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生态系统中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及拟合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雪雁 马义兵 李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08-4419,共12页
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hormesis)是在毒物剂量/效应关系中低剂量毒物可能表现出对生物生长的一种刺激作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毒物刺激作用发生的剂量低于未观察到毒性效应的剂量(NOAEL),毒物刺激作用的最大刺激效应一般是对照的130%... 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hormesis)是在毒物剂量/效应关系中低剂量毒物可能表现出对生物生长的一种刺激作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毒物刺激作用发生的剂量低于未观察到毒性效应的剂量(NOAEL),毒物刺激作用的最大刺激效应一般是对照的130%~160%,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剂量/反应现象。就毒物刺激作用的概念、机理、毒物刺激作用剂量/反应曲线的一些定量特点和模型的拟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用实例说明毒物刺激作用模型的最新拟合方法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毒物刺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刺激作用 剂量/反应关系 模型 拟合
下载PDF
玉米生长指标对土壤外源铜镍毒害的敏感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雪雁 左余宝 +2 位作者 陈世宝 王诗宇 马义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77-1783,共7页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中,评价指标的确定至关重要,为此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Cu和Ni(0、50、100、200、400、800、1600、3200mg·kg-1)对玉米的毒害效应,并比较了玉米生长指标对Cu和Ni毒害的敏感性。结果...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中,评价指标的确定至关重要,为此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Cu和Ni(0、50、100、200、400、800、1600、3200mg·kg-1)对玉米的毒害效应,并比较了玉米生长指标对Cu和Ni毒害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添加水平下Ni对玉米的毒害高于Cu;对Cu和Ni而言,苗期各项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面积>株高>出苗率或可见叶数。与其他指标相比,叶面积是判别Cu和Ni污染最敏感的指标。苗期的株高、成熟期籽粒和秸秆的干重,这3项指标的敏感性接近,是较为敏感的指标,而出苗率和可见叶数与其他指标相比敏感性较差。因此,苗期株高和叶面积可以作为Cu或Ni毒害的评价指标。同时,两茬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u对两茬玉米毒害的差异不显著,而土壤中的Ni对两茬玉米毒害的差异显著,说明Ni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老化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Ni 毒性效应 土壤污染 玉米
下载PDF
四氮杂-18-冠-6的锌/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雪雁 朱文祥 +2 位作者 延玺 王如骥 李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42-1846,共5页
合成了 1 ,1 0 -二氧 -4,7,1 3 ,1 6-四氮杂 -1 8-C-6(以下用 L代表 )的硝酸锌和硝酸铜 ( )配合物 .配合物Cu(L) (NO3) 2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如下 :a=1 .5 744(6) nm ,b=1 .2 676(4 ) nm,c=1 .8983 (6) nm,V=3 .789(2... 合成了 1 ,1 0 -二氧 -4,7,1 3 ,1 6-四氮杂 -1 8-C-6(以下用 L代表 )的硝酸锌和硝酸铜 ( )配合物 .配合物Cu(L) (NO3) 2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如下 :a=1 .5 744(6) nm ,b=1 .2 676(4 ) nm,c=1 .8983 (6) nm,V=3 .789(2 ) nm3,Z=8,最终偏离因子 R1 =0 .0 43 1 ,w R2 =0 .0 90 4.配合物 Zn(L) (NO3) 2晶体属正交晶系 ,Pnna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61 3 5 6(1 0 ) nm,b=1 .3 2 871 (1 1 ) nm,c=0 .862 60 (5 ) nm,V=1 .8494(2 ) nm3,Z=4,最终偏离因子 R1 =0 .0 71 8,w R2 =0 .1 95 0 .冠醚环上的 4个氮原子和 2个氧原子都参与了配位 ,NO- 3未参与配位 ,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 6.红外光谱、 1 H NMR和 EPR谱等研究佐证了上述测定结果 .Cu(L) (NO3) 2 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在 -1 .0~ 0 V电压范围内 ,只发生 Cu( )→Cu( )的还原反应 ,而在 -1 .6~ 0 V电压范围内 ,发生 Cu( )→ Cu(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18-冠-6 合成 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西红柿铜毒害的土壤主控因子和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波 马义兵 +4 位作者 刘继芳 韦东普 陈世宝 张洪涛 郭雪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5-673,共9页
通过有代表性的16种中国土壤的外源铜的西红柿毒害试验,发现淋洗(使用模拟的人工雨水滤洗定量的土壤样品)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碳和盐分含量较高的土壤的毒性阈值。土壤pH是影响西红柿铜毒性阈值最重要的因子。基于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的两... 通过有代表性的16种中国土壤的外源铜的西红柿毒害试验,发现淋洗(使用模拟的人工雨水滤洗定量的土壤样品)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碳和盐分含量较高的土壤的毒性阈值。土壤pH是影响西红柿铜毒性阈值最重要的因子。基于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的两因子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测淋洗和非淋洗土壤上铜对西红柿生物量50%抑制的毒性阈值(EC50),且相关性均达到了80%以上。当考虑到黏粒含量或阳离子交换量对EC50的影响时,对于非淋洗和淋洗土壤来说,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到了0.862和0.891。本试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土壤性状(土壤pH,有机碳含量以及黏粒含量或阳离子交换量)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中外源铜对西红柿生长的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毒害 土壤性质 淋洗 西红柿
下载PDF
土壤铜植物毒害的不同评价终点和室内外测定差别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宁宁 黄锦孙 +5 位作者 郭雪雁 程旺大 张红梅 王伯仁 韦东普 马义兵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本论文对山东陵县、湖南祁阳和浙江嘉兴3种性质差异较大的土壤上进行的室内外的土壤外源铜(Cu)的植物毒性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3种室内评价终点(大麦根长、西红柿和小白菜苗期生物量)和田间植物(玉米、小麦、水稻和油菜产量)对... 本论文对山东陵县、湖南祁阳和浙江嘉兴3种性质差异较大的土壤上进行的室内外的土壤外源铜(Cu)的植物毒性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3种室内评价终点(大麦根长、西红柿和小白菜苗期生物量)和田间植物(玉米、小麦、水稻和油菜产量)对土壤中Cu毒性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麦根伸长和小白菜生物量法高估了土壤中Cu对田间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的毒害,而室内西红柿生物量法则低估了土壤中Cu对田间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的毒害。小白菜和田间油菜的敏感性接近,可以用室内小白菜苗期生物量作为土壤中Cu对田间油菜产量毒性评价的植物。当采用相同植物比较时,陵县小麦、祁阳玉米和嘉兴油菜的室内苗期值可以作为土壤Cu对相同田间植物产量的毒害作用(EC_(10))的评价指标。但是,室内苗期毒害指标会低估Cu对田间祁阳小麦和高估嘉兴水稻的毒害作用,说明土壤Cu植物毒害室内外测定的差别受土壤和植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生物毒性 评价终点
下载PDF
酸化方式对土壤中铜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文恩 郭雪雁 +1 位作者 陈世宝 李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43-2349,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集了湖北黄棕壤和山东寿光潮土两种不同程度Cu污染土壤,采用直接酸化(硫酸、T1)、模拟施肥(硫酸铵酸化、T2)和模拟人工酸雨(T3)三种土壤酸化措施,研究不同酸化方式对土壤...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集了湖北黄棕壤和山东寿光潮土两种不同程度Cu污染土壤,采用直接酸化(硫酸、T1)、模拟施肥(硫酸铵酸化、T2)和模拟人工酸雨(T3)三种土壤酸化措施,研究不同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变化及芥蓝对Cu吸收、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土壤中,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加剧,芥蓝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茎叶中Cu含量显著增加;在潮土中芥蓝植株Cu浓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43倍,黄棕壤中则为1.50倍。随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中0.1 mol-Mg Cl2可交换态Cu的含量显著增加:潮土中,随着p H降低,交换态铜含量最大增加10.7%,比对照增加了451.5%;黄棕壤中,随着p H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u含量从2.33%增加到12.07%,比对照增加了418.0%。芥蓝茎叶中Cu含量与土壤交换态Cu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63以上;在两种土壤中,不同酸化措施的土壤中Cu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 H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lg(EXC)=-alg(p H)+b],线性方程的斜率在-0.314^-0.352之间,基于方程斜率可知,在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各酸化措施对土壤中Cu的活化顺序为T3>T2>T1,由此可以推断,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由酸雨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程度大于施肥和工业废水的酸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修复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任卓 郭雪雁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18期4-8,共5页
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是修复重度石油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针对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通过调研初选生物环保型好的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室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和脱油能力的考查,筛选出适合胜利油田典型污染... 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是修复重度石油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针对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通过调研初选生物环保型好的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室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和脱油能力的考查,筛选出适合胜利油田典型污染区块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并考察了不同洗脱条件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探究了高效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胜利油田重度污染土壤,筛选出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代号CAB)在0.3%浓度时的一次饱和脱油率可达70%以上,满足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要求,而且CAB在油田应用较为广泛,生物降解性好,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油水界面张力是筛选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依据,界面张力达到10-2数量级和10-3数量级的表面活性剂都有好的脱油效果;好的振荡条件(或搅拌)、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脱油时间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CAB由于同时具有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和使油湿表面向水湿方向转变的能力而具有最好的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修复 表面活性剂 洗脱效率 清洗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法评价蔬菜中Cd的健康风险与污染土壤修复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晨 郭雪雁 +2 位作者 王萌 贾兴永 陈世宝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探明北方地区常见蔬菜中Cd的健康风险,以北京地区Cd污染的大棚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盆栽实验测定了韭菜和小油菜对Cd的吸收、转运特征及2种修复剂(沸石+蚯蚓粪,凹凸棒+蚯蚓粪)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基于体外模拟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 为探明北方地区常见蔬菜中Cd的健康风险,以北京地区Cd污染的大棚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盆栽实验测定了韭菜和小油菜对Cd的吸收、转运特征及2种修复剂(沸石+蚯蚓粪,凹凸棒+蚯蚓粪)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基于体外模拟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污染土壤修复前、后的2种蔬菜中Cd的有效性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的2种蔬菜中Cd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但2种蔬菜对Cd的吸收具有显著差异,小油菜中Cd的含量为韭菜的2.04倍;体外模拟法测定结果表明,韭菜和小油菜中Cd在模拟人体胃液中的有效浓度分别为0.027、0.039 mg·kg-1,韭菜中的Cd对人体具有更高的生物有效性;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2种蔬菜中Cd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种植的2种蔬菜中Cd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其中,对0~6岁儿童的致癌风险大于成人(>18岁)的风险;添加修复剂可使韭菜和小油菜中Cd含量最大分别降低65.2%和72.3%;2种修复剂处理的韭菜与小油菜中Cd的生物有效性和致癌风险值显著下降,其中凹凸棒+蚯蚓粪处理土壤的2种蔬菜中Cd的致癌风险值接近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蔬菜 健康风险 修复
下载PDF
基于大麦根伸长测定土壤Pb毒性阈值、淋洗因子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宁 郭雪雁 +2 位作者 陈世宝 刘彬 宋文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77-2182,共6页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的Pb毒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1),EC50值在300~4130 mg·kg-1,EC10值在55~633 mg·kg-1.淋洗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外源Pb的毒性,基于EC50和EC10测定的不同土壤淋洗因子(LFECx)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6~1.96(LFEC50)和1.03~1.81(LFEC10).相比而言,在酸性(p H〈6.81)土壤中,淋洗处理对降低土壤外源Pb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基于主控因子(p H、有机碳含量OC、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大麦根伸长毒性(ECx,x=10,50)预测模型表明,除了江西红壤外,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EC50实测值均落在模型预测值±2倍标准误差范围之内,说明基于上述土壤主要性质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Pb的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毒性阈值 淋洗因子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田间土壤外源铜镍在小麦中的累积及其毒害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锦孙 韦东普 +1 位作者 郭雪雁 马义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9-1375,共7页
通过湖南祁阳和山东德州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平外源Cu、Ni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经过老化之后对小麦的毒害及其在小麦植株内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和秸秆的生物量随着土壤中Cu、Ni添加剂量增加而减少.酸性土壤(祁阳,pH 5.31)和碱... 通过湖南祁阳和山东德州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平外源Cu、Ni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经过老化之后对小麦的毒害及其在小麦植株内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和秸秆的生物量随着土壤中Cu、Ni添加剂量增加而减少.酸性土壤(祁阳,pH 5.31)和碱性土壤(德州,pH 8.90)中外源Cu的对小麦的10%抑制效应含量(EC10)分别为55.7 mg.kg-1和499.6mg.kg-1,外源Cu、Ni在祁阳田间土壤中的毒性显著高于德州田间土壤.随着土壤重金属添加量的增加,Cu在祁阳小麦籽粒中的含量随土壤Cu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后趋于稳定,Ni在德州小麦籽粒中的含量随土壤Ni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德州小麦籽粒中Cu、Ni含量范围分别为6.07~9.26 mg.kg-1和0.53~31.78 mg.kg-1,祁阳小麦籽粒含量分别为5.24~10.52mg.kg-1和0.16~25.33 mg.kg-1.在试验的2种土壤中,外源Cu没有造成小麦的籽粒含量超标,因此,相比食品安全,农田土壤Cu污染的生态风险应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污染 毒性 积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