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齐峰 张维 保春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方法 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52例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休克组和非休克组...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方法 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52例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休克组和非休克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休克组糖尿病史率(42.9%)显著高于非休克组(24.5%,P〈0.05).休克组中左前降支闭塞发生率(66.7%)显著高于右冠闭塞发生率(33.3%,P〈0.05);休克组中左前降支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46.4%,P〈0.05).休克组中单支血管病变率显著低于非休克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率(81.0%)显著高于非休克组(65.5%,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泵辅助下早期开通闭塞血管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支数有关,在IABP辅助下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下载PDF
没有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状动脉疾病人群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锡聪 郭瑞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SMuRFs)是指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识别和管理SMuRFs可很大程度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的研究发现没有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SMuRFs-le... 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SMuRFs)是指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识别和管理SMuRFs可很大程度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的研究发现没有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SMuRFs-less)在冠状动脉疾病人群中普遍存在,且比例逐年增加。SMuRFs-less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临床很容易受到忽视。近期研究表明SMuRFs-less相比SMuRFs的冠状动脉患者有更高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因此,早期识别以及诊治这部分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SMuRFs-less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对SMuRFs-less的认识,更好地为SMuRFs-less人群提供综合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可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1 位作者 齐峰 张维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行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行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分析临床诊治及疗效,对比不同入院方式对门-球时间的影响。结果 152例患者门-球时间为(78.5±28.8)min,其中56例直接入导管室患者的门-球时间为(52.6±10.5)min,96例经过住院部后入导管室的患者的门-球时间为(89.6±29.7)min,显著高于直接入导管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0例,临时起搏器27例,抽吸导管使用58例。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1级2例,TIMI 2级7例,TIMI 3级143例;TIMI 3级的发病时间显著低于TIMI 1级患者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3.8)h vs.(14.5±1.1)h,P<0.05]。因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原因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8.02%。结论急诊PCI治疗绿色通道的建立并保持畅通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绿色通道
下载PDF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基因敲除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瑞威 黄岚 +2 位作者 宋明宝 王红 李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基因敲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STIM1干扰腺病毒载体(Ad—si/rSTIMl)和人重组STIM1腺病毒载体(Ad-hSTIM1)进行转染,West... 目的探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基因敲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STIM1干扰腺病毒载体(Ad—si/rSTIMl)和人重组STIM1腺病毒载体(Ad-hSTIM1)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TIM1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增殖,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变化。结果Ad—si/rSTIM1转染后48h后细胞STIM1表达与转染对照腺病毒载体比较明显降低(P〈0.05),细胞内钙浓度也明显下降(P〈0.05),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0.05);Ad—hSTIM1共转染后48h细胞STIM1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细胞内钙浓度和细胞增殖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STIM1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并进而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细胞增殖 细胞内钙 RNAI
下载PDF
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木丽华 齐峰 刘浩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622-62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4例。根据是否绕行急诊科分为绕行组(115例)和对照组(59... 目的回顾性分析绕行急诊科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4例。根据是否绕行急诊科分为绕行组(115例)和对照组(5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PCI过程相关数据,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多支病变、抽吸导管、支架长度、发病至入院时间(PTD)及肌酸激酶(CK)峰值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绕行组患者门球时间(D2B)显著低于对照组[(67.7±21.5)min比(89.4±23.6)min,P<0.001];两组患者30 d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和TV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绕行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比1.7%,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PTD、CK峰值是直接PCI后30d MACE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绕行急诊科可以缩短D2B时间,降低直接PCI后30 d的总MACE发生率,因此缩短总缺血时间将能给急性心肌梗死带来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绕行急诊科 门球时间 胸痛中心
下载PDF
“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木丽华 齐峰 刘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和2015年1-6月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序贯住院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分... 目的分析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和2015年1-6月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建立前后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序贯住院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导管室启动时间和"门球"(D2B)时间,次要指标包括绕行急诊科和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比例,患者死亡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4年1-6月间与2015年1-6月间收治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4年1-6月导管室启动时间(33.3±12.1)min和D2B时间(104.4±24.8)min显著长于2015年1-6月导管室启动时间(15.8±6.2)min(P〈0.05)和D2B时间(60.6±15.3)min(P〈0.05)。2014年1-6月绕行急诊科和CCU比例显著低于2015年1-6月,而死亡率高于2015年1-6月(P〈0.05)。结论一键式启动导管室显著降低了导管室启动时间,带来了D2B时间的降低,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键式启动导管室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PCI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与免疫、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事件有着密切联系。近来大量研究表明其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特异性的调控心力衰竭时期核因子κB活性必将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 核因子-KB活性 核转录因子 细胞凋亡 发病机制 生物学 特异性
下载PDF
军事演习应激对军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瑞威 寇贞建 +1 位作者 王利民 何劲松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参加演习官兵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心血管功能对应激反应程度。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43名为研究对象,在平时和参演前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效数据采集96人,其... 目的研究参加演习官兵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心血管功能对应激反应程度。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43名为研究对象,在平时和参演前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效数据采集96人,其中38人为第一次参加演习,58人为两次以上参加。参演官兵演习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其中首次参演官兵参演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多次参演官兵仅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和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平时(P<0.05)。首次组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和血压的增幅均高于多次组(P<0.05)。结论军事演习应激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而演习体验对于减少应激反应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应激 心血管系统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瑞威 黄岚 +2 位作者 宋明宝 王红 郜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和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p21...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构建好的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和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进行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p21和pRb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大鼠基质交感分子1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与转染对照腺病毒载体比较明显降低(P<0.05),处于G0/G1细胞比例也明显增多(P<0.05),p21表达上调,pRb表达下调(P<0.05);人重组基质交感分子1腺病毒载体共转染后48h细胞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G0/M细胞比例、p21和pRb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基质交感分子1基因沉默上调p21表达,下调pRb表达,抑制细胞进入S期,进而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基质交感分子1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RNA干扰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库操纵性钙通道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瑞威 黄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9-1251,共3页
关键词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血管平滑肌细胞 TRPC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奚银艳 匡陈伟 黄世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312-3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类药物在防治应激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周龄的雌性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利用颈部迷走神经进行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类药物在防治应激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周龄的雌性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利用颈部迷走神经进行电刺激建立应急性心肌病动物模型,干预组在建模后用培哚普利20μg/(kg·d)饲养,在第0、7和14天抽取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和Ang(1-7)浓度;第14天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心尖解剖变化情况。结果第0、7和14天,实验组的血清Ang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天,干预组血清AngⅡ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14天,实验组的血清Ang(1-7)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后实验组ACE2表达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ACE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动物心尖部游离壁较对照组显著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药物通过降低应激引起AngⅡ增加,上调ACE2表达,提高Ang(1-7)浓度,可以有效地防治应激性心肌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1-7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动物模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奚银艳 匡陈伟 黄世亮 《空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发生时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在防治应激性心肌病的作用。方法 18只2周龄的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在0、7和14 d抽血,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nzymelinke...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发生时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在防治应激性心肌病的作用。方法 18只2周龄的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在0、7和14 d抽血,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变化;第14天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angiotensinⅡreceptor t y pe 1,AT1)、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2,AT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变化情况。结果在0、7和14 d,实验组和干预组的血清中A ng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实验组心尖组织AT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干预组AT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动物心尖部游离壁较对照组显著变薄(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可见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心肌改变,干预组无此变化。结论 AngⅡ可能参与了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AT1受体拮抗药缬沙坦可以防治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军事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AT1 受体拮抗药
下载PDF
NF-κB在TNF-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石燕昆 齐峰 郭传明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 lear factor-κB,NF-κB)在TNF-α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用10 ng/m l的TNF-α进行诱导,不同时间段观察NF-κB活性、NF-κB抑制物IκBα表达以及细...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 lear factor-κB,NF-κB)在TNF-α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用10 ng/m l的TNF-α进行诱导,不同时间段观察NF-κB活性、NF-κB抑制物IκBα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EMSA测定NF-κB活性,W estern-b lot检测IκBα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NF-κB的抑制剂PDTC预处理细胞后来观察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TNF-α以时间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NF-κB的活性在处理后10 m in开始增强,2 h后恢复正常,IκBα的表达在10m in开始下降,2 h恢复正常;PDTC能抑制TNF-α诱导的凋亡。结论TNF-α在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IκBα降解,NF-κB激活,从而引起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TNF-α和AngⅡ致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2 位作者 郭传明 齐峰 石燕昆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17,22,共6页
目的探讨TNF-α和Ang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eNOS的表达变化以及NF-кB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NF-кB的抑制剂PDTC预处理和未预处理的原代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TNF-α和AngⅡ分别来进行干预,后用RT-PCR来检测eNOS的mRNA表达,W e... 目的探讨TNF-α和Ang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eNOS的表达变化以及NF-кB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NF-кB的抑制剂PDTC预处理和未预处理的原代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TNF-α和AngⅡ分别来进行干预,后用RT-PCR来检测eNOS的mRNA表达,W estern b lot来检测eNOS和IкBα的蛋白表达,EMSA来检测NF-кB的活性,TUNEL法来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在TNF-α和AngII的干预下,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发生显著增加(P<0.05);NF-кB的抑制剂PDTC能抑制TNF-α和AngⅡ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发生,但未能抑制住TNF-α和AngⅡ引起eNOS表达的下降.结论在TNF-α和AngⅡ作用于内皮细胞时,eNOS和NF-кB对防止细胞凋亡都有保护作用,但NF-кB没有参与TNF-α和AngⅡ引起eNOS表达下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Ⅱ 核因子-ΚB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电刺激迷走神经建立应激性心肌病家兔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1 位作者 奚银艳 匡陈伟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 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后发射性引起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建立一种新型应激性心肌病(SIC)家兔模型.方法 选用2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兔暴露迷走神经后利用电刺激法建立的SIC模型,并通过心电图、心脏... 目的 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后发射性引起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建立一种新型应激性心肌病(SIC)家兔模型.方法 选用2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兔暴露迷走神经后利用电刺激法建立的SIC模型,并通过心电图、心脏解剖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进行评价,对照组只暴露迷走神经,不进行电刺激.结果 成功暴露兔迷走神经并电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1d后心电图观察显示心率增快;1个月后心尖部心肌变薄(0.83±0.12mm vs 1.55±0.11 mm,P<0.05);心肌组织出现典型的SIC心肌改变.结论 利用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成功建立SIC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SIC) 家兔 动物模型 迷走神经
下载PDF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与基质交感分子1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郭瑞威 黄岚 +2 位作者 郜攀 喻杨 钱德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的表达变化情况,揭示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7d组和损伤14d组。免疫... 目的研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的表达变化情况,揭示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7d组和损伤14d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增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STIM1的表达变化,HE染色评价血管增生情况。结果正常大鼠颈动脉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IA/MA)很小,损伤7d组IA/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14d组IA/MA值显著高于7d组(P<0.05)。损伤后7d血管壁STIM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后14d血管壁STIM1 mRNA显著高于7d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STIM1在血管壁的表达主要位于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中,随损伤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伴有STIM1表达的上调,STIM1可能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球囊损伤 成肌细胞 平滑肌 基质交感分子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NF-κB在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致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郭瑞威 杨丽霞 +3 位作者 李茂全 齐峰 郭传明 石燕昆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了解NF-κB在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浓度为10 ng/ml TNF-α和浓度为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分别干预内皮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EMSA检测NF-κB的活性和Western-blot检测IκBα的表达;用... 目的:了解NF-κB在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浓度为10 ng/ml TNF-α和浓度为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分别干预内皮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EMSA检测NF-κB的活性和Western-blot检测IκBα的表达;用浓度检测细胞的凋亡、NF-κB的活性和IκB的表达。结果: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显著引起了细胞的凋亡、IκBα蛋白的裂解和NF-κB的激活,用PDTC预处理后,在NF-κB活性减弱的同时抑制了细胞的凋亡。结论:在内皮细胞中,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裂解胞浆内的IκBα蛋白进而激活NF-κB引起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TNF—α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STIM1/SOC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郭瑞威 王红 黄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5-1955,共1页
关键词 STIM1/SOC 球囊损伤 大鼠 细胞增殖情况 面积比值 腺病毒 再狭窄 转染 药物靶点 掺入法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星 杨丽霞 +5 位作者 郭瑞威 刘宏 杨智华 朱国富 齐峰 石燕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采用ApoE-/-小鼠,共喂养18周,分别于6周、10周、14周...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采用ApoE-/-小鼠,共喂养18周,分别于6周、10周、14周和18周4个时间点处死小鼠行HE染色切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EMMPRIN和uPA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到EMMPRIN和uPA表达均增高,与普通饮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和uPA表达随喂养时间延长而增高。结论 EMMPRIN和uPA在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随着斑块病变程度的严重性增加表达增高,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性斑块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