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流体剪切力条件下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1
作者 赵善琛 李华 +3 位作者 王萌 赵艺鸿 李先杰 金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2-540,共9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上特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的分子机制,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DAMTS13在无流体剪切力下裂解内皮细胞表面上ULVWF的情况,采用ELISA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基中VWF抗原量的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有无流体剪切力或凝血因子VIII(FVIII)条件培养基中的VWF和蛋白水解片段的数量。多聚体分析评估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的情况。将组胺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ADAMTS13和各种N-和C-末端截断的突变体一起孵育,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与细胞保持结合的ULVWF,ELISA测定内皮细胞释放出的ULVWF,确定降解内皮细胞上ULVWF所需的ADAMTS13结构域。结果:在无流体剪切力下,重组ADAMTS13和血浆ADAMTS13迅速降解了内皮细胞表面上新形成的ULVWF。ULVWF的蛋白水解过程依赖于培养时间、ADAMTS13浓度和剪切力。ADAMTS13介导的蛋白水解释放的VWF分布与组胺刺激下内皮细胞分泌的VWF分布非常相似,提示ULVWF在内皮细胞表面发生裂解。裂解内皮细胞上ULVWF需要ADAMTS13半胱氨酸富集区(Cys-rich,Cys R)结构域和间隔区结构域,但不需要ADAMTS13的7个TSP1重复序列(TSP12-8)和2个补体结合区(CUB)结构域。结论:内皮细胞上ULVWF聚合物在无流体剪切力下也对ADAMTS13的裂解敏感,这为ADAMTS13裂解内皮细胞结合的ULVWF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可能有助于理解TTP和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先杰 金圣宇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基因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遗传.VWD患者幼年即出现一系列出血相关症状,如黏膜、关节腔内或颅内出血等,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经...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基因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遗传.VWD患者幼年即出现一系列出血相关症状,如黏膜、关节腔内或颅内出血等,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等症状.VWD有3种类型:1型是v WF血浆浓度部分不足;2型是v WF功能障碍,又分为2A、2B、2M和2N 4个亚型;3型是v WF血浆浓度完全缺失.上述3种类型和各亚型的发病机制间存在差异性,治疗方案亦不同.本文就VWD各分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出血
原文传递
ADAMTS1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华 李鸿雁 金圣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以高脂肪西方饮食喂养6周龄的野生型小鼠(WT)、载脂蛋白E缺陷(ApoE-/-)和ADAMTS13缺陷小鼠(Adamts13-/-)及ADAMTS13基因敲除的载脂蛋白E缺乏(A...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以高脂肪西方饮食喂养6周龄的野生型小鼠(WT)、载脂蛋白E缺陷(ApoE-/-)和ADAMTS13缺陷小鼠(Adamts13-/-)及ADAMTS13基因敲除的载脂蛋白E缺乏(Adamts13-/-ApoE-/-)小鼠12周,处死小鼠分离主动脉,用油红O染色后采用NIH ImageJ软件量化分析动脉硬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小鼠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聚体的分布,同时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与ApoE-/-小鼠比较,Adamts13-/-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增加(P<0.05);与ApoE-/-小鼠或者野生型小鼠相比较,Adamts13-/-ApoE-/-和Adamts13-/-小鼠血浆中超大分子VWF多聚体(UL-VWF多聚体)明显增加(P<0.01),血脂结果显示Adamts13-/-ApoE-/-小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ApoE-/-小鼠(P<0.05)。结论:ADAMTS13可能通过降解UL-VWF多聚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从而减慢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类 血小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4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恩月 金圣宇 崔鹤松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背景]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对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病例报告]研究时段为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选择8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替比夫定治疗)及观察组(n=40,阿德福... [背景]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对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病例报告]研究时段为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选择8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替比夫定治疗)及观察组(n=40,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并比较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低于、白蛋白高于、谷氨酸转氨酶低于、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肌酸激酶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替比夫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以腹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
5
作者 王霜 金圣宇 +1 位作者 金京春 金玉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14-3514,共1页
患者,男,71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加重伴盗汗3 d于2014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乏力、腹胀,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35.56×10^9·L-1,血红蛋白(Hb)118 g/L,血小板(Plt)159×10^9·L(-1)。末梢:嗜酸粒... 患者,男,71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加重伴盗汗3 d于2014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乏力、腹胀,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35.56×10^9·L-1,血红蛋白(Hb)118 g/L,血小板(Plt)159×10^9·L(-1)。末梢:嗜酸粒细胞增多。遂以“嗜酸粒细胞增多待查”收入我科。入院后体格检查: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积液 嗜酸粒细胞增多 轻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黏膜 出血点 体格检查 格列卫 甲磺酸伊马替尼 骨髓象 肺呼吸音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树君 金圣宇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万[1-2],未及时给予治疗时死亡率可达90%[3].1982年,MOAKE等[4]在TTP患者的血浆中发...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万[1-2],未及时给予治疗时死亡率可达90%[3].1982年,MOAKE等[4]在TTP患者的血浆中发现了高黏附性的“超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聚体,认为TTP是由血浆中VWF裂解酶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原文传递
气象资料数据化全流程监控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圣宇 《电子世界》 2020年第10期61-62,共2页
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信息室利用空管数据化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完成气象资料传输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质量控制,创新信息化监控管理运行模式,量化构建气象资料监控传输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气象资料数据化全流程监控方案是指将气象资料从发布到... 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信息室利用空管数据化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完成气象资料传输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质量控制,创新信息化监控管理运行模式,量化构建气象资料监控传输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气象资料数据化全流程监控方案是指将气象资料从发布到应用整个传输过程量化,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资料传输过程每一个环节,而且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存储、分析等手段来制定气象资料传输业务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存储 气象资料 资料传输 质量评价体系 数据化 气象中心 管理运行模式 传输业务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CysR结构域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昊 李华 +3 位作者 苏畅 李鸿雁 崔日花 金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3-900,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富含半胱氨酸(CysR)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利用点突变技术对ADAMTS13 CysR结构域中的EDGTLS氨...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富含半胱氨酸(CysR)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利用点突变技术对ADAMTS13 CysR结构域中的EDGTLS氨基酸残基进行基因突变,制备质粒,表达并提纯蛋白。1%Sea Kem HGT琼脂糖凝胶分离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或剪切应力作用下对底物v WF的裂解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ADAMTS13突变体质粒(M1:Glu515Ala;M2:Asp516Ala;M3:Gly517Ala;M4:Thr518Ala;M5:Leu519Ala;M6:Ser520Al)。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质粒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并提纯蛋白。在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基本完全裂解了v WF多聚体,而突变体M1裂解v WF多聚体的活性显著降低(P <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突变体M1对v WF多聚体的裂解能力显著降低(P <0.01)。突变体M1对FRETS-vWF73的剪切能力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显著降低。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突变体M1与v WF之间的结合力未见明显降低。结论:在变性条件和剪切应力作用下,ADAMTS13 CysR结构域在酶切v WF多聚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Glu515可能是底物识别的重要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基于AIX系统的MQ传输方案研究
9
作者 颜滨竹 张宏伟 +1 位作者 吕常胜 金圣宇 《数码设计》 2020年第19期50-51,共2页
文章以航空运输为背景,围绕AIX系统所延伸出MQ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展开了讨论。现阶段,文中所设计方案已正式投入运行,其凭借良好的稳定性,将航空公司无法接收所需气象资料等问题的发生几率降到了最低。
关键词 数据传输 MQ中间件 AIX系统
下载PDF
论气象信息系统应急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应对探索
10
作者 刘钰 姚鹏 +1 位作者 金圣宇 薄双录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2期0112-0112,共1页
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为了保证民航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时有效解决突发设备故障,民航系统中的运行部门格外重视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的过程在实际故障发生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演练的深意。本文通过一次应急演练,... 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为了保证民航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时有效解决突发设备故障,民航系统中的运行部门格外重视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的过程在实际故障发生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演练的深意。本文通过一次应急演练,对气象信息应急保障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系统 应急演练 故障告警 信息通报 应急预案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春海 王霜 +2 位作者 赵艳红 金圣宇 李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2-606,共5页
目的 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DAMTS13(1、5、25、50、100 nmol/L)处理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MTT法检测ADAMTS13对HUVEC增殖的影... 目的 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DAMTS13(1、5、25、50、100 nmol/L)处理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MTT法检测ADAMTS13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管腔形成实验观察ADAMTS13对HUVEC分化的影响,通过刮伤愈合实验观察ADAMTS 13对HUVEC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和基质胶塞实验观察ADAMTS13在体内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 nmol/L ADAMTS13对HUVEC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值均<0.01).在刮伤愈合实验中,制造损伤8h后,对照组HUVEC的迁移距离为(79±22)μm,VEGF处理组为(250±8) μm,VEGF+ADAMTS13处理组为(170±23)μ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管腔形成试验中,VEGF处理组、VEGF+ADAMTS13处理组HUVEC培养16h后形成的管状结构长度分别是对照组的(450.6±16.6)%、(235.3±19.0)%,VEGF+ ADAMTS13处理组管状结构少于VEGF处理组(P<0.001).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中,VEGF(20 ng/ml)、ADAMTS13(100 nmol/L)、ADAMTS13(100nmol/L) +VEGF(20 ng/ml)处理组的血管形成数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28.2±10.8)%、(69.2±21.1)%、(184.6±15.2)%.基质胶塞实验结果显示VEGF+ADAMTS13处理组小鼠体内的血管数量为VEGF组的43.5%.结论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DAMTS13对HUVEC增殖、分化、迁移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提示ADAMTS13对血管新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WILLEBRAND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剂 内皮生长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