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轮发电机机械检修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
1
作者 郭新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099-0102,共4页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持续进步,水轮发电机作为其中关键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轮发电机的优异运行表现,依赖于机械检修这一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机械结构较为复杂、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这一环节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聚焦于水...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持续进步,水轮发电机作为其中关键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轮发电机的优异运行表现,依赖于机械检修这一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机械结构较为复杂、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这一环节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聚焦于水轮发电机在机械维修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实际应用,目的是克服旧有维修手段在适应现代化、提升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不足。本研究依托尖端机械诊断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以及精准数据分析,提出了一项依托于状态监控的智能化维护计划。此计划得以实现,便能够即时监控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并预见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这样一来,便可以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维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机械检修 技术创新 条件监控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新场气田立体压裂开发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新江 王世泽 徐向荣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3期38-43,共6页
新场气田是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段一典型远源多类型、多层系的低渗透致密陆相碎屑岩气藏叠置而成,并具备优越立体压裂开发条件的大型气田。自1995年12月投入立体压裂开发以来,先后压裂168井次,累积加砂177m3,累积增加天然气产能702&#... 新场气田是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段一典型远源多类型、多层系的低渗透致密陆相碎屑岩气藏叠置而成,并具备优越立体压裂开发条件的大型气田。自1995年12月投入立体压裂开发以来,先后压裂168井次,累积加砂177m3,累积增加天然气产能702×104/d,增产水平16倍,日增输气180×104m3/d,已累积增输气量8.34×108m3,已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增加储量271.18×108m3,并形成了一套以三维精细气藏描述为基础,立体开发方案为原则、蓬莱镇组低渗透致密气藏压裂技术为核心技术、沙溪庙组超致密气藏整体压裂技术为关键技术的立体压裂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地震模型 地质模型 压裂 气田
下载PDF
元坝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安全有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新江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11期41-52,共12页
元坝气田是目前世界上气藏埋藏最深、开发风险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酸性大气田,国内外没有成功先例,缺乏相应理论、技术、方法。针对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礁体储层复杂、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组分复杂、压力系... 元坝气田是目前世界上气藏埋藏最深、开发风险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酸性大气田,国内外没有成功先例,缺乏相应理论、技术、方法。针对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礁体储层复杂、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组分复杂、压力系统复杂、地形地貌复杂等"一超、三高、五复杂"的特点,以及面临的地质规律不清、气藏描述太难、有效开发不易、钻完井瓶颈多、安全环保压力大等五大开发难题,创新了生物礁发育与储层分布开发地质理论,提出了超深条带状小礁体气藏有效开发模式,形成了超深层小礁体气藏精细描述技术、超深高含硫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高含硫天然气深度净化技术、复杂山区高含硫气田安全集输技术等开发关键技术体系,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7000m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突破了7000m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开发禁区,突破了7000m超深高含硫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瓶颈,实现了高含硫天然气深度净化技术国产化,实现了复杂山区高含硫气田安全集输技术智能化,确保了大型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田安全环保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长兴组 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 地质理论 开发模式 关键技术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增产有效期的压裂优化决策方法
4
作者 郭新江 彭红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低渗气藏气井通常需要压裂增产措施。在确定的储层条件下,加砂强度、砂浓度、前置液、排量等压裂工艺参数对压裂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压裂增产效果,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此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采用... 低渗气藏气井通常需要压裂增产措施。在确定的储层条件下,加砂强度、砂浓度、前置液、排量等压裂工艺参数对压裂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压裂增产效果,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此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储层压裂效果的主次因素,并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增产有效期的预测模型,综合利用正交设计法得出在确定储层条件下的最佳压裂工艺参数。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优化工艺参数科学合理,可为压裂设计提供依据,为压裂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有效期 BP神经网络 灰色关联 正交设计 优化决策
下载PDF
现代产量递减曲线自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新江 王小平 靳正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1,共3页
现代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方法是研究油、气田动态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推广运用中无法回避曲线拟合中的多解性问题 ,而克服曲线拟合中多解性问题的办法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分析技术。目前 ,用理论模型自动拟合实测数据的自动分析是建立在最小... 现代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方法是研究油、气田动态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推广运用中无法回避曲线拟合中的多解性问题 ,而克服曲线拟合中多解性问题的办法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分析技术。目前 ,用理论模型自动拟合实测数据的自动分析是建立在最小平方非线性回归方法基础之上的 ,在解决多解性问题上尚存在三个弊端 :①最后收敛值不一定代表的是最小值 ;②在控制参数相关性较好或者受某些参数影响的实测数据不足时 ,其Hessian矩阵呈病态 ,最终导致计算结果不收敛 ,且其初值的影响因素不大 ;③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模型、数据精度、干扰等 )和求解方法优劣 ,都关系到求解参数估计问题的成败。文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实现现代产量递减曲线自动分析 ,采用BP网络模型对现代产量递减理论曲线进行训练学习。采用Pi-Sigma网络模型对实际产量曲线进行异联想恢复 ,解决曲线拟合的多解性问题。结合压力恢复曲线分析来检验现代产量递减曲线自动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 :现代产量递减曲线自动分析方法及其所运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解决多解性问题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曲线自动分析方法 油气藏 开采曲线 模糊数学 神经网络 自动化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水锁损害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谢晓永 郭新江 +2 位作者 蒋祖军 孟英峰 康毅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71,120-121,共4页
水锁损害是致密砂岩气藏最主要的损害类型,损害一旦发生则难以完全解除,会严重影响气藏的发现、评价和开发,因此,对储层水锁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预测极为重要。运用泡压法测试得到了储层岩石的连通喉道对渗流能力的分布,反映了不同含水... 水锁损害是致密砂岩气藏最主要的损害类型,损害一旦发生则难以完全解除,会严重影响气藏的发现、评价和开发,因此,对储层水锁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预测极为重要。运用泡压法测试得到了储层岩石的连通喉道对渗流能力的分布,反映了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多种水锁损害控制因素的孔隙分形维数计算方法;最终建立起了基于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水锁损害预测模型,便可容易地计算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渗透率损害率。应用该模型对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心的水锁损害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对于该类储层,只要保证直径大于1μm的喉道连通,返排压差高于0.3MPa,就能保证水锁损害率低于30%。由此表明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锁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分形 水锁预测 四川盆地西部 晚三叠世 岩心
下载PDF
考虑岩样尺度效应时钻井液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单钰铭 王世泽 闫长辉 郭新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在考虑试验岩样尺度效应的基础上,进行的模拟地层条件下钻井液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钻井液处理后的25mm×25mm岩样的抗张强度高于未经钻井液处理的50mm×50mm岩样,且处理后的岩样抗张强度均高于未处理... 在考虑试验岩样尺度效应的基础上,进行的模拟地层条件下钻井液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钻井液处理后的25mm×25mm岩样的抗张强度高于未经钻井液处理的50mm×50mm岩样,且处理后的岩样抗张强度均高于未处理的岩样。对于钻井液处理前后同尺寸的岩样,由于试验岩样中泥质软颗粒含量高低不同,在孔隙度小于2.5%时,孔隙度越小,处理前后的抗张强度相差越大,且处理前的岩样抗张强度比处理后的岩样大4MPa左右;在孔隙度大于2.5%时,钻井液处理前后的岩石抗张强度趋于一致。在模拟地层条件下,钻井液处理后的岩样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下降,泊松比增大。岩石矿物中的泥质黏土矿物遇到钻井滤液后产生软化效应,致使岩样呈现:经钻井液处理时间越长,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越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性质 尺度效应 钻井液 试验评价 抗张强度 致密储层
下载PDF
川西积液水平井井筒压力及液位预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通 郭新江 +3 位作者 王雨生 陈海龙 鲁光亮 唐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正确预测积液水平井井筒压力与液位是优选排液工艺、制定排液参数的技术关键。基于U型管原理,结合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积液水平井油管与油套环空压力平衡模型。模型中油管压降来源于液位以上流动气体与液位以下的两相流动,其... 正确预测积液水平井井筒压力与液位是优选排液工艺、制定排液参数的技术关键。基于U型管原理,结合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积液水平井油管与油套环空压力平衡模型。模型中油管压降来源于液位以上流动气体与液位以下的两相流动,其两相流持液率基于漂移模型得到;油套环空压降则来源于液位以上的静气柱压力和液位以下的静液柱压力;油管与油套环空压力在井下连通点处相等;模型计算采用了先借助地面回声仪获得油套环空中的液位,再利用模型求解油管液位及压力的方法。川西气田什邡6-1HF水平井的模型预测压力与实际测压数据的误差为3.75%,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预测川西气田积液水平井的井筒压力与积液液位,且预测时效优于传统的测压方法。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油管液位通常高于环空液位,油套压差的减少能够间接反映油管积液量的减少,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气田 水平井 积液 井筒压力 液位 漂移模型 回声仪
下载PDF
应用偏相关+灰关联方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压裂地质选层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高雅琴 郭新江 葛善良 张凌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7-800,805,共5页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地应力差及顶底隔层平均厚度等14项特征参数进行的优选压裂层段的偏相关+灰色关联度计算,其结果与现场压裂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并对于同类型气藏的压裂评井选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 偏相关 压裂 选层 致密储层
下载PDF
高密度酸加重酸化技术在川西深井异常高压气层增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刚 郭新江 +2 位作者 陈海龙 胥云 丛连铸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10,共6页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气藏超深层、高温、异常高压、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深井酸化时,井口泵压高,往往超过目前设备承压能力,很难保证安全施工。通过高密度酸加重酸化技术在CG 561井的应用证实能...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气藏超深层、高温、异常高压、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深井酸化时,井口泵压高,往往超过目前设备承压能力,很难保证安全施工。通过高密度酸加重酸化技术在CG 561井的应用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泵压,提高酸化工作液密度,增加井筒液柱压力,适应特殊地层,对于该井须二气藏采用高密度酸液(含15%~20%盐酸的常规酸液)加重酸化技术,可降低井口施工泵压13M Pa^17 M Pa,经过对CG 561井的酸化后压力恢复试井测试结果证实增产94%,达到安全、优质、快捷的增产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深井 异常高压储层 高密度酸 加重酸化技术
下载PDF
气井井筒气液两相环雾流压降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通 王世泽 +3 位作者 郭新江 潘国华 陈海龙 伍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8-333,共6页
气液两相环雾流是气井生产中最常见的流型之一,正确预测其井筒压降是气井节点系统分析、生产动态预测的重要基础。从环雾流气芯-液膜分相流结构出发,建立了环雾流压力梯度方程;其中持液率计算综合考虑了液膜及液滴的影响,通过引入Hensto... 气液两相环雾流是气井生产中最常见的流型之一,正确预测其井筒压降是气井节点系统分析、生产动态预测的重要基础。从环雾流气芯-液膜分相流结构出发,建立了环雾流压力梯度方程;其中持液率计算综合考虑了液膜及液滴的影响,通过引入Henstock&Hanratty无因次液膜厚度关系式,导出了液膜厚度计算显式方程,基于液滴沉降与液膜雾化的动态平衡,导出了适用于气井低液相雷诺数条件的液滴夹带率关系式;摩阻计算考虑了液膜与管壁的剪切应力,最终采用龙格库塔法迭代求解井筒压力。利用国内外91井次气井测压数据评价表明,新模型提高了凝析气井和产水气井井筒环雾流压降预测准确度,优于传统的均匀流模型和分相流模型,而且能够获得液滴夹带率、液膜厚度等特性参数,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筒 压降 环雾流 液滴 液膜 分相流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难动用储量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高雅琴 郭新江 苏瑗 张凌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
水力压裂是致密低渗气藏投产的必要方式。依据川西新场XS气藏地质特征、压裂及试井资料,进行了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该气藏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利用压裂前后的... 水力压裂是致密低渗气藏投产的必要方式。依据川西新场XS气藏地质特征、压裂及试井资料,进行了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该气藏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利用压裂前后的试井资料分析了试井曲线形态特征及地层参数变化,动态认识了压裂层段储渗特征,评价了川西新场XS气藏的压裂效果,为该气藏今后压裂选层、措施方案改进提供了依据。其研究方法对同类型气藏的科学管理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低渗透气藏 压裂 效果评价 新场XS气藏
下载PDF
水平井泡沫排液采气井筒流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通 郭新江 +2 位作者 王世泽 陈海龙 刘大永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针对水平井泡沫排液采气各井段泡沫流型认识不清,泡排工艺优化困难的问题,以表面活性剂、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开展了水平井泡沫流型实验研究,根据泡沫的生成情况及气体/泡沫的界面特征划分了流型,绘制了泡沫流型图,对比了表面活性剂加... 针对水平井泡沫排液采气各井段泡沫流型认识不清,泡排工艺优化困难的问题,以表面活性剂、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开展了水平井泡沫流型实验研究,根据泡沫的生成情况及气体/泡沫的界面特征划分了流型,绘制了泡沫流型图,对比了表面活性剂加入前后流型图的变化,分析了角度、两相流流型对起泡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水平段±5°以内气液分层明显,起泡困难;垂直、倾斜段气流速小于0.35 m/s时出现塞状流,含气率低,搅动弱,起泡困难,是低压低产水平井泡排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起泡的条件为管斜角≥25°、气流速≥0.35 m/s、流型呈现段塞流;建议采用悬挂式毛细管加注新工艺,注剂点位于管斜角25°处,解决泡排剂加注不到位的问题,并实现水平井全生命周期的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排液采气 泡沫 表面活性剂 流型图 段塞流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关文均 郭新江 智慧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3,共6页
新场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地区主力气田之一。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石学以及电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须家河二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平均孔隙度3.17%,平均渗透率2.78×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 新场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地区主力气田之一。通过对该区多口井的岩石学以及电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须家河二段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平均孔隙度3.17%,平均渗透率2.78×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根据气田须二段储层的特点,结合孔渗关系曲线以及含气性等参数,对该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认为Ⅲ类储层是须家河组中主要的储层类型,并对该区天然气有利富集区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新场气田 须家河组二段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川西致密砂岩气田采气工艺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洋 郭新江 +1 位作者 刘通 张国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6,共9页
川西侏罗系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无明显边底水、层间水,气井生产少量产水。随着气田不断开发,气井井底积液加剧,造成产量压力双递减,稳产期短,低压低产生产时间长,排水采气是气藏长期稳产的关键技术。为探寻适用于川西致密砂岩气... 川西侏罗系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无明显边底水、层间水,气井生产少量产水。随着气田不断开发,气井井底积液加剧,造成产量压力双递减,稳产期短,低压低产生产时间长,排水采气是气藏长期稳产的关键技术。为探寻适用于川西致密砂岩气田的排水采气工艺及管理体系,基于25 a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基于流压实测、回声仪、模型及矿场经验法的产水气井多元化井筒诊断技术,根据气井自身能量变化规律,形成了差异化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为主体,互补型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为辅助,以连续油管和柱塞气举为补充的致密气田排水采气体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发展,提出了“精细诊断+智能工艺一体化”的排水采气精细化管理体系,研制了积液在线诊断、丛式井整体式泡排及柱塞气举等智能化配套设备,并通过1200余口气井的现场应用,有效提高了气井排液稳产效果,降低了老井综合递减率,对国内外类似气田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泡沫排水 柱塞气举 速度管柱 排水采气
下载PDF
应用试井资料研究低渗透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变化——以沙南油藏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艳红 范杰 +3 位作者 王国先 党建新 郭新江 张志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6,共3页
对于已注水开发多年,尤其是多次采取增产增注措施后的油藏,如何准确地判定低渗透非均质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变化,难度很大。应用试井技术能够有效地认识这些特征和变化情况,为治理和改造油藏提供依据。分析准东沙南油藏经注水和措施改造... 对于已注水开发多年,尤其是多次采取增产增注措施后的油藏,如何准确地判定低渗透非均质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变化,难度很大。应用试井技术能够有效地认识这些特征和变化情况,为治理和改造油藏提供依据。分析准东沙南油藏经注水和措施改造使储集层的渗流特征产生的变化,有助于指导油藏的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沙南油田 不稳定试井 低渗油藏 储集层渗流特征
下载PDF
超高压气井井底压力计算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玉春 郭新江 +1 位作者 王小平 杨涛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6期49-52,共4页
超高压气井井底压力计算是采气工程基础技术的一大难题 ,文中通过能量守恒方程式、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 ,应用解题思路得出推导的数学模型 ,较好地解决了 70MPa以上的超高压气井———新 85 1井的井底压力、无阻流量、地层压力计算问题 ... 超高压气井井底压力计算是采气工程基础技术的一大难题 ,文中通过能量守恒方程式、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 ,应用解题思路得出推导的数学模型 ,较好地解决了 70MPa以上的超高压气井———新 85 1井的井底压力、无阻流量、地层压力计算问题 ,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气井 井底压力 计算 能量守恒方程式
下载PDF
通南巴地区下三叠统硫化氢成因及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志彬 刘善华 郭新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5,25,共4页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通南巴构造带上的河坝1井在下三叠统测试获得工业气流,但气样分析中发现了一定浓度的硫化氢,目前还未见到该区硫化氢成因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报道。为此,对该区下三叠统硫化氢成因及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归纳自然界...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通南巴构造带上的河坝1井在下三叠统测试获得工业气流,但气样分析中发现了一定浓度的硫化氢,目前还未见到该区硫化氢成因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报道。为此,对该区下三叠统硫化氢成因及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归纳自然界中硫化氢的各种生成机理和特点,对比邻区高含硫化氢气藏的储层特征,认为通南巴地区气藏中的硫化氢由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所产生。以此为硫化氢分布预测的依据和前提,进而预测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三段、嘉一段和飞仙关组三段基本不含硫化氢;嘉二段和飞四段具备硫化氢生成的条件,特别是嘉二段在测试及试采中均发现了一定浓度的硫化氢,但飞四段硫化氢含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通南巴地区 早三叠世 硫化氢 成因 分布 预测
下载PDF
非均质气藏容积法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昌元 郭新江 +1 位作者 王小平 邓力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储量是勘探的综合成果,是开发的物质基础,现行容积法储量计算方法对于非均质气藏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以工作站为平台,以多学科工作组为组织方式,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反演技术描述非均质性,并采用克里金网格化处理技术进... 储量是勘探的综合成果,是开发的物质基础,现行容积法储量计算方法对于非均质气藏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以工作站为平台,以多学科工作组为组织方式,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反演技术描述非均质性,并采用克里金网格化处理技术进行非均质气藏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法 非均质气藏 储量 克里金网格化处理技术 含气面积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纳米MoS_2制备及MoS_2/Al的I-V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兴科 郭新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8467-8471,共5页
用前驱体分解法制备纳米MoS2微粒;并且以铝片为基底,制备了MoS2/Al薄膜,对MoS2/Al薄膜的I-V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H4)6Mo7O24·4H2O和(NH4)2S为原料,在60℃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金属光泽的斜方晶系(NH4)2MoS4。(NH4)2MoS4... 用前驱体分解法制备纳米MoS2微粒;并且以铝片为基底,制备了MoS2/Al薄膜,对MoS2/Al薄膜的I-V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H4)6Mo7O24·4H2O和(NH4)2S为原料,在60℃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金属光泽的斜方晶系(NH4)2MoS4。(NH4)2MoS4在80℃水中分解4 h,制备得到粒径约100 nm^200 nm的纳米MoS2微粒,团聚严重。以热浸镀法制备的MoS2/Al涂层薄膜经过30 min、40 min、60 min退火处理的样品的I-V曲线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oS2 前驱体分解法 MOS2 Al薄膜 I-V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