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日龄沙子岭猪与大白猪比目鱼肌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佩文 马海明 +5 位作者 郑昌炳 郑界 郭秋平 李凤娜 段叶辉 印遇龙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2-369,共8页
为比较不同日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在肉品质性状、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以30、60、90、150、210日龄和300日龄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各36只作为对象,屠宰后进行相关指标测... 为比较不同日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在肉品质性状、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以30、60、90、150、210日龄和300日龄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各36只作为对象,屠宰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的pH45min、pH24h和加压损失在各个日龄均无显著差异;90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亮度(L^(*))和黄度(b^(*))值低于大白猪(P<0.05),红度(a^(*))值高于大白猪(P<0.05);210和300日龄时,和大白猪相比,沙子岭猪拥有较低的剪切力和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P<0.05)。在150和210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鹅肌肽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低于大白猪(P<0.05)。210日龄时沙子岭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肌肉中缬氨酸、鹅肌肽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pH24h和肌内脂肪(IMF)均呈正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沙子岭猪比目鱼肌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关键窗口期是150~210日龄,肌肉中缬氨酸、鹅肌肽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其优良肉质性状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子岭猪 大白猪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绿原酸与亮氨酸协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吴青瑶 殷运菊 +5 位作者 王敏 潘俊毅 李凤娜 赵生国 陈国顺 郭秋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绿原酸组(B组)和亮氨酸+绿原酸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绿原酸及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试验期25 d。试验结束后称重,统计试验猪生长性能;通过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屠宰后进行胴体分割,测定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肉品质、背部脂肪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组育肥猪生长性能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C组育肥猪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45 min,B、C组育肥猪背最长肌pH均显著提高(P<0.05),B组背最长肌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B、C组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血清葡萄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背部脂肪组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和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ACAT、LP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育肥猪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GSH-Px和SOD活性及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添加0.05%绿原酸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及胴体瘦肉率;添加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可以显著促进肌内脂肪沉积,降低背部脂肪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亮氨酸 育肥猪 抗氧化能力 脂质代谢
下载PDF
骨骼肌源外泌体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奇隆 陈思思 +1 位作者 郭秋平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4-1501,共8页
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 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先分别概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再列举了工程化外泌体在骨骼肌中的应用,以期为骨骼肌源外泌体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外泌体 肌肉发育 脂肪发育
下载PDF
发酵枳实残渣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殷运菊 史寒婧 +6 位作者 陈思思 吴宜洋 周媛媛 汤赫 汤佳 郭秋平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枳实残渣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32头体重为(7.65±0.18)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发酵枳实残渣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枳实残渣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32头体重为(7.65±0.18)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发酵枳实残渣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4%(4%FF组)、8%(8%FF组)、12%(12%FF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8%FF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8%FF组的血清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4%FF、8%FF、12%FF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4%FF和8%FF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8%FF组的空肠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8%FF和12%FF组的空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8%FF组的空肠封闭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8%FF和12%FF组的结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结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4%FF和8%FF组的结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12%FF组的结肠普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4%FF、8%FF和12%FF组的结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发酵枳实残渣对仔猪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并且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形态,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最终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仔猪饲粮中发酵枳实残渣添加水平以8%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枳实残渣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仔猪
下载PDF
肌肉-脂肪组织互作调节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寒婧 郭鎏 +1 位作者 郭秋平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10-4919,共10页
肌肉和脂肪是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彼此联系,都能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细胞因子、外泌体等物质,且两者之间的互作能发挥调节肌内脂肪沉积、胰岛素分泌和肌肉再生等作用。本文就脂肪细胞因子、肌细胞因子、miRNA、外泌体和代谢产... 肌肉和脂肪是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彼此联系,都能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细胞因子、外泌体等物质,且两者之间的互作能发挥调节肌内脂肪沉积、胰岛素分泌和肌肉再生等作用。本文就脂肪细胞因子、肌细胞因子、miRNA、外泌体和代谢产物等方面综述肌肉-脂肪组织互作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猪肌内脂肪沉积调节机制的挖掘以及肉品质营养调控的深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脂肪 细胞因子 MIRNA 外泌体
下载PDF
限饲条件下不同饲养时长对育肥猪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陈思思 韩萌萌 +7 位作者 龚赛明 殷运菊 罗杰 舒剑成 邓敦 杨飞来 李凤娜 郭秋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47-285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条件下不同饲养时长对育肥猪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0.11±0.10)kg]接近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组(饲养5个月)、B组(饲养6个月)...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条件下不同饲养时长对育肥猪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0.11±0.10)kg]接近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组(饲养5个月)、B组(饲养6个月)、C组(饲养7个月)。B组和C组采食量分别控制为A组的85%和80%,3组于不同时间开始,待3组试验猪平均体重达到120 kg后,同时屠宰。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1)B组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胴体直长显著提高(P<0.05);B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的宰后45 min的背最长肌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2)B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3)B组的背最长肌甜味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味道强度值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的背最长肌苦味氨基酸苯丙氨酸味道强度值显著降低(P<0.05)。4)B组的背最长肌中C18∶3n3和C20∶2比例显著提高(P<0.05),C组的背最长肌C18∶3n3、C20∶2、C22∶6n3和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5)B组和C组的背最长肌葡萄糖含量和猪己糖激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C组的背最长肌糖酵解潜力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的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Ⅰ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限饲条件下延长饲养时长至7个月可改善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肉品质,但降低了生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造肉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饲 肉品质 肌纤维类型 育肥猪
下载PDF
氧化锌的营养与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蒋竹英 屈蓓蓓 +2 位作者 洪丽平 郭秋平 段叶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3,共5页
锌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缓解氧化应激、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力等。本文总结了氧化锌的营养与生理作用,阐述了动物饲粮中添加氧化锌的注意事项,为氧化锌在动物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氧化锌 免疫 肠黏膜屏障功能 氧化应激 生理代谢
下载PDF
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分子信号通路及其营养调控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秋平 文超越 +3 位作者 王文龙 段叶辉 李颖慧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36-1842,共7页
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根据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的不同,将肌纤维分为Ⅰ、Ⅱa、Ⅱx和Ⅱb型。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可影响屠宰后肉质,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则受体内多种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调节以及饲粮营养因素的调控。本文对... 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根据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的不同,将肌纤维分为Ⅰ、Ⅱa、Ⅱx和Ⅱb型。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可影响屠宰后肉质,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则受体内多种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调节以及饲粮营养因素的调控。本文对肌纤维转化的分子信号通路及其营养调控进行初步总结,为今后研究通过营养策略调控肉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纤维类型转化 信号通路 营养调控 肉品质
下载PDF
基于聚合酶反应和发夹型核酸适体的蛋白质荧光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秋平 羊小海 +3 位作者 王柯敏 孟祥贤 李军 谭蔚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发夹型核酸适体(Aptamer),结合聚合酶反应建立了蛋白质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核酸适体同时作为蛋白质配体和聚合反应模板,与靶蛋白特异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了变化,启动聚合反应,从而在未直接标记核酸适体的情况下,通... 设计合成了一种发夹型核酸适体(Aptamer),结合聚合酶反应建立了蛋白质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核酸适体同时作为蛋白质配体和聚合反应模板,与靶蛋白特异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了变化,启动聚合反应,从而在未直接标记核酸适体的情况下,通过监测聚合反应进程来检测蛋白质的浓度.采用该方法检测凝血酶的线性范围为0.5~8nmoL/L,检测下限为0.5nmoL/L,为蛋白质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非直接标记的荧光分析方法,有望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蛋白质检测 聚合酶反应 凝血酶
下载PDF
百合有效部位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郭秋平 高英 李卫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观察百合有效部位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合有效部位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阳性药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willner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 目的:观察百合有效部位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合有效部位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阳性药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willner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21 d后,采用HPLC-ESA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的神经递质,DA、NE、5-HIAA、5-HT的含量;结果:抑郁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不足,DA、NE、5-HT明显减少,5-HIAA明显增高,百合有效部位能提高DA、5-HT的含量。结论:百合皂苷有效部位能提高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皮层DA、5-HT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有效部位 抑郁症 单胺类神经递质 HPLC-ESA
下载PDF
基于免标记发夹型探针和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信号放大DNA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秋平 赵下雨 +4 位作者 谢琴 王柯敏 万俊 袁宝银 谭誉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长臂发夹型核酸探针,结合核酸外切酶Ⅲ水解反应建立了一种免标记荧光信号放大高灵敏检测DNA的新方法。当不存在靶DNA时,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能够嵌入发夹型探针的茎部而发出很强的荧光,而当存在靶DNA并与发夹型探针杂... 设计合成了一种长臂发夹型核酸探针,结合核酸外切酶Ⅲ水解反应建立了一种免标记荧光信号放大高灵敏检测DNA的新方法。当不存在靶DNA时,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能够嵌入发夹型探针的茎部而发出很强的荧光,而当存在靶DNA并与发夹型探针杂交后,核酸外切酶Ⅲ从杂交产物的3’端开始水解发夹型探针,释放出靶DNA,并触发下一个酶水解反应,同时SYBR Green Ⅰ染料也随发夹型探针水解而释放,导致荧光信号降低,从而实现了对DNA的免标记荧光信号放大高灵敏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低至320 fmol/L,比传统双标的分子信标的方法降低了4~5个数量级,且该方法还具有免标记、简单、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夹型探针 核酸外切酶Ⅲ 免标记 信号放大 DNA检测
下载PDF
低聚木糖对仔猪生长性能、肌肉组织营养成分含量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秋平 文超越 +4 位作者 王文龙 段叶辉 李颖慧 孔祥峰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69-277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木糖(XOS)对仔猪生长性能、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含量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探讨XOS在仔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及其对肌肉营养成分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健康的21日龄"杜×长&#...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木糖(XOS)对仔猪生长性能、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含量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探讨XOS在仔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及其对肌肉营养成分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健康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50和500 mg/kg XOS的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但末重和料重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游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甘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或降低;3)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肌球蛋白重链(MyHC)Ⅱa和MyHCⅡ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MyHCⅠmRNA相对表达量与Ⅲ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和解偶联蛋白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mRNA相对表达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仔猪饲粮中合理添加XOS能提高生长性能,促进慢肌纤维相关基因的表达,推荐添加水平为100~2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仔猪 生长性能 肌肉营养成分 肌纤维类型
下载PDF
不同显色方法对知母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秋平 李庆国 +1 位作者 高英 李卫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4-906,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显色方法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总皂苷含量,分别用两种显色方法,显色剂方法1为香草醛-冰醋酸法。即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冰乙酸(2:8:50)。检... 目的:考察不同显色方法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知母总皂苷含量,分别用两种显色方法,显色剂方法1为香草醛-冰醋酸法。即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冰乙酸(2:8:50)。检测波长为545nm。显色方法2为浓硫酸法,即用浓硫酸:甲醇(1:4)。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采用方法1显色,知母皂苷A3在0.058~0.58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知母皂苷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9%。RSD为2.81%;方法2显色,知母皂苷A3在0.0128~0.64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知母皂苷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0%,RSD为5.04%。结论:综合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准确度实验等指标。方法1明显优于方法2.且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皂苷类 分光光度法 紫外
下载PDF
动物黄脂病的形成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秋平 胡魏 +5 位作者 文超越 王文龙 段叶辉 李颖慧 李凤娜 黄瑞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1-427,共7页
本文综述了导致动物黄脂病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同时对由于类胡萝卜素沉积和过量氧化油脂摄入等营养因素导致黄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重点探讨和总结,旨在为后续动物黄脂病防治的系统性研究提... 本文综述了导致动物黄脂病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同时对由于类胡萝卜素沉积和过量氧化油脂摄入等营养因素导致黄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重点探讨和总结,旨在为后续动物黄脂病防治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黄脂病 不饱和脂肪酸 类胡萝卜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双链荧光核酸适体探针用于蛋白质的简便快速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秋平 羊小海 +3 位作者 王柯敏 孟祥贤 李军 仲志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8,共5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双链荧光核酸适体(F-Aptamer)探针的简单快速检测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该双链荧光Aptamer探针由一条带荧光标记的Aptamer探针和带猝灭标记的互补DNA组成,当靶蛋白存在时,能形成比双链荧光Aptamer探针更稳定的F-Aptamer/蛋... 发展了一种基于双链荧光核酸适体(F-Aptamer)探针的简单快速检测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该双链荧光Aptamer探针由一条带荧光标记的Aptamer探针和带猝灭标记的互补DNA组成,当靶蛋白存在时,能形成比双链荧光Aptamer探针更稳定的F-Aptamer/蛋白质复合物,并发出荧光,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简便快速检测,检测线性范围为6~100 nmol/L,检出限为6 nmol/L.该方法设计简单,对核酸适体分子的大小和空间结构没有要求,可作为一种通用的基于F-Aptamer识别机理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蛋白质检测 凝血酶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SD大鼠毒代动力学研究及P450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秋平 杨威 +2 位作者 郭琳 覃仁安 金若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DILI会影响药物在临床的使用,甚至药物撤市。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肝毒性已有大量的报道。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毒代动力学 P450 药物蓄积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知母中总皂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秋平 吴湖坤 +1 位作者 关红晖 李卫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1.0ml·min^-1;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0psi。结果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为6.04%~7.91%,回收率为99.28%,RSD为2.83%(n=6);菝葜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1.65~6.6μhg(r=0.9997),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含量为0.72%~0.97%,回收率为106.34%,RSD为2.43%(n=6)。结论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总皂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总皂苷 菝葜皂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下载PDF
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秋平 杨威 +2 位作者 肖百全 覃仁安 金若敏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的筛选模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提取大鼠肝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绘制肝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的筛选模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提取大鼠肝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绘制肝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液的ALT、AST、ALP、CK、LDH、TP、ALB、GGT值;采用爬片技术进行HE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总量,并采用肝细胞毒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筛选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肝细胞培养4 h后开始贴壁,24 h后绝大多数肝细胞贴壁,体积明显增大;48 h后肝细胞贴壁牢固,维持至第8日,细胞开始逐渐脱落。肝细胞的对数生长期为第2至第3日,ALT、AST、LDH、CK在提取4 h后增高,第1日大幅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TP、ALB、GGT、ALP提取4 h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肝细胞CYP450第1日至第5日分泌呈上升趋势,第6~7日,轻微下降。HE结果显示提取的肝细胞与肝组织的HE涂片基本一致。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0.5 mmol·L-1,能使肝细胞肿胀,细胞核萎缩,使肝细胞分泌ALT、ALP、LDH增多,对肝细胞分泌CYP450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系统全面的阐述肝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早期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肝细胞作为肝早期毒性筛选模型敏感的评价指标,对于原代培养肝细胞用于药物的早期毒性筛选研究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 肝毒性 早期毒性筛选模型 对乙酰氨基酚
原文传递
自主学习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哈佛大学为例 被引量:30
19
作者 郭秋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引领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不同大学尽管各有各的不同,但其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是一致的,只不过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和类型有所差别而已。所以,探究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着眼于其根本,也就是围绕“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引领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不同大学尽管各有各的不同,但其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是一致的,只不过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和类型有所差别而已。所以,探究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着眼于其根本,也就是围绕“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根本问题去思考、去挖掘、去提炼。本文以哈佛大学为例,沿着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对大学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自主学习力的论断,并对我国大学的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大学学习 自主学习力 哈佛大学
下载PDF
大学办学定位的理性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秋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3,共4页
大学办学定位是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基本回答,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首要前提。大学定位"一为生存,二为发展",主要是"定地位、定方位、定品位"。在大学定位要坚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大学办学定位是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基本回答,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首要前提。大学定位"一为生存,二为发展",主要是"定地位、定方位、定品位"。在大学定位要坚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定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定位 内涵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