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9
1
作者 郭景春 程介士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采用微透析技术及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 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采用微透析技术及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 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再灌后逐渐回降;电针组上述两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再灌后亦如此。结论 电针可抑制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的过量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脑缺血 氨基酸类 电针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彭拥军 周飞 +4 位作者 顾靖 杨茹 杨永清 程介士 郭景春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每组大鼠36只。电针处理组电针“水沟”“百会”穴,0.8...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每组大鼠36只。电针处理组电针“水沟”“百会”穴,0.8-1.0mA,疏密波,电针30min。用CV染色法测定脑水肿肿胀率,用IgG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的IgG来反映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AQP4蛋白和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MCAO12h后,模型组脑水肿所引起的缺血侧脑半球开始肿胀,IgG开始外渗,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开始上升,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肿胀和外渗逐渐加重,AQP4的表达进一步增多,在72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能够明显减轻脑水肿所引起的缺血侧脑半球的肿胀,减少IgG外渗,降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肿胀率,同时改善BBB的损伤程度。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下调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脑水肿
下载PDF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抗体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及学习记忆障碍(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玉霞 王洪权 +2 位作者 赵红 郭景春 朱粹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8-918,共11页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Cresyl Violet(CV)和Fluoro-Jade B染色观察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蛋白在海马的异常表达和分布.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延长动物的寻台潜伏期,减少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和穿梭次数.CV和Fluoro Jade-B染色结果显示,海马注射APP抗体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和退变.同时伴MAP2免疫染色的减少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免疫染色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诱导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异常表达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水迷宫 神经元退行性变 海马 PAXILLIN tau
原文传递
大鼠侧脑室注射δ-阿片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或激动剂TAN-67对急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田雪松 周飞 +3 位作者 杨茹 夏萤 吴根诚 郭景春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本文旨在探讨δ-阿片受体(δ-opioid receptor,DOR)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24h。于缺血... 本文旨在探讨δ-阿片受体(δ-opioid receptor,DOR)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24h。于缺血前30min侧脑室分别注射DOR拮抗剂naltrindole(20nmol,50nmol,100nmol)、激动剂TAN-67(30nmol,60nmol,200nmol)或人工脑脊液,用Longa5分制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焦油紫(cresyl violet,CV)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测量梗死灶大小,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D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60nmol TAN-67显著减小梗死体积(P<0.05),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约60kDa的DOR蛋白表达也倾向于上升(P>0.05);100nmol的naltrindole加重脑缺血损伤,约60kDa的DOR蛋白表达下降(P<0.05)。上述结果提示,激动DOR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而阻断DOR则加重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Δ-阿片受体 TAN-67 NALTRINDOLE 大脑中动脉栓塞
下载PDF
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介导的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拥军 陈理 +2 位作者 姚文龙 周飞 郭景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5-427,I0002,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与水通道蛋白-4(AQP4)和血脑屏障(BBB)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明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后BBB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电针... 目的探讨电针与水通道蛋白-4(AQP4)和血脑屏障(BBB)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明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后BBB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电针人中、百会穴30 min。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肿胀率测定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QP4和MMP-9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BBB破坏逐渐加重,AQP4和MMP-9mRNA的表达增加,在72 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组能够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BBB的破坏,降低AQP4和MMP-9的表达(P<0.05,P<0.01);AQP4和MMP-9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BB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QP4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电针上调δ阿片受体的表达减轻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雪松 周飞 +3 位作者 杨茹 夏萤 吴根诚 郭景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delta-opioid receptor,DOR)在电针抗急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1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电针组、模型组、电针组、DOR拮抗剂+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致大鼠局部脑缺血并行...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delta-opioid receptor,DOR)在电针抗急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1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电针组、模型组、电针组、DOR拮抗剂+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致大鼠局部脑缺血并行再灌注。电针于再灌注时开始,持续30min。再灌注24h后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另取1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DOR拮抗剂+电针组,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DO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P<0.05)。电针组60kD的DO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36kD的DOR蛋白表达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R拮抗剂+电针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R蛋白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通过增加DOR的表达减轻缺血性脑梗死和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短暂性脑缺血 阿片受体δ 大鼠
下载PDF
改良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拥军 陈理 +1 位作者 郭景春 周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按照Longa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改良,通过局部脑血流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V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动物麻醉后一般只需15min左...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按照Longa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改良,通过局部脑血流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V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动物麻醉后一般只需15min左右即可完成栓线手术,术后大鼠大脑中动脉区域血流量下降,神经功能缺损明显,CV染色脑梗死区苍白,电镜显示缺血灶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固缩坏死。结论:改良后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制备模型过程中,严密监测脑血流,严格控制脑血流量降至正常15%以下,夹闭翼腭突动脉,是提高造模成功率的关键。应用头端包被多聚赖氨酸并经熏香处理的尼龙线对血管损伤小。该改良的模型,缺血效果明确可靠,手术时间短,是理想的研究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SD大鼠 动物模型 大脑中动脉
原文传递
督脉穴位电针对暂时性脑缺血所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荣 郭景春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神经细胞死亡、DNA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 (Bcl 2、Bax、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 (MCAo)模型 ,应用HE、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大脑中动脉阻塞 2hr后 ,随着再灌时间的增... 目的 :观察电针对神经细胞死亡、DNA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 (Bcl 2、Bax、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 (MCAo)模型 ,应用HE、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大脑中动脉阻塞 2hr后 ,随着再灌时间的增加梗塞灶面积进行性发展 ,在不同再灌时间点 ,电针均能减小梗塞面积 ,而且电针可明显减少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坏死和DNA损伤 ,并上调Bcl 2 /Bax比值 ,和减少P53的表达。结论 :电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穴位 电针 暂时性脑缺血 神经细胞死亡
下载PDF
针刺抗脑缺血损伤时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甘平 郭景春 +1 位作者 杨茹 程介士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9期3-6,共4页
目的 观察 γ-氨基丁酸在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 ,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为动物模型 ,并应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缺血再灌及电针治疗后不同时间 ,不同脑区细胞内γ-氨基丁... 目的 观察 γ-氨基丁酸在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 ,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为动物模型 ,并应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缺血再灌及电针治疗后不同时间 ,不同脑区细胞内γ-氨基丁酸 ( GA BA)的含量 ,及 GABA受体阻断剂 -Picrotoxin对缺血损伤和针刺效应的影响。结果 电针能明显上调缺血 2 h,再灌 3 0 min时皮质、海马和丘脑的胞内 GABA的含量 ,并缩小缺血损伤区 ;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5 )。还观察到给予 Picrotoxin,以及同时给予 Picrotoxin和电针时 ,大鼠脑缺血侧的梗死面积增大 ,细胞残存率减小 ,与单纯电针组亦有显著差异 ( P<0 .0 1)。结论 电针抗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上调 GAB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脑缺血损伤 脑内Γ-氨基丁酸 中枢机制 电针治疗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大鼠脑内δ-阿片受体在累加电针抗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雪松 周飞 +3 位作者 杨茹 夏萤 吴根诚 郭景春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DOR)在累加电针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组、脑缺血+电针组、脑缺血+假电针组、脑缺血+TAN-67(DOR激动剂)组、脑缺血+naltrindole(DOR拮抗剂)组、脑缺血+naltrindole+电针...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DOR)在累加电针抗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组、脑缺血+电针组、脑缺血+假电针组、脑缺血+TAN-67(DOR激动剂)组、脑缺血+naltrindole(DOR拮抗剂)组、脑缺血+naltrindole+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致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缺血1 h再灌7 d。于缺血前30 min及再灌第2、4、5、6、7天,侧脑室注射naltrindole或TAN-67;于再灌开始及第2、4、5、6、7天,电针"水沟"和"内关"穴30 min。再灌后24 h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灌第7天后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电针组或脑缺血+TAN-67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梗死体积减小、神经功能缺损减轻(P<0.05);脑缺血+naltrindole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梗死体积增大、神经功能缺损加剧(P<0.05);脑缺血+naltrindole+电针组与累加电针组相比,梗死体积增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剧(P<0.05);假电针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OR拮抗剂naltrindole能够翻转累加电针对缺血/再灌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提示其活动可能是累加电针抗脑缺血损伤中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δ-阿片受体:δ-阿片受体拮抗剂 δ-阿片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卒中单元在针灸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拥军 杨永清 +1 位作者 吴根诚 郭景春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2期3-4,共2页
卒中单元是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模式,中医针灸治疗中风与卒中单元有相似之处,针灸在卒中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针灸在卒中治疗中的作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卒中单元 中国特色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位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拥军 陈理 +2 位作者 王和生 周飞 郭景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疗效。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46只,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又分为6组不同穴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局部脑血流和脑梗...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疗效。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46只,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又分为6组不同穴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测定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电针"人中、百会"和"曲池、内关"对急性脑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而电针其他组穴位疗效较差。结论电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具有穴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穴位特异性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拥军 杨永清 +1 位作者 吴根诚 郭景春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针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试论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公平原则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景春 邵燕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在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纠纷中 ,因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而引发的纠纷占了很大比例。究其原因 ,是劳动法基于劳权本位思想而非公平原则 ,赋予劳动合同双方不平等的单方解除权造成的 ,而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公平原则在劳动法中没有规定。... 在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纠纷中 ,因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而引发的纠纷占了很大比例。究其原因 ,是劳动法基于劳权本位思想而非公平原则 ,赋予劳动合同双方不平等的单方解除权造成的 ,而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公平原则在劳动法中没有规定。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存在的问题 ,说明确立公平原则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公平原则
下载PDF
δ-阿片受体在脑缺血神经保护及神经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雪松 周飞 +2 位作者 夏萤 吴根诚 郭景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发生 神经保护 阿片受体 脑缺血 缺血性脑损伤 G蛋白偶联受体 常见疾病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延迟亚低温治疗对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佳宁 韩锁成 +1 位作者 郭景春 范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延迟亚低温治疗对大鼠永久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亚低温治疗组(HT组)分为HT2h组和HT6h组,前者在pMCAO后2h给予亚低温(33±0.5℃)治疗... 目的研究延迟亚低温治疗对大鼠永久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亚低温治疗组(HT组)分为HT2h组和HT6h组,前者在pMCAO后2h给予亚低温(33±0.5℃)治疗22h,后者在pMCAO后6h给予亚低温(33±0.5℃)治疗18h。缺血对照组(NT组)在pMCAO后放置于室温(25℃)。制备pMCAO模型过程中,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局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持续监测直肠温度。各组大鼠均于pMCAO后24h灌注取脑制备冰冻切片,进行TUNEL染色以及Bcl-2、Bax、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NT组有3只大鼠死亡,亚低温治疗组无大鼠死亡。与NT组比较,HT组皮层缺血半暗带区域凋亡细胞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多,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HT6h组比较,HT2h组皮层缺血半暗带区域凋亡细胞减少(P<0.05),但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Bcl-2/Bax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永久性脑缺血后延迟6h给予亚低温治疗18h仍然可以减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延迟亚低温治疗通过抑制Bcl-2基因家族蛋白介导的线粒体依赖性Caspase激活途径,抑制Caspase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从而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在脑缺血的治疗过程中,要尽早给予亚低温治疗,以保护更多的神经元和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pMCAO 凋亡
下载PDF
电针治疗猕猴脑缺血及再灌后脑内氨基酸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甘平 李群 +2 位作者 高焕民 郭景春 程介士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6期16-17,19,共3页
目的:电针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往的实验数据均在大鼠身上获得,而大鼠的身体结构和经络与人体有着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索针刺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以成年健康猕猴(雌雄各半)为实验对象,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猕... 目的:电针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往的实验数据均在大鼠身上获得,而大鼠的身体结构和经络与人体有着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索针刺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以成年健康猕猴(雌雄各半)为实验对象,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猕猴在缺血2h,再灌9h后,在其督脉穴位:百会和人中进行电针治疗。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检测猕猴脑匀浆组织中八种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发现GABA,Tau,Gly,Gln和Asn的水平在缺血后级电针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而Glu和Asp在缺血后急速升高,经电针治疗后几乎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电针可有效降低因缺血再灌后造成的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猕猴 督脉穴位 氨基酸
下载PDF
生物除草的发展与未来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少泉 郭景春 《世界农业》 1987年第10期38-40,共3页
昆虫、植物病原、杂草及其它农林害物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杂草也具有各式各样的天敌。有相当一部分杂草种子在掉落土壤之前就被捕食者损坏,更多的是在土壤中被损害,而长成的杂草植株也能被伤害。这些现象说明,利用天敌可... 昆虫、植物病原、杂草及其它农林害物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杂草也具有各式各样的天敌。有相当一部分杂草种子在掉落土壤之前就被捕食者损坏,更多的是在土壤中被损害,而长成的杂草植株也能被伤害。这些现象说明,利用天敌可以防治杂草。生物除草就是利用杂草的天敌——昆虫、病原菌、病毒、线虫以及动物等来防治杂草。生物除草大约从1865年开始。20世纪30年代后,人们一直把生物除草作为杂草治理中的一项措施进行研究,从昆虫的利用逐步扩展到病原茵、病毒、线虫、动物及微生物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草剂 水生杂草 病原微生物 昆虫防治 外来杂草 生物防治 澳大利亚 杂草治理 防治杂草 微生物产物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行政道德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景春 刘延余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3期91-97,共7页
行政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行政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对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行政道德是随... 行政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行政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对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行政道德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行政管理成为由一批人专门从事的职业之后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分工,反映这种行政管理特点的职业道德,就叫做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它调节着管理主体与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社会主义行政道德 国家行政管理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 行政管理过程 社会主义公有制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 共产主义道德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拥军 程介士 +3 位作者 吴根诚 郭景春 周飞 杨永清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电针处理组电针人中、百会,0.8—1.0mA,电针30分钟。,用神...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电针处理组电针人中、百会,0.8—1.0mA,电针30分钟。,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QP4蛋白和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变化。结果:MCAO12h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开始上升,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AQP4表达逐渐增加,在72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组能够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下调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