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西北地区钻孔揭露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晓卫 王来明 +6 位作者 任天龙 祝培刚 刘汉栋 张文 郭瑞朋 侯建华 王立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7-432,共16页
胶东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达5000余吨,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有着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前人利用高精度重磁、CSAMT等物探方法解译,认为焦家成矿带、招平成矿带深部可能有隐伏郭家... 胶东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达5000余吨,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有着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前人利用高精度重磁、CSAMT等物探方法解译,认为焦家成矿带、招平成矿带深部可能有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存在。本文通过近几年勘查施工钻孔揭露的胶西北三条主要金成矿带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表现为较高的Na2O+K2O(5.80%~11.27%)、Al2O3(14.01%~16.36%)含量,高的Sr含量(632×10^(-6)~1224×10^(-6))、Ba含量(1641×10^(-6)~3512×10^(-6))和高的Sr/Y比值(185~435),CaO(1.25%~2.44%)、TiO2(0.08%~0.23%)、MgO(0.17%~0.84%)、全Fe2O3(0.67%~1.94%)、Rb(46×10^(-6)~110×10^(-6)),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的A/CNK为1.01~1.06,投点于弱过铝质区域。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具有正铕异常,弱负铈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富集Ba、K、Rb、Sr、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HSFE)。三山岛北部海域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焦家金矿带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126.10±1.00 Ma和127.59±0.85 Ma。岩浆锆石εHf(t)值为-27.94~-18.59,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95~2.36 Ga(均值2.47 Ga),样品分布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壳源区域,岩浆源区与郭家岭岩体落点一致。结合岩石地球化学认为,钻孔揭露的郭家岭期花岗岩既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特征,又有地幔物质的加入,是陆壳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已开展的钻探工程及脉岩提供的信息,认为胶西北三条主要控矿断裂带下盘有郭家岭期花岗岩存在,同时对胶西北三条主要控矿断裂带、栖霞一带、乳山市周围深部可能存在郭家岭期花岗岩范围进行推测。这对整个胶东地区郭家岭期花岗岩的分布格局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郭家岭期花岗岩与金矿成矿的内在联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岩体 郭家岭期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下载PDF
胶东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及成矿期划分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卫 王来明 +7 位作者 刘汉栋 张文 郭瑞朋 任天龙 侯建华 杨振毅 王立功 梁太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8-1873,共26页
胶东金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资源基地,截止2020年底,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400余吨。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并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划... 胶东金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资源基地,截止2020年底,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400余吨。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并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对上述四期花岗岩与金矿的空间展布、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时代等关系进行了研究。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的相近,特别是与玲珑期花岗岩范围重叠,金矿石铅主要为再活化的下地壳铅,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铅,有幔源铅加入。金矿石的Sr-Nd同位素数据大部分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及中生代脉岩的重叠,暗示Sr、Nd主要来自地壳源区。同位素测试结果说明胶东金矿床Au元素可能来源于胶东岩群、新太古代TTG岩、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初始为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有壳幔相互作用的地幔物质加入。空间上,88%的金资源量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7%的金资源量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中金资源量仅占0.1%。时间上,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166~146 Ma、135~123 Ma、123~110 Ma、118~108 Ma,金矿成矿年龄有162~146 Ma、133~120 Ma、120~105 Ma、110~105 Ma四个区间范围,这四个金矿成矿年龄区间与四期花岗岩年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即162~146 Ma成矿期对应玲珑期重熔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33~120 Ma成矿期对应郭家岭期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20~105 Ma的成矿期对应伟德山期和110~105 Ma矿化期对应崂山期花岗岩侵位事件,据此将胶东金矿成矿期划分为玲珑金成矿期、郭家岭金成矿期、伟德山金及多金属成矿期和崂山钼矿化蚀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花岗岩 金矿 成矿期次 胶东地区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瑞朋 王来明 +5 位作者 田京祥 李秀章 李英平 宁振国 祝德成 王群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沂水 汤头断裂 沂沭断裂带
下载PDF
焦家断裂带紫罗姬家以南的延伸问题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瑞朋 庞绪贵 +2 位作者 李秀章 王巧云 智云宝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1期1-4,共4页
焦家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三大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一般认为焦家断裂带为龙(口)莱(州)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认为焦家断裂带在紫罗姬家以南,沿195&#176;~200&#176;方位延伸至紫罗綦家与黄家之... 焦家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三大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一般认为焦家断裂带为龙(口)莱(州)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认为焦家断裂带在紫罗姬家以南,沿195&#176;~200&#176;方位延伸至紫罗綦家与黄家之间分为3支:第一分支沿紫罗綦家—赵官庄—前单家—张家埠至曹家埠村北;第二分支(主断裂带)沿紫罗綦家村东南—大尹家—西尹—西罗台村南至曹家埠村南;第三分支自紫罗綦家与黄家村之间向南延伸至史家村西之后,再向南去向不明,推测逐渐尖灭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断裂带 分支 延伸 紫罗姬家以南
下载PDF
土壤化探测量在龙泉站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瑞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4-288,共5页
沂水县龙泉站金矿是迄今为止在沂沭断裂带中段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本文运用R因子分析法对龙泉站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了地球化学因子得分样点分布图和地球化学预测图,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以往探矿工程,成功... 沂水县龙泉站金矿是迄今为止在沂沭断裂带中段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本文运用R因子分析法对龙泉站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了地球化学因子得分样点分布图和地球化学预测图,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以往探矿工程,成功进行了金矿靶区预测,布置的探矿工程均见到金矿体或金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预测 土壤化探 R因子分析 沂水县龙泉站 沂沭断裂带
下载PDF
济南市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端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庞绪贵 王晓梅 +4 位作者 代杰瑞 郭瑞朋 喻超 崔元俊 董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5-293,共9页
在济南市城区对大气降尘及不同污染端元样品进行采集,系统分析了大气降尘和污染端元元素含量特征,并对大气降尘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端元中元素含量差别明显,燃煤尘中As、Cd、F、Pb是汽车尾气尘的3倍以上,是... 在济南市城区对大气降尘及不同污染端元样品进行采集,系统分析了大气降尘和污染端元元素含量特征,并对大气降尘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端元中元素含量差别明显,燃煤尘中As、Cd、F、Pb是汽车尾气尘的3倍以上,是交通尘、冶炼尘、建筑尘等其他端元尘的1.26 ~ 2.35倍,对环境影响较大;汽车尾气尘中Cr、Ni、S、Zn含量最高,冶炼尘中Co、Ni、Pb、F含量偏高,而建筑尘中多数元素含量为所有端元尘中最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济南市大气降尘中Cr、Cu、Pb、Zn、Cd、F、S富集程度较高,受到不同程度人为污染;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Cd、Cu、Hg、Pb、As主要来源于企业燃煤,大气降尘中这些元素高含量区与热电厂、冶炼厂、化工厂等燃煤污染源空间分布相一致;F、S可能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而As、Cr主源于交通污染,这3种污染源是济南市大气降尘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降尘的贡献约占60.42%.研究表明,工业燃煤排放已逐渐代替汽车尾气成为大气降尘中Pb元素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端元 大气降尘 富集程度 因子分析 济南
下载PDF
胶西北中生代花岗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成分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阳 王晓霞 +5 位作者 于晓卫 柯昌辉 王立功 郭瑞朋 王顺安 李小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23-3136,共14页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胶西北中生代玲珑期、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玲珑期,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叶云母和铁质黑云母,其MgO为4.07%~6.53%,...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胶西北中生代玲珑期、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玲珑期,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叶云母和铁质黑云母,其MgO为4.07%~6.53%,具有壳源型黑云母的特征;北部主要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MgO介于9.13%~11.57%之间,具壳幔混源型的特征;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以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为主,MgO为7.62%~15.38%,均为壳幔混源型,其中的角闪石均属于钙质角闪石,M值为0.44~0.76。暗色矿物成分显示玲珑期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为壳源,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的以壳源为主,有少量幔源组分参与。三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主要集中于550~700℃,而角闪石的结晶温度为600~750℃,从玲珑期到郭家岭期再到伟德山期,即从早到晚,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有升高的趋势;全铝压力计估算结果显示,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结晶压力具有降低的趋势。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过程中的氧逸度分别为-15.0^-9.0和-15.3^-8.8,明显比玲珑期的(-17.5^-13.2)高。结合胶西北金矿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花岗岩结晶过程中较高的氧逸度和幔源物质的参与可能是有利于金矿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成分 结晶条件 中生代花岗岩 金矿化 胶西北
下载PDF
胶西北仓上、三山岛岩体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立功 祝德成 +6 位作者 郭瑞朋 于晓卫 田京祥 柯昌辉 刘汉栋 田瑞聪 高华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81-2095,共15页
三山岛金成矿带位于胶西北金矿集区的西端,是胶东重要的金矿带,赋存有三山岛北部海域、三山岛、西岭、新立、仓上等大型、特大型金矿床,金矿的主要控矿围岩为二长花岗岩。本文通过对仓上金矿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三山岛北侧似斑状... 三山岛金成矿带位于胶西北金矿集区的西端,是胶东重要的金矿带,赋存有三山岛北部海域、三山岛、西岭、新立、仓上等大型、特大型金矿床,金矿的主要控矿围岩为二长花岗岩。本文通过对仓上金矿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三山岛北侧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定年和Lu~Hf同位素组成测试和研究,讨论了该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与成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70.19%~76.36%)、全碱(Na_2O+K_2O=7.05%~8.19%)、Ba(>1573×10^(-6))、Sr(>738×10^(-6))、(La/Yb)N(>26.44)、Sr/Y(>121)、LILE/HFSE,低的Al_2O3(13.41%~15.61%)、MgO(0.1%~0.84%)、Y(<6.05×10^(-6))、Yb(<0.53×10^(-6))以及相对平坦的HREE,无明显的铕异常,明显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典型的高Ba-Sr花岗岩所具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属高Ba-Sr花岗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131±1Ma和127±2Ma,与郭家岭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表明仓上、三山岛岩体为郭家岭型花岗岩。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岩浆锆石εHf(t)值为-25.2~-18.1,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 2为2.77~2.33Ga。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对郭家岭花岗岩成因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是陆壳酸性岩浆与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而成。以壳源为主(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以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为主),由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后经分异作用而成的同熔深成型花岗岩,总体上,形成于较高温度、深度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仓上、三山岛 胶西北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焦家断裂带南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智云宝 郭瑞朋 +3 位作者 王瑞刚 王英鹏 郑伟军 马瑜宏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焦家断裂带是山东省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主要的成矿断裂之一,该断裂带南部被第四系严重覆盖,多年探索研究未果。此次利用高精度磁测、视电阻率联合剖面、CSAMT及SIP等多种物探方法,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出焦家断裂带南延部分隐伏断裂... 焦家断裂带是山东省胶西北金矿集中区主要的成矿断裂之一,该断裂带南部被第四系严重覆盖,多年探索研究未果。此次利用高精度磁测、视电阻率联合剖面、CSAMT及SIP等多种物探方法,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出焦家断裂带南延部分隐伏断裂分布情况,即在黄家附近向北至徐村院为一条断裂带(F1),向南分为三条断裂带(F1、F8和F9),其中F1为主断裂,F8、F9为其次级断裂。经钻探验证与物探推断的焦家断裂带南延部分相吻合,为该区下一步金矿勘查提供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高精度磁测 CSAMT 焦家断裂带 金矿 隐伏断裂
下载PDF
胶东艾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秀章 王立功 +5 位作者 李衣鑫 王英鹏 于晓卫 张文 郭瑞朋 刘汉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346,共14页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 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艾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由深成相的石英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类及浅成相的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等组成,岩体发育岩浆暗色包体。对艾山二长花岗岩开展...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 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艾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由深成相的石英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类及浅成相的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等组成,岩体发育岩浆暗色包体。对艾山二长花岗岩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测试和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与岩石成因。艾山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15±1)Ma,Na_(2)O>3.47,A/CNK<1.35,高Y含量(8.2×10^(-6)~210.5×10^(-6)),低Sr/Y比值(19.5~67.3),具有明显的稀土元素分馏(LREE/HREE=28.43~34.72,(La/Yb)_(N)=46.38~56.74),负铕异常(δEu=0.75~0.83),为一套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艾山二长花岗岩的岩浆锆石ε_(Hf)(t)值为-19.7~-16.0,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2.18~2.42 Ga。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艾山二长花岗岩是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而成,壳源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陆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山岩体 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胶东
下载PDF
鲁东地区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世进 万渝生 +2 位作者 郭瑞朋 宋志勇 王立法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主要岩性为不同粒度的二长花岗岩,原划为新元古代震旦纪。根据在招掖地区新测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为(158±3)Ma、郭家店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144±3)Ma;昆嵛山地区九曲单元弱... 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主要岩性为不同粒度的二长花岗岩,原划为新元古代震旦纪。根据在招掖地区新测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为(158±3)Ma、郭家店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144±3)Ma;昆嵛山地区九曲单元弱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153±2)Ma。玲珑型(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0~140 Ma,结合宏观与其他地质体相互关系,改划为侏罗纪。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体属于侏罗纪钙碱系列的侵入体,主要显示长英质陆壳深熔花岗岩的特征。推断其形成于中下地壳深度,可能来源于加厚陆壳的部分熔融,是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而且可能标志着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侏罗纪 SHRIMP U-PB定年 锆石 鲁东地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庞绪贵 祝德成 +4 位作者 代杰瑞 郭瑞朋 张帆 董健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363-11365,11367,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这些指标在表层、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Ag、Au、Hg、Mo、S、Sb等元素和Cl、Br、I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结论]对比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但是,表层土壤中SOC、N、Hg、P、S、Se等指标的富集和pH明显降低,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表层土壤 深层土壤 丰度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胶东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立功 李秀章 +7 位作者 于晓卫 祝德成 王英鹏 张文 柯昌辉 胡兆国 郭瑞朋 郝兴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898,共20页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大泽山、天柱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本文开展了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定年和Lu 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类岩石的岩石...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大泽山、天柱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本文开展了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定年和Lu 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类岩石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大泽山、天柱山岩体w(Na2O)>3.68%,1.0<A/CNK<1.1,低Sr/Y值(12.83~49.33),具有明显的稀土元素分馏(LREE/HREE为18.39~26.72,(La/Yb)N为17.13~42.58),负铕异常(δEu为0.49~0.64),为一套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征.大泽山、天柱山岩体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分别为(120±1)和(112±2)Ma,为胶东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是同一期岩体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锆石εHf(t)值分别为-15.3~-10.7和-21.8~-14.1,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2.15~1.86Ga(均值为2.01Ga)和2.55~2.07Ga(均值为2.39Ga).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 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为岩石圈减薄和陆内伸展背景下的产物,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物质加入,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太古代陆壳物质.早阶段大泽山岩体与胶东地区大量发育的暗色脉岩近同时形成,早阶段有更多的地幔物质底侵加入,导致大泽山岩体Hf二阶段模式年龄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泽山岩体 天柱山岩体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 Pb年龄 Lu Hf同位素 胶东
下载PDF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来明 熊乐 +4 位作者 郭瑞朋 田京祥 李秀章 李强 王旭春 《黄金》 CAS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含矿构造,与鲁西地区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有明显区别。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区及其... 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含矿构造,与鲁西地区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有明显区别。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区及其边界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附近是金成矿的有利位置,开展找矿勘查工作十分必要。对矿区龙泉站矿段主要是控制矿带走向长度、深部延深和查明相对远离主断裂的2条矿带赋矿情况。南小尧、牛家小河金矿床以及龙泉站—司家官庄金矿床的形成说明沂沭断裂带内也具有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蚀变岩型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鲁西
下载PDF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地质特征及金矿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兴中 吴立新 +3 位作者 李现超 李英平 郭瑞朋 智云宝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沂沭断裂带中段的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深入剖析了龙泉站金矿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区内金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下盘,赋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糜棱岩质碎裂岩、黄铁矿化花... 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沂沭断裂带中段的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深入剖析了龙泉站金矿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区内金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下盘,赋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糜棱岩质碎裂岩、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总结了矿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从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建立了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区的找矿预测模型,为今后进一步在该区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沂水—汤头断裂 找矿标志 金矿 预测模型 山东单县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划分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来明 任天龙 +5 位作者 刘汉栋 宁振国 于晓卫 郭瑞朋 侯建华 朱学强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8期1-14,共14页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中生代花岗岩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并与金矿关系密切。花岗岩的划分主要依赖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由于完成单位众多,完成时间不同,不同图幅对侵入岩的划分有别,因此对花岗岩的划分并不统一...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中生代花岗岩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并与金矿关系密切。花岗岩的划分主要依赖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由于完成单位众多,完成时间不同,不同图幅对侵入岩的划分有别,因此对花岗岩的划分并不统一。本课题首次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对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详细划分。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具有成因联系、岩性相同、形成时代相同的花岗岩划分为同一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岩浆事件名称为期,是时代单位“世”以下区域性岩浆活动事件单位,共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6~166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3~135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和崂山期(108~120 Ma),其中玲珑期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期、伟德山期为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崂山期为A型花岗岩。对于局限分布、特殊岩性的花岗岩称之为独立岩体,按“时代+岩性”的方法进行划分,划分为4个独立岩体:分别为晚三叠世宁津所岩体、晚三叠世槎山岩体、晚侏罗世垛崮山岩体、晚侏罗世文登岩体。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反映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即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SN向挤压EW向伸展,到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NW向挤压NE方向伸展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中生代 划分 胶东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胶东莱州地区中太古代-新太古代早期TTG岩石的发现——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渝生 郭瑞朋 +4 位作者 田京祥 宋志勇 谢士稳 董春艳 白文倩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第4期1-16,37,共17页
胶东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重要分布区之一,已发现~2.9Ga,~2.7Ga和~2.5Ga三期TTG岩石,并确定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两期构造热事件。但是,有关胶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认识几乎都来自对莱阳以北地区(主要为栖霞地... 胶东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重要分布区之一,已发现~2.9Ga,~2.7Ga和~2.5Ga三期TTG岩石,并确定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两期构造热事件。但是,有关胶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认识几乎都来自对莱阳以北地区(主要为栖霞地区)的研究。该文对莱州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8个岩石样品开展了SHRIMP U-Pb锆石定年,首次发现~2.9Ga岩石(条带状英云闪长岩和片麻状闪长质岩石),发现大量~2.7Ga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确定存在多期次构造热事件叠加改造,包括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中期构造热事件。研究表明,莱州地区与莱阳-栖霞地区具有类似的早前寒武纪地质过程,它们共同构成胶东太古宙变质基底。该文总结了胶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形成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太古宙 锆石定年 胶东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郭家岭期花岗岩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晓卫 王来明 +5 位作者 刘汉栋 任天龙 张文 郭瑞朋 侯建华 陶有兵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9期12-25,共14页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郭家岭期花岗岩指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年龄为123~135 Ma的一期岩浆活动事件的产物,从西到东由莱州三山岛、招远上庄、招远北截、招远丛家、龙口七甲、栖霞郭家岭及蓬莱范家店7个岩体组成。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郭家岭期花岗岩指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年龄为123~135 Ma的一期岩浆活动事件的产物,从西到东由莱州三山岛、招远上庄、招远北截、招远丛家、龙口七甲、栖霞郭家岭及蓬莱范家店7个岩体组成。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少量的石英二长岩和二长闪长岩,多数具有钾长石斑晶和暗色包体,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该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是在高氧逸度条件下结晶形成。同位素示踪及角闪石成分测试表明成岩物质既有以基性脉岩为特征的地幔物质,又有地壳物质的特征,是下地壳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利用角闪石的化学组分估算结晶深度在6~13 km,郭家岭期花岗岩受构造控制的强力定位机制,岩体沿NEE向剪切作用所形成的剪切空间,在底劈和气球膨胀式侵位机制共同影响下,从小面积到大面积多次脉动侵位,是构造体制转换的产物,通过SHRIMP,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年龄范围(123±1)~(135±3)Ma,该期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在12 Myr左右,岩体中心部位年龄偏小,边部年龄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家岭期花岗岩 金矿 地球化学 年代学 胶东地区
下载PDF
胶西北秦姑庵花岗岩体岩石成因及对金成矿的启示: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秀章 刘汉栋 +3 位作者 于晓卫 王立功 祝培刚 郭瑞朋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12期1-16,共16页
本文通过对分布于胶西北地区南部的秦姑庵花岗岩体开展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粗中粒二长花岗岩、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它们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和... 本文通过对分布于胶西北地区南部的秦姑庵花岗岩体开展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粗中粒二长花岗岩、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它们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呈连续演化关系,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的SiO_(2)(68.73%~75.27%)、全碱(K_(2)O+Na_(2)O=8.39%~8.93%),低的Al_(2)O_(3)(13.38%~15.84%)、MgO(0.14%~0.98%)、P_(2)O_(5)(0.02%~0.13%)、Sr(118×10^(-6)~520×10^(-6))、Y(7.03×10^(-6)~12.30×10^(-6))、Yb(0.78×10^(-6)~1.34×10^(-6))含量特征,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REE/HREE=18.39~26.72),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17.13~42.58],Eu中等负异常(δEu=0.49~0.7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19.9±1.3)Ma,秦姑庵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时代上与胶东地区伟德山型花岗岩一致。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为-24.07~-19.27,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2398~2696 Ma,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物质的部分熔融,少部分为新太古代基底岩石。岩体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的下部,其残留相可能由斜长石+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组成,相当于麻粒岩相或石榴石麻粒岩相。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与胶西北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一致,指示120Ma左右的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流体和热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金矿 秦姑庵岩体 胶西北
下载PDF
胶东地区晚侏罗世玲珑期花岗岩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建华 任天龙 +5 位作者 王来明 朱学强 杨振毅 郭瑞朋 陶有兵 黄永波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9期1-11,共11页
玲珑期花岗岩是胶北地区出露规模最大的中生代岩体,与胶东金矿在空间上关系密切,主要岩性有细粒混合岩化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含斑粗中粒二长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含特征矿物... 玲珑期花岗岩是胶北地区出露规模最大的中生代岩体,与胶东金矿在空间上关系密切,主要岩性有细粒混合岩化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含斑粗中粒二长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含特征矿物石榴石,暗色矿物黑云母以铁质黑云母为主,少量镁质黑云母,为一套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的铁质花岗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及高场强元素U,亏损Nb、P、Ti等元素,富集Zr、Hf元素,Sr元素多数正异常等特征,形成时代为146~166 Ma,属于晚侏罗世。该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具有复杂的物源组成,以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及TTG质岩石、古元古代变质地层为主,同时苏鲁造山带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及晚三叠世同造山岩石也有参与。玲珑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密切相关,是地壳持续增厚,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玲珑期 花岗岩 胶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