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距离保护 被引量:16
1
作者 都洪基 邓烽 苏炜宏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1,65,共5页
分析电力系统距离保护的特点及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 ,基于模式识别原理 ,提出了一种实现自适应距离保护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 ,证明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
关键词 自适应距离保护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输电线路 线路保护 电网 继电保护
下载PDF
遗传优化神经网络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都洪基 姚婷婷 刘林兴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如何准确地检测出故障线路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将遗传优化神经网络应用到故障选线中,并将多种电气量综合,进行故障选线。相比于以往的判别方法,提高了故障选线的准确性。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遗传算法 优化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都洪基 苏炜宏 邓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在传统谐波注入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根据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和自学习特性检测出谐波电流并注入电力系统 ,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通过对一典型正弦电流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 在传统谐波注入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根据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和自学习特性检测出谐波电流并注入电力系统 ,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通过对一典型正弦电流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它不但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而且能跟踪检测 ,根据环境的变化能自适应地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电流 抑制方法 神经网络 有源滤波器 电力系统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模糊神经网络高压直流输电换流控制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都洪基 孔慧超 +1 位作者 李启亮 田辉 《广东电力》 2006年第4期5-10,27,共7页
在研究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的基础上,从原理上说明,对换流器两侧都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能有效地提高交流?直流(AC/DC)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恒定性。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提取直流线路电流、电压误差及其... 在研究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的基础上,从原理上说明,对换流器两侧都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能有效地提高交流?直流(AC/DC)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恒定性。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提取直流线路电流、电压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分别控制电流和电压。用MATLAB对一典型12脉冲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传统控制和模糊神经控制下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当直流线路或者单相交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模糊神经控制能改善换流站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恒定性,而且提高了交直流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且双侧模糊逻辑控制要比单侧模糊逻辑控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MATLAB软件 换流控制器
下载PDF
PLC智能化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都洪基 丁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70,共2页
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化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结构上可分为信息模块、输入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控制模块是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 ,它根据控制指令 ,利用专家知识 ,完成从特征到故障原因的识别工作。PLC的开关量输入模块... 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化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结构上可分为信息模块、输入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控制模块是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 ,它根据控制指令 ,利用专家知识 ,完成从特征到故障原因的识别工作。PLC的开关量输入模块作为开关量故障信号的输入装置 ,模拟量输入模块可用作模拟量故障信号的输入装置。这两种模块都能方便地实现对设备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智能化电力设备 故障诊断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模块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消弧装置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都洪基 叶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6,共3页
弧光接地一直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消弧装置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消弧装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图。理论分析和... 弧光接地一直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消弧装置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消弧装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图。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的消弧装置能够克服传统消弧装置的种种不足,且装置简单,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装置 过电压 弧光接地 金属接地
下载PDF
一种HVDC非线性主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都洪基 丁一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8-31,共4页
借助关系度方法设计了HVDC非线性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包括稳态控制器和非稳态控制器两部分,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作用。稳态控制器使整流器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方式,逆变器工作在恒定超前角方式;非稳态控制器使整流器触发延迟角保持恒定... 借助关系度方法设计了HVDC非线性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包括稳态控制器和非稳态控制器两部分,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作用。稳态控制器使整流器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方式,逆变器工作在恒定超前角方式;非稳态控制器使整流器触发延迟角保持恒定,而使逆变器工作在定直流电流方式。仿真结果证明了主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HVDC 非线性主控制器 设计 逆变器
下载PDF
电动执行机构中缺相检测模块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都洪基 袁琪玮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1年第1期97-98,共2页
提出了两种电动执行机构检测方案。一种是基于三相电机缺相之后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利用比较器输出值进行判断,通过前后变化得出电机是否工作在缺相状态,一旦发出缺相报警信号,即立刻停止运转,停机检测,但此种方案无法判别电机的具体缺... 提出了两种电动执行机构检测方案。一种是基于三相电机缺相之后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利用比较器输出值进行判断,通过前后变化得出电机是否工作在缺相状态,一旦发出缺相报警信号,即立刻停止运转,停机检测,但此种方案无法判别电机的具体缺相情况,增加了排除故障的困难。第二种是基于芯片74LS123(双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特性,实际也是比较了电机缺相前后电压的变化,通过两个输出引脚上的输出逻辑电平值,进行综合判断,列出一个逻辑电平判断表,即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电机发生缺相的该相,即可很容易地排除故障,增大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执行机构 电机缺相检测 比较器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下载PDF
高压在线绝缘监测技术
9
作者 都洪基 刘明 +1 位作者 陈策沾 孙贵萍 《电气时代》 2011年第3期98-100,共3页
采用国际公认的直流叠加法所研制的高压在线绝缘监测仪,可以实现在线测量。采用高阻采样,直流信号经过高阻进入系统,系统通过绝缘再回到信号源内阻,在绝缘监测过程中,需要对高压电力系统中的PT柜及主要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合理接地。
关键词 高压电力系统 绝缘监测仪 在线测量 监测技术 变压器中性点 直流叠加法 信号源内阻 直流信号
原文传递
基于Tabu搜索方法的配电网重构的一种新方法(英文)
10
作者 都洪基 戴光武 贾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1-66,共6页
配电网重构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它不仅是配电系统循环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智能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在配电网重构时,当以最小开关操作程度作为目标函数就可转化为线... 配电网重构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它不仅是配电系统循环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智能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在配电网重构时,当以最小开关操作程度作为目标函数就可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以最小网损为目标函数,可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基于配电线路重构模型,以最小开关操作程度和最小网损为目标函数,用Tabu搜索方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最后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重构 组合优化 TABU搜索
下载PDF
光伏电站接入对多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葛景 都洪基 +3 位作者 赵大伟 马进 钱敏慧 朱凌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3-70,共8页
为了研究光伏电站接入对多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综合考虑并网光伏电站的动态模型,详细推导并建立了含光伏电站的多机系统状态方程及其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区四机系统作为分析案例,采用模式分析法,针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系... 为了研究光伏电站接入对多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综合考虑并网光伏电站的动态模型,详细推导并建立了含光伏电站的多机系统状态方程及其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区四机系统作为分析案例,采用模式分析法,针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系统转动惯量改变和转动惯量保持不变两种典型分析场景,研究不同接入点及不同渗透率情况下光伏并网对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并通过时域仿真法验证了模式分析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电站不会产生新的低频振荡模式。在转动惯量改变和保持不变的两种场景下,光伏电站的接入对于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其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最后,通过特征值灵敏度分析,验证了光伏电站不同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对于区间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低频振荡 模式分析法 转动惯量 特征值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董璇 都洪基 郭新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2,100,共5页
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面向控制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方法建立了系统模型,结合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对开环系统、单闭环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 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面向控制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方法建立了系统模型,结合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对开环系统、单闭环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以及脉宽调制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作出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反馈控制系统较开环系统具有明显的硬度,机械特性不易受干扰;双闭环系统比单闭环系统在快速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所提高;脉宽调速系统在调速范围、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对常用的双闭环调速系统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遗传算法工具寻求控制参数最优解。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参数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调速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调速系统 仿真 参数优化 GA工具
下载PDF
基于P89LPC952单片机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光武 都洪基 +1 位作者 贾磊 章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5,79,共4页
讲述了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保护原理,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保护系统主要由采样、控制输出、通讯、显示和软件部分构成。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电动机保护装置,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靠性,比较得出智能式电动机保护... 讲述了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保护原理,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保护系统主要由采样、控制输出、通讯、显示和软件部分构成。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电动机保护装置,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靠性,比较得出智能式电动机保护装置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大大提高了电动机保护的安全运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电动机故障 保护装置 硬件电路 软件 故障仿真
下载PDF
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玉春 都洪基 +1 位作者 张晓萍 李鹏飞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8-51,共4页
介绍了一种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传输系统的选择和视频远程传输的两大关键技术,通过对两种组网方式的理论分析和搭建其实验视频监控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确定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 介绍了一种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传输系统的选择和视频远程传输的两大关键技术,通过对两种组网方式的理论分析和搭建其实验视频监控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确定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介绍了系统软件的功能,采用C++Build工具,运用动态链接库DLL和ActiveX控件对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变电站 视频监控 传输系统 组网方式 MPEG-4 IP组播
下载PDF
35kV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俊芳 康明才 +1 位作者 都洪基 孔春娟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1,共3页
根据变电站功率因数和母线电压的要求范围 ,阐述了变电站电压无功分区控制原理 ,针对各个控制区域给出相应的调节策略 ,并将其用于南京理工大学 35kV变电站 ,实现电压无功功率的综合控制。
关键词 35KV变电站 电力系统 电压 无功功率 综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相关辨识法的大型光伏电站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景 都洪基 +3 位作者 马进 赵大伟 钱敏慧 朱凌志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1,共6页
针对含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区间低频振荡问题,提出基于相关辨识法的大型光伏电站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伪随机信号的相关辨识法得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接着将TLS-ESPRIT法应用到主模比指标的计算中,并结... 针对含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区间低频振荡问题,提出基于相关辨识法的大型光伏电站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伪随机信号的相关辨识法得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接着将TLS-ESPRIT法应用到主模比指标的计算中,并结合留数指标对阻尼控制器输入信号进行优选,然后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最后,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搭建含光伏电站的两区域系统机电暂态模型,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伏广域阻尼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系统区间低频振荡,提升了系统小干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相关辨识法 伪随机信号 主模比指 广域阻尼控制器
原文传递
Dijkstra算法在最佳抢修路径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叶品勇 都洪基 沈曦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1,51,共4页
为了保证配电网故障后的快速恢复正常供电,将D ijkstra算法应用于基于G IS配电网的最佳抢修路径计算中。借助电网G IS的系统网络,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改进拓扑网络的存储形式使D ijkstra算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最佳抢修路径。采... 为了保证配电网故障后的快速恢复正常供电,将D ijkstra算法应用于基于G IS配电网的最佳抢修路径计算中。借助电网G IS的系统网络,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改进拓扑网络的存储形式使D ijkstra算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最佳抢修路径。采用三个数组来存储网络拓扑图,一个存储和路径相关的数据(ArcL ist);一个存储和节点相关的数据(NodeL ist),而数组ArcAttrib则用来记录各边的权值。最后通过算法实现证明了上述存储方法的可行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GIS 故障 DIJKSTRA算法 抢修路径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结构与函数逼近能力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玉春 都洪基 崔芳芳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4期88-90,共3页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建模、系统辨识、函数逼近等方面。介绍BP网络的结构和学习过程,并介绍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BP网络的步骤,在此基础上设计了BP网络以验证其函数逼近能力,仿真结...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建模、系统辨识、函数逼近等方面。介绍BP网络的结构和学习过程,并介绍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BP网络的步骤,在此基础上设计了BP网络以验证其函数逼近能力,仿真结果说明了BP网络具有很强的函数逼近能力。并分析BP网络结构和函数逼近能力的关系,得出网络的结构直接影响网络对函数的逼近能力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 函数逼近 MATLAB
下载PDF
基于免疫算法的火电厂机组优化组合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鹏飞 都洪基 +1 位作者 郭亮 李仁东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65-368,共4页
在电厂各发电机组间实行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提高运行效率,能改善机组的经济性,降低成本。然而,由于机组优化组合问题本质上属于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一种绝对严格的优化求解方法。免疫算法模拟生物的免疫... 在电厂各发电机组间实行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提高运行效率,能改善机组的经济性,降低成本。然而,由于机组优化组合问题本质上属于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一种绝对严格的优化求解方法。免疫算法模拟生物的免疫系统原理,是一种全局概率搜索算法。文章将该算法改进用于解决机组优化组合问题,并用实际算例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算法 机组优化 负荷优化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并网对区域互联系统机电振荡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青青 都洪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8年第11期52-58,共7页
大规模光伏并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特别是随着区域互联系统的发展,光伏作为零转动惯量发电单元,其大规模接入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了光伏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综合考虑光伏阵列、逆变器及其控制策... 大规模光伏并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特别是随着区域互联系统的发展,光伏作为零转动惯量发电单元,其大规模接入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了光伏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综合考虑光伏阵列、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建立光伏并网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以8机36节点系统为例,基于模式分析法,分别针对转动惯量变化和转动惯量不变这两种情况,从机理角度分析大规模光伏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光伏并网点、并网容量等因素对各模态阻尼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并网不会直接影响系统的阻尼特性,也不会增加系统的低频振荡模式,光伏并网后对系统机电振荡既可能产生正面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光伏并网容量、并网点位置等因素变化对各模态机电振荡的影响与各机组对该模态的参与因子相关,参与因子越大,相应的影响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机电振荡 区域互联系统 机理分析 阻尼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