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彬作品欣赏
1
作者 郭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郭彬,1979年9月出生,山东滨州人,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现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与艺术系讲师。
关键词 作品欣赏 艺术系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下载PDF
不同钝化产品对水稻生产中镉、铅、砷的钝化效果
2
作者 杨西帆 郭彬 +5 位作者 裘高扬 刘俊丽 童文彬 杨海峻 祝伟东 毛聪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田间试验,持续2年(2021—2022年)研究了市售6种钝化剂不同施用量(0、2 250、4 500、6 750 kg·hm^(-2))对土壤中镉(Cd)、铅(Pb)、砷(As)有效态含量,土壤pH值,及稻米Cd、Pb、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用量的钝化剂可显著(... 采用田间试验,持续2年(2021—2022年)研究了市售6种钝化剂不同施用量(0、2 250、4 500、6 750 kg·hm^(-2))对土壤中镉(Cd)、铅(Pb)、砷(As)有效态含量,土壤pH值,及稻米Cd、Pb、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用量的钝化剂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As含量。其中,施用6 750 kg·hm^(-2)长效型钝化剂的效果在2021年最优,土壤pH值由5.00提高至6.98,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分别显著降低82.2%和98.6%。此外,长效型钝化剂在4 500 kg·hm^(-2)用量下,第二年的稻米镉含量仍可显著降低90.8%。综上,在对比的6种钝化剂中,长效型钝化剂阻控水稻籽粒Cd富集的效果和持效性最优,推测与其碳酸钙含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 钝化剂 碳酸钙
下载PDF
政策支持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3
作者 王文 郭彬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1期60-71,共12页
为探究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文中构建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3种单一政策及政策组合对政企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政策支持须达到一定阈值... 为探究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文中构建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3种单一政策及政策组合对政企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政策支持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在相同支持力度下,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服务供给的政策促进效果依次递增;两种政策组合显著加快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化速度,其中税费优惠与服务供给的政策组合效果最佳;3种政策组合下,低强度的政策支持促使系统快速稳定于(数字化转型,支持)理想状态,高强度的政策组合反而不利系统演化。结果表明: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重视扶持政策的激励作用、选择高效的政策组合方案、采取合适的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政策支持 政策组合
下载PDF
双元模式下的“互联网+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平台建构研究
4
作者 郭彬 张程程 屈杨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不断渗透、深入融合,为成人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建设思路和技术支撑。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推进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网络化的成人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不断渗透、深入融合,为成人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建设思路和技术支撑。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推进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网络化的成人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覆盖范围广。采用“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模式,符合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元模式的“互联网+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在课程建设、在线授课、实训考核、顶岗实习等环节引入企业资源,让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中,对接企业岗位的要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充分应用该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继续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对继续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网络在线学习管理、在线考核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双元模式 互联网 综合管理平台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气泡修复技术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实验
5
作者 郭彬 苏宏建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结合微纳米气泡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Cu^(2+)、Fe^(2+)、Pb^(2+)、Zn^(2+)四种重金属离子处理最适宜的环境分别为:Cu^(2+)处理环境:pH值为8.5、初始浓度为3 mg/L;Fe^(2+)处理环境:pH值... 结合微纳米气泡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Cu^(2+)、Fe^(2+)、Pb^(2+)、Zn^(2+)四种重金属离子处理最适宜的环境分别为:Cu^(2+)处理环境:pH值为8.5、初始浓度为3 mg/L;Fe^(2+)处理环境:pH值为8.5、初始浓度为3.5 mg/L;Pb^(2+)处理环境:pH值为8、初始浓度为3.5 mg/L;Zn^(2+)处理环境:pH值为9、初始浓度为2.5 mg/L。此结果可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有效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修复技术 正交实验 单因素实验 重金属离子 去除率
下载PDF
PRB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郭彬 苏宏建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地下水作为人类的主要淡水资源,其质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如何有效、经济、快速地进行修复是环境科学及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PRB技术进行分析,利用试验了解地下水污染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运用PR... 地下水作为人类的主要淡水资源,其质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如何有效、经济、快速地进行修复是环境科学及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PRB技术进行分析,利用试验了解地下水污染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运用PRB技术降低地下水污染物浓度,提高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技术 地下水 污染物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广电媒体的融合转型之困及其对策——以市级广电媒体为例
7
作者 郭彬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5期212-215,共4页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融合转型压力,如何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中把握住新的机遇,解决好平台影响力不足、内容单调、机制不活等问题,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市级广播电视台为例,对广电媒体在融合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面临的问题...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融合转型压力,如何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中把握住新的机遇,解决好平台影响力不足、内容单调、机制不活等问题,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市级广播电视台为例,对广电媒体在融合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新要求,从目标任务、组织架构、技术创新、人才引领、融合营销等方面对于如何建立区域新型主流媒体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媒体 转型之困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Fc/C3b受体活性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史晗 戴浩然 +1 位作者 郭彬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复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及穿心莲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 g/mL。3种药物作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为3个浓度;采用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作用于RAW264.7细胞模拟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状态,3种药物作用于这2种状态的细胞和正常细胞,采用YC、EA玫瑰花环法及中性红吞噬法检测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和吞噬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能力。【结果】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25~2.5、3.125~12.5和0.625~2.5 mg/mL。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作用于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双黄连可降低LPS巨噬细胞RAW264.7活跃的吞噬能力,增强HCSS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可使活化的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下降,低下的Fc/C3b受体活性增强;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溶菌酶(LZM)的作用,抑制LPS巨噬细胞NO、TNF-α、IFN-γ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结论】复方双黄连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同时对已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以减少由于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机体损伤。研究结果为中兽药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黄连 巨噬细胞Fc/C3b受体 吞噬能力 分泌功能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郭彬 汪浩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23期70-72,共3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供应压力的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正在逐渐实现广泛应用。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效果和市场竞争力。该文从电池组的化学成分、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供应压力的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正在逐渐实现广泛应用。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效果和市场竞争力。该文从电池组的化学成分、结构设计、温度管理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影响电池组性能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建议,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组 充放电速率
下载PDF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芸 傅庆林 +2 位作者 郭彬 林义成 刘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pH、EC、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理化因子对滨海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在2~3之间;水稻土、果园土和菜园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显著高于新垦海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中颗粒组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P<0.05),进而影响到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维数;新垦海涂和水稻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20 cm土层中最高,而果园土和菜园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80~100 cm土层中最高。【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相关性显著(P<0.01),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可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定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镉污染农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洁 朱有为 +2 位作者 杨肖娥 郭彬 汪玉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2-1674,共13页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对有效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省为例,分析探讨了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考了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对有效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省为例,分析探讨了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考了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在“十三五”期间,基于浙江省历年1︰5万大比例尺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成果,在温岭市、桐庐县等地开展了以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综合采取以污染源头解析与防控、多维度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筛选和应用以及超标农作物秸秆安全处置等方法,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点、高效防治效果、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Cd轻中度和中重度污染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主要结果:(1)大气沉降源是农用地生态系统Cd的主要外来输入源之一,约占总输入量的24%~59%。(2)筛选出以甬优538为主的低积累品种53个,比选出以石灰性物质类为主的钝化材料20种以及以硅基和硒基为主的叶面阻控材料10种。(3)以稻/麦轮作等适用于Cd轻中度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20%~50%以上,以超积累植物为主的适用于Cd中重度污染农用地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全量Cd30%以上、土壤有效态Cd50%以上,均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本文创新提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总体思路和技术路径,总结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经验策略,以期为我国大范围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提供示范样板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安全利用 镉污染 分类管控 浙江省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中段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12
作者 安宁 郭彬 +2 位作者 张东梅 杨淇越 罗维成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43,共12页
荒漠植被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防护的重要屏障,研究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对于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被建设及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并使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 荒漠植被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防护的重要屏障,研究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对于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被建设及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并使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特征,并解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荒漠区植物组成单一,多样性较低,且植物种类集中在少数科中,出现频度高的植物均为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等典型荒漠植物。草本植物分布与年均降水量有较强相关性,研究区最南端的山丹县草本生物量达到108.01 g·m^(-2),在一定年降水量区间,灌木生物量随降水增加而增加,最高值出现在靠近祁连山北坡的肃州区,为134.03 g·m^(-2);降水量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12 g·kg^(−1)、0.25 g·kg^(−1)、0.41 g·kg^(−1),且离散程度较底层土壤更高;水平方向上三种土壤养分变异程度高,空间自相关性弱,最高值出现在张掖绿洲附近,分别达到11.22 g·kg^(−1)、1.30 g·kg^(−1)、0.73 g·kg^(−1)。主成分分析显示,造成研究区生境差异的首要因素是土壤属性,其次是降水,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共同驱动了荒漠植被组成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中段 物种组成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巴丹吉林沙漠南缘
下载PDF
少铅/无铅材料对X射线屏蔽性能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璇 李德红 +7 位作者 张晓乐 郝光辉 曹蕾 张健 黄建微 郭彬 赵瑞 李孟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2-421,共10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少铅/无铅材料的防护效果,需要准确检测该类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文献调研,结合现行相关标准,从X射线辐射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防护材料屏蔽性能检测进行介绍。根据检测布局的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检测方法:窄...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少铅/无铅材料的防护效果,需要准确检测该类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文献调研,结合现行相关标准,从X射线辐射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防护材料屏蔽性能检测进行介绍。根据检测布局的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检测方法:窄射束条件下探测器与被检材料距离较远,无法探测到被检材料产生的次级辐射,因而不适用于少铅/无铅材料检测;宽射束条件辐射束立体角增大且探测器与被检材料距离较近,利于少铅/无铅材料检测,但对被检材料面积以及探测器选取方面存在一定要求;逆宽射束条件通过窄束以及平板电离室实现检测,但存在小野问题;改进的逆宽射束条件利用IB-AT和IB-AP两种布局减少衰减前后能谱的差异,但实施较为繁琐;改进的宽射束可降低小野问题带来的影响,但仍存在衰减前后能谱差异对结果带来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其实验条件和具体防护需求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铅/无铅辐射防护材料 屏蔽性能 检测布局
下载PDF
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的耦合作用
14
作者 李建强 王鸢 +4 位作者 陈晓冬 费冰雁 郭彬 刘琛 李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5,共7页
【目的】揭示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TN)流失量的耦合作用,为水稻种植区面源污染削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水稻田间试验,设置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氮肥处理(N18)、减量氮肥处理(N15)、有机肥处理(OF)和不施肥(CK),监测2... 【目的】揭示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TN)流失量的耦合作用,为水稻种植区面源污染削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水稻田间试验,设置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氮肥处理(N18)、减量氮肥处理(N15)、有机肥处理(OF)和不施肥(CK),监测2019—2021年水稻生育期内的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中的TN浓度及气象数据,分析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耦合作用。【结果】2019—2021年,降水量和TN流失量呈同步下降趋势,而回归分析表明日降水量与TN流失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考虑降水间隔时间后所获得的分段日平均降水量与TN流失量呈正相关(回归系数≥0.36)。不同施肥处理对TN流失量的促进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N18处理>N15处理≥OF处理>CK。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分段日平均降水量、降水间隔时间、施肥量、施肥种类和降水距施肥的天数是影响TN流失量的重要因素,以上各因素的标准化总影响因子分别为0.264、-0.126、0.078、0.033和-0.038。降水相比施肥对稻田TN流失量的影响更强,且分段日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间隔时间是决定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关键因素。【结论】降水间隔时间的缩短相比降水量的增加对稻田TN流失量的促进效应更强,雨季有机肥配施相比化肥施用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中的TN浓度,从而削减稻田TN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总氮流失 面源污染 施肥 降水
下载PDF
医用诊断半值层测量仪校准影响因素的研究
15
作者 魏鹏 王家伟 +2 位作者 李德红 马伯轩 郭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在各种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中都对半值层测量提出了要求,半值层测量仪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半值层测量仪的校准方法一直未明确。探讨在校准半值层测量仪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探测器角度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因此校... 在各种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中都对半值层测量提出了要求,半值层测量仪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半值层测量仪的校准方法一直未明确。探讨在校准半值层测量仪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探测器角度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因此校准时要将被校半值层测量仪置于测试平面中心位置,角度偏差不应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半值层 辐射质 诊断X射线辐射源 校准
下载PDF
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与介入治疗效果
16
作者 游琴章 吴伟宝 郭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实施栓塞治疗,其中7... 目的研究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实施栓塞治疗,其中74例患者采用5F Cobra型导管,另外6例实施同轴微导管。随后将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位置分布情况、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以及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7.50%)肿瘤位于肝脏深部,其他74例患者(92.50%)肿瘤接近或已经累及到肝表面。80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右隔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其临床特征以主干显著增粗为主;共有6例患者发生了膈肌痉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且该并发症于30 min后自行缓解。其中1例患者发生了顽固性呃逆,3 d后自行消退,占1.25%。80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其中54例一次性成功,另外26例二次膈下动脉栓塞成功;此外,治疗后,患者的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本研究开展了膈下动脉介入肝脏肿瘤的血管造影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靠近肝被膜或横膈膜的部位,采用右侧膈下动脉为其提供血液,实现了高效率的化学栓塞,但同时也要注意难治性呃逆及膈肌痉挛等并发症,其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膈下动脉 螺旋CT 影像分析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17
作者 郭彬 娄运生 +3 位作者 梁永超 张杰 华海霞 奚云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6,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硅肥单施都能促进水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 ,氮肥效果好于硅肥。氮硅肥配施下 ,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水稻产量以及水稻地上部...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硅肥单施都能促进水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 ,氮肥效果好于硅肥。氮硅肥配施下 ,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水稻产量以及水稻地上部生物量 ,植株氮、磷、钾、硅养分含量增幅均高于氮肥和硅肥单施。随施硅量增加 ,氮 /硅比率后期有明显下降趋势。氮硅配施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和有效硅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 ,而对速效磷、pH、有机质及全氮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硅肥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三甘醇失效原因分析及回收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郭彬 何战友 +3 位作者 刘学蕊 景阿宁 王丽莉 刘昌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2-153,共2页
三甘醇作为天然气脱水剂,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污染变质现象,影响脱水效果和装置平稳运行。为此,通过多种试验方法和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三甘醇溶液的失效原因,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三甘醇溶液的废弃标准。根据模拟试验,确定了有效的三甘醇... 三甘醇作为天然气脱水剂,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污染变质现象,影响脱水效果和装置平稳运行。为此,通过多种试验方法和手段,详细分析研究了三甘醇溶液的失效原因,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三甘醇溶液的废弃标准。根据模拟试验,确定了有效的三甘醇回收方法。现场大批量回收生产的三甘醇产品质量合格,满足现场生产的要求,脱水后天然气的水露点能达到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水剂 三甘醇 失效 分析 废弃 标准 回收 应用
下载PDF
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19
作者 冯兆奎 郭彬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100,共8页
为厘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两个层面协同助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复杂作用机制,并克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单个要素净效应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整合创新网络层面与知识流动层面的6个要素,以我... 为厘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两个层面协同助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复杂作用机制,并克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单个要素净效应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整合创新网络层面与知识流动层面的6个要素,以我国29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索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组态构型与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驱动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知识扩散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原理时扮演更为普遍的角色;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组态路径有3条,即高知识流动下的创新网络均衡型、高知识流动下的网络链接主导型和知识扩散-网络规模主导型;创新网络四要素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机制时存在替代关系,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路径有4条,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之间为非对称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创新能力 组态构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区域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