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玉米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郭思佳 刘新柱 +5 位作者 刘向东 刘春山 邢蕾 王海祥 许健伟 王树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为了合理利用玉米秸秆这种生物质资源,采集了寒地整株玉米秸秆,结合自制试验装置,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了整株玉米秸秆不同直径部位在相同加载速率下有节段径向和轴向压缩及无节段抗弯的力学性能。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建立... 为了合理利用玉米秸秆这种生物质资源,采集了寒地整株玉米秸秆,结合自制试验装置,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了整株玉米秸秆不同直径部位在相同加载速率下有节段径向和轴向压缩及无节段抗弯的力学性能。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直径小于20mm时,轴向压缩实验中直径对压力影响并不明显,直径达到25mm左右时影响开始显现,直径大于29mm后影响非常显著;径向压缩时,离秸秆顶端较近的几节直径与压力近似线性相关,但随着直径的增加径向压力并不是均值上升,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抗弯试验中,在初始阶段压力在某一范围内上下波动,直径对压力影响并不显著;当直径大于23mm后,所需压力值显著增加;当直径大于30mm之后,直径对压力的影响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试验数据真实可靠,拟合结果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及优化秸秆收获装置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力学性能 压缩 弯曲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晓磊 郭思佳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457-1458,F0003,F0004,共4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局限于肺,临床上呈渐进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恶化,组织病理学和胸部HRCT表现为特征性的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中医...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局限于肺,临床上呈渐进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恶化,组织病理学和胸部HRCT表现为特征性的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中医对此病的认识历史悠久,优势明显,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近5年多(2018年—至今)中医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主要从病机(“肺虚络瘀”论、“热毒滞络”论、“肺寒络凝”论、其他)、临床研究(古方、自拟方、中成药、六字诀呼吸操、热敏灸)2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痿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功能探讨培宗气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吴清原 郭思佳 +1 位作者 孙增涛 李晓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学认为“虚、痰、瘀”是其核心病机,而宗气的盛衰贯穿其病机演变全程。培土生金法为宗气理论治疗COPD的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学认为“虚、痰、瘀”是其核心病机,而宗气的盛衰贯穿其病机演变全程。培土生金法为宗气理论治疗COPD的代表性治法现已广泛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西医证实线粒体功能和形态障碍是COPD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机制。文章从“虚、痰、瘀”与线粒体功能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宗气理论和培土生金法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宗气理论 培土生金 线粒体
下载PDF
从“浊毒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隐匿进展的病机
4
作者 魏媛 何媛 +1 位作者 刘南飞 郭思佳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3-64,共2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的病理表现,也是临床发病原因不明、隐匿进展、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的一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将其归为“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病位在肺,久则及脾肾,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浊、瘀血... 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的病理表现,也是临床发病原因不明、隐匿进展、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的一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将其归为“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病位在肺,久则及脾肾,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因此,本文基于“浊毒”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隐匿进展的核心病机,并与“膏浊”病相联系,阐述肺间质纤维化与脂代谢异常的病机关系,旨在提出痰浊、瘀血日久化为“浊毒”,是促进疾病隐匿进展的关键病理产物,也是中医药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核心机制;结合现代医学认为脂代谢异常是影响肺间质纤维化进展及预后的因素,进一步明确“浊毒内生”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痰瘀 浊毒 脂代谢
下载PDF
中华蜜蜂细胞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全长转录本鉴定及分析
5
作者 郭思佳 张凯遥 +7 位作者 荆欣 高旭泽 冯佩林 邹培缘 张浩宇 陈大福 郭睿 付中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系统鉴定和分析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为深入开展相关基因和剪接体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已获得的高质量中华蜜蜂纳米孔长读段测序数据,通过Blast工具将全长转录本比... 【目的】系统鉴定和分析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为深入开展相关基因和剪接体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已获得的高质量中华蜜蜂纳米孔长读段测序数据,通过Blast工具将全长转录本比对Nr数据库筛选出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利用gffcompare软件将全长转录本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参考基因组上注释的转录本进行比较,鉴定未注释的新基因和新转录本。利用TAPIS pipeline预测和分析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的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位点,并通过TBtools软件鉴定APA位点上游的基序(motif)。使用Astalavista软件鉴定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事件,并通过IGV浏览器进行结构可视化。通过RT-PCR验证AS事件的真实性。【结果】共鉴定到中华蜜蜂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的基因66个和全长转录本395条,发掘出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未注释的2个新基因和303条新转录本。对参考基因组已注释的34个基因进行了结构优化,分别延伸了18个基因的5′端和12个基因的3′端,同时延长了4个基因的5′端和3′端。共鉴定到含有1个及以上APA位点的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47个,其中多于5个APA位点的基因最多,为32个。在APA位点上游鉴定到多个基序,一致性序列为:GRBGCNKSDAACAAYTRBGCBMRNGGBYAYTAYWCNVWNGG。共鉴定到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的AS事件296次,其中包括131次可变3′端剪接(alternative 3′splice site, A3SS)、85次内含子保留(intron retention, IR)、70次可变5′端剪接(alternative 5′splice site, A5SS)和10次外显子跳跃(exon skipping, ES)。RT-PCR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符合预期,证实了随机选择的2次AS事件的真实性。【结论】系统鉴定了中华蜜蜂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和全长转录本以及AS事件和APA位点,优化了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注释的吞噬与包囊作用相关基因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吞噬作用 包囊作用 全长转录本 纳米孔测序 可变剪接 可变多聚腺苷酸化
下载PDF
基于HIF-1信号通路基因变化探讨COPD肺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
6
作者 李小娟 郭思佳 +4 位作者 孙增涛 王坤 李晓丹 岳宝柱 栾哲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431-3436,共6页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动物模型为基础,探索COPD肺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复合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后续分为造模6 w组与造模12 w组。以香烟烟雾暴露结合...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动物模型为基础,探索COPD肺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复合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后续分为造模6 w组与造模12 w组。以香烟烟雾暴露结合鼻腔滴入内毒素法建立COPD模型,收集正常组、造模6、12 w组肺组织,q-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OPD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HIF-1复合通路关键基因HIF-1α、热休克蛋白(HSP)9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素(ET)-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OPD模型组黏膜下存在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肺泡壁变薄或断裂引起部分肺泡扩大融合形成肺大泡,肺血管也显示出不同程度增生,管壁增厚或管腔变形,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造模6、12 w后肺组织中HIF-1α、HSP90、VEGF、ET-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且造模12 w后肺组织中HIF-1α、VEGF、iNOS mRNA表达与造模6 w时相比显著上调(P<0.05)。与造模6 w时相比,造模12 w后肺组织中HSP90、ET-1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肺组织中iNOS mRNA表达在造模6 w时无显著差异(P>0.05),造模12 w后肺组织中iNOS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COPD肺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HIF-1复合信号通路的表达相关,且严重程度与造模时长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病变 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东北大红萝卜收获机结构设计
7
作者 刘新柱 王树林 +3 位作者 王玉花 张晓龙 郭思佳 刘向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分析了我国萝卜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对现有常用机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提高东北大红萝卜的机械化收获作业效率,结合其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设计了一种挖掘式大红萝卜收获机,主要由圆盘割刀、挖掘捡拾滚、辅助捡拾滚及输送清选机构... 分析了我国萝卜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对现有常用机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提高东北大红萝卜的机械化收获作业效率,结合其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设计了一种挖掘式大红萝卜收获机,主要由圆盘割刀、挖掘捡拾滚、辅助捡拾滚及输送清选机构等部分组成。工作时,收获机可以将萝卜的茎叶与根部分离,完成萝卜的挖掘、去土和集果等作业。对挖掘捡拾机构进行了数学建模及力学分析,确定了挖掘捡拾滚的转速为180r/min,辅助捡拾滚的转速为270r/min。收获机的研发为其它根茎作物收获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萝卜 收获机 挖掘 捡拾 输送清选
下载PDF
全人教育视域下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8
作者 郭思佳 赵爽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限选课“社会心理学”为例,开展参与式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以实践教育为主的心理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补充课堂思政元素,实施全... 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限选课“社会心理学”为例,开展参与式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以实践教育为主的心理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补充课堂思政元素,实施全过程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参与式教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剧
下载PDF
一类图和偶圈的直积的超边连通度
9
作者 郭思佳 赵爽 王健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2期531-538,共8页
连通图G的超边连通度是指使得图G不连通且每个连通分支没有孤立点要删除的最少的边数,用表示。图G和H的直积,定义为G×H,是顶点集为V(G×H)=V(G)×V(H)的图,其中两个顶点(u1,v1)和(u2,v2)在G×H相邻当且仅当u1u2εE(G)... 连通图G的超边连通度是指使得图G不连通且每个连通分支没有孤立点要删除的最少的边数,用表示。图G和H的直积,定义为G×H,是顶点集为V(G×H)=V(G)×V(H)的图,其中两个顶点(u1,v1)和(u2,v2)在G×H相邻当且仅当u1u2εE(G)且v1v2εE(H)。马天龙等人证明了G和完全图Kn的直积的超边连通度。本文证明了当n≥4且n为偶数时,一类图G和圈Cn的直积的超边连通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连通度 超边连通度 直积
下载PDF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RRDRP的分子特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10
作者 张凯遥 冯佩林 +6 位作者 宓诗雨 郭思佳 张艺琼 荆欣 陈大福 郭睿 付中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Rad18-like重组与DNA修复蛋白(Rad18-like recombination and DNA repair protein,RRDR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和SWISS-mode... 【目的】通过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Rad18-like重组与DNA修复蛋白(Rad18-like recombination and DNA repair protein,RRDR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和SWISS-model等软件分析RRDRP的理化性质、亲水性和三级结构。利用SignalP 4.1 Server、NetPhos 3.1 Server、TMHMM和SOPMA等软件预测RRDRP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及二级结构。使用PSORTⅡ软件预测RRDR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使用MEME软件预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RRDRP的保守基序。通过Mega 11.0软件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RRDRP进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东方蜜蜂微孢子虫RRDRP基因含有2928个核苷酸,可编码97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11.50 ku,脂溶系数93.58,等电点6.63,分子式C_(5135)H_(8253)N_(1377)O_(1545)S_(34),平均亲水系数为-0.627,可同时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细胞骨架;RRDRP包含55个磷酸化位点、678个α-螺旋、99条延长链、22个β-转角及176个无规则卷曲;RRDRP不含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兔脑炎微孢子虫、颗粒病微粒子虫等11个物种的RRDRP中均含有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Motif 1、Motif 2、Motif 3、Motif 4和Motif 5)。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颗粒病微粒子虫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同源性较高。【结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RRDRP是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胞内蛋白,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以及其他微孢子虫和真菌中高度保守。【目的】通过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Rad18-like重组与DNA修复蛋白(Rad18-like recombination and DNA repair protein, RRDR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rotparam、ProtScale和SWISS-model等软件分析RRDRP的理化性质、亲水性和三级结构。利用SignalP 4.1 Server、NetPhos 3.1 Server、TMHMM和SOPMA等软件预测RRDRP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及二级结构。使用PSORT Ⅱ软件预测RRDR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使用MEME软件预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RRDRP的保守基序。通过Mega 11.0软件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的RRDRP进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东方蜜蜂微孢子虫RRDRP基因含有2 928个核苷酸,可编码97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11.50 ku,脂溶系数93.58,等电点6.63,分子式C5135H8253N1377O1545S34,平均亲水系数为-0.627,可同时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细胞骨架;RRDRP包含55个磷酸化位点、678个α-螺旋、99条延长链、22个β-转角及176个无规则卷曲;RRDRP不含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兔脑炎微孢子虫、颗粒病微粒子虫等11个物种的RRDRP中均含有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Motif 1、Motif 2、Motif 3、Motif 4和Motif 5)。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颗粒病微粒子虫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同源性较高。【结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RRDRP是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胞内蛋白,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以及其他微孢子虫和真菌中高度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 Rad18-like重组和DNA修复蛋白 分子特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不同分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思佳 封继宏 +3 位作者 宋雅琳 王强 魏媛 孙增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6期809-812,865,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证素。以多维度GAP指标和临床分期体系为依据将IPF患者分为3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统计和比较不同阶段病性及病位证素分布情况。结果发放调查表108份,回收108份,有效89份。29例IPF临床Ⅰ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99,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93.10%),痰(浊)(58.62%)、血瘀(48.28%);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58,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44.83%)、肾(34.48%)。32例IPF临床Ⅱ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74,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90.63%)、痰(浊)(78.13%);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87,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71.88%)、肾(65.63%)。28例IPF临床Ⅲ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9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100.00%)、阴虚(92.86%);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10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肾(100.00%)、脾(89.29%)。IPF临床各期患者病性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血瘀、阳虚和寒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中血瘀、阴虚、阳虚、寒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阴虚、阳虚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IPF临床各期患者病位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脾、肾和心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结论IPF临床Ⅰ期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浊)、血瘀为主,临床Ⅱ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临床Ⅲ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阴虚为主,随病程进展痰(浊)变化不著,而血瘀、阴虚、阳虚渐甚,且可兼见寒和气滞(郁);病位以肺、脾、肾为主,晚期累及于心。气虚血瘀作为核心证素贯穿疾病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分期 证素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思佳 孙增涛 +4 位作者 刘恩顺 封继宏 刘伟 关鹏 苏景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76-2378,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4只,COPD稳定期模型组36只。采用熏香烟结合气道内...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4只,COPD稳定期模型组36只。采用熏香烟结合气道内滴注内毒素法制造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两组各随机抽取12只取材;而后将模型组剩余24只随机等分为两组,即空白治疗组和补肺颗粒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及空白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干预组给予补肺颗粒治疗,均持续30天。观察指标:①苏木色精-伊红法染色(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IL-6、IL-8、TNF-α及hs-CRP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补肺颗粒治疗后,肺组织病变较前减轻,治疗后3组间比较,干预组IL-6、TNF-α、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干预组IL-8、TNF-α、hs-CR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OPD稳定期体内存在以血清炎性因子普遍升高为特点的微炎症状态,补肺颗粒可降低其水平,改善肺组织病变,减轻炎症反应,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IL-6 IL-8 TNF—α hs—CRP
原文传递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_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思佳 孙增涛 +4 位作者 李月川 吴琦 刘恩顺 封继宏 付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33-2934,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口服补肺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30天...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口服补肺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30天后比较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62%,对照组为21.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颗粒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且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为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反应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思佳 刘伟 +4 位作者 刘恩顺 封继宏 郝正华 吴健广 孙增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635-1639,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疾病。中医药在COPD的防治过程中作用显著,而调控炎性反应是其重要疗效机制之一。文章将就COPD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疾病。中医药在COPD的防治过程中作用显著,而调控炎性反应是其重要疗效机制之一。文章将就COPD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细胞和炎性反应因子,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性反应 中医药
下载PDF
2种委陵菜耐阴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思佳 张培 +1 位作者 赵婵璞 刘冬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探究匍枝委陵菜(Potentilla flagellaris)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的耐阴性,对它们分别进行了30%,60%,90%的3个梯度的遮荫处理,同时以全光照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在这4种处理下2种委陵菜的形态、生理、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 为探究匍枝委陵菜(Potentilla flagellaris)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的耐阴性,对它们分别进行了30%,60%,90%的3个梯度的遮荫处理,同时以全光照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在这4种处理下2种委陵菜的形态、生理、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匍枝委陵菜在遮荫率为30%时形态、生理、光合指标的数值都要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时的数值,而鹅绒委陵菜则在全光照时各项指标的值最高。综合比较,匍枝委陵菜比鹅绒委陵菜具有一定的耐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委陵菜 鹅绒委陵菜 耐阴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光合指标
下载PDF
基于FMEA法的结肠癌根治术风险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思佳 杜蕾 +6 位作者 李洋 柳丽颖 张莹 刘行宇 吴国松 赵璐 毛静馥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最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 风险识别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思佳 孙增涛 刘恩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一个沉重的负担。治疗方面,中医内治、外治都有其肯定的疗效。其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诸多外治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一个沉重的负担。治疗方面,中医内治、外治都有其肯定的疗效。其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诸多外治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清.张潞《张氏医通》创制的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哮病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穴位贴敷
原文传递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思佳 封继宏 +2 位作者 吴健广 郝正华 孙增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14-1317,1345,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该角度初步阐释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OPD造模组60只,后者采用香烟烟雾暴露制作C...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该角度初步阐释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OPD造模组60只,后者采用香烟烟雾暴露制作COPD模型,造模后两组各随机抽取10只取材,而后将COPD造模组剩余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治疗组、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低剂量组、补肺颗粒中剂量组和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空白治疗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水溶液灌服,补肺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补肺颗粒水溶液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1次/d,疗程4周。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造模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可见明显炎症和肺气肿改变,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明显增高(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 05),而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与空白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和肺气肿病变程度减轻,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降低(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 05),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似(P> 0. 05),优于补肺颗粒中剂量组(P <0. 05)。结论:补肺颗粒通过下调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10表达,进而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评价及优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思佳 方伟 +1 位作者 曾金芳 朱燕空 《资源与产业》 2012年第6期93-100,共8页
依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投资环境项目对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进行查阅初步选取各级评价指标,再通过专家评分法对各指标得分进行汇总得到最终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对阿拉伯半岛4国和波斯湾6国油气投... 依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投资环境项目对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进行查阅初步选取各级评价指标,再通过专家评分法对各指标得分进行汇总得到最终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对阿拉伯半岛4国和波斯湾6国油气投资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对一级指标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中东10国的优选结果,其中沙特阿拉伯是最佳的投资国,其次在没有政治风险情况下,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也是值得开展油气投资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油气资源 投资环境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对皮肤鳞癌细胞体外转移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思佳 查晓军 周海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在体外对上皮鳞癌细胞系A431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上皮鳞癌细胞A431,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RAPA(5、10、20 nmol·L-1)对A431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浓度...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在体外对上皮鳞癌细胞系A431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上皮鳞癌细胞A431,通过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RAPA(5、10、20 nmol·L-1)对A431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浓度。依此浓度分别通过划痕、Transwell试验检测A431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经RAPA处理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431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APA对A431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表现浓度依赖性。RAPA作用于A431细胞48 h后,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显示A431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都显示RAPA处理的A431细胞中OPN的表达下调。结论 RAPA可降低鳞癌细胞A431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APA抑制OP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上皮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细胞增殖 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