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群4型禽腺病毒Y17215-1株体外增殖规律及免疫原性研究
1
作者 李秀丽 王利丽 +6 位作者 李富强 田向学 路超 任卫科 江珊 张莉 鄢明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探讨禽腺病毒4型分离株Y17215-1的体外增殖特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以LMH细胞为模型,摸索Y17215-1株最佳接种剂量和收获时间;通过活毒滴鼻接种和灭活疫苗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鸡,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Y17215-1株0.1 MOI接种LMH细... 为探讨禽腺病毒4型分离株Y17215-1的体外增殖特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以LMH细胞为模型,摸索Y17215-1株最佳接种剂量和收获时间;通过活毒滴鼻接种和灭活疫苗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鸡,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Y17215-1株0.1 MOI接种LMH细胞,培养48~72 h病毒滴度达到峰值108.625 TCID_(50)/mL。该病毒经肌肉注射对42日龄SPF鸡具有较强致病性,LD_(50)为103.000 TCID_(50)/0.2 mL。以10^(7.676) TCID_(50)的Y17215-1株滴鼻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7 d 100%试验鸡产生中和抗体,14 d达到高峰。以Y17215-1株制备灭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21日龄SPF鸡(10^(7.676) TCID_(50)/羽),免疫后7 d 70%试验鸡产生中和抗体,21 d达到高峰。在免疫后21 d用1000LD_(50)的Y17215-1株进行攻毒,活毒和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Y17215-1株具有很好的体外增殖特性和免疫原性,可以作为候选疫苗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4型 LMH细胞 增殖规律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疫苗研究概况
2
作者 李雅雯 张莉 +1 位作者 丁向彬 鄢明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2011年以来由于PRV变异毒株的出现,原有商品化疫苗对PRV变异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下降,致...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2011年以来由于PRV变异毒株的出现,原有商品化疫苗对PRV变异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下降,致使PR在我国再度流行,研发可有效预防PRV变异毒株的猪伪狂犬病疫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论文从PRV疫苗的种类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方法构建的PRV疫苗优缺点,并阐述不同种类的PRV疫苗的特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等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疫苗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3
作者 杨丽景 鄢明华 +5 位作者 王建军 任卫科 钱建旺 李富强 田向学 石俊鹏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6-41,6,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临床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及生长猪群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东南部首次报道,之后迅速扩散至美国主要养猪地区和加拿大。19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临床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及生长猪群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东南部首次报道,之后迅速扩散至美国主要养猪地区和加拿大。1990年和1991年该病相继在欧洲和亚洲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母猪繁殖障碍 防控建议 猪蓝耳病 生长猪 美国东南部 呼吸道症状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天津地区猪流感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6
4
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6 位作者 王英珍 刘勋 侯庆云 刘焕玲 韩伟 王东 任卫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0期92-95,共4页
2002年-2005年期间,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天津市10个区县44个养猪场进行了猪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75%的被调查猪场抗体检测结果有阳性,检测的648份血清样品中,69.6%为阳性。流感病毒抗体亚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为H1... 2002年-2005年期间,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天津市10个区县44个养猪场进行了猪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75%的被调查猪场抗体检测结果有阳性,检测的648份血清样品中,69.6%为阳性。流感病毒抗体亚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为H1和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和39.4%。部分猪群中存在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4%,但未发现H5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此外,部分猪群中同时存在2种或3种亚型(H1,H3和H9)流感病毒的抗体,表明这些猪曾经同时被2种或3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血凝抑制试验 抗体
下载PDF
H_1N_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5 位作者 韩伟 高荣玲 申树权 陈龙宾 侯俊辉 王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用SPF鸡胚从2005-2006年采集自天津地区猪群样品中分离出3株猪流感病毒,测定了分离病毒的部分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3个猪流感病毒分离株均能凝集1%鸡红血球,将其制成琼脂扩散抗原与猪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均出现清晰白色沉淀线;经中... 用SPF鸡胚从2005-2006年采集自天津地区猪群样品中分离出3株猪流感病毒,测定了分离病毒的部分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3个猪流感病毒分离株均能凝集1%鸡红血球,将其制成琼脂扩散抗原与猪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均出现清晰白色沉淀线;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系统鉴定,3个毒株均为H1N1亚型,分别命名为A/Swine/Tianjin/TJ2/2005(H1N1)、A/Swine/Tianjin/TJ3/2005(H1N1)、A/Swine/Tianjin/TJ4/2006(H1N1)株。这3株病毒都为热不稳定型,60℃作用10 min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病毒对酸性环境(pH3.0)和乙醚均敏感。TJ2、TJ3、TJ4株的EID50依次为10-7.5/0.2 mL、10-7.17/0.2 mL和10-8.45/0.2 mL。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病毒对鸡和小鼠无致病性,但对猪具有致病性,能引起部分感染猪发病,并产生明显的肺部病理变化,从发病猪体内均能分离到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VP2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鄢明华 赵晓岩 +5 位作者 刘长军 王笑梅 王端 李刚 秦运安 邓国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6-429,共4页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M990 5株VP1、VP2基因分别或同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中 ,然后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 ,最后将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 ,得到分别或同时含VP1、VP2基因的重组...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M990 5株VP1、VP2基因分别或同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中 ,然后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 ,最后将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 ,得到分别或同时含VP1、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VP1、rBacVP2及rBacVP1_2。PCR扩增结果证实VP1、VP2基因重组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SDS_PAGE电泳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VP1、VP2基因在重组病毒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1、VP2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鄢明华 刘长军 +1 位作者 王英珍 李秀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对国内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基因组 编码蛋白
下载PDF
鸡源大肠埃希氏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鄢明华 丁伯良 +6 位作者 王英珍 李秀丽 黄金海 赵向华 白朋勋 王东 张健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7期66-68,共3页
对从天津地区分离到的71株鸡大肠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包括致病性、血清型、耐药特性和免疫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60株为致病性菌株,占分离菌株的84.5%;60个致病性菌株共定型出45个菌株,分属O1、O2、O5、O6、O20、O45、O53、O7... 对从天津地区分离到的71株鸡大肠杆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包括致病性、血清型、耐药特性和免疫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60株为致病性菌株,占分离菌株的84.5%;60个致病性菌株共定型出45个菌株,分属O1、O2、O5、O6、O20、O45、O53、O74、O75、O78、O88、O89、O92、O107、O111、O145等16个血清型,其中O78、O88、O2、O45、O53和O145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73.4%;试验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性,60个致病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免疫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O2、O78、O88血清型菌株均可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提供很好的保护,但3个血清型菌株之间缺乏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血清型 耐药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形势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鄢明华 《兽医导刊》 2017年第7期28-29,共2页
一、当前猪病流行概况(一)发生疾病的种类多1.病毒性疾病(12种):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病:PED/TGE/ROTA/PDCoV、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猪流感、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2016年病毒性病原检测PEDV的检出率... 一、当前猪病流行概况(一)发生疾病的种类多1.病毒性疾病(12种):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病:PED/TGE/ROTA/PDCoV、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猪流感、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2016年病毒性病原检测PEDV的检出率最高,为31.83%;其次为PCV2和PRRSV,检出率分别为27.29%、13.11%。2.细菌性疾病(11种):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黄白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回肠炎(增生性肠炎)、猪丹毒、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病)、猪萎缩性鼻炎、仔猪红痢。2016年细菌性病原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为39.15%;其次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5.93%、21.82%。3.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蛔虫病、猪肺丝虫病、螨病。4.霉菌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特点 猪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毒性疾病 猪链球菌病 大肠杆菌病 防控
下载PDF
天津地区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
10
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3 位作者 徐贵财 王东 丁伯良 张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12-14,共3页
从天津地区分离鉴定猪水肿病大肠杆菌27株,并测定了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定型的23个分离株分属O139,O101,O138,O 108,O141,O147,O149,O 21,O8等9个血清型(4株未定型),其中O 139,O138,O101为优势血清型;10个试验菌株可... 从天津地区分离鉴定猪水肿病大肠杆菌27株,并测定了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定型的23个分离株分属O139,O101,O138,O 108,O141,O147,O149,O 21,O8等9个血清型(4株未定型),其中O 139,O138,O101为优势血清型;10个试验菌株可以产生水肿毒素;11个强致病性菌株中,5株可产生明显溶血环,而16个弱致病性菌株均无溶血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氨苄的抑菌作用最强,但所有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水肿病 生物学特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鄢明华 丁伯良 +2 位作者 王英珍 黄金海 李秀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论述了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致病机制及其免疫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鸡群的年龄抵抗力、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和诱导的细胞凋亡等。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 致病机制 免疫病理
下载PDF
禽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12
作者 鄢明华 王英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A00期51-53,共3页
武清县大良镇某养殖户所购肉雏鸡,突然爆发疾病,死亡率高达89.5%,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 肉雏鸡 曲霉菌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下载PDF
凋亡素研究进展
13
作者 鄢明华 刘长军 +1 位作者 王端 赵晓岩 《预防兽医学进展》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凋亡素(apopt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可引起细胞发生凋亡的病毒蛋白.它是由鸡贫血病病毒基因组编码的一个大小约14kD的蛋白(VP3),由121个氨基酸组成,含2个富含脯氨酸的延伸区和核定位及核输出的基本氨基酸序列与信号;现有的研究表明,凋亡... 凋亡素(apopt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可引起细胞发生凋亡的病毒蛋白.它是由鸡贫血病病毒基因组编码的一个大小约14kD的蛋白(VP3),由121个氨基酸组成,含2个富含脯氨酸的延伸区和核定位及核输出的基本氨基酸序列与信号;现有的研究表明,凋亡素与任何已知的病毒或细胞内多肽无序列同源性[1].由于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方式不同于已知的其它凋亡基因如:Bcl-2,p53等,因而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就近年来对该凋亡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细胞凋亡 抗肿瘤特性 肿瘤抑制剂
下载PDF
天津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及其优势血清型的外膜蛋白型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丁伯良 鄢明华 +5 位作者 王英珍 李秀丽 白朋勋 黄金海 赵相华 张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从天津地区各区县养鸡场分离 ,鉴定出 45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 4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 ,共定型出 3 1株 ,分属 1 4个血清型 ,其中 O78、O88、O2 、O4 5、O53、O14 5为优势血清型 ,占定型菌株的 58.3 %。提取 O78、O88、O2 ... 从天津地区各区县养鸡场分离 ,鉴定出 45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 4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 ,共定型出 3 1株 ,分属 1 4个血清型 ,其中 O78、O88、O2 、O4 5、O53、O14 5为优势血清型 ,占定型菌株的 58.3 %。提取 O78、O88、O2 、O4 5、O53和O14 56个血清型 1 8个分离株的外膜蛋白 ( Outermembrane protein,OMP) ,测定外膜蛋白型 ( Outmembrane protein patterns,OMPS) ,SDS-PAGE分析表明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 3个 OMP型 ( 1~ 3型 )。 OMP-1型为 O78、O88、O2 、O53、O14 55个血清型分离株所共有 ,OMP-2型为 O78、O4 5、O14 53个血清型分离株所共有。这表明同一血清的菌株可能属于完全不同的 OMP型 ,而血清型不同的菌株也可能为同一 OMP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分布 外膜蛋白型
下载PDF
一株人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唐续 杨焕良 +8 位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陈艳 孟沙沙 尹航 辛晓光 步志高 乔传玲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0-273,336,共5页
为了解猪流感病毒(SIV)的变异情况,我们2009年11月从河北某养殖场采集呈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40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到一株猪流感病毒,通过RT-PCR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H1N1亚型,命名为A/swine/Hebei/15/2009(H1N1),其全基因序列测... 为了解猪流感病毒(SIV)的变异情况,我们2009年11月从河北某养殖场采集呈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40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到一株猪流感病毒,通过RT-PCR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H1N1亚型,命名为A/swine/Hebei/15/2009(H1N1),其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发现,8个基因片段均与2000年左右H1N1人流感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遗传演化显示,该病毒分离株是由2000年人源H1N1流感病毒A/Dunedin/2/2000(H1N1)进化而来。抗原性分析显示该株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经典H1N1病毒株抗原性差异较大。对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可以直接感染小鼠并导致小鼠轻微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但不致死小鼠,表现为低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人源H1N1亚型 遗传演化分析 抗原性分析 致病性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J株(天津分离株)感染仔猪的病理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伯良 桑传兰 +3 位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王英珍 黄金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6-459,共4页
选用10~15日龄健康仔猪20头,随机分为攻毒组(15头)与对照组(5头),攻毒组滴鼻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J株,3 mL/头;对照组滴鼻接种无PRRSV的细胞培养物,3 mL/头。攻毒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水肿、打喷嚏、呼吸急促、嗜睡、... 选用10~15日龄健康仔猪20头,随机分为攻毒组(15头)与对照组(5头),攻毒组滴鼻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J株,3 mL/头;对照组滴鼻接种无PRRSV的细胞培养物,3 mL/头。攻毒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水肿、打喷嚏、呼吸急促、嗜睡、体温略升高。攻毒组与对照组在试验开始后24 h、7 d、14 d、21 d、28 d分别剖杀3头和1头仔猪,采集肺、脾、肾、扁桃体及各部位淋巴结作免疫组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迅速采集肺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PRRSV SJ株主要感染仔猪的肺脏与脾脏。免疫组化观察,攻毒后24 h^7 d,肺门淋巴结和扁桃体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 d,脾脏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 d,显微病变可见肺组织发生弥漫性、局灶性或间质性肺炎,肺泡隔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而明显增厚。超微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中单核细胞增生,核孔消失,核内有异染色质聚集,Ⅱ型肺泡细胞高度变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仔猪 免疫组化 显微变化 超微变化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反转录环媒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长木 崔尚金 +1 位作者 张超范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8-382,共5页
本研究利用PrimerExplorer V4软件设计了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基因保守区6个特异性部位的4种引物,建立了PRRSV的反转录环媒恒温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在恒温水浴锅中作用1 h即可得到其特有的阶梯状条带,... 本研究利用PrimerExplorer V4软件设计了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基因保守区6个特异性部位的4种引物,建立了PRRSV的反转录环媒恒温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在恒温水浴锅中作用1 h即可得到其特有的阶梯状条带,而且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健康猪睾丸细胞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本方法对PRRSV的最低检出量为1×100个~1×101个基因拷贝。反转录环媒恒温检测方法和普通RT-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的符合率为96.2%。该方法为现地开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综合防治方案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环媒恒温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禽腺病毒血清4型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利丽 郑丽 +6 位作者 李富强 李秀丽 任卫科 路超 张莉 董志民 鄢明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1-70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检测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的方法,本研究根据FAdV-4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FAdV-4的纳米PCR方法(Nano PCR)。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鸡新城疫病毒等12种家禽...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检测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的方法,本研究根据FAdV-4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FAdV-4的纳米PCR方法(Nano PCR)。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鸡新城疫病毒等12种家禽常见病原及国内报导的FAdV-1、FAdV-2、FAdV-8a、FAdV-8b、FAdV-11等5个主要血清型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仅FAdV-4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FAdV-4的最低核酸检出量为54.0拷贝/μL,较常规PCR方法高10倍,敏感性较高。应用该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同时对8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二者均检出14份阳性样品,总体符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ano PCR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用于FAdV-4的临床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血清4型 五邻体基因 NanoPCR检测
下载PDF
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情况调查及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利丽 路超 +4 位作者 任卫科 韩伟 李富强 郑丽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为了调查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疑似PCV2感染病例开展调查,将阳性病料接种dulac细胞分离病毒,应用PCV2 ORF2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PCV2进行PCR扩增... 为了调查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疑似PCV2感染病例开展调查,将阳性病料接种dulac细胞分离病毒,应用PCV2 ORF2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PCV2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PCV2的阳性率为25.0%~38.1%,其中夏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达到44.0%;不同阶段猪群中,育肥猪群的PCV2阳性率最高,而哺乳母猪相对较低。经细胞分离得到24株PCV2,其ORF2序列与GenBank中PCV2序列的同源性为87.8%~99.2%,24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9.4%~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4个分离株归属于2个分支。对其中一株分离毒株(Y16155-1株)的体外增殖特性研究表明,第4代接种dulac细胞后6h即可检出PCV2核酸,72h病毒含量达到高峰,病毒滴度为10-4.3 TCID50/0.2mL。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PCV2分子流行病学及相关疾病的免疫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春蕾 董志民 +6 位作者 李秀丽 燕晓翠 田向学 池晶晶 任卫科 张蕾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2-829,共8页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株2型猪链球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应用0.5×10~8 CFU/mL的细菌攻击小鼠,11株2型猪链球菌分离株中有6株具有致死性,其中1株致死率较强,5株致死率较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1株分离菌对9种临床常见药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其中对阿米卡星、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性最强,耐药率达到100.00%;且所有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其中4个分离株为9重耐药,占36.36%(4/11)。本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存在2型猪链球菌感染情况,且对多种抗菌药均产生了耐药性,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防制猪链球菌病时,应有针对性地合理、科学、规范用药和交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天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