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度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1
作者 李天骄 叶龙云 +2 位作者 金凯舟 吴伟顶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症状隐匿、治疗手段有限、进展迅速。随着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胰腺癌越来越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出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尽管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在最近20余年并无明显改善,但目前在胰...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症状隐匿、治疗手段有限、进展迅速。随着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胰腺癌越来越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出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尽管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在最近20余年并无明显改善,但目前在胰腺癌领域中,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明显加速,有些研究成果已使一小部分胰腺癌患者取得更好的生存获益。本文就2023年度胰腺癌研究及诊疗的重大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流行病学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一种高效同时提取微量组织中总RNA、DNA和蛋白的技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军 金凯舟 +2 位作者 王娟 陈正军 胡志前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改进传统Trizol法,以至能从微量组织样品中提取高质量RNA并同时提取基因组DNA和总蛋白。方法用改良后的Trizol法提取小鼠肝脏组织总RNA、基因组DNA以及总蛋白,并与传统Trizol法提取总RNA、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和RIPA裂解Buffe... 目的改进传统Trizol法,以至能从微量组织样品中提取高质量RNA并同时提取基因组DNA和总蛋白。方法用改良后的Trizol法提取小鼠肝脏组织总RNA、基因组DNA以及总蛋白,并与传统Trizol法提取总RNA、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和RIPA裂解Buffer提取总蛋白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Trizol法提取小鼠肝组织RNA的得率为3.64μg/mg,传统Trizol法为1.95μg/mg,平均D260/D280比值为2.1和2.01;改良Trizol法能够得到比传统Trizol法更完整的RNA,琼脂糖电泳图谱中28S/18S的比值更接近2:1。改良Trizol法与商业试剂盒相比,提取所得的基因组DNA尽管在得率上有较明显差距,分别为0.49μg/mg和1.78μg/mg,但仍保持较好的纯度。改良Trizol法提取所得蛋白的平均得率为RIPA Buffer裂解法的50%~60%,经过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验证,并无明显蛋白丢失。结论改良Trizol法可以同时提取组织的总DNA、RNA与总蛋白,相比传统Trizol法提取总RNA更高效、质量更优;相比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更快捷、更经济;相比RIPA Buffer裂解法提取总蛋白在小分子蛋白的保留中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rizol法 基因组DNA 总RNA 总蛋白 提取
下载PDF
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辰 金凯舟 +2 位作者 程合 罗国培 虞先濬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652-653,656,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已得到显著提高。对于顶尖的高容量胰腺外科中心,如通过学习曲线,LPD如今不仅是技术上可行,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器械 远端胰腺切除 外科医生 胰腺肿瘤 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的若干关键问题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辰 金凯舟 虞先濬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47-649,663,共4页
左侧胰腺癌手术中,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RAMPS)由于具有更高的R0切除率及可观的短期预后,近年受到广大胰腺外科学者的关注。目前,腹腔镜胰腺手术是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低度... 左侧胰腺癌手术中,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RAMPS)由于具有更高的R0切除率及可观的短期预后,近年受到广大胰腺外科学者的关注。目前,腹腔镜胰腺手术是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1],但针对左侧胰腺癌的腹腔镜治疗,尤其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L-RAMPS)的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L-RAMPS的手术入路及若干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腹腔镜 模块化 根治性 问题讨论 LAPAROSCOPIC 低度恶性肿瘤 短期预后
下载PDF
黏蛋白4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5
作者 祝鹏 刘慧颖 +2 位作者 金凯舟 胡志前 王伟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s)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胰腺组织蜡块标本共8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UC4在48例正常胰腺... 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s)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胰腺组织蜡块标本共8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UC4在48例正常胰腺导管(NP)、17例PanINs及20例PD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UC4的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UC4在NP组织中不表达;随着胰腺组织异型程度的增加,MUC4的表达逐渐增强;MUC4在NP、PanIN-1、PanIN-2、PanIN-3及PD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7.4%、52.6%、84.6%和90.0%;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0、1.30±0.89、2.58±1.76、4.54±1.64和7.68±2.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UC4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与神经浸润(P=0.028)、淋巴结转移(P=0.020)和CA19—9(P=0.028)有关。20例PDA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7.0个月(95%CI:14.809—19.191个月);MUC4高表达者(免疫组化评分≥8.8分)为13.0个月(95%CI:7.456—18.544个月),MUC4低表达者(免疫组化评分〈8.8分)为20.0个月(95%CI:15.521~24.4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MUC4可能参与了PDA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升高可能是PDAC演进的早期事件,MUC4高表达可能对PDAC的浸润和转移均有影响并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黏蛋白4 胰腺导管腺癌 胰腺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肥胖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祁飞 胡志前 +4 位作者 周海洋 金凯舟 游清 徐楷 王伟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为92例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肥胖组),73例BMI<25(非肥胖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为92例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肥胖组),73例BMI<25(非肥胖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肥胖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肥胖组[(203±12)min vs.(174±6)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可延长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但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也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为肥胖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与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2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甜甜 肖雨 +9 位作者 白春梅 李乃适 陈洁 赵大春 宋玉立 金凯舟 朱丽明 于润 虞先濬 陈原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 目的:探索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在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和Cedars-Sinai医学中心(洛杉矶)193例患者的193个原发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193例、120例PNETs组织中MAP2、MAP1B的表达,随后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AP2和MAP1B在PNETs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6%(88/193)和64.2%(77/120)。MAP2表达阳性的患者的总生存好于阴性患者(P=0.012)。另外,MAP2阳性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也优于阴性者(P=0.017)。然而,MAP1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总生存、无病生存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P2为潜在的预测PNETs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金凯舟 罗国培 +3 位作者 黄秋依 杨秀疆 刘辰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得到体现,特别是EUS引导下细针穿刺(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是目前获取胰腺病理的重要手段。此外,EUS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EUS弹性成像(EUS elastography,EUS-EG)及造影增强EUS(contrast-enhancedEUS,CE-EUS)可以指导内科用药,EUS引导下的局部治疗也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文回顾和评估了EUS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为EUS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内镜 弹性应变率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胰腺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金凯舟 罗国培 +2 位作者 程合 刘辰 虞先濬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胰腺导管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不足7%,预后极差,被誉为“癌中之王”[1]。早期发现、手术根治是胰腺癌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2]。然而,在胰腺癌首次确诊时,能获得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只有10%-25%,30%-40%的患者属于... 胰腺导管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不足7%,预后极差,被誉为“癌中之王”[1]。早期发现、手术根治是胰腺癌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2]。然而,在胰腺癌首次确诊时,能获得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只有10%-25%,30%-40%的患者属于交界可切除或局部进展,而超过50%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超过70%为肝转移,这部分患者通常已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肝转移 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临床病理讨论:胰腺多发囊肿,间断腹部不适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鹤丽 金凯舟 +4 位作者 汪晓红 陈治宇 卢仁泉 黄丹 虞先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病史摘要入院病史患者女性,60岁。因“发现胰腺多发囊肿5年,间断腹部不适5个月”于2016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2010年外院体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724(-),腹部CT提示胰腺多发囊肿(图1A),双肾多... 病史摘要入院病史患者女性,60岁。因“发现胰腺多发囊肿5年,间断腹部不适5个月”于2016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2010年外院体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724(-),腹部CT提示胰腺多发囊肿(图1A),双肾多发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L综合征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下载PDF
改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的临床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国培 金凯舟 +3 位作者 程合 刘辰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1-325,共5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异质性极强,诊治手段多样,因此,统一、实用的分期系统将有助于临床诊治及研究。目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 System,ENETS...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异质性极强,诊治手段多样,因此,统一、实用的分期系统将有助于临床诊治及研究。目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 System,ENETS)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两种分期,然而两种分期系统对临床指导价值有限,且两种分期系统的并存造成了分期系统混乱的局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通过结合ENETS中TNM的定义及AJCC中分期的定义,建立了改良的分期系统,该分期能更好地区分出不同预后的人群,更适合于指导临床应用,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临床分期标准。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上。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与认可,被评为"2017 Best of JCO:Gastrointestinal edition"。JCO编辑部进行了专篇述评。该研究就改良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期 预后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江 罗国培 +9 位作者 金凯舟 郭萌 刘祖强 肖志文 刘亮 刘辰 徐近 常才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6-678,共3页
背景与目的:超声是体检发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SPTP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SPTP的超声检查资料,... 背景与目的:超声是体检发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SPTP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SPTP的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中5例患者超声检查漏诊。SPTP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多较大,以胰体尾多见,边界可较为清楚,形态较为规则,多呈低回声,或者为低回声伴无回声,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少数患者可有钙化,病灶内多无明显血流,多无主胰管及胆总管扩张,多无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基于中国六家医疗中心数据的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雨 彭晓洁 +7 位作者 金凯舟 王玮 冯兴宇 曾育杰 陈旻湖 虞先濬 陈烨 陈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总结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6家大型医疗中心于2001年6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29例结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结肠NEN41例,分... 目的总结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6家大型医疗中心于2001年6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29例结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结肠NEN41例,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例)、广东省人民医院(10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例)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8.7±4.7)岁。23例(56.1%)来源于后肠,20例(48.8%)为Ⅳ期患者;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患者分别有9例(22.0%)、25例(61.0%)和7例(17.1%);G1、G2和G3级肿瘤分别为6例(14.6%)、3例(7.3%)和32例(78.1%)。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或肿块型(均为9/41,22.0%);33例(80.5%)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间19例患者死亡,3年生存率为46.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分期为Ⅳ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71,95%CI:1.342~11.167,P=0.012)。(2)直肠NEN288例,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15例)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3例)。其中男181例,女107例,年龄(47.7±1.5)岁。197例(68.4%)为Ⅰ期患者。NET、NEC和MANEC患者分别有267例(92.7%)、20例(7.0%)和1例(0.3%);G1、G2和G3级肿瘤分别为214例(74.3%)、53例(18.4%)和21例(7.3%)。内镜下164例(56.9%)表现为黏膜下隆起,G1和G2级分别有68.2%(146/214)和34.0%(18/53)的肿瘤表现为黏膜下小肿物;G3级肿瘤有66.7%(14/21)则表现为肿块型。175例(60.8%)接受了内镜下治疗;96例(33.3%)行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3年生存率为94.0%。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NEC或MANEC(HR=8.919,95%CI:1.911~41.637,P=0.005)以及分期为Ⅲ-Ⅳ期(HR=10.304,95%CI:1.772-59.916。P=0.00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与直肠NE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直肠NEN较结肠NEN更常见、分化更好、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表现 内镜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钩突优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
14
作者 周海洋 金凯舟 +5 位作者 王毅 张剑 阮灿平 王伟军 孙延平 胡志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0,共2页
随着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最近二十年有了明显的下降[1].但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今仍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手术[2].Hackert等[3]在2010年提出了一种由尾侧... 随着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最近二十年有了明显的下降[1].但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今仍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手术[2].Hackert等[3]在2010年提出了一种由尾侧向头侧方向先游离胰腺钩突再离断胰颈的切除方法,称为钩突优先胰十二指肠切除.与传统的技术不同,它从胰腺钩突部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切除.我们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25例行钩突优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钩突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围手术期监护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技术 切除方法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应用动脉后弓优先入路行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钱道海 刘斌 +2 位作者 金凯舟 叶龙云 吴伟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2-784,795,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后弓优先入路应用于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LDPPHR的12例病人临床资料,术中均采... 目的探讨动脉后弓优先入路应用于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LDPPHR的12例病人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动脉后弓优先入路。所有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为胰头良性肿瘤。结果12例接受LDPPHR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改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或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341.0±80.6)min,术中出血225(100~800)mL,住院时间为14(7~28)d。术后出现3例生化漏,1例B级胰瘘,2例胆瘘。随访6(3~20)个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动脉后弓优先入路LDPPHR安全、可行,建议在有丰富LPD经验的大型胰腺外科中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腹腔镜 胰腺良性肿瘤 动脉后弓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金凯舟 黄秋依 +1 位作者 刘辰 虞先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7-661,共5页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临床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笔者对近2年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回顾和深入...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临床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笔者对近2年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回顾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癌 诊断 治疗 新辅助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