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奈酚调控细胞衰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先梦麟! 耿娜娜 +3 位作者 邓琳 邝彪 范梦恬 郭风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1-1291,共11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以及体外实验探讨山奈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及SwissTarget数据库查询山奈酚靶点,检索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RA相关功能靶点。山奈酚与RA靶点通过Venny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以及体外实验探讨山奈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及SwissTarget数据库查询山奈酚靶点,检索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RA相关功能靶点。山奈酚与RA靶点通过Venny2.1.0交叉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并对山奈酚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随后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与山奈酚处理小鼠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进行验证,分组为:Control组、LPS组、LPS+Kaempferol组。MTT法检测山奈酚对RAW264.7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细胞模型,检测各个处理组衰老和衰老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通过SA-β-Gal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β-半乳糖苷酶水平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6的表达。结果 共得到138个山奈酚的作用靶点,山奈酚抗RA的潜在作用靶点76个。PPI分析结果显示TNF、EGFR、PTGS2、AKT1可能是山奈酚抗RA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山奈酚与核心靶点TNF、EGFR、PTGS2、AKT1能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MTT结果证明,在24 h时,0.125~16μmol/L山奈酚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P<0.05)。在48 h时,0.125~8μmol/L山奈酚能够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P<0.05)。而72 h时,0.125~16μmol/L山奈酚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影响。qPCR和Westerm blot结果表明山奈酚能够降低LPS诱导的IL-1β、IL-6以及TNF-α的表达(P<0.05)。山奈酚也降低了细胞衰老标志基因p16和p21的表达,同时促进细胞周期标志物CCND1和CCNE1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山奈酚能够降低IL-6表达水平(P<0.05)。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LPS处理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β-半乳糖苷酶的水平(P<0.05),而山奈酚可以缓解LPS诱导的β-半乳糖苷酶水平增加(P<0.05)。结论 山奈酚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与p16/p21衰老相关基因,防止免疫细胞过早衰老,发挥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炎性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原文传递
炎症微环境中ERN1调节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利 邓琳 +4 位作者 罗瑞 冯乃波 李小丽 范梦恬 郭风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到细胞核信号1(endoplasmic reticulum-to-nucleus signaling 1,ERN1)基因对炎症微环境中软骨细胞炎症因子和软骨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人ERN1基因敲除的C28/I2软骨细胞株(ERN1 KO);从C57BL/6J... 目的:探讨内质网到细胞核信号1(endoplasmic reticulum-to-nucleus signaling 1,ERN1)基因对炎症微环境中软骨细胞炎症因子和软骨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人ERN1基因敲除的C28/I2软骨细胞株(ERN1 KO);从C57BL/6J背景的ERN1软骨特异性敲除(ERN1 cKO)小鼠软骨组织分离原代软骨细胞,分别为对照组(ERN1flox/flox)、ERN1 cKO组(ERN1flox/flox-Col2Cre+);在C28/I2人正常软骨细胞中过表达ERN1腺病毒(Ad ERN1),以AdGFP为对照组;实验采用10μg/L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过表达ERN1软骨细胞或ERN1缺陷软骨细胞,形成炎症微环境,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1β处理ERN1缺失或过表达ERN1细胞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IL-4、IL-6、IL-10等炎症因子和软骨分解代谢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整联蛋白及金属蛋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ADAMTS5)的表达。前交叉韧带切除(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sec?tion,ACLT)术制作ERN1 cKO小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OA)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成功将ERN1单向导RNA(sgRNA)构建至LentiCRISPRv2载体,并在C28/I2细胞中成功筛选出ERN1敲除稳定细胞株。qPCR结果显示,在体外炎症微环境中,敲除ERN1可上调软骨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mRNA水平(P<0.05),下调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 mRNA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当软骨细胞处于炎症微环境中,敲除ERN1可显著上调TNFα表达(P<0.05),增强ADAMTS5和MMP13的表达(P<0.05),而过表达ERN1则显著抑制TNFα表达(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ACLT术后ERN1 cKO可促进TNFα、IL-1β表达。结论:ERN1基因通过调节促炎及抗炎因子平衡参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N1基因 炎症因子 软骨细胞 软骨分解代谢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因组学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小丽 王敏 郭风劲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因组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引导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基因组学的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2020级基础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因组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引导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基因组学的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2020级基础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2019级基础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多种网络教学资源,比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考试成绩与满意度问卷结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课程参与度以及提升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基因组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基础医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下载PDF
ATG5通过细胞自噬调控Ⅱ型胶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邓琳 先梦麟 +3 位作者 杨玉有 耿娜娜 邝彪 郭风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28-1837,共10页
目的 探究自噬相关蛋白ATG5通过影响自噬功能调控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水平。方法 GEO数据库下载13例人软骨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ATG5和COL2A1表达的相关性。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和巴佛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BafA1)处... 目的 探究自噬相关蛋白ATG5通过影响自噬功能调控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水平。方法 GEO数据库下载13例人软骨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ATG5和COL2A1表达的相关性。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和巴佛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BafA1)处理人软骨细胞C28/I2,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2)的表达水平。构建人源COL2A1启动子质粒,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过表达ATG5对COL2A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动态监测过表达和敲低ATG5后自噬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敲低ATG5后Rapa及BafA1对COL2、LC3Ⅱ/LC3Ⅰ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GEO数据库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人软骨组织中ATG5和COL2A1的mRNA表达呈现正相关;Rapa和BafA1分别显著促进和抑制C28/I2细胞COL2的表达(P<0.05);成功构建人源COL2A1启动子质粒,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过表达ATG5上调COL2A1启动子转录活性(P<0.01);自噬双荧光病毒处理后,过表达ATG5组LC3-GFP荧光淬灭(P<0.01),自噬激活;敲低ATG5后,LC3-GFP荧光增强(P<0.05),自噬抑制;Rapa促进过表达ATG5上调的COL2和LC3Ⅱ/LC3Ⅰ的表达(P<0.05),BafA1显示与Rapa相反的作用(P<0.05)。结论 过表达ATG5上调Ⅱ型胶原的表达,且ATG5调控Ⅱ型胶原的表达依赖于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Ⅱ型胶原 细胞自噬 ATG5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NO、NOS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风劲 彭惠民 +3 位作者 张政 晏宁 周宇箭 魏倩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型糖尿病 (2 - DM)合并高血压 (EH)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测定 ,探讨其在 2 - DM合并 E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单纯 2 - DM组和 2 - DM合并 EH组 ,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N... 目的 通过对 2型糖尿病 (2 - DM)合并高血压 (EH)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测定 ,探讨其在 2 - DM合并 E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单纯 2 - DM组和 2 - DM合并 EH组 ,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NO及 NOS。结果  2 - DM合并 EH组空腹胰岛素 (FINS)、舒张压 (DBP)和收缩压 (SBP)等均显著高于单纯 2 - DM组和正常对照组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和 NO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相关分析显示 NO与 FINS和血压呈明显负相关 ,与 IS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 NO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和血压密切相关 ,2 - DM患者血清 NO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 2 - DM患者合并 EH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合并症 高血压 血清 NO NOS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磁刺激对脊髓神经组织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郭风劲 李新志 +1 位作者 许涛 陈安民 《中国康复》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 (Magnetic Stim ulation,MS)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钙、镁离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利用 Allen氏 WD (Weight drop,WD)技术 ,以 10 g× 2 .5 cm致伤力造成 wistar大鼠 T8脊髓损伤模型 ,实验组分别于术后即刻...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 (Magnetic Stim ulation,MS)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钙、镁离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利用 Allen氏 WD (Weight drop,WD)技术 ,以 10 g× 2 .5 cm致伤力造成 wistar大鼠 T8脊髓损伤模型 ,实验组分别于术后即刻、 1、 2、 4和 2 4h分别予 0 .5 Hz、 70 %输出强度的磁刺激 ,对照组损伤后不加处理。术后 2、6和 2 4h取实验组、对照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作干湿法测水含量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钙、镁离子含量。结果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 ,钙离子水平升高 ,镁离子水平下降 ,而应用 MS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应用磁刺激可减少脊髓损伤后的离子失衡 ,从而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组织 MS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载阿霉素骨水泥治疗骨巨细胞瘤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风劲 王泰仪 +3 位作者 陈安民 夏仁云 李贵林 李锋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载阿霉素骨水泥治疗骨巨细胞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5 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8例随访病例中术后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复发者 4例 ;32例近关节病例中 2 6例功能良好 ,6例稍差 ;10例载阿霉素... 目的 探讨载阿霉素骨水泥治疗骨巨细胞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5 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8例随访病例中术后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复发者 4例 ;32例近关节病例中 2 6例功能良好 ,6例稍差 ;10例载阿霉素骨水泥假体植入者关节功能较差 ;4例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肢体功能保存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骨巨细胞瘤 骨水泥 阿霉素 远期疗效分析 复发 术后 骨关节
下载PDF
不同条件煅烧牛骨物理性能差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风劲 王泰仪 孙淑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寻找煅烧牛骨的合适条件,为骨缺损的修复治疗提供一种较理想的异种生物材料。方法:将40mm×5mm×2.5mm骨条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烩煅烧处理后,进行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的测定,以及差热分析、材... 寻找煅烧牛骨的合适条件,为骨缺损的修复治疗提供一种较理想的异种生物材料。方法:将40mm×5mm×2.5mm骨条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烩煅烧处理后,进行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的测定,以及差热分析、材料矿物组成分析。结果:牛煅烧骨的成分为结晶程度不高的羟基磷灰石,煅烧时间和温度以450℃,32小时为较合适,此时气孔率50.64%,抗折强度17.57Mpa,低于或高于这种条件则会使其物理性能降低,及残留一定的免疫性。结论:煅烧条件以450℃,32h为宜,该异种生物骨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保留了牛骨的原有框架和一定的力学强度,具有潜在的传导性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煅烧骨 羟基磷灰石 物理性能 骨缺损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诱导型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3 位作者 钟彦伟 刘妍 张黎颖 宋方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筛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探索iNO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iNOS基因启动子序列,以PCR扩增iNOS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构建真核报告载体pCAT3iNOSp,并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 目的筛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探索iNO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iNOS基因启动子序列,以PCR扩增iNOS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构建真核报告载体pCAT3iNOSp,并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以明确所得到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以iNOS基因启动子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过程,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同源性生物信息学搜索。结果pCAT3iNOSp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4.2倍,说明所得到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噬菌体经富集后,筛选出12个阳性克隆,成功获得了iNOS基因启动子的DNA结合蛋白编码序列。结论所构建的iNOS基因启动子具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作用;筛选得到的iNOS启动子DNA结合蛋白对于研究iNOS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子DNA结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PBL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郭风劲 林建炜 刘平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7期773-775,共3页
结合留学生教学的现状、笔者在美国纽约大学的学习体会以及几年来的留学生教学经验,阐述了在留学生教学中开展PBL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适合留学生教学的PBL教学具体方案。
关键词 留学生教学 PBL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转录因子X-box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鉴定(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风劲 宋方洲 +1 位作者 易发平 成海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5-753,共9页
X-box 结合蛋白 1 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多项信号转导过程. 为进一步研究 XBP1 的生物学功能,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肝细胞文库中筛选 XBP1 的结合蛋白. 首先运用 PCR 技术扩增获得 XBP1 的编码序列,克隆至 pGEM-T 载体,经测序... X-box 结合蛋白 1 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多项信号转导过程. 为进一步研究 XBP1 的生物学功能,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肝细胞文库中筛选 XBP1 的结合蛋白. 首先运用 PCR 技术扩增获得 XBP1 的编码序列,克隆至 pGEM-T 载体,经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诱饵载体 pGBKT7 中,转化酵母 AH109(a type). 免疫印迹检测诱饵质粒 pGBKT7-XBP1 在AH109 酵母中的表达之后,含有诱饵质粒的酵母 AH109 与含有肝细胞 cDNA 文库质粒 pACT2 的酵母 Y187(αtype)配合,配合后的二倍体酵母生长在含有 X-α-gal 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 (SD/-Trp-Leu-His-Ade) 进行选择和筛选,经测序和序列比对确定阳性克隆的开放读码框 ORF,得到 7 种不同的蛋白质.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筛选蛋白质与 XBP1 的相互作用,克隆其中一种蛋白质 MT1E,并运用 GST pulldown 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检测了 MT1E 和 XBP1 的相互作用(体外 / 体内),结果提示,MT1E 可能是 XBP1 的一个新的调节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 7 种蛋白质分别与肝细胞基础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密切相关. 上述结果有助于揭示 XBP1 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探讨 XBP1 的表达和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ox结合蛋白1 酵母双杂交 转录因子 诱饵
下载PDF
胚胎脊髓移植联合应用bFGF对脊髓神经组织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风劲 李新志 +1 位作者 许涛 陈安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联合应用胚胎脊髓(FSC)移植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Ca2+、Mg2+的影响。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A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入5ml FSC细胞悬液;B组注入20μl bFGF与...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联合应用胚胎脊髓(FSC)移植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Ca2+、Mg2+的影响。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A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入5ml FSC细胞悬液;B组注入20μl bFGF与FSC细胞悬液;C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6h、24h取A组、B组和C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测定水和Ca2+、Mg2+含量;术后5d取损伤脊髓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构变化。结果C组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Ca2+水平升高,Mg2+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严重;A组和B组上述变化均较C组改善。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FSC移植和bFGF可减轻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损害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脊髓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胚胎脊髓移植 神经组织损伤 早期保护作用 联合 组织水含量 Wistar大鼠 Ca^2+ MG^2+
下载PDF
eNOS基因(CA)_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风劲 彭惠民 +1 位作者 张政 晏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1 3内含子 (CA) n 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87例单纯 2型糖尿病 (T2DM)...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1 3内含子 (CA) n 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87例单纯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78例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T2DM +EH)患者和 83例中国汉族正常人 (NC)的eNOS基因 (CA) n 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eNOS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存在 2 3种等位基因 ,所含CA重复次数分别为 1 9~ 41 ,其中 (CA) 30 (1 66bp)等位基因最常见。该位点杂合度 (H)为 0 85 ,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83。病例 对照研究结果显示NC组与T2DM +EH组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6 91 ,P <0 0 5) ;T2DM +EH组、T2DM组和NC组中 (CA) 34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 3 5 %、7 5 %和 3 0 % ,其中T2DM +EH组与T2DM组 (CA) 34 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OR =1 51 ,95 %CI =1 0 6~3 77) ;T2DM +EH组与NC组 (CA) 34 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OR =2 31 ,95 %CI =1 1 7~ 4 96) ;当n≥ 34时 ,T2DM +EH组与NC组 (CA) n 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OR =2 63 ,95 %CI=1 1 4~ 5 2 7)。结论 eNOS基因 (CA) n 可看作一个含有较高遗传信息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磁刺激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风劲 李新志 +1 位作者 许涛 陈安民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利用AllenWD(weightdrop)技术,以致伤力(砝码质量 10g,下落高度 2. 5cm)制成wistar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 治疗组分别于...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利用AllenWD(weightdrop)技术,以致伤力(砝码质量 10g,下落高度 2. 5cm)制成wistar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 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h、2h、4h、24h分别予 0. 5HZ、70%输出强度的磁刺激,同时经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入 20μlbFGF,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 2h、6h、24h取治疗组、对照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作以下检测:用干湿法测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钙、镁离子含量;伤后 5d取损伤脊髓组织,电镜观察脊髓结构。结果 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钙离子水平升高,镁离子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严重;而应用磁刺激和bFGF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和bFGF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遗传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风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7-249,256,共4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易感基因 遗传定位
下载PDF
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风劲 彭惠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434-436,共3页
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讨论了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专业教育 人文教育 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人类不同类型细胞中X-盒结合蛋白1转录活性研究(英文)
17
作者 郭风劲 宋方洲 +2 位作者 张静 李婧 唐勇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0-799,共10页
人类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细胞中涉及了广泛的信号调控过程。为进一步研究XBP1的生物学功能,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XBP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2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人类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细胞中涉及了广泛的信号调控过程。为进一步研究XBP1的生物学功能,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XBP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2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扩增XBP1启动子和2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3个报告载体p1-XBP1p、p2-XBP1p和p3-XBP1p,确定启动子活性最强的序列,并以该序列分别转染正常人肝细胞L0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类红白血病细胞K562、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人贮脂细胞Lipocyte Ito Cell 6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后(FuGENE 6 transfection reagents),CAT-ELISA方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每一组CAT结果反应了X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大小,其中p3-XBP1p在HepG2细胞中活性最强,是pCAT3-Basic的12.4倍,其次是K562和SMMC-7721,分别是10.9倍和10.0倍;在L02细胞中CAT酶活性低于上述3种异常细胞,在HSF和Ito细胞中CAT酶活性低或没有活性。运用适时荧光PCR方法和免疫印迹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了XBP1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均显示XBP1在HepG2、K562和SMMC-7721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强于L02、HSF和Ito细胞,在HSF细胞和L02细胞中转录和表达较低,在Ito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XBP1的表达,与CAT-ELISA检测结果一致。因此,XB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在不同细胞中是具有差异的,而X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大小直接调控下游基因XBP1的表达,导致不同细胞中XBP1的表达丰度也不相同,XB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和表达与细胞类型、细胞周期和组织特异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XBP1启动子的ATG上游-227bp~66bp区域与XBP1的转录活性密切相关,属于XBP1启动子的核心区域;进一步比较XBP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在不同细胞中转录活性的差别和XBP1基因表达丰度的差异,为揭示真核细胞中XBP1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XBP1启动子 CATELISA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录活性
18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5 位作者 纪冬 刘妍 王琳 张黎颖 戴久增 宋方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 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 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分别转染正常人肝细胞株LO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 人贮脂细胞(Lipocyte Ito Cell)和肝癌细胞株SMMC- 7721,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 结果:成功获得iNOS基因启动子的正确克隆,克隆的iNOS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pCAT3- iNOSp瞬时转染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最强,肝贮脂细胞Ito中CAT表达活性最弱. 结论:不同细胞中iNOS启动子的表达活性不同,其表达活性与细胞类型与细胞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系 启动子 转录活性 贮脂细胞 转染 表达活性 报告载体 克隆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19
作者 郭风劲 彭惠民 +1 位作者 张政 晏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2 91名中国汉族人的eNOS基因 (CA)n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eNO...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 ,对 2 91名中国汉族人的eNOS基因 (CA)n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eNOS基因 (CA)n存在 2 3种等位基因和 93种基因型 ,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P >0 .0 5 )。PCR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 14 4bp~ 188bp ,所含CA重复次数分别为 19~ 4 1,分布频率介于 0 .34%~ 14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85 ,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83。中国人群与高加索人群差异显著的 11个等位基因分别为 (CA) 2 2 、(CA) 2 3 、(CA) 2 6、(CA) 2 7、(CA) 2 8、(CA) 3 0 、(CA) 3 1、(CA) 3 2 、(CA) 3 3 、(CA) 3 4 、(CA) 3 5,χ2 检验P均 <0 .0 5。结论 :该基因位点是 1个含有高度遗传信息的DNA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型-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下载PDF
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上位胸椎骨折
20
作者 郭风劲 胡伟华 +2 位作者 李锋 陈安民 罗政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29-730,共2页
目的 探讨上位胸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应用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位胸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16例,均行后路手术。减压复位后用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并辅以康复治疗。结果 随访6-34个月。脊髓完全性损伤的... 目的 探讨上位胸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应用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位胸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16例,均行后路手术。减压复位后用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并辅以康复治疗。结果 随访6-34个月。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感觉运动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SAIA分级提高1-2级。结论 上位胸椎骨折脊髓损伤重,预后不佳,合并脊髓损伤者应尽早手术。用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棒系统,并辅以药物,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位胸椎 骨折 脊髓损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