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旺源 欧阳飞 +5 位作者 张健 高明涛 熊丽 何准发 林应标 罗迪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576-3577,3580,共3页
目的调查0~12岁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G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共计3 254例,采集儿童基本发育指标并取清晨空腹血,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及HGB... 目的调查0~12岁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G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共计3 254例,采集儿童基本发育指标并取清晨空腹血,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及HGB等相关临床指标。对维生素D水平的总体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对各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现阶段郴州地区78.9%的儿童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儿童外周血的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r=-0.510,P〈0.05)。研究还发现0~〈2、4~〈6、7~〈10岁3个年龄段儿童HGB水平在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高于低含量组,儿童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HGB存在正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0~〈2、4~〈6岁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7~〈10岁年龄段两者无相关性。结论现阶段郴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总体良好,儿童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与HGB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儿童HGB生成,导致儿童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维生素D 血红蛋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56℃ 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旺源 汤敏 +7 位作者 史文元 谭潭 鲁爽 胡政 贺荣章 李佳 罗迪贤 彭旭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经56℃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密闭的真空采血管采集5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离心后分别在56℃30 min灭活处理前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抗... 目的探讨血清经56℃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密闭的真空采血管采集5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离心后分别在56℃30 min灭活处理前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术前八项(HCV-Ab、HIV-Ab、TP-Ab和乙肝五项)和常规生化检测,比较未灭活处理和灭活处理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含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54例血清标本灭活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结果完全一致性达94.4%。术前八项灭活前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LP、GGT、CK、CK-MB、LDH、Mb等不耐热酶类项目水平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常规生化检测项目血清灭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ALT、ALP、GGT、CK、CK-MB、LDH、Mb等不耐热酶类项目检测外,56℃30 min病毒血清灭活法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免疫感染类抗原抗体检测和多数生化常规项目检测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加热灭活 抗体 生化检测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旺源 廖琳 +3 位作者 林应标 夏川 熊丽 刘志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5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类风...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抗角质蛋白抗体(AKA)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为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下载PDF
衡阳地区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英 黄昕 +3 位作者 郭旺源 文燕 王亚强 崔艳慧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分别在衡阳县、耒阳市和衡南县各随机抽取1个村,由调查员在抽中的村随机入户调查。[结果]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于非传播途...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分别在衡阳县、耒阳市和衡南县各随机抽取1个村,由调查员在抽中的村随机入户调查。[结果]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88.5%的人有艾滋病的风险意识;只有55.7%的人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结论]衡阳地区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但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健康教育中应当在利用媒体的同时,发挥学校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农村居民
下载PDF
抗ds-DNA定量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准发 郭旺源 +1 位作者 曾光萍 杨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0期1153-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SLE患者(活动期37例、缓解期40例)、7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6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抗ds-DNA,以观察...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SLE患者(活动期37例、缓解期40例)、7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6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抗ds-DNA,以观察比较各组差异;另对其中3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活动期SLE住院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20天各抽血检测抗ds-DNA、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ESR)等,以比较各指标的变化敏感性。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抗ds-DNA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活动期SLE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的第3天抗ds-DN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和ESR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治疗时其下降比C3、C4和ESR等非特异性炎性指标恢复快而明显,定量检测抗ds-DNA更能显示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沉降率 补体C3 补体C4
下载PDF
衡阳市县城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英 苏玲 +4 位作者 郭旺源 文燕 邓辉 欧阳仲卿 舒燕群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1S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衡阳市县城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 2006年7月9日- 7月14日,在衡阳县、耒阳市和衡南县县城,采取随机拦截的方式,对调查对象通过面访,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16份。县城居民... 目的了解衡阳市县城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 2006年7月9日- 7月14日,在衡阳县、耒阳市和衡南县县城,采取随机拦截的方式,对调查对象通过面访,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16份。县城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高,而对于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相对较低;从大众媒体获得知识为县城居民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医务工作者和学校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起的作用很小;只有63.7%的人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结论 衡阳地区县城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不够全面;应充分发挥学校和医务工作者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居民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共同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县城居民 调查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蓉 滕文友 +2 位作者 何章勇 代国知 郭旺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3050-3052,共3页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方法以TRFIA筛选1.0≤S/CO≤9.9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方法以TRFIA筛选1.0≤S/CO≤9.9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以TPPA为确认方法,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约登指数、似然比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TPPA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88.57%和51.43%,特异度分别为0.00%、96.26%和85.05%,符合率分别为24.65%、94.37%和76.76%,约登指数分别为0.00、0.85和0.36,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23.69和3.44,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00、0.12和0.5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0.92和0.68。结论TRFIA灵敏度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和诊断,胶体金法的灵敏度低,不宜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检测灰区的梅毒抗体不确定标本需用TPPA复查,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 胶体金法
下载PDF
HCV与HBV共感染影响血清HBV核酸与表面抗原水平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萍 刘文培 +7 位作者 林应标 代国知 郭旺源 江杨华 唐萍 张健 瞿小旺 罗迪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43-647,共5页
分析和评估HCV与HBV共感染对HBV临床指征的影响。采集152例有静脉吸毒史HBV感染者血浆,其中HBV/HCV共感染组52例,HBV单感染组100例。检测分析包括ALT和AST、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e抗体、HBV DNA及anti-HCV IgG与HCV RNA。结果显... 分析和评估HCV与HBV共感染对HBV临床指征的影响。采集152例有静脉吸毒史HBV感染者血浆,其中HBV/HCV共感染组52例,HBV单感染组100例。检测分析包括ALT和AST、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e抗体、HBV DNA及anti-HCV IgG与HCV RNA。结果显示,两组样本的ALT和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97,P=0.184);HBV/HCV共感染组HBsAg水平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sAg水平(P=0.020);共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P=0.004),且共感染组中HBV DNA载量也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载量(P=0.03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HBV单感染患者中的HBV DNA和HBsAg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但在HBV/HCV共感染患者中相关性减弱(r=0.387,P=0.042)。本研究显示HCV共感染可能与HBV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影响HBV病毒复制水平及表面抗原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表面抗原 病毒载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琳 郭旺源 +1 位作者 林应标 李志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0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验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并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组45例及小面积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验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并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组45例及小面积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浆Lp-PLA2和hs-CRP检验。比较三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Lp-PLA2、hs-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LP-PLA2和hs-CRP是诊断、评估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
下载PDF
外周血miR-197联合胃蛋白酶原在胃早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谭志慧 李芳芳 +1 位作者 郭旺源 李爱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250-425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197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对胃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胃镜筛查的500例疑似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中胃早癌患者分为研究组(254例),另将其中萎缩性胃炎、肠...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197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对胃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胃镜筛查的500例疑似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中胃早癌患者分为研究组(254例),另将其中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胃部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46例)。同时依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将对照组患者分为萎缩性胃炎组(83例)、肠化生组(82例)、异型增生组(81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病理分型组患者外周血miR-19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197、PGⅠ、PGⅡ及联合指标对胃早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miR-19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GⅠ及P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分组组间外周血miR-197比较结果为,研究组>异型增生组>肠化生组>萎缩性胃炎组(P<0.05);而不同病理分组外周血PGⅠ及PGⅡ组间比较结果为,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异型增生组>研究组(P<0.05);miR-197、PGⅠ、PGⅡ,联合预测因子共4项对于胃早癌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因子与PGⅠ对早期胃癌诊断效能高于miR-197及PGⅡ,且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iR-197、PGⅠ及PGⅡ对胃早癌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PGⅠ与联合预测因子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7 酶蛋白酶原 胃早癌 诊断
下载PDF
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质量控制分析
11
作者 李志超 郭旺源 +1 位作者 江杨华 廖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0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措施对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分娩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完成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完成免疫检验工作。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措施对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分娩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完成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完成免疫检验工作。比较两组甲胎蛋白、C-肽、Ca 125、肿瘤标志物以及癌胚抗原水平。结果:试验组甲胎蛋白、Ca 125、肿瘤标志物及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开展,可确保分娩孕妇产前诊断免疫检验项目开展价值获得显著提升,对于免疫检验结果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并且管理期间不但需要将标本采集管理力度加强,而且针对阶段分析工作需要积极展开管理,就检验系列影响因素展开有效控制,针对甲胎蛋白、C-肽、Ca 125、肿瘤标志物以及癌胚抗原等系列指标表现加以充分明确,最终对分娩孕妇身体状态进行充分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免疫检验项目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水杨酸-靛酚蓝显色法测定芹菜中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旺源 杨慧仙 +2 位作者 林应标 何准发 刘艳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553-2554,2677,共3页
目的:建立水杨酸-靛酚蓝光度法间接测定芹菜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过浓硫酸消化后生成的NH4+,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作用下,与水杨酸等试剂在30℃水浴中反应1 h,生成蓝色的靛酚蓝物质在636 nm处有最大吸收,以吸光度A对NH... 目的:建立水杨酸-靛酚蓝光度法间接测定芹菜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过浓硫酸消化后生成的NH4+,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作用下,与水杨酸等试剂在30℃水浴中反应1 h,生成蓝色的靛酚蓝物质在636 nm处有最大吸收,以吸光度A对NH4+浓度进行线性回归,间接测定芹菜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显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6 nm,NH4+浓度在2.82×10^-6-0.21×10^-3mol/L范围内,A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4.32C+0.0024,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为0.739μg(以蛋白质计),相对标准偏差为1.34%。用此方法测得芹菜杆中蛋白质含量为6.66 mg/g(以湿重计),芹菜叶中蛋白质含量为7.73 mg/g(以湿重计)。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易于掌握。应用于芹菜中蛋白质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靛酚蓝
原文传递
妊高征患者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准发 林应标 +2 位作者 何娟华 郭旺源 曾光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妊高征患者、86例正常妊娠妇女和5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液采用凝固法测定PT、APTT、FVIIa、FVIIIa、FIXa,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FBG,仪器法测定PL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妊高征患者、86例正常妊娠妇女和5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液采用凝固法测定PT、APTT、FVIIa、FVIIIa、FIXa,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FBG,仪器法测定PL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D等,比较各检测指标在不同组别中的差异。结果正常妊娠妇女PT、APTT均缩短,FBG、FVIIa、FVIIIa、FIXa、D-D等升高,与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变化相同,但各指标变化程度加大,且随病情加重而加剧,血小板亦下降。结论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监测,对预测妊高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凝血指标 纤溶指标 血液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