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郭美超 于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53-0056,共4页
基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加以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研究对象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儿童数量主要在50例,在治疗的前后,对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出现的变化加以观察。结果 基... 基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加以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研究对象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儿童数量主要在50例,在治疗的前后,对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出现的变化加以观察。结果 基于中心注射组,在对儿童进行测量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观察黄斑中心凹,其与内环鼻侧视网膜厚度,在厚度方面,各项数据P<0.05,且两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12mo分别两两对比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6、12mo经对比存在差异(P<0.05);当治疗时间增加的情况下,观察中心凹,其和内环鼻侧的视网膜后均发现了变薄的情况,P<0.05;(2)结合旁中心注视组,在对儿童进行测量的时间存在不同的情况下,观察黄斑中心凹,其与内环鼻侧视网膜在厚度的数据方面,P<0.05;且治疗前与治疗后6mo、12mo分别两两比较后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6mo与12mo经过对比后数据存在差异(P<0.05),在长期治疗中,能够发现,针对中心凹,其与内环鼻侧视网膜一样,在厚度方面变薄,P<0.05;(3)针对测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两组的患者中,观察黄斑中心凹,其与内环鼻侧视网膜,在厚度方面加以对比,P<0.05,中心注视组治疗前、治疗后6、12mo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旁中心注视组(P<0.05)。结论 围绕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中心注视、旁中心注视,能够发现针对黄斑区中心凹,其与内环鼻侧视网膜,在厚度方面均变薄。可以此作为依据,对该疾病患儿治疗进展进行观察,及时对患儿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有效保障患儿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弱视儿童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
2
作者 于丽 郭美超 王雪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分析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2例102眼,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51例51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治疗,观察组患儿5... 目的:分析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2例102眼,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51例51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治疗,观察组患儿51例51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立体系统训练治疗。治疗后3mo,评估两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双眼立体视、双眼立体视差,并根据视力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mo,观察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双眼立体视、双眼立体视差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 60.8%,P<0.05),且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6~8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最高;观察组中轻中度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vs 61.2%,P<0.05)。结论: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系统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较好,可促进患儿视力恢复,帮助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功能,且对6~8岁及轻中度弱视患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系统训练 立体视觉
下载PDF
5-卤代-2’-脱氧-2’-β-氟-4’-叠氮嘧啶核苷的合成与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3
作者 郭美超 康进峰 +3 位作者 侯姣 张倩倩 于文全 常俊标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1-225,共5页
以(间氯)苯甲酰基保护的2’-脱氧-2’-β-氟-4’-叠氮尿苷为起始原料,经过硝酸铈铵(CAN)介导的卤代、三氮唑活化、胺化、脱保护合成了一系列5-卤代的2’-脱氧-2’-β-氟-4’-叠氮嘧啶核苷类化合物.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表明, 5-氯代(6a)... 以(间氯)苯甲酰基保护的2’-脱氧-2’-β-氟-4’-叠氮尿苷为起始原料,经过硝酸铈铵(CAN)介导的卤代、三氮唑活化、胺化、脱保护合成了一系列5-卤代的2’-脱氧-2’-β-氟-4’-叠氮嘧啶核苷类化合物.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表明, 5-氯代(6a)和5-碘代(6c)核苷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而且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卤代 嘧啶核苷 合成 抗乙肝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