg)、淫羊藿苷(20 mg/kg)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3 m L,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后断头取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SMAP8小鼠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较同龄SAMR1小鼠明显降低,模型组大脑皮质SOD、CAT和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大脑皮质中SOD、CAT和GSH-Px活性均高于模型组,对于以上指标,补骨脂素、齐墩果酸、淫羊藿苷3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对SAMP8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老年性痴呆 补骨脂素 齐墩果酸 淫羊藿苷 氧化应激 SAMP8小鼠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引流术后颅内压及神经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冠 郭家奎 +3 位作者 李冰 梁伟伦 董琨 王增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颅内压(ICP)、S-100B、血糖、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47例脑出血(ICH)患者均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术后随机分组并给予常规治疗及亚低温治疗。2组患者于术后连续7d监测I...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颅内压(ICP)、S-100B、血糖、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47例脑出血(ICH)患者均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术后随机分组并给予常规治疗及亚低温治疗。2组患者于术后连续7d监测ICP;术后当天及第3、5、7天检测S-100B、血糖;术后当天及第2、4、12、24和48周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亚低温组患者ICP、S-100B、血糖均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值提高,2组病死率(17.39%vs2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ICP,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位技术 引流术 低温 人工 颅内压 S100蛋白质类 血糖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于金栋 郭家奎 +1 位作者 张玉莲 赵援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 30例 ,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 3 3% ,对照Ⅰ组 4 6 7% ,对照Ⅱ...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 30例 ,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 3 3% ,对照Ⅰ组 4 6 7% ,对照Ⅱ组 4 0 0 %。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在改善微循环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能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针刺治疗 周围性面瘫 穴位疗法 水针
下载PDF
“益肾化浊方”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1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傅凯丽 林翠茹 +3 位作者 张玉莲 郭家奎 王秀娟 崔远武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给予益肾化浊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15例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及停药后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较对照组...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给予益肾化浊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15例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及停药后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MMSE、ADL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化浊方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患者中医症状方面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对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肾虚 益肾化浊方
下载PDF
补肾中药复方治疗肾虚证老年性痴呆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强 张玉莲 +4 位作者 林翠茹 郭家奎 顾耘 吴迪 张琳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5-1067,109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纳入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疗程为6个月,观察时间为0个月、3个月、6个月。结果:补肾复方中药与...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纳入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疗程为6个月,观察时间为0个月、3个月、6个月。结果:补肾复方中药与安理申均能改善患者MMSE、ADAS-cog、ADL量表评分,中药改善ADAS-cog评分优于安理申。分项研究,中药可改善"延迟回忆、命令、口语能力"评分,安理申可改善"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单词辨认"评分。疗效比较,中药改善"单词回忆、单词辨认"优于安理申,安理申改善"语言"评分可能优于中药,2组均能提高患者使用工具能力。结论:补肾复方中药能多方面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单靶点药物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老年性痴呆 临床优势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评估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志新 卞金玲 +6 位作者 许军峰 申鹏飞 熊杰 郭家奎 张智龙 李军 石学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醒脑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组118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醒脑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组118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斯堪的纳维亚量表(SSS)、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的改善醒脑组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醒脑开窍针法 随机对照试验 神经功能评估
下载PDF
3430例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上市后临床应用安全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高颖 周莉 +9 位作者 尹平 叶正良 郭家奎 殷晓莉 赵建军 陈民 韩祖成 闫咏梅 田军彪 袁栋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扩大人群范围的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 ,通过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63家医院的343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信息及发生的不良反... 目的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扩大人群范围的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 ,通过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63家医院的343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信息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共观察记录到,不良反应为16例29例次,发生率为0.466%(16/3430),其中重度不良反应为0例,中度不良反应为10例次(占全部ADR的34.48%),轻度不良反应为19例次(占全部ADR的65.52%)。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临用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对临床用药安全存在影响,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督、培训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 安全性 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下载PDF
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大鼠不同脑区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震 张玉莲 +3 位作者 郭家奎 王占奎 刘爽 张琳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81-2582,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大鼠不同脑区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组、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采用自身栓...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大鼠不同脑区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组、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组,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别给予中药灌胃及尿激酶溶栓,Elisa法检测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塞后6h,72h,7d,14d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1β(1L-1β)、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等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化痰通络法联合尿激酶溶栓能明显抑制TNF-α、1L-1β、ICAM-1蛋白的表达。结论中药联合溶栓可减少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法 溶栓 炎性因子 ELISA法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冠 张国斌 +1 位作者 李冰 郭家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S-100B、血糖、乳酸、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3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6例,治疗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及常...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S-100B、血糖、乳酸、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3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6例,治疗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第3、5、7天检测S-100B、血糖和血乳酸水平,于入院当天、第2、4、12、24、48周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S-100B、血糖和血乳酸均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值提高,死亡率降低。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显著,是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秀娟 刘强 +2 位作者 林翠茹 王立存 郭家奎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疗法外,采用《针灸学》中选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头体针结合治疗,6 d为1个疗...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疗法外,采用《针灸学》中选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头体针结合治疗,6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完成4个疗程治疗。采用Ashworth评级法,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上肢痉挛状态评级,观察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Ashworth评级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并发上肢痉挛较传统体针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针刺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