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油储备的资金保障与成本控制
1
作者 金三林 米建国 《天然气技术》 2007年第6期1-5,93,共5页
我国石油储备所需资金应通过财政和社会资本两种渠道来筹集。政府储备资金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并广开融资渠道,利用政策性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法定石油储备的资金以企业自行解决为主,政府提供一定支持;商业石油储备的资金... 我国石油储备所需资金应通过财政和社会资本两种渠道来筹集。政府储备资金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并广开融资渠道,利用政策性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法定石油储备的资金以企业自行解决为主,政府提供一定支持;商业石油储备的资金应完全由企业自行解决。同时,还应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商业保险等方式来控制石油储备的成本与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备 资金保障 成本控制
下载PDF
实体经济增长加速 金融改革力度增大——2002年9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
作者 张曙光 汪新波 金三林 《经济世界》 2002年第1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政策效应 经济形势 中国 经济增长 金融改革
下载PDF
新时期农民工总体特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三林 王宾 许召元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1,共7页
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民工荒"已成为常态。同时,农民工流动的稳定性增强,在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开始上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收入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大部分不愿意放... 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民工荒"已成为常态。同时,农民工流动的稳定性增强,在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开始上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收入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大部分不愿意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预计"十二五"农民工数量增长将放缓,年均在600~650万人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总体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三林 米建国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3,共7页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确定为120天上年净进口量比较适宜。在此总体目标下,我国公共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可考虑采取3:1比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宜分三步走:在2010年前,建立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确定为120天上年净进口量比较适宜。在此总体目标下,我国公共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可考虑采取3:1比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宜分三步走:在2010年前,建立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0-2015年,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储备和企业法定储备为主、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在2015年以后,最终建立起以政府储备为主导、以机构储备为主体、以商业储备为补充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备体系 基本框架 目标规模 主要措施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下载PDF
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基于成分分解的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三林 张江雪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5-32,共8页
通过成分分解的方法分析表明,国际上大豆、玉米、大米、小麦实际价格主要受季节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影响围绕趋势成分波动,随机成分是实际价格偏离趋势成分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 通过成分分解的方法分析表明,国际上大豆、玉米、大米、小麦实际价格主要受季节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影响围绕趋势成分波动,随机成分是实际价格偏离趋势成分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量对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也有较大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应适当提高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影响和双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农产品价格 成分分解 波动特点
下载PDF
从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看2005年物价走势 被引量:5
7
作者 金三林 杨琴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7期4-8,共5页
中国一般物价水平从2003年中开始上涨,到2004年10月已经连续有8个月超过3%,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但与前几次相比,本轮通胀的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特征更加突出;除了粮食缺口和投资膨胀外,国际传导成为... 中国一般物价水平从2003年中开始上涨,到2004年10月已经连续有8个月超过3%,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但与前几次相比,本轮通胀的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特征更加突出;除了粮食缺口和投资膨胀外,国际传导成为新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资源约束会长期存在,但资源和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并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2005年会继续上涨,并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在5%左右的温和通胀区间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 中国 上涨 通货膨胀 物价走势 国际传导 投资膨胀 区间 短期 合理
下载PDF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 被引量:27
8
作者 金三林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共5页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使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总体思路 政策框架
下载PDF
能源约束对我国潜在产出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金三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6-42,共7页
能源资源是决定我国潜在总产出的核心资源。但我国能源效率提升速度日趋放缓,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影响我国能源约束的主要因素有能源自身的因素和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源丰度、价格管制、社会性管制、产业结构水平、技术水平等... 能源资源是决定我国潜在总产出的核心资源。但我国能源效率提升速度日趋放缓,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影响我国能源约束的主要因素有能源自身的因素和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源丰度、价格管制、社会性管制、产业结构水平、技术水平等。我国政府需要深化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强社会性管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节能工作,多元化利用国际能源,通过上述措施来缓解能源约束,保障“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约束 潜在总产出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三林 柳岩 刘乃郗 《中国发展观察》 2018年第17期17-20,61,共5页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计中国在2030―2035年到达粮食消费峰值;受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影响,粮食生产增长空间有限,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结构性依赖程度还将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 长期趋势 粮食安全形势 资源环境约束 国际粮食市场 粮食消费 人口增长
下载PDF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趋势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三林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78年的148329×104t增加到2008年的689654×104t,年均增长5.3%。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较快下降趋势,但1999年以后下降速度放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78年的148329×104t增加到2008年的689654×104t,年均增长5.3%。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较快下降趋势,但1999年以后下降速度放缓。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分析其原因,从需求结构看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从产业结构看是由于过度依赖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而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和能源生产结构,直接导致我国单位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高于其他国家。我国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值在82.28×108~90.508×108t之间,减排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在以煤为主的特定资源禀赋条件下,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路径是减少能源消费,即节能。节能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包括深化能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加强政府的社会性管制,使环境社会成本充分内部化;建立绿色税收体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能源技术效率 节能 定价机制
下载PDF
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9
12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49-56,共8页
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食品价格及CPI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玉米及相关食品受影响最大,进口和期货市场是主要传导渠道。未来10年,国际粮食价格仍具有波动上涨的压力,我国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加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不仅会... 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食品价格及CPI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玉米及相关食品受影响最大,进口和期货市场是主要传导渠道。未来10年,国际粮食价格仍具有波动上涨的压力,我国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加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不仅会对我国CPI产生较大的冲击,也对我国传统的、以需求管理为主的价格调控政策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应对国际粮食价格冲击需要有新的政策思路,更多地从供给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波动 CPI 国际 食品价格 调控政策 对外依存度 传导渠道 期货市场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三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8期1-13,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能源效率明显下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管制过严和社会性管制缺失,是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能源效率明显下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管制过严和社会性管制缺失,是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供求形势将依然严峻,对外依存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能源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节能 低碳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下载PDF
变动趋势、结构差异与消费需求不足扭转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三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2,共6页
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而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努力提... 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而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府支出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制度、资源价格和税费改革、垄断性行业改革、税收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14
15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6期4-11,19,共9页
因素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因此,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 因素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率下降也有较大影响,城市化率提高是我国消费率变动的唯一正向促进因素。因此,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两个比重,调整三大结构,深化四项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次原因 消费需求不足 居民消费倾向 政策 收入比重 城乡居民 城市化进程 消费率
下载PDF
环境税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环境税的基本构想 被引量:13
16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58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环境税收 国际经验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 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深层次问题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农民工现状特点及意愿诉求——基于对7省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8期41-67,共2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问题、意愿和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0年开展了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涉及安徽、湖北、江苏、山东、山西、浙江、重庆等7个省市,共回收...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问题、意愿和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0年开展了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涉及安徽、湖北、江苏、山东、山西、浙江、重庆等7个省市,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232份。实地调研涉及重庆、武汉、郑州、合肥、嘉兴等5个市,共调查企业50多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举家外出 就业 期望 社会保险 务工地 工资收入水平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加快角色转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三林 孙小龙 《世界农业》 CSSCI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3大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仍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以20国集团(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联盟...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3大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仍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以20国集团(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联盟为代表的区域和多边体系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仍致力于提升其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已从被动参与者向主动建设者转变、从粮食受援国向粮食援助国转变、从净引资国向净投资国转变,其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持续上升。面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新目标,中国要进一步加快角色转变,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加大对外农业合作与援助,提高欠发达国家的粮食供给能力;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发展趋势 建议
下载PDF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石油石化行业走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三林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格局将继续调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缓,全球经济将寻求结构再平衡,若干国家将在新能源、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物联网等领域形成新的战略优势,这对我国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同期,我国...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格局将继续调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缓,全球经济将寻求结构再平衡,若干国家将在新能源、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物联网等领域形成新的战略优势,这对我国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同期,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仍具有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总体来说,经济增长速度会适度放缓,同时"调结构、促转型"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等现代产业将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两型社会建设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世界石油石化工业生产和消费重心将继续东移,围绕着上游资源和下游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将成为行业焦点。我国能源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但能源供求关系总体上趋于缓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以石油和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为重点,实现创新发展和内生增长;进一步夯实安全环保和节约发展基础,占领绿色发展的制高点;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和考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经济发展 节能减排 消费 三次产业结构 石油石化
下载PDF
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三林 柳岩 刘乃郗 《发展研究》 2018年第12期4-8,共5页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计中国在2030―2035年到达粮食消费峰值;受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影响,粮食生产增长空间有限,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结构性依赖程度还将上升。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既为中国发挥优势、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全球市场提供了机遇,也对中国提升农业国际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中国应顺应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变化的客观趋势,抓住"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布局全球,突出重点,内外并重,强化支撑"的总体思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积极开发利用全球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粮食安全格局 中国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