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管括约肌部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筠秋 刘慧雯 +4 位作者 齐玲 姜学海 胡双九 崔秀芝 赵雁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食管下部,幽门和回盲部肌间神经丛内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的分布。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在括约肌部比相邻部位数量多。并用Open-tiP法测量了刺激迷走神经后食管下段括约肌部压力的变化。用高阈...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食管下部,幽门和回盲部肌间神经丛内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的分布。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在括约肌部比相邻部位数量多。并用Open-tiP法测量了刺激迷走神经后食管下段括约肌部压力的变化。用高阈值参数电刺激迷走神经引起预先投给阿托品的狗食管下段括约肌部压力的降低;这样条件下延长迷走神经刺激引起肌间神经丛内VI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由此结果提示含有或产生VIP的神经细胞可能接受迷走神经的控制。由于刺激节前迷走神经纤维可能作用到这些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免疫组化 消化管 肌间神经丛 迷走神经
下载PDF
大鼠胎脑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筠秋 张金伟 姜学海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 为了减轻宿主急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使移植的胎脑细胞能更好地存活、分化 ,与宿主脊髓组织整合 ,以替代受损或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方法 用妊娠 13天的大鼠胎脑为移植物 ,采用细胞悬液立体慢速注射法 ,依脊髓损伤类型移... 目的 为了减轻宿主急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使移植的胎脑细胞能更好地存活、分化 ,与宿主脊髓组织整合 ,以替代受损或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方法 用妊娠 13天的大鼠胎脑为移植物 ,采用细胞悬液立体慢速注射法 ,依脊髓损伤类型移植于脊髓白质不同部位。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 ①单纯脊髓损伤后 ,损伤脊髓发生出血 ,变性坏死 ,液化呈囊腔 ,最终形成胶质瘢痕 ;②损伤后早期移植胎脑悬液后明显减轻了继发性病理改变 ,减轻胶质瘢痕的形成 ;③依造成的后脊髓损伤类型进行的按损伤部位移植 ,胎脑细胞80 %存活 ,分化 ,并与宿主脊髓组织整合 ,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突触及器官样分化 ,构成“中继”的形态学所见。结论 按损伤部位移植的方法能较大程度地保留损伤区残存的神经组织 ,避免损伤脊髓遭受第二次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胎脑细胞悬液 胎脑移植 大鼠
下载PDF
猪卵泡壁超微结构
3
作者 郭筠秋 金连弘 +3 位作者 迟凤琴 张丽 张亚坤 朱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1-63,共3页
选动情期雌猪,取双侧卵巢,作电镜、扫描电镜观察。见卵泡壁外除有颗粒细胞构成颗粒层外,卵泡膜中有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卵泡膜外层有平滑肌细胞。
关键词 卵巢 卵泡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型钙通道的表达及电流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时飒 金连弘 +3 位作者 申景岭 孙轶华 郭筠秋 李冬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L-型钙通道基因和蛋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及离子电流,以进一步研究其在MSCs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表面分子CD14、CD29、CD34,CD44、CD4... 目的 探讨L-型钙通道基因和蛋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及离子电流,以进一步研究其在MSCs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表面分子CD14、CD29、CD34,CD44、CD45、CD106的阳性率和L-型钙通道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观察MSCs细胞中钙离子通道不同亚基α1C、α1D、α1G、α1H、α1S mRNA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细胞离子电流。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29、CD44、CD106阳性率在93%左右,CD14、CD34、CD45表达阴性。RT-PCR结果显示,可见L-型钙通道α1C亚基的mRNA高表达;但未见L-型钙通道α1D、α1S亚基和T-型钙通道的α1G、α1H亚基mRNA的表达。L-型钙通道蛋白(α1C)呈阳性表达。在36例细胞中16例细胞记录到电压依赖性内向电流。此电流激活电位-30mV,最大激活电位为0-10mV,可被nifedipine(10μmol/L)阻断,细胞外液中以10mmol/L Ba^2+作为负载离子,记录的电流强度明显大于2mmol/L Ca^2+时,证实为L-型钙电流。结论 MSCs不仅有L-型钙通道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具有功能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L-型钙通道 离子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大鼠
原文传递
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红梅 郭筠秋 +1 位作者 张洪艳 汪美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机械法和胰酶消化法对胎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机械法和胰酶消化法分离胎鼠脊髓组织获得神经干细胞,应用台盼蓝检测细胞成活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神经干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分裂增殖能力,采用... 目的:比较机械法和胰酶消化法对胎鼠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机械法和胰酶消化法分离胎鼠脊髓组织获得神经干细胞,应用台盼蓝检测细胞成活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神经干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分裂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细胞。结果:机械法获得的细胞数量多于胰酶消化法。细胞经过培养其增殖能力机械法略强于胰酶消化法,但无统计学意义。培养形成的细胞球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可见NSE和GFAP阳性细胞。结论:运用机械法比胰酶消化法分离胎鼠脊髓组织获得神经干细胞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经过培养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并可提供健康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脊髓 分离 培养 机械法 胰酶消化法
下载PDF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博 郑俊波 郭筠秋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不同方法对Sertoli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方法 取鼠龄 16~ 2 2天的雄性Wistar大鼠睾丸 ,采用酶次第消化 ,培养过程中纯化Sertoli细胞 ,并用多种方法对Sertoli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 目的 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不同方法对Sertoli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方法 取鼠龄 16~ 2 2天的雄性Wistar大鼠睾丸 ,采用酶次第消化 ,培养过程中纯化Sertoli细胞 ,并用多种方法对Sertoli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占培养细胞总数的 90 %以上。HE染色 ,Sertoli细胞突起很多 ,核仁清晰 ,在胞质中可见吞噬物和大小不等的空泡 ;甲基绿 派洛宁染色 ,Sertoli细胞富含RNA ;Feulgen染色和透射电镜 ,核仁周围可见卫星核小体。结论 本实验培养方法可获得更多、纯度高的Sertoli细胞 ,HE染色、甲基绿 派洛宁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睾丸支持细胞 分离纯化 鉴定技术 形态学观察
下载PDF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淑琦 曹博 +5 位作者 申景岭 郭筠秋 张宝东 冯秀清 陈雅隽 杨志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使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对细胞进行表面... 目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使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对细胞进行表面标志物CD14、CD34、CD44、CD29免疫荧光染色及向骨、软骨和脂肪分化能力的鉴定;选用第3代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BDNF)联合诱导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Nestin及神经细胞标记物NSE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BMSCs呈成纤维细胞样,CD44和CD29的阳性率在90%以上,具有明显的向骨、软骨和脂肪分化的能力,经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分离扩增BMSCs的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纯度高、生物学特征稳定,并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从而为下一步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动物模型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诱导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胎鼠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rAAV_2/eGFP转染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喜梅 郭筠秋 金连弘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对表皮干细胞(ESCs)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利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转染表皮干细胞,探索不同滴度rAAV2/eGFP的转染效率。方法1.获取胎鼠表皮单细胞悬液。2.利用层黏连蛋白(laminin)和Ⅳ型胶原(Collagen... 目的对表皮干细胞(ESCs)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利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转染表皮干细胞,探索不同滴度rAAV2/eGFP的转染效率。方法1.获取胎鼠表皮单细胞悬液。2.利用层黏连蛋白(laminin)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筛选ESCs,在体外进行培养和鉴定。3.将ESCs按5×104个/孔接种入24孔培养板中,按照不同的病毒基因数与转染细胞数之比(MOI)加入所需rAAV2/eGFP病毒,计数绿色荧光细胞数目,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1.ESCs对Laminin和CollagenⅣ的吸附性很好,克隆形成率较高。2.对ESCs进行β1整合素(Integrinβ1)单抗、角蛋白19(Keration 19,K19)单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表达。3.利用rAAV/eGFP病毒体外转染ESCs,可稳定表达eGFP。结论用Laminin和CollagenⅣ快速黏附法可从胎鼠皮肤分离和富集E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干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基因转染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少华 郭筠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5-187,F003,共4页
目的 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提高支持细胞的获取量。方法 取鼠龄 16~ 2 2天的Wistar大鼠 ,去除睾丸被膜 ,剪碎后用 0 .2 5 %胰蛋白酶和 0 .1%胶原酶次第消化。然后将其制成细胞悬液并分装入 2 5cm2 的培养瓶中 ,放置... 目的 简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提高支持细胞的获取量。方法 取鼠龄 16~ 2 2天的Wistar大鼠 ,去除睾丸被膜 ,剪碎后用 0 .2 5 %胰蛋白酶和 0 .1%胶原酶次第消化。然后将其制成细胞悬液并分装入 2 5cm2 的培养瓶中 ,放置在 39℃ 5 %CO2 的培养箱孵育 48h ,以利于去除精原细胞。取出后冲洗两次 ,换液并移入 37℃ 5 %CO2培养箱进行培养。在此期间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 ,并于培养第 6天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在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中 ,支持细胞占培养细胞总数的 90 %以上 ,大大提高了支持细胞的获取量。结论 应用本实验方法获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获得成功并简化了国内现行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支持细胞 培养 分离 睾丸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喜梅 郭筠秋 刘慧雯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由活细胞和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造生物皮肤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批准的组织工程产品 ,它为临床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从表皮、真皮、复合皮肤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由活细胞和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造生物皮肤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批准的组织工程产品 ,它为临床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从表皮、真皮、复合皮肤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分析组织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活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人造生物皮肤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喜梅 郭筠秋 刘慧雯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人造生物皮肤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组织工程产品,它为临床解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现从表皮、真皮、复合皮肤替代物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皮肤组织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人造生物皮肤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组织工程产品,它为临床解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现从表皮、真皮、复合皮肤替代物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皮肤组织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组织工程 表皮替代物 真皮替代物 复合皮肤替代物 皮肤修复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中表皮干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喜梅 郭筠秋 +3 位作者 王少玲 吴树亮 金连弘 刘慧雯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89,i004,共3页
目的:通过表皮干细胞对基底膜的黏附性,利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递质,探索提取和培养表皮干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取新生1~3d的Wistar大鼠全层皮肤,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幼鼠表皮,并制成单表皮细胞悬液。以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 目的:通过表皮干细胞对基底膜的黏附性,利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递质,探索提取和培养表皮干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取新生1~3d的Wistar大鼠全层皮肤,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幼鼠表皮,并制成单表皮细胞悬液。以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基底膜的替代物,利用表皮干细胞对基底膜的吸附性筛选表皮干细胞。结果:与角质细胞对照,表皮干细胞对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吸附性很好,克隆形成率较高。用SABC法对其进行整合素β1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广谱角蛋白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克隆的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的阳性表达。结论: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可从大鼠皮肤分离和富集表皮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皮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体外延长胰岛培养时间的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博 郭筠秋 +2 位作者 周强 金连弘 刘慧雯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7期56-57,共2页
目的分离纯化大鼠胰岛,探索胰岛体外长期培养的新方法,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胰岛。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完成。①取16~22d龄,体质量80g的雄性W istar大鼠睾丸支... 目的分离纯化大鼠胰岛,探索胰岛体外长期培养的新方法,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胰岛。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完成。①取16~22d龄,体质量80g的雄性W istar大鼠睾丸支持细胞。②采用改良的胰管内顺行灌注胶原酶消化体质量200~250g的W istar大鼠胰腺,Ficoll不连续浓度梯度纯化,手挑法检出全部胰岛,用双硫腙鉴定胰岛。③分为胰岛单独培养组和胰岛与支持细胞联合培养组,应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单独培养组和联合培养组的胰岛形态和存活率,在培养的第3,7,14,28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分泌量,并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计算刺激指数。结果①胰岛的回收率回收率为53.6%,纯度为100%。②两组胰岛存活率的比较联合培养组的胰岛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培养14d84%,3%;培养28d82%,0(P<0.01)]。③两组累积胰岛素分泌量及刺激指数比较联合培养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培养7d(105.0±11.6),(48.0±5.3)m IU/L(P<0.01)],刺激指数也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培养7d6.1±0.7,1.1±0.2)(P<0.01)。结论通过胆总管顺行注入胶原酶进行消化,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胰岛纯化,体视镜下手挑胰岛,胰岛的回收率和纯度较高。睾丸支持细胞与胰岛联合培养可以促进胰岛生长,显著延长存活时间,是一种较好的体外长期培养胰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睾丸 分离和提纯
下载PDF
大鼠胎脑移植体视学观察
14
作者 李晶 宋铁军 +5 位作者 张萱 张宝东 魏国兴 郭筠秋 金连弘 刘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细胞悬液移植法将15天大鼠胚胎新皮质移植物植入成年大鼠大脑皮质内,在移植后4、10、30、60、90、120、200天取材,对存活移植物进行光镜水平组织学定性和定量观察,分别对移植物体积和神经元体积及其数密度的变... 采用细胞悬液移植法将15天大鼠胚胎新皮质移植物植入成年大鼠大脑皮质内,在移植后4、10、30、60、90、120、200天取材,对存活移植物进行光镜水平组织学定性和定量观察,分别对移植物体积和神经元体积及其数密度的变化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移植物发育成熟,移植物与宿主脑建立了解剖学上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 体视觉 服组织移植 大鼠
下载PDF
异丙基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超微结构及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晋 齐玲 +2 位作者 张萱 郭筠秋 刘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实验用Wistar大鼠35只,体重210g。异丙肾(ISP)组28只,皮下注射ISP5.0mg/kg,注射后4、12、24和48小时分别处死7只大鼠,随同处死对照组7只。光镜观察心肌坏死部位和程度;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 实验用Wistar大鼠35只,体重210g。异丙肾(ISP)组28只,皮下注射ISP5.0mg/kg,注射后4、12、24和48小时分别处死7只大鼠,随同处死对照组7只。光镜观察心肌坏死部位和程度;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用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心肌线粒体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心肌线粒体Vv和V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NA和Nv值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线粒体Vv和V植升高主要与线粒体肿胀有关,与线粒体的集聚和增生无关;线粒体的损伤破坏与心肌坏死程度密切相关;并提示注射ISP后48小时是制作大鼠心肌坏死模型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肾上腺素 大鼠 心肌损伤 超微结构 体视学 线粒体 基质
全文增补中
表皮细胞悬液与胶原海绵联合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少玲 郭筠秋 张喜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用皮下植入方法研究表皮细胞悬液与胶原海绵联合移植的形态学变化 ,评价胶原海绵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实验组移植胶原海绵及表皮细胞悬液 (以BrdU标记表皮细胞 ) ,对照组单纯移植胶原海绵 ,于术后 3、7、10... 目的 用皮下植入方法研究表皮细胞悬液与胶原海绵联合移植的形态学变化 ,评价胶原海绵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实验组移植胶原海绵及表皮细胞悬液 (以BrdU标记表皮细胞 ) ,对照组单纯移植胶原海绵 ,于术后 3、7、10、16、30天取材进行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各时段均可见生长活跃、增殖旺盛的表皮细胞 ;BrdU染色阳性。与对照组相比 ,胶原海绵降解吸收快。结论 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表皮细胞 胶原 载体
下载PDF
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与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联合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洪艳 郭筠秋 马红梅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23-325,329,I0004,共5页
目的研究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GCT细胞)对脊髓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胎鼠脊髓N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成年雌、雄大鼠GCT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3组:NSCs和GCT细胞联合培养组;雌、雄大鼠GCT细胞培养上清液与NSCs培... 目的研究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GCT细胞)对脊髓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胎鼠脊髓N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成年雌、雄大鼠GCT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3组:NSCs和GCT细胞联合培养组;雌、雄大鼠GCT细胞培养上清液与NSCs培养液混合后培养NSCs;NSCs培养液组为对照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MTT法对比各组NSCs增殖活力。结果NSCs与GCT细胞联合培养7 d后Nestin阳性神经球数多于单独培养,雄性大鼠GCT细胞混合培养液组NSCs增殖活力最强,对照组NSC最弱,雌性混合培养液组介于两者之间。鉴定细胞球Nestin阳性,各组均有少量贴壁分化细胞。结论大鼠GCT细胞分泌物促进NSCs增殖,抑制分化,雄性大鼠GCT细胞作用比雌性大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颗粒曲管细胞 联合培养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大鼠胎脑细胞脊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正花 郭筠秋 +1 位作者 宋铁军 李学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是用孕13天(E13)大鼠胎脑细胞悬液,以慢速注入法移植于同种成年大鼠脊髓白质的侧索及后索、中央管及灰质中。移植后分1天、2周、4周、12周等4组,用光镜检查在脊髓内不同部位移植的胎脑细胞,存活、生长、分化、成熟... 本文是用孕13天(E13)大鼠胎脑细胞悬液,以慢速注入法移植于同种成年大鼠脊髓白质的侧索及后索、中央管及灰质中。移植后分1天、2周、4周、12周等4组,用光镜检查在脊髓内不同部位移植的胎脑细胞,存活、生长、分化、成熟以及与宿主脊髓嵌合等情况。结果表明:①移植于成鼠脊髓侧索、后索及中央管等不同部位,90%以上移植成功,胎脑细胞的存活、生长、分化极为良好,术后4周形成神经毡样结构,且多与宿主灰质嵌合;②灰质内移植组的宿主脊髓灰质损伤严重,神经元多变性、坏死消失;③移植于脊髓不同部位的方法将有助于脊髓前、后以及中央等各种类型损伤的修复,探讨是否有可能建立脊髓内不同移植部位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细胞 脊髓移植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卵泡膜外层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19
作者 丁肇林 金连弘 +1 位作者 郭筠秋 吴振铎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409-413,456,共6页
成年雌性大鼠重约150~200g,共30只。检查阴道涂片,选动情期处死。一侧卵巢作电镜观察,对侧卵巢作石蜡切片,供光镜观察。生长卵泡和囊状卵泡的卵泡壁均有卵泡膜,其内、外层分界不清。电镜下可辨认分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 成年雌性大鼠重约150~200g,共30只。检查阴道涂片,选动情期处死。一侧卵巢作电镜观察,对侧卵巢作石蜡切片,供光镜观察。生长卵泡和囊状卵泡的卵泡壁均有卵泡膜,其内、外层分界不清。电镜下可辨认分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细胞位于卵泡膜内层,呈梭形或卵圆形,胞质内有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脂滴;成纤维细胞广泛存在于卵泡膜的内、外层,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较长,胞质内富有粗面内质网、游离核蛋白体和线粒体;平滑肌细胞在卵泡膜外层,按照A.P.Somlyo和A.V.Somlyo的识别标准,它具有典型的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细胞膜凹入的吞饮小泡;胞质内有纵行排列的肌丝;与肌丝相连的密体;线粒体和内质网集中在核极区。本文观察的成年大鼠囊状卵泡的卵泡膜外层在动情期确有典型的平滑肌细胞。文中还讨论了卵泡膜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分化和存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纤维 纤维细胞 卵泡膜 细胞分化 超微结构 大鼠
原文传递
人体早期肝硬化病变(HBsAg阳性)的光、电镜对比观察
20
作者 李真 朱平 郭筠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5期312-314,379,共3页
本文从黑龙江地区肝癌切除标本中,筛选出癌旁肝组织呈早期肝硬化病变,且HBsAg阳性病例12例。对早期肝硬化病例进行了光、电镜对比观察,对超微病变的特点及癌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微循环障碍为早期肝硬化的特点。新生肝细胞对小剂... 本文从黑龙江地区肝癌切除标本中,筛选出癌旁肝组织呈早期肝硬化病变,且HBsAg阳性病例12例。对早期肝硬化病例进行了光、电镜对比观察,对超微病变的特点及癌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微循环障碍为早期肝硬化的特点。新生肝细胞对小剂量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可能成为癌变机理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HBSAG阳性 电镜 光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