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键盘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与现状分析
1
作者 郭蕴 罗文林 《艺术科技》 2023年第9期241-243,共3页
键盘音乐从中世纪开始流行,到了近代被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虽然键盘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只有钢琴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他键盘乐器难见踪影.许多音乐教师认识到了键盘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不佳的情况,开... 键盘音乐从中世纪开始流行,到了近代被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虽然键盘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只有钢琴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他键盘乐器难见踪影.许多音乐教师认识到了键盘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不佳的情况,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专家和学者对小学音乐课堂中键盘音乐的应用与发展现状的具体论述可以看出,权威人士将小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师总结归纳的可测性或量化水平,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操作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实践支撑,尤其是缺乏作为一线教师所积累起来的课堂实践教学经验.随着音乐课程标准不断完善,音乐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更新,这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要积极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从培养教师的角度来看,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完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小学音乐课堂想要达到新音乐课堂标准,还需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文章围绕键盘音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何夯实教师的键盘音乐基础这两个问题,提出实用性策略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盘音乐 小学音乐 运用
下载PDF
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宏 郭蕴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79,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中,为我国培育创新型人才、锻造真正的有效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重新审视了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提出了重新构建大学生的“问题逻辑认知模式”,并提出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 新时代新征程中,为我国培育创新型人才、锻造真正的有效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重新审视了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提出了重新构建大学生的“问题逻辑认知模式”,并提出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BE)的教学方法。基于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方法手段的使用而是教师的自我认同的底层逻辑,运用动因理论提出了构建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的“团队—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机制。实践证明,POT-OBE的教学改革和“团队—教师—学生”机制构建,真正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强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体现了教与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模式 问题逻辑 有效教学 成果导向 团队 教师 学生 成长机制
下载PDF
幼儿钢琴教育之我见 被引量:3
3
作者 郭蕴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0-161,共2页
钢琴教学在艺术教育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如何使其更加完善、系统,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是摆在钢琴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家长、教师、学生的相互配合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潜力 环境 协调能力 控制能力 乐感
下载PDF
《贝尔加玛斯克组曲》的演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蕴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钢琴曲《贝尔加玛斯克组曲》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德彪西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他本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西方音乐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拟在探索作品创作... 钢琴曲《贝尔加玛斯克组曲》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德彪西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他本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西方音乐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拟在探索作品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艺术形象、节奏与音色、弹奏技术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探讨,以期对演奏实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贝尔加玛斯克组曲》 演奏
下载PDF
高校钢琴教育的民族化问题简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蕴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72-173,共2页
本文从民族化的角度来关注高校的钢琴教育,从提升教师素质、重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重视中国钢琴音乐理论的学习到建立专业、丰富的教学曲库几方面,对目前高校钢琴教育中,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渗透和应用做出必要的分析,... 本文从民族化的角度来关注高校的钢琴教育,从提升教师素质、重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重视中国钢琴音乐理论的学习到建立专业、丰富的教学曲库几方面,对目前高校钢琴教育中,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渗透和应用做出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 高校 教育 民族
下载PDF
关于钢琴演奏技巧中技术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蕴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51-252,共2页
为了在演奏中更好地表达音乐形象和内涵,并掌握高超的演奏技术,首先必须明确钢琴演奏技巧中技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对三个论点的支持和佐证,就如何通过科学地技能训练,来达到运用技巧表达音乐的目的做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演奏 技术 发展
下载PDF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蕴 庄非凡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6期119-120,共2页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能,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应用场景广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和应用意义、钢琴即兴伴奏的配弹基础、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为提升高校音...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能,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应用场景广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和应用意义、钢琴即兴伴奏的配弹基础、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为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配弹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即兴伴奏 音乐专业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钢琴艺术教育的变迁
8
作者 郭蕴 《当代音乐》 2021年第8期183-185,共3页
在中国,从业余启蒙、高职高专院校到本科综合类大学、专业音乐学院,钢琴课程已经作为音乐艺术的基本素质参与到了众多教育环节的培养中。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沟通社交方式在变、经济生活方式在变、钢琴艺术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探索中与时俱... 在中国,从业余启蒙、高职高专院校到本科综合类大学、专业音乐学院,钢琴课程已经作为音乐艺术的基本素质参与到了众多教育环节的培养中。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沟通社交方式在变、经济生活方式在变、钢琴艺术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探索中与时俱进,应势变革而持续发展着。本文将从钢琴传统教育途径、新媒体时代特色、新媒体时代线上及线下钢琴教育的发展几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时代钢琴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钢琴艺术教育 传统教育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应用电钢琴教学系统之我见
9
作者 郭蕴 《乐器》 2006年第1期58-59,共2页
如今,艺术教育已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学科,其中的钢琴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化。作为代表社会教育前言阵地的高等教育学府,随着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和教学设备投入力度的增加,高师师范音乐系科数码钢琴教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如今,艺术教育已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学科,其中的钢琴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化。作为代表社会教育前言阵地的高等教育学府,随着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和教学设备投入力度的增加,高师师范音乐系科数码钢琴教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在钢琴集体课教学、即兴伴奏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迅速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键盘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跨世纪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钢琴 教学系统 用电 艺术教育 音乐教育 社会教育 教学设备 教学内容 普及化 教育学
下载PDF
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四个演奏难点探析
10
作者 郭蕴 周樱亭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7期150-152,共3页
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他一生创作了无数推动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其中,钢琴作品《随想回旋曲》不仅充斥着浪漫主义时期的梦幻与抒情,而且处处彰显着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与理智。本文主要分析这首作品的... 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他一生创作了无数推动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其中,钢琴作品《随想回旋曲》不仅充斥着浪漫主义时期的梦幻与抒情,而且处处彰显着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与理智。本文主要分析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演奏技巧,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对柱式和弦、跳音、琶音与半音阶、八度四个技术难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演绎整首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想回旋曲》 演奏技巧 门德尔松
下载PDF
钢琴教学在抖音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蕴 王明明 《乐器》 2022年第10期48-51,共4页
由于疫情影响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钢琴教学出现数字化集体教学或者一对一教学“百花齐放”的状态,如于斯课堂、抖音直播,以及学浪录课等。本文主要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来研究抖音在对钢琴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抖音 钢琴教学 学浪
下载PDF
德沃夏克《幽默曲》音乐表现形式之比较
12
作者 郭蕴 《丝绸之路》 2010年第22期74-75,共2页
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钢琴小品《幽默曲》因脍炙人口的旋律被广为流传。本文以《幽默曲》为例,探讨在音乐本体(乐谱)不变的情况下,音乐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德沃夏克 《幽默曲》 音乐表现形式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新型转录调节因子lmo2486的分子特征及原核表达研究
13
作者 朱孝珍 刘昱诚 +6 位作者 张星星 王立霞 季春辉 郭蕴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克隆目的基因LM lmo2486,分析目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并验证其编码蛋白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LM lmo2486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前期的基础。通过PCR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新型转录调节因子lmo2486基因,对该基因进行测序,... 克隆目的基因LM lmo2486,分析目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并验证其编码蛋白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LM lmo2486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前期的基础。通过PCR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新型转录调节因子lmo2486基因,对该基因进行测序,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理化特性、蛋白结构域等分子特征,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PCR克隆lmo2486基因的抗原集中区lmo2486K,构建重组载体pET-32a(+)-lmo2486K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使用IPTG低温诱导表达,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结果显示,LM lmo2486基因全长1212 bp,共编码403个氨基酸;lmo2486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亲水性和跨膜结构,无信号肽,预测发现lmo2486含有PspC和DUF4097结构域。序列同源对比发现,LM lmo2486测序所得的核苷酸序列与LM不同分离株属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表明lmo2486基因在LM中高度保守。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蛋白Lmo2486K的分子质量约为64.6 ku,Western blot分析发现,Lmo2486K蛋白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mo2486基因 分子特征 系统进化分析 蛋白表达
下载PDF
STM1863分子特征分析及其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马忠梅 宁程程 +6 位作者 郭蕴 李娜 季春晖 孟庆玲 乔军 张星星 才学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揭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菌株RcsCDB系统STM1863调控子分子特征,及对ST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PCR扩增STM186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TM-ΔSTM1863基因缺失突变株,并... 为揭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菌株RcsCDB系统STM1863调控子分子特征,及对ST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PCR扩增STM186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TM-ΔSTM1863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对其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酸碱胁迫环境中的适应性及粘附侵袭小鼠巨噬细胞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TM1863基因全长159 bp,编码52个氨基酸,具有一个跨膜和d1p32a同系物结构域;与SL-1344亲本株相比,STM-ΔSTM1863缺失株生化特性与亲本株无明显差异,生长速度与亲本株生长速度一致,但STM-ΔSTM1863在pH4.0酸应激下对数期生长速度显著低于亲本株(P<0.05);粘附和侵袭小鼠巨噬细胞能力与亲本株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STM1863因参与了STM酸应激和粘附侵袭宿主细胞的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揭示STM1863对STM粘附侵袭宿主细胞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TM1863基因 生物学特性 RcsCDB系统
下载PDF
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卓凤 郭蕴 +5 位作者 李建成 王续纪 崔文静 杨东昆 胡恺 陈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7期1668-1674,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所医院1020例口咽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排除... 目的 探讨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所医院1020例口咽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出828例患者,建立个人资料信息库,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城乡、婚姻、烟酒史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方式及方法、HPV感染情况、病理分级、TNM分期、临床分期、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治疗及病理学检查情况;通过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图。结果 828例口咽癌患者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62.4%和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烟酒史、HPV感染、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式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不同年龄段、饮酒史、HPV感染是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建议皖北地区居民定期口咽癌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生存率 生存随访 预后
下载PDF
sRNA rli106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环境应激及生物被膜形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蕴 季春辉 +5 位作者 王立霞 宁程程 李娜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适应不同的应激环境。为探究LM sRNA rli10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LM EGD-e为亲本株,通过PCR方法扩增sRNA rli106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LM-Δrli106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适应不同的应激环境。为探究LM sRNA rli10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LM EGD-e为亲本株,通过PCR方法扩增sRNA rli106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LM-Δrli106基因缺失株和CLM-Δrli106基因回补株,分析比较LM EGD-e、LM-Δrli106、CLM-Δrli106在不同应激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运动性以及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并通过qRT-PCR检测BF生成相关基因gltB和gltC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显示,sRNA rli106基因大小为225 bp,上游序列含有-10 box和-35 box启动子核心区域,有转录调节因子CpxR的结合位点。与LM EGD-e、CLM-Δrli106相比,LM-Δrli106在42℃、5%NaCl、8%NaCl、5 mmol/L H2O2的环境应激下的适应性显著减弱,运动性无明显差异,在不同时间段的BF形成能力显著降低。qRT-PCR检测结果显示,LM-Δrli106中gltB和gltC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有所降低。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rli106基因在环境适应性和BF形成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不参与细菌运动性,为揭示rli106基因在LM环境适应性和BF形成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sRNA rli106 环境适应性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口腔癌治疗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建成 郭蕴 +5 位作者 崔文静 杨东昆 胡恺 陈默 刘亮 孙悦 《癌症》 CAS 2022年第9期434-442,共9页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的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较不理想,特别是对中晚期口腔癌疗效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中晚期口腔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口腔癌治疗最佳方案的选...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的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较不理想,特别是对中晚期口腔癌疗效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中晚期口腔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口腔癌治疗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3家医院2015–2020年口腔癌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患者的信息登记、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总结、患者随访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等,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建立患者治疗资料信息库。根据信息库中登记的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即在治疗中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计算和比较分析生存率,采用UW-QOL(4)问卷对健康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自评。结果共筛选患者84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手术+化疗+放疗,251例)、B组(放疗+化疗+手术,184例)和C组(手术+化疗,411例);所有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9.9%、59.8%,其中A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8%、76.0%、64.3%,B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8%、68.8%、58.4%,C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1%、65.4%、56.2%。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C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生存质量总分平均值C组最高,B组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各组生存质量最低得分的项目情况为:C组为咀嚼、语言、吞咽;A组为唾液、味觉、咀嚼;B组为味觉、唾液、咀嚼。结论局部中晚期口腔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辅助性放疗能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但与手术和化学治疗相比,根治性的放疗使患者远期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降低更多,且术前放疗较术后放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生存率 生存质量 治疗方式
下载PDF
面向综合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宏 郭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与各专业融合,特别是随着“四新”建设对计算机技术需求的日益增强,提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提出了面向大学生计算机通...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与各专业融合,特别是随着“四新”建设对计算机技术需求的日益增强,提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提出了面向大学生计算机通识素养培育的3A5S(3 Abilities and 5 Skills)模型,探索实现了3A5S教学实践模式。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3A5S教学实践模式有效,体现了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3A5S模式是一种“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导向的整体化计算机通识课程育人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 3A5S模式 两性一度 挑战项目性学习(CPBL)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治疗方式对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成 郭蕴 +4 位作者 崔文静 孙悦 杨东昆 刘亮 吴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0-123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治疗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为口咽癌的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的口咽癌患者,通过病例分析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补充... 目的探讨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治疗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为口咽癌的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的口咽癌患者,通过病例分析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补充,共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05例患者,建立患者个人治疗资料信息库,按治疗方式对研究对象分类;通过随访采用Kaplan-meier、Log-rank计算和对比分析总生存率以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生存率;通过UW-QOL(4)问卷对无瘤生存者行生存质量自评,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治疗方式的生存质量。结果该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共分为3类:化疗+手术+放疗(CSRT)146例、手术+放疗(SRT)138例、放疗+化疗(RCT)121例。1、3、5年的总体生存率85.1%、67.1%、56.9%,CSRT、SRT、RCT三种治疗方式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放UW-QOL(4)问卷280份,实收202份,回收率为72.14%,3种治疗方式生存质量问卷平均总分值比较顺序CSRT>SRT>RCT,统计学分析CSRT与SRT、RCT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T与RC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RT、SRT、RCT均可作为局部中晚期口咽癌治疗方式的选择,CSRT较SRT、RCT有较好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生存率 生存质量 治疗方式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sRNA STnc1220基因缺失株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
20
作者 李娜 宁程程 +6 位作者 郭蕴 季春辉 王立霞 张亚萍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4,共7页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的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通过PCR扩增了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基因,分析了其分子特征,利用TargetRNA2网站预测STnc1220基因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沙门菌(S... 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的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通过PCR扩增了鼠伤寒沙门菌sRNA STnc1220基因,分析了其分子特征,利用TargetRNA2网站预测STnc1220基因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沙门菌(STM)-基因缺失突变株,并与亲本SL1344比较,对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在不同应激环境中(pH值、H_(2)O_(2)、高盐和乙醇胁迫环境)的适应性、通过黏附侵染巨噬细胞和小鼠感染试验对致病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Tnc1220基因全长73 bp、其上游5′-UTR存在-10和-35启动子结合位点,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为barA基因;试验成功构建缺失株STM-ΔSTnc1220,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SL1344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速度、生化特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没有发生改变;在pH=4.8,pH=9和H_(2)O_(2)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但在4%NaCl环境下,缺失株在7 h后生长速率明显高于亲本株,在3.8%乙醇环境中缺失株在对数期的生长速率显著升高(P<0.05);其对巨噬细胞中黏附和侵袭能力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LD_(50)显著升高,对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的病理损伤致病力减弱。表明STnc1220基因在环境适应性和毒力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阐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RNA STnc1220 生物学特性 毒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