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份棉花品系对黄萎病抗性鉴定及综合分析
1
作者 欧阳单华 赵康 +6 位作者 宋东博 柳自清 郭旺珍 刘燕 顾爱星 阿扎提古丽·麦麦提图尔 艾力卡尔江·艾麦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其中相对病情指数(IR)、铃数(TBN)、有效铃数(EBN)和单株皮棉产量(LYPP)变异系数较大,1号(4-13)、2号(4-22)、10号(4-2-7-3)和16号(10Q-67-3)相对病情指数小于20,4个品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单株皮棉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相关性不一,与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制约;5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分别为5.334、3.423、3.105、1.298和1.105,贡献率分别为29.636%、19.019%、17.249%、7.214%和6.141%,累计贡献率达到79.259%;将35份棉花品系分为四类,第I类和第Ⅱ类品系综合表现为品质优异,抗病性强类群,但产量低;第Ⅲ类品系综合表现为高产类群,但品质差,抗病性弱;第Ⅳ类品系综合表现为耐病性类群,但产量略低,品质略差。【结论】将各类群与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排名前10取交集,优异品系为21号(37-129-3)和30号(4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系 黄萎病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1 位作者 朱协飞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70,共8页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亲本,将修饰回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同时对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和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或QTL进行选择,从而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利用这一方法,以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为轮回亲本,山西9424和7235品系分别为抗虫基因和优质QTL的供体亲本,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的优质QTL系统选择和外源Bt基因的表型及分子选择。在(泗棉3号×7235)BC1F4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株型稳定,且具有优质QTL的高强株系,在(泗棉3号×转Bt品系9424)BC4F1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单株。进一步通过高世代优质和抗虫目标株系的互交,分子标记辅助目标性状选择,目标基因纯合及稳定性检测,使高强纤维QTL和Bt基因快速聚合,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抗虫棉新品系南农85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修饰回交 聚合育种 棉花 纤维强度 抗虫性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两个棉纤维高强主效QTLs的选择效果(英文)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3 位作者 丁业掌 朱一超 沈新莲 朱协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5-1285,共11页
利用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和优异纤维种质系7235为育种亲本,配置了系统育种和修饰回交聚合育种两套群体。基于来自7235的2个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在上述育种群体中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研究。高强纤维主效QTLfs1是利用(7... 利用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和优异纤维种质系7235为育种亲本,配置了系统育种和修饰回交聚合育种两套群体。基于来自7235的2个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在上述育种群体中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研究。高强纤维主效QTLfs1是利用(7235×TM1)F2分离群体,通过集团混合分离法检测到的,它可解释纤维强度表型变异的30%以上。高强纤维主效QTLfs2最初是利用(HS42710×TM1)F2分离群体检测到的,它可解释纤维强度表型变异的12.5%以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QTL也位于7235优质系中,但与QTLfs1非等位。2套育种分离群体的2个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表明:QTLfs1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稳定表达,它对不同遗传背景的育种群体均有显著的选择效果。尽管QTLfs2的选择效果低于QTLfs1,它在高世代育种群体中也表现较高的选择效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一定遗传距离的QTLfs1区间,其纤维强度的选择效率将大大增强。通过分子标记对位于不同连锁群上的2个QTL聚合选择,其中选单株的纤维强度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聚合优质QTL提供了成功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数量性状位点(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下载PDF
我国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31
4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1 位作者 潘家驹 王心宇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42-247,共6页
选用18个随机引物,对21个陆地棉品种作RAPD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与其系谱吻合。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棉花品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棉花 陆地棉 品种 遗传多样性 RAPD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不同剂量的聚合与抗虫性表现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旺珍 孙敬 +1 位作者 郭玉芳 张天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68-676,共9页
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培育出聚合有不同数目Bt基因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进行抗虫性测定和Bt毒蛋白表达的ELISA检测,旨在揭示聚合不同数目Bt基因的植株抗虫性的互作表达机理.聚合有1—4个Bt基因的植株在整个生育期的抗虫性... 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培育出聚合有不同数目Bt基因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进行抗虫性测定和Bt毒蛋白表达的ELISA检测,旨在揭示聚合不同数目Bt基因的植株抗虫性的互作表达机理.聚合有1—4个Bt基因的植株在整个生育期的抗虫性、毒蛋白表达特性和单价抗虫棉时空表达一致,生育前期抗虫性好,毒蛋白表达量高;生育中、后期抗虫性有所下降,毒蛋白表达量降低。聚合有4个Bt基因的纯合材料并未因Bt基因的增加而起到抗性增强的效果,相反还因同源抑制而有所降低.不同来源的Bt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其抗虫性和Bt毒蛋白量均得到充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 聚合 抗虫性 育种利用 剂量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技术研究棉属A、D染色体组的进化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旺珍 王凯 张天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棉属A、D染色体组二倍体及四倍体代表棉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的10个二倍体代表棉种间遗传多态性丰富 ,分子聚类结果与Fryxell棉属分类结果相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出属于D染色体组的拟似棉与其他D染...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棉属A、D染色体组二倍体及四倍体代表棉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的10个二倍体代表棉种间遗传多态性丰富 ,分子聚类结果与Fryxell棉属分类结果相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出属于D染色体组的拟似棉与其他D染色体组棉种的相似系数最低 ,A、D染色体组间相似系数很高。该结果支持拟似棉是D染色体组最原始棉种 ,棉属不同染色体组是共同起源、单元进化的理论。利用栽培的异源四倍体棉种不太适于研究棉属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技术 棉属 A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 分子标记 进化
下载PDF
利用F_2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新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郭旺珍 孙敬 +1 位作者 郭玉芳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0-203,共4页
通过不同抗虫棉品系间互交、后代选择的方法选育出聚合整合位点不同的 Bt基因纯合抗虫棉种质 ,开展了培育以 F2 利用为目的的杂交种探索研究。类似 F2 世代 Bt基因的不同分离类型 ,聚合有不同数目 Bt基因的棉株在整个生育期对棉铃虫有... 通过不同抗虫棉品系间互交、后代选择的方法选育出聚合整合位点不同的 Bt基因纯合抗虫棉种质 ,开展了培育以 F2 利用为目的的杂交种探索研究。类似 F2 世代 Bt基因的不同分离类型 ,聚合有不同数目 Bt基因的棉株在整个生育期对棉铃虫有显著的抗虫性。并且与单价抗虫棉时空表达一致 ,生育前期抗虫性好 ,毒蛋白表达量高 ,中、后期抗虫性有所下降 ,毒蛋白表达量降低。因此 ,用其作为亲本配置抗虫杂交种 ,是利用棉花F2 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杂交棉 杂种优势利用 转BT基因 聚合
下载PDF
RAPD鉴定棉花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旺珍 周兆华 +1 位作者 张天真 潘家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已知系谱信息,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5个抗(感)黄萎病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特征及特性分析。从被测试的40个引物中选取对25个棉花品种(系)DNA扩增表现多态性的26个随机引物,构建25个棉...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已知系谱信息,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5个抗(感)黄萎病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特征及特性分析。从被测试的40个引物中选取对25个棉花品种(系)DNA扩增表现多态性的26个随机引物,构建25个棉花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并进一步分析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品种(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这与其系谱来源及抗黄萎病的抗源来源基本吻合。第Ⅰ类为国外引入的抗黄萎病品种;第Ⅱ类为陕棉、辽棉系统;第Ⅲ类为遗传基础复杂,从病圃定向选择培育的抗黄萎病品种(系);第Ⅳ类为长江流域感黄萎病品种“太仓121”。该研究从DNA水平上揭示了中国现有的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黄萎病 棉花品种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棉花基因组育种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8-303,共6页
概述了近十年来棉花基因组育种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棉花基因组育种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借鉴其它作物的基因组育种经验,提出棉花基因组育种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棉花 基因组 育种现状 质量性状 分子标记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陆地棉与毛棉杂种性状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旺珍 彭锁堂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陆地棉与毛棉棉种间杂种后代的主要形态特征及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杂种F1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旺盛;毛棉的高强纤维性状在杂种早代得到表达,可望通过轮回选择提高现有陆地棉品种的... 本文研究了陆地棉与毛棉棉种间杂种后代的主要形态特征及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杂种F1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旺盛;毛棉的高强纤维性状在杂种早代得到表达,可望通过轮回选择提高现有陆地棉品种的纤维强度;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正常,其后代不育原因可能由生理因素不协调造成;杂种后代短日照性强;陆地棉与毛棉亲缘关系比较近,仅在部分染色体间发生分化,存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陆地棉 毛棉 杂种 性状 遗传
下载PDF
栽培四倍体棉种及其二倍体祖先种的Histone3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旺珍 韩志国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5-201,共7页
组蛋白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Genebank中登录的Histone3基因的全长cD NA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了异源四倍体栽培陆地棉、海岛棉及其二倍体祖先种非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中Histone3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不同物种中获得的基因片段分... 组蛋白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Genebank中登录的Histone3基因的全长cD NA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了异源四倍体栽培陆地棉、海岛棉及其二倍体祖先种非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中Histone3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不同物种中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由2个内含子、部分外显子区和3'端非翻译区组成。共存在7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外显子区9个,内含子Ⅰ区22个,内含子Ⅱ区21个,3'端非翻译区25个。外显子的SNP变化不影响Histone3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分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物种A、D基因组的序列定向进化同源性明显,其中AvsD序列相似性为91.6%,AvsATB序列相似性为95.8%,AvsATH序列相似性为95.2%,DvsDTB序列相似性为98.5%,DvsDTH序列相似性为98.0%。A、D染色体组基因序列部分同源性分析表明,陆地棉中ATHvsDTH序列相似性为91.0%,海岛棉中ATBvsDTB序列相似性为92.5%。聚类结果再现了A、D基因组多倍体化后其基因序列与二倍体祖先种平行演化的特点以及A、D染色体组间进化速率在四倍体棉种中与二倍体祖先种中表现的一致性。本文也讨论了基因序列在不同物种中的相似性比较不仅是研究进化的有效方法,也可用于发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中SNP序列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棉种 二倍体 祖先种 Histone3基因片段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的专利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潘家驹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8年第6期52-54,共3页
本文概述了美国Agracetus公司转基因棉花专利的内容,提出了这一专利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棉花遗传工程研究、棉花生产的影响及贸易冲击。并就这一专利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转基因棉 专利 棉花生产 遗传工程
下载PDF
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研究和利用——IV.第19染色体三体的发现及鉴定
13
作者 郭旺珍 易成新 +3 位作者 唐灿明 孙敬 潘家驹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陆地棉三体(Ftr-6)的发现,并对其形态,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其与一套易位系杂交F_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构型的细胞学检测,证明Ftr-6可能是第19染色体的三体.
关键词 陆地棉 三体 易位系 染色体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及定位 被引量:47
14
作者 殷剑美 武耀廷 +3 位作者 张军 张天真 郭旺珍 朱协飞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应用我国的高产栽培品种泗棉 3号和美国栽培品种TM 1为材料 ,构建F2 和F2∶3 作图群体 ,应用 30 1对SSR引物和 10 40个RAPD引物 ,对产量性状QTLs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 ,结果共筛选出了 37对SSR多态性引物和 10个RAPD多态性引物的 49个位... 应用我国的高产栽培品种泗棉 3号和美国栽培品种TM 1为材料 ,构建F2 和F2∶3 作图群体 ,应用 30 1对SSR引物和 10 40个RAPD引物 ,对产量性状QTLs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 ,结果共筛选出了 37对SSR多态性引物和 10个RAPD多态性引物的 49个位点 ,鉴定出了控制产量性状变异的主效QTLs。定位于第 9染色体的连锁群 ,分别具有控制铃重、衣分和籽指的主效QTLs ,铃重的 2个QTLs分别解释F2∶3 群体表型变异的 18 2 %和 2 1 0 % ;在F2 群体检测到的 1个衣分QTL解释表型变异的 2 5 % ,另一个衣分QTL在F2 群体和F2∶3 群体都检测到 ,解释F2 群体衣分的2 4 9%的表型变异 ,解释F2∶3 群体衣分的 5 9%的表型变异 ;在F2∶3 群体铃重的一个QTL的同一位置同时检测到一个籽指QTL ,它解释 15 6 %的表型变异 ,是一因多效或是紧密连锁的两个QTLs,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QTL 分子标记 区间作图 定位
下载PDF
以SRAP和EST-SSR标记分析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9
15
作者 张鹏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郭旺珍 郑永战 魏利斌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6-1702,共7页
利用SRAP和EST-SSR分子标记对192份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很好地揭示品种间遗传关系;在31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的270个等位基因中多态性占62.08%,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5.45个;25对SSR引物扩增的136... 利用SRAP和EST-SSR分子标记对192份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很好地揭示品种间遗传关系;在31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的270个等位基因中多态性占62.08%,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5.45个;25对SSR引物扩增的136个等位基因中56.28%呈多态性,平均每对检测引物产生3.04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0时,192份材料可被分为3个类群;阈值为0.75时类群Ⅰ又可分为6组,表明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我国南部地区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i=2.572)较中部(Hi=2.117)和北部地区(Hi=2.114)丰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芝麻种质资源,并为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SRAP EST-SSR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棉花高品质纤维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定位 被引量:37
16
作者 袁有禄 张天真 +3 位作者 郭旺珍 沈新莲 John Yu RussellJ Kohel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51-1161,共11页
利用 72 35、TM - 1亲本 (P1 、P2 ) ,以及 ( 72 35×TM - 1 )F1 、F2 (南京和美国 2个环境 )与F2 3(南京和海南 2个环境 )家系群体 ,根据F2 与F2 3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构建了纤维强度、细度与长度的极值DNA混合池 ,通过 2 2 1对... 利用 72 35、TM - 1亲本 (P1 、P2 ) ,以及 ( 72 35×TM - 1 )F1 、F2 (南京和美国 2个环境 )与F2 3(南京和海南 2个环境 )家系群体 ,根据F2 与F2 3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构建了纤维强度、细度与长度的极值DNA混合池 ,通过 2 2 1对SSR引物、1 840个RAPD引物对亲本和极值DNA混合池筛选 ,共得到了 1 3个多态性标记 ,其中 8个标记可能与高强有关 ,1个标记与低强有关 ;3个标记与麦克隆值有关 ;1个与绒长有关。进一步通过F2 分离群体检测 ,连锁分析表明与高强有关的 8个标记 ( 2个SSR标记和 6个RAPD标记 )紧密连锁 ,覆盖 1 5 .5cM。这一高强纤维的QTL ,4个环境中均以FSR1 933为最近 ,相距不超过 0 .6cM ,能解释 35 %的F2 变异 ,5 3.8%的F2 3的表型变异 ,是目前纤维强度单个QTL效应最大的 ,多个环境下稳定 ,可以直接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单体测验表明 ,该在棉花的第 1 0染色体上。麦克隆值的一个主效QTL标记FMR1 60 3,在F2 中能解释 7.8%的变异 ,在F2 3中能解释 2 5 .4%的变异 ,同样表现环境稳定。纤维长度的一个标记FLR1 1 550 ,在 3个环境中预测到 ,最大能解释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优质纤维 QTL 分子标记 育种 品质性状 定位
下载PDF
芝麻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魏利斌 张海洋 +2 位作者 郑永战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77-2084,共8页
为加速分子标记在芝麻研究中的应用,利用网上现有的芝麻EST(expressed sequencetags)数据信息,开展了芝麻EST-SSR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在所有的3328条芝麻EST序列中共确认得到1785条非冗余EST序列。其中,在含有微卫星重复的148... 为加速分子标记在芝麻研究中的应用,利用网上现有的芝麻EST(expressed sequencetags)数据信息,开展了芝麻EST-SSR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在所有的3328条芝麻EST序列中共确认得到1785条非冗余EST序列。其中,在含有微卫星重复的148条序列中共检测有155个EST-SSR。非冗余EST序列总长为774.27kb,平均每4.99kb含有一个EST-SSR。EST-SSR的分布频率和特征分析表明,以AG/TC为重复基元(motif)的SSR出现最多,占总SSR的37.42%。利用这些序列,设计开发了50对EST-SSR引物,并分别选用36个芝麻、2个棉花、2个大豆和2个油葵进行多态性和通用性研究。其中44对引物在供试芝麻材料中扩增出条带,共产生108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45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值为0.390。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有26个芝麻材料聚类在两个大的亚类(III和IV)中,聚类结果表明芝麻的基因型与地理来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外,分别有2对、3对和4对引物可以在棉花、大豆和油葵中进行通用性扩增。本研究证实这种全新开发的芝麻EST-SSR标记在芝麻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比较基因组等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表达序列标签(EST) 简单重复序列(SSR) 多态信息含量(PIC)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50
18
作者 张鹏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郑永战 郭旺珍 魏利斌 张天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8,共8页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间品种农艺性状整体变异差别较小,区域内变异较大且侧重的性状不同;聚类结果显示,芝麻品种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时,亲本选配要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推测国内芝麻的引种传播是由南向北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杂交种纯度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82
19
作者 武耀廷 张天真 +1 位作者 郭旺珍 殷剑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用 48对 SSR引物对 30个棉花栽培品种和4个高优势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 ,结果只有 2 7对引物检测到了多态性。应用SSR3442、SSR2 4 95、SSR3347和 SSR1 2 31标记 ,区分了湘杂 2号、皖杂 40、中棉所 2 8、南抗 3号的F1杂种和它... :用 48对 SSR引物对 30个棉花栽培品种和4个高优势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 ,结果只有 2 7对引物检测到了多态性。应用SSR3442、SSR2 4 95、SSR3347和 SSR1 2 31标记 ,区分了湘杂 2号、皖杂 40、中棉所 2 8、南抗 3号的F1杂种和它们的亲本以及其它栽培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SSR标记 多态性 杂交种 纯度检测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我国短季棉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心宇 郭旺珍 +1 位作者 张天真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9-676,共8页
本文选用了18个随机引物,对25个我国主要的短季棉品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短季棉品种与其系谱吻合。主要从来自美国的金字棉中选育而成,它再次反映了我国现在推广的短季... 本文选用了18个随机引物,对25个我国主要的短季棉品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短季棉品种与其系谱吻合。主要从来自美国的金字棉中选育而成,它再次反映了我国现在推广的短季棉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亟待发掘新的早熟棉基因资源。研究结果可对杂种优势利用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品种 遗传多样性 RAPD 棉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