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消费领域面临的障碍与应对
1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韩永文 +8 位作者 窦勇 邬琼 郭迎锋 王成仁 梁云凤 李娣 赵春哲 卞靖 杨白冰 《全球化》 2024年第2期19-28,134,共11页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引擎”,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步恢复,呈现出传统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以及居民消费环境日益完善...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引擎”,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步恢复,呈现出传统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以及居民消费环境日益完善等特征。但消费领域存在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带来的“不愿消费”,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不便消费”,政策堵点产生的“不能消费”,以及消费环境欠佳引起的“不敢消费”等障碍,对扩大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应针对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各种障碍,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补齐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打通限制消费的政策堵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从而为扩大消费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障碍 扩大内需
下载PDF
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66
2
作者 郭迎锋 顾炜宇 +1 位作者 乌天玥 王立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且该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强;政府对科研机构的R&D经费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政府对高等院校的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杠杆效应;总体上,目前政府资助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但这一效果由于政府偏好资助科研机构而大幅减弱;中国政府对企业直接资助率较低,未能有效发挥政府资助效果;金融约束和资金可得性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资助 企业R&D投入 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本轮危机前后德国国有化研究概况及实践评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迎锋 沈尤佳 《管理学刊》 2014年第5期36-48,共13页
德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在二战后由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演化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秩序政策"超越"过程政策"是其核心思想,国有经济是其中的组成因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相对于私有化而... 德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在二战后由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演化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秩序政策"超越"过程政策"是其核心思想,国有经济是其中的组成因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相对于私有化而言,国有化在德国只是一种"非常态"的"现象",判断是否需要国有化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公共任务,应该被归结为"过程政策"范畴。在本轮危机的应对中,德国国有储蓄银行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以国有储蓄银行为主导的银行架构有效地阻挡了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危害性传导,在世界金融危机与德国的经济环境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但是,对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HRE和德国商业银行的国有化救助,只是暂时性的,在适当的时机德国政府会重新私有化。至于危机后德国国有化是强化还是弱化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到私有化属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秩序政策"范畴,而国有化属于"过程政策"范畴这一命题上来讨论。国有经济在"存在合理性"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以作为"现象"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金融危机 社会市场经济 秩序政策 国有化 公共任务
下载PDF
基于国际视角的产业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研究
4
作者 郭迎锋 《中国物价》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低速增长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和全球价值链格局的视角进行分析,找出如何通过产业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 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低速增长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和全球价值链格局的视角进行分析,找出如何通过产业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规律和路径,从我国产业的区域调整和要素配置以及国家产业战略的层面,铸就以我国本土市场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解决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转型 产业调整 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等收入陷阱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个性特征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晏海珍 郭迎锋 兰萌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个性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对532名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进行测试,与全国常模、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在不同生源、不同年级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武警学员各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分... 目的探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个性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对532名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进行测试,与全国常模、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在不同生源、不同年级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武警学员各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分与全国军人常模比较接近,N、E、L分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部队生与地方生之间P、N、E分差别不明显,地方生L分显著高于部队生;不同年级之间,四年级P和N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组,N分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结论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的学员个性特征的特殊之处在于情绪相对稳定,性格偏外向,社会适应性较强,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与任务的要求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 个性特征 部队生 地方生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就业结构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白冰 杨子明 郭迎锋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后疫情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引发了劳动力市场上技术替人的讨论,科学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均至关重要。以2013—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 后疫情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引发了劳动力市场上技术替人的讨论,科学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均至关重要。以2013—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就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加深,对技术型、服务型、高技能型员工的需求显著增加,而对生产型、低技能员工则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就业结构效应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为持续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促进产业转型与就业良性互动,建议因地制宜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就业结构 文本挖掘
下载PDF
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郭迎锋 张永军 《全球化》 2019年第10期60-76,134-135,共18页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过程中的中期目标。本文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15个指标构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从世界银行所划...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过程中的中期目标。本文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15个指标构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从世界银行所划定的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发展水平和我国预期潜在增长率的方式对这些指标赋值并进行评估。根据2017年数据衡量,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率为57.88%。通过国际比较,进一步检验这些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是我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并且要更加重视教育,相应的公共支出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城乡差距和基尼系数所反映的贫富差距问题也要更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指标体系 国际比较 评估
下载PDF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梁云凤 郭迎锋 胡一鸣 《全球化》 2019年第6期47-57,135,共12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德国模式、北欧国家模式和日韩模式等几种。这些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产业政策、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中的角色、金融危机之后的实体经济回归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既有成功...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德国模式、北欧国家模式和日韩模式等几种。这些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产业政策、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中的角色、金融危机之后的实体经济回归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这些不同模式的分析,为我国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带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发展模式 国际比较
下载PDF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迎锋 张永军 《中国物价》 2018年第12期3-5,共3页
1949年以来,我国以工业化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计划经济时代,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体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发展... 1949年以来,我国以工业化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计划经济时代,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体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发展来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结合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精神,解决当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问题,需要在实体经济的内部矛盾方面解决供给质量问题,同时在金融货币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改善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在营商环境和总需求方面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现状考察 宏观调控.
原文传递
我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评估、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焕波 孙晓涛 郭迎锋 《全球化》 2018年第10期104-117,共14页
首次建立了经济脱实向虚评估指标体系。根据2010-2017年数据合成了指数,发现2016年之前经济脱实向虚程度呈逐年增长,其中"金融体系自我循环"指标上涨幅度最大,表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最大问题主要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和空... 首次建立了经济脱实向虚评估指标体系。根据2010-2017年数据合成了指数,发现2016年之前经济脱实向虚程度呈逐年增长,其中"金融体系自我循环"指标上涨幅度最大,表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最大问题主要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和空转。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源是"实"的部门相对沉闷,"虚"的部门相对活跃,建议增强财政税收等公共资源对实体经济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同时,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管理体系,增强银行经营灵活性,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脱实向虚 指标体系 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
下载PDF
货币政策转型规律探析——基于国际比较和国内制度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迎锋 胡一鸣 梁云凤 《全球化》 2018年第11期65-80,134,共17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现有间接调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其有效性不断降低。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需要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目标的变化和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下的微观主体的预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正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现有间接调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其有效性不断降低。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需要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目标的变化和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下的微观主体的预期、金融工具创新和新的金融业态的出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变化,这就要求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由当前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从国际经验和国内的制度变迁两个层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转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转型规律 间接调控 基准利率
下载PDF
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思路和方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永文 +4 位作者 马庆斌 陈妍 郭迎锋 杨白冰 姚晓明 《全球化》 2021年第6期34-44,134,共12页
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是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空间表现形态,也体现了政府的经济发展意图。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提... 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是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空间表现形态,也体现了政府的经济发展意图。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协调互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坚持绿色共赢,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放竞和,激活区域发展活力;坚持共享融合,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优化能源资源等基础产业布局、制造业布局、生态资源布局和公共资源布局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布局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如何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郭迎锋 《全球化》 2019年第9期114-118,共5页
2019年7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12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与会研讨。现将专家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 国际经济交流 著名专家 观点综述
下载PDF
WTO背景下改革补贴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永文 梁云凤 +1 位作者 郭迎锋 崔璨 《全球化》 2020年第2期5-24,134,共21页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补贴的质疑甚嚣尘上,政府补贴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面临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及做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政府补贴提出了进...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补贴的质疑甚嚣尘上,政府补贴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面临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及做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政府补贴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补贴情况,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讨论补贴在国际范围内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得出补贴是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我国政府补贴和对国有企业补贴的情况进行梳理研究,结合国际实践经验,探索符合WTO规则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补贴政策体系,并针对补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改革 政府补贴 补贴政策体系
下载PDF
开启中欧合作新篇章推进双边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首轮中欧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观点综述
15
作者 杨绪珍 刘向东 郭迎锋 《全球化》 2018年第3期112-119,共8页
在世界经济开始回暖但尚存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障碍,但经济关系对彼此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应积极寻求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中欧经贸合作的发展空... 在世界经济开始回暖但尚存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障碍,但经济关系对彼此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应积极寻求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中欧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必须有制度性安排予以支撑和保障。近两年,中欧经贸摩擦和分歧有所增多,双方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乃至误解,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中欧工商界应建立高效对话平台,促成服务双边经贸发展的规则,提升相互开放水平。当前全球面临着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的危险和倾向,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贸易规则、重塑全球化方面具有重大责任,双方应积极加强合作,寻求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合作 中欧经贸 双边投资协定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水平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迎锋 张永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第35期102-107,共6页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的水平进行国际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其准确理解和科学界定。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开发了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关联或类似的指标体系。本文的比较对象选取了高收入国家和俄罗斯等5个中高收入国家,...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的水平进行国际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其准确理解和科学界定。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开发了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关联或类似的指标体系。本文的比较对象选取了高收入国家和俄罗斯等5个中高收入国家,依据这些国际组织的指标体系,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 小康社会 国际比较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移动支付的全球局与中国局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迎锋 《理论导报》 2019年第10期44-46,共3页
支付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场商业模式变迁的历史。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成为继现金、支票、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方式之后的最便捷、发展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目前移动支付一般分为两种:线上远程支付和线下近场支付。我国的移动... 支付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场商业模式变迁的历史。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成为继现金、支票、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方式之后的最便捷、发展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目前移动支付一般分为两种:线上远程支付和线下近场支付。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移动支付普及率和市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我国移动支付正在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移动支付的中国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模式变迁 网上银行 线下 智能手机 信用卡 支付方式 百姓生活
原文传递
国外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六大特点
18
作者 张旭 胡乐明 +1 位作者 郭迎锋 王世崇 《国资报告》 2022年第12期45-48,共4页
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弥补了市场失灵的弊端,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二战前后的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伴随资本主义大萧条的爆发,市场机制失灵彻底显现,政府开始从微观层面高度干预经济,采取了... 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弥补了市场失灵的弊端,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二战前后的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伴随资本主义大萧条的爆发,市场机制失灵彻底显现,政府开始从微观层面高度干预经济,采取了私营企业国有化、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方式,主动纠正市场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市场失灵 国有企业 大萧条 国有经济 市场机制失灵 政府调节 国有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