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婷婷作品——SOHO模式下的婚庆工作室设计作品
1
作者 金婷婷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11期132-132,共1页
设计说明:SOHO模式下的婚庆工作室,商住两用。将办公与家居融为一体,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让不同的功能分区和谐融合。整个设计以灰色为基调,墙面以白色和暖色为主,便于展示婚纱,同时让客户更易放松下来,达到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自然转换。
关键词 设计说明 私人空间 和谐融合 婚庆 工作室 公共空间 功能分区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婷婷 王秉璋 +9 位作者 王涛 李五福 刘建栋 袁博武 付长垒 李玉龙 张新远 韩晓龙 郑英 曹锦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6,共15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新发现一套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具有很好的铌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本文在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背散射电子图像,应用电子探针能谱半定量分析和波谱定量分析技术,对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矿物进行了原位微区成...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新发现一套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具有很好的铌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本文在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背散射电子图像,应用电子探针能谱半定量分析和波谱定量分析技术,对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矿物进行了原位微区成分分析。岩相学观察表明,铌矿物主要为铌铁矿族、铌钙矿、烧绿石、褐铈铌矿、铌易解石,含铌矿物为含铌钛铁矿、斜锆石。铌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嵌布关系紧密而复杂。其中,铌铁矿族常与磁铁矿、铌钙矿、褐铈铌矿和磷灰石紧密共生,多以细粒状集合体呈浸染状、星散型沿磁铁矿裂纹与边部进行交代。铌钙矿、烧绿石和褐铈铌矿常与铌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紧密共生,铌钙矿局部与铌铁矿呈不规则状接触分布,烧绿石呈不规则状沿铌铁矿边部分布,褐铈铌矿多以团块状沿铌铁矿边部分布。铌易解石与磁铁矿紧密共生,呈不规则状接触。初步推断铌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烧绿石和铌易解石,热液期形成的铌铁矿、铌钙矿、烧绿石和褐铈铌矿。矿物组合初步显示,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至少经过了岩浆和热液两个时期的富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铌矿物的Nb_(2)O_(5)平均含量分别为:铌铁矿族69.92%,铌钙矿59.55%,烧绿石59.14%,褐铈铌矿43.12%,铌易解石41.55%;含铌矿物的Nb_(2)O_(5)平均含量分别为:含铌钛铁矿1.33%,斜锆石1.22%。其中,铌铁矿族和铌钙矿、烧绿石为可选且具有工业价值的铌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铌矿物类型 电子探针 地球化学特征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稀有和稀土矿化碱性杂岩体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五福 王涛 +16 位作者 王秉璋 张新远 谭运鸿 袁博武 王春涛 韩晓龙 金婷婷 郑英 曹锦山 王泰山 张焜 付长垒 陈健 刘建栋 李青 张启龙 陈丽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9,共12页
稀有、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碱性岩类相关的稀有、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近年来对其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在东昆仑中段大格勒地区首次发现了稀有... 稀有、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碱性岩类相关的稀有、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近年来对其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在东昆仑中段大格勒地区首次发现了稀有和稀土矿化碱性杂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含尖晶石磷灰石蛇纹石化橄榄岩、含磷灰石金云母霞石单斜辉石岩、橄榄辉长岩、含磷灰石金云母角闪石岩、磁铁矿化含橄榄石磷灰石碳酸岩等,其中含矿岩石为碳酸岩、橄榄岩、辉石岩等。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铌钽铁矿、磷灰石、独居石、钛铁矿。现初步圈定Nb、P矿体一条,矿体厚3.8~56.56 m,Nb_(2)O_(5)品位最高6.9%,平均0.71%;P_(2)O_(5)品位最高14.5%,平均品位5.6%,Ta和REE也伴有矿化,显示了很好的含矿性。这一发现大大拓展了青藏高原稀有、稀土矿的找矿空间,为发现新的、优质的稀有稀土矿产提供重要启示,具有重要的找矿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杂岩体 稀有金属 稀土矿 大格勒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泰山 李五福 +16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涛 李积清 薛万文 李玉龙 林艳海 王春涛 张鑫利 曹锦山 袁博武 郑英 李青 张新远 赵志逸 金婷婷 马林 韩晓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3,共17页
大格勒碳酸岩是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火成碳酸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该碳酸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研究,初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大格勒碳酸岩的化学组成以CaO和MgO为主,CaO含量为24.17%~30.40%,MgO含量为15.56%~18.91... 大格勒碳酸岩是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火成碳酸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该碳酸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研究,初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大格勒碳酸岩的化学组成以CaO和MgO为主,CaO含量为24.17%~30.40%,MgO含量为15.56%~18.91%,SiO_(2)含量为0.61%~6.25%,CO_(2)含量为25.09%~36.09%,其CaO/(CaO+MgO+FeO^(T)+MnO)(CCMF)在0.41~0.51之间,属于镁质碳酸岩。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在515~1863μg/g之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284~589),无明显的Eu、Ce异常(δEu=0.89~1.23,平均1.01,δCe=0.96~1.11,平均1.05)。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明显富集Nb、Sr、Th、U、Pb、P,相对亏损Rb、K、Ti元素,Ba、Zr、Hf及HREE等元素接近原始地幔,Nb含量在126~5009μg/g之间(平均1568μg/g)。碳酸岩样品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3718~0.703964)和低ε_(Nd)(t)值(-1.07~-0.33),δ^(13)CV-PDB值为-8.5‰~-5.7‰,δ^(18)OV-SMOW值为8.9‰~14.4‰,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其具有幔源特征,并在碳酸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热液蚀变作用,可能与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后伸展作用导致的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SR-ND同位素 C-O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地幔源区特征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杂岩体中辉石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12 位作者 王秉璋 王强 张新远 王涛 郑英 金婷婷 刘建栋 袁博武 韩晓龙 曹锦山 王泰山 谭运鸿 李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43,I0008-I0011,共23页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分以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重建东昆仑古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推动东昆仑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突破。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杂岩体中重要的含矿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矿物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磷灰石和榍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大格勒地区辉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18 Ma。辉石岩主要矿物中存在似长石(霞石)、碱性暗色矿物(富铁黑云母),单斜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铁韭闪石),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岩具有富K(K_(2)O>Na_(2)O)、CaO含量高、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亏损Nb、Ta元素,亏损Zr、U、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的(87Sr/86Sr)i为0.704058~0.704278,ε_(Nd)(t)为-0.4~-0.2。矿物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大格勒辉石岩为钾质碱性岩,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岩浆源区为EMⅠ型地幔端元。岩石的形成过程为母岩浆在相对较深的地幔源区经历了1%~3%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上侵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微弱的同化混染作用,其形成时代为该地区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可能与碰撞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岩石圈的强烈伸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富铌橄榄岩矿物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积清 王涛 +7 位作者 王秉璋 李五福 王泰山 薛万文 李玉龙 李青 金婷婷 袁博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碳酸岩-碱性杂岩富铌稀土矿化的发现,对青海省优质稀有稀土矿产的勘查及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大格勒杂岩体中蛇纹石化富铌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富...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碳酸岩-碱性杂岩富铌稀土矿化的发现,对青海省优质稀有稀土矿产的勘查及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大格勒杂岩体中蛇纹石化富铌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富铌橄榄岩中铌矿物主要为铌易解石(Nb_(2)O_(5)=50.33%~52.50%)、铌钙矿(Nb_(2)O_(5)=48.20%~50.27%)、褐铈铌矿(Nb_(2)O_(5)=42.80%~43.45%)、Stefanweissite矿(Nb_(2)O_(5)=33.14%~34.78%),次为钛铁矿(Nb_(2)O_(5)=3.45%~4.89%)。样品具低SiO_(2)(20.16%~29.20%)和K_(2)O+Na_(2)O(0.02%~2.47%)含量,高Mg O(22.88%~27.69%)含量和Mg^(#)值(74~82),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772~1807μg/g),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强烈富集LREE、亏损HREE,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17)。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富集Nb、Ta、Th、U、Sr、Pb,Nb含量高,为981~1753μg/g,平均1378μg/g,可能与晚阶段碳酸岩侵入流体交代作用有关。样品的(87Sr/86Sr)i值为0.70378~0.70396,ε_(Nd)(t)值为-0.49~0.31,岩浆源区可能为EMⅠ型地幔端元。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大格勒岩体中富铌橄榄岩的形成可能与该地区拉张环境下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铌橄榄岩 矿物化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泥盆纪正长岩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秉璋 王强 +4 位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李玉龙 金婷婷 刘建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81,I0003-I0007,共26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与铌、稀土共生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具有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团队对大格勒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特征、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近新发现...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与铌、稀土共生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具有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团队对大格勒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特征、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近新发现了与碱性镁铁-超镁铁质岩、碳酸岩杂岩形成时代相近、空间上相伴共生的正长岩体,为深入了解大格勒杂岩体提供了新视角。大格勒岩体主体为角闪正长岩,少量为石英正长岩,主要矿物为正长石,次为更长石和铁浅闪石,少量为钠长石、石英、钙铁辉石、铁橄榄石和铁叶云母。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角闪正长岩形成于407~402 Ma。主量元素组成显示,角闪正长岩的SiO_(2)(59.08%~63.14%)含量中等,Al_(2)O_(3)(16.16%~17.23%)、K_(2)O+Na_(2)O(9.54%~11.06%)含量高,富钾(K_(2)O/Na_(2)O=1.45~2.02),极富铁(Fe O^(T)/(MgO+Fe O^(T))=0.93~0.94),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富集Hf(18.6×10^(-6)~30.6×10^(-6))、Ba(937×10^(-6)~1386×10^(-6)),极富Zr(1017×10^(-6)~1842×10^(-6)),但亏损Nb、Ta等,Eu异常不明显-弱Eu正异常(δEu=0.94~1.35,平均值为1.14)。大格勒正长岩具富集的Nd同位素(ε_(Nd)(t)为-3.9~-3.4)和高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t)=38.164~38.232,^(207)Pb/^(204)Pb(t)=15.636~15.640,^(206)Pb/204Pb(t)=18.321~18.400),其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均一(εHf(t)=-1.57~1.18)。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大格勒正长岩形成于碰撞后岩石圈伸展环境,角闪正长岩可能由富集地幔熔融产生的岩浆经过分离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正长岩 泥盆纪 大格勒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金水口泥盆纪层状花岗岩成因和找矿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秉璋 潘彤 +5 位作者 李五福 许光 刘建栋 张新远 王春涛 金婷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63,共37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与冈底斯带相媲美的巨型岩浆岩带,但该带是否具有形成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还不清楚。最近在东昆仑金水口地区发现了锂铍矿化伟晶岩,暗示其有可能成为以锂铍为主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区。本文以矿化伟晶岩空间...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与冈底斯带相媲美的巨型岩浆岩带,但该带是否具有形成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还不清楚。最近在东昆仑金水口地区发现了锂铍矿化伟晶岩,暗示其有可能成为以锂铍为主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区。本文以矿化伟晶岩空间上紧密共生的金水口层状花岗岩体为研究对像,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代,探讨其成因和找矿意义。金水口层状花岗岩下部为弱过铝高钾钙碱性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上部为高分异强过铝二云母正长花岗岩、石榴子石碱长花岗岩和钠长花岗岩。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6~395Ma,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为396~391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正长花岗岩、石榴子石碱长花岗岩和钠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为-6.52~-4.48,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t)为38.187~38.219,^(207)Pb/^(204)Pb(t)为15.627~15.652,^(206)Pb/^(204)Pb(t)为18.299~18.527,ε_(Hf)(t)为-6.25~+0.58。下部花岗岩和上部高分异花岗岩均源于元古代岩石和少量新生年轻地壳物质组成的下地壳,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金水口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Li、Be、Nb、Ta和Sn富集,与其东侧跃进山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潜在的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的母体花岗岩,推断跃进山花岗岩南部和东部具有伟晶岩型Li-Be矿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出现泥盆纪Li-Be矿成矿作用,暗示青藏高原北部除了中生代外,古生代也存在Li-Be矿重要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花岗岩 岩石成因 锂铍矿 泥盆纪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昆仑河泥盆纪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和找矿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涛 王秉璋 +4 位作者 陈静 张金明 何皎 金婷婷 李五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590,共20页
昆仑河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过铝质花岗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昆仑河过铝质花岗岩分布区形成了Li、Be、Sn等元素高背景区,部分地区具明显的异常,可为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研究和相关稀有金属矿产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本... 昆仑河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过铝质花岗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昆仑河过铝质花岗岩分布区形成了Li、Be、Sn等元素高背景区,部分地区具明显的异常,可为东昆仑造山带古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研究和相关稀有金属矿产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昆仑河地区花岗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Hf、Sr同位素研究发现:昆仑河地区新发现的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418~416Ma),其岩性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花岗岩,暗色矿物均为黑云母(≤5vol%);为富钠弱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Na_(2)O/K_(2)O平均值是1.13,A/CNK为1.03~1.10,富集LREE,(La/Yb)_(N)为9.7~28.1,重稀土弱亏损,Y为8.69×10^(-6)~23.4×10^(-6),Yb为0.67×10^(-6)~2.43×10^(-6);Eu具较明显的负异常(Eu/Eu^(*)=0.48~0.86),Rb/Sr比值(0.34~1.12)和Rb/Ba比值(0.18~0.32)较低;(^(87)Sr/^(86)Sr)_(i)为0.7045~0.7083,ε_(Nd)(t)为-4.94~-1.64,t_(DM2)为1.56~1.29Ga;锆石ε_(Hf)(t)值分布在-3.3~2.7之间,t_(DM2)为1.61~1.28Ga;岩浆源于古老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源区有地幔物质或源于地幔的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昆仑河地区存在晚志留世(425~422Ma)和早泥盆世(418~416Ma)两期过铝质花岗岩,两者与东昆仑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俯冲岩石圈板片断离、幔源岩浆底侵引发的地壳熔融相关。根据1/25万化探数据做概要分析,该花岗岩分布区显示了较好的Li、Be、Sn等矿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铝花岗岩 加里东期 东昆仑 昆仑河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财务会计课程群建设与优化——以五邑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10
作者 赵金英 金婷婷 祝兰芳 《对外经贸》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背景下,以会计学专业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校级一流课程,在设计层次递进的三维度课程目标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多维立体混合教学模式,反向设计了校外实践教学机制,科学设置了合理的...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背景下,以会计学专业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校级一流课程,在设计层次递进的三维度课程目标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多维立体混合教学模式,反向设计了校外实践教学机制,科学设置了合理的考核方式等,对财务会计课程群进行了持续建设与优化,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操应用技能,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管理决策能力。课程群建设和优化为会计学专业建设与会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课程群 课程目标 层次递进 实践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杂岩体中辉石角闪石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五福 王强 +14 位作者 王秉璋 刘建栋 王春涛 周金胜 马林 王涛 张新远 刘金恒 李玉龙 袁博武 王泰山 曹锦山 金婷婷 韩晓龙 谭运鸿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62,I0012-I0016,共24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以铌为主的稀有和稀土矿化碱性杂岩体,辉石角闪石岩构成了杂岩体的主体且有弱矿化显示。为了查明辉石角闪石岩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了解稀有和稀土矿的成矿背景,指导区域找矿突破,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野外地质...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以铌为主的稀有和稀土矿化碱性杂岩体,辉石角闪石岩构成了杂岩体的主体且有弱矿化显示。为了查明辉石角闪石岩的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了解稀有和稀土矿的成矿背景,指导区域找矿突破,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年代学、矿物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辉石角闪石岩由角闪石、黑云母、少量辉石以及矿石矿物(易解石、褐帘石、磷灰石、含铌钛铁矿)等组成,其中角闪石主要为钙角闪石组中的镁绿钙闪石,少量为浅闪石和阳起石;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辉石为透辉石和普通辉石。辉石角闪石岩成岩年龄为418 Ma,岩石具有低硅(SiO_(2)=35.49%~42.62%)、高MgO(7.27%~16.04%)、CaO(11.94%~13.44%)、TiO_(2)(1.80%~6.13%)、P_(2)O_(5)(0.52%~2.79%)含量特征,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显示Nb、Ta正异常以及Pb负异常,与OIB特征类似。岩石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0444~0.705404,ε_(Nd)(t)=-0.4~0.9),落入OIB型富集地幔的范围。综合研究表明大格勒辉石角闪石岩可能源于OIB型软流圈地幔,源区Nb-Ta的富集及Pb和K的亏损主要与再循环脱水洋壳有关。大格勒辉石角闪石岩的形成时代稍晚于东昆仑高压变质带榴辉岩相的峰期变质时代,因此其产出的构造环境可能与陆-陆碰撞期间俯冲大洋岩石圈断离软流圈地幔上涌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角闪石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稀有金属矿床类型的厘定:碳酸岩型铌矿床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金胜 王强 +16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涛 马林 李五福 李玉龙 袁博武 翟国良 王春涛 刘建栋 郑英 金婷婷 史兆凯 马玲 刘懋锐 李成 余志伟 杨其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1,共9页
铌是十分重要的关键金属,目前的主要用途是提高合金材料的抗腐蚀和耐高温性,同时其具有卓越的超导性能,因而随着超导技术革命的推进,未来对铌的需求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我国有各种类型的铌矿床,但可供开采利用的铌资源十分匮乏,... 铌是十分重要的关键金属,目前的主要用途是提高合金材料的抗腐蚀和耐高温性,同时其具有卓越的超导性能,因而随着超导技术革命的推进,未来对铌的需求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我国有各种类型的铌矿床,但可供开采利用的铌资源十分匮乏,使得我国目前铌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99.5%。本文对新发现的东昆仑大格勒稀有金属矿床中典型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该矿床中主要的含矿(Nb)岩性为金云母岩和碳酸岩以及少量辉石岩、角闪石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铌钙矿(粒径最高可达1.2 mm)、铌铁矿(粒径最高可达1.0 mm)、钛锆钍矿(粒径最高可达1.5 mm)、铌钛铀矿(粒径最高可达0.4 mm)、含铌钛铁矿(粒径最高可达0.3 mm)等,粒径和赋存形式明显优于白云鄂博矿床(粒径<0.04mm)。初步识别出两期铌矿化,即岩浆期和热液期,岩浆期结晶的铌矿物有铌钙矿、铌铁矿、钛锆钍矿、铌钛铀矿、含铌钛铁矿等;热液期形成的铌矿物也有铌钙矿、钛锆钍矿等。基于本次分析,并对比若干个与大格勒矿床极其类似的世界级铌矿床(例如Araxá、Catalao I和St.Honoré),我们将大格勒矿床厘定为碳酸岩型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矿床 碳酸岩 金云母岩 稀有金属 大格勒
下载PDF
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因子差异表达研究
13
作者 瞿玉洁 李婷婷 +4 位作者 李茂媛 胡方芳 金婷婷 杨斌 罗振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力,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EFG1、HWP1及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的差异。结果共收集8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经基因鉴定均为基因Ⅰ型。微卫星分型结果显示,8株临床菌株分为4个微卫星型别,G1、G2、G3菌株为不同型别,分别分离自甲患者的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血;J1、J2、J3、J4、J5菌株为同一型别,分离自乙患者不同时期血标本。8株临床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其中G1、G3和J5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J1、J2、J3、J4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G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弱。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G3、G1、G2菌株分别为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酶体外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1、J5菌株为中表达,J2、J3、J4菌株为高表达,中表达菌株与高表达菌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生物膜形成基因BCR1、EFG1、HWP1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甲患者G1菌株EFG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G2菌株(P<0.05),乙患者分离的菌株BCR1、EFG1、HW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天冬氨酸蛋白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G1菌株的SAPP1和SAPP2表达水平高于G2、G3(均P<0.05),乙患者SAPP1、SAPP2、SAPP3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和天冬氨酸蛋白酶产生能力均高于标准菌株,分离自不同标本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具有差异性,不同时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差异不明显。患者可能存在同一时期多部位感染不同MT型别近平滑念珠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下载PDF
注意力特征融合的番茄叶部早期病斑诊断算法
14
作者 金婷婷 房建东 赵于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4,共9页
番茄产量受到病害、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番茄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病害问题是影响番茄产量的最关键因素。然而,在叶片病害检测领域,现有模型普遍存在泛化能力不足以及小病斑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番茄病害早期检测算法,通过对YOL... 番茄产量受到病害、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番茄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病害问题是影响番茄产量的最关键因素。然而,在叶片病害检测领域,现有模型普遍存在泛化能力不足以及小病斑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番茄病害早期检测算法,通过对YOLOv5s网络进行多方面的优化来改善这些问题,同时保持模型轻量化。首先,采用Mosaic 9数据增强技术,强化了模型对小病斑的检测能力,增加了图像背景的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使用GSConv和Slim-Neck网络,在保持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轻量化模型,降低计算负担;同时,使用SimAM注意力机制更准确地捕捉叶片上的小病斑特征,从而降低漏检率;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多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引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有效地整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提升了多尺度目标,特别是小目标的检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叶片病害早期检测方面表现出色,对叶霉、早疫、晚疫以及健康叶片四种番茄病害的早期平均识别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及mAP分别达到了0.951%、0.918%、0.934%、0.948%。可见该方法对于小病斑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改善了模型泛化能力不足及小病斑检测过程中的漏检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番茄早期病斑 GSConv和slim-neck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原文传递
昆仑河早古生代两期埃达克质侵入岩的发现及其对东昆仑碰撞造山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秉璋 张金明 +3 位作者 李五福 王泰山 金婷婷 付长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3-784,共22页
早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是东昆仑原特提斯洋闭合和碰撞造山过程发生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出现有榴辉岩和大量A型花岗岩、镁铁-超镁铁质岩,并产出有夏日哈木镍矿、白干湖钨锡矿等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然而,东昆仑早古生代详细碰撞造山的... 早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是东昆仑原特提斯洋闭合和碰撞造山过程发生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出现有榴辉岩和大量A型花岗岩、镁铁-超镁铁质岩,并产出有夏日哈木镍矿、白干湖钨锡矿等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然而,东昆仑早古生代详细碰撞造山的深部过程、榴辉岩的折返机制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在东昆仑造山带昆仑河地区新发现的早古生代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昆仑河地区存在晚奥陶世(446Ma)和晚志留世(427-425Ma)两期埃达克质侵入岩。晚奥陶世埃达克质侵入岩为花岗闪长岩,SiO2(67.55%-68.21%)和Al2O3(14.59%-15.89%)含量较高,富Na2O(4.91%-5.15%)、贫K2O(1.54%-1.64%),亏损重稀土,Y含量是7.76×10^(-6)-8.61×10^(-6),Yb含量是0.67×10^(-6)-0.93×10^(-6),高Sr(484×10^(-6)-621×10^(-6))和Sr/Y比值(56-80),Cr(31.2×10^(-6)-38.3×10^(-6))和Ni(19.0×10^(-6)-22.5×10^(-6))含量较高,具有亏损的全岩Nd同位素组成,εNd(t)为+1.1-+1.2,其岩浆成因锆石的εHf(t)分成两组:主要岩浆锆石为+2.2-+10.6,另外一组岩浆锆石为-11.5--1.3。晚志留世埃达克质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高SiO2(66.36%-71.14%)和Al2O3(15.5%-19.65%),富Na2O(5.65%-7.68%),贫K2O(0.68%-1.47%),强烈亏损重稀土,Y为1.90×10^(-6)-5.02×10^(-6),Yb为0.16×10^(-6)-0.51×10^(-6),高Sr(362×10^(-6)-1100×10^(-6))和Sr/Y比值(130-514),具有弱富集的全岩Nd同位素组成,εNd(t)为-1.5--1.2,岩浆锆石εHf(t)主要分布在-10.2-+9.3之间。本文认为晚奥陶世埃达克质侵入岩最可能是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同期古老大陆地壳来源岩浆发生了混合后形成的,而晚志留世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研究认为东昆仑在晚奥陶世(446Ma)还存在大洋板片的俯冲和熔融,约在436-425Ma发生了大陆碰撞、板片断离和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岩折返,并诱发了埃达克质、镁铁-超镁铁质和A型花岗质岩浆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昆仑河 埃达克岩 早古生代 碰撞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发现及其Li-Be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五福 李善平 +7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春涛 刘金恒 张新远 曹锦山 许传兵 刘建栋 金婷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5-913,共19页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伟晶岩Li2O和BeO品位分别为0.95%~3.8%和0.05%~1.48%,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伟晶岩具有高SiO_(2)含量(69.88%~79.77%)、低P2O5含量(0.05%~0.58%)、高分异指数(DI=93.7~97.5)以及低Fe、Mg、Ca、Ti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Ce、Eu和Ti,Zr含量低(7.49×10^(-6)~55.6×10^(-6)),且Zr/Hf值(13~28)低和Rb/Sr值(2.4~76)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Ce、Eu负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晚期高度分异特性。由于锆石发生了蜕晶化,其206Pb/238U年龄在70~225 Ma之间;独居石U-Pb年龄介于200~204 Ma之间,表明花岗伟晶岩是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13.6~-7.97,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0.98~1.58 Ga,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58~1.94 Ga,源区可能为古老地壳。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与西昆仑大红柳、白龙山和川西甲基卡、马尔康等晚三叠世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印支期Li-Be-Ta稀有金属成矿带。草陇(绿柱石‒)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成矿潜力巨大,同时也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Li-Be矿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绿柱石Li-Be-)锂辉石伟晶岩 Li-Be成矿 独居石年龄 HF同位素 草陇 三江北段
下载PDF
电子探针技术研究东昆仑大格勒角闪石岩中铌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栋 王秉璋 +6 位作者 李五福 金婷婷 张新远 王春涛 曹锦山 郑英 赵忠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1-736,共16页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非常适合寻找铌、稀土等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矿物以及分析其在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东昆仑大格勒地区首次发现了以铌为主的稀有和稀土矿化碳酸岩——碱性岩杂岩体,现有的工作仅局限于地表岩石组合及矿产特征调查。角闪...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非常适合寻找铌、稀土等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矿物以及分析其在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东昆仑大格勒地区首次发现了以铌为主的稀有和稀土矿化碳酸岩——碱性岩杂岩体,现有的工作仅局限于地表岩石组合及矿产特征调查。角闪石岩作为杂岩体的主体岩性,有不同程度的铌、稀土矿化显示,但是角闪石岩中铌、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尚不明确。本文在光学显微镜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角闪石岩进行分析,主要对铌矿物和稀土矿物的类型、嵌布关系及化学成分等进行研究。应用偏光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岩主要由角闪石、辉石、金云母/黑云母、磷灰石等矿物组成,并含有少量易解石。电子探针研究表明:①角闪石岩中铌元素主要赋存于铌易解石和含铌钛铁矿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褐帘石和铌易解石中,且均是富集轻稀土元素;②铌易解石中Nb2O5含量达42.98%~51.96%,La_(2)O_(3)平均含量为4.63%,Ce_(2)O_(3)平均含量为12.16%,矿物颗粒直径15~90μm不等,包含于角闪石晶体或角闪石与金云母晶间,局部与角闪石相互交生,与褐帘石、磷灰石连生;③含铌钛铁矿中Nb2O5平均含量为2.01%;④褐帘石中Ce_(2)O_(3)平均含量为10.73%,La_(2)O_(3)平均含量为9.89%,矿物颗粒直径10~40μm不等,主要分布于磷灰石边缘港湾、裂隙中,与磷灰石连生,并有相互交生的特点;⑤铌易解石、褐帘石等矿石矿物均赋存于含磷灰石金云母角闪石岩中。上述研究结合全岩化学分析,本文认为岩石中的铌矿物和稀土矿物主要由后期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空间上越靠近全岩矿化碳酸岩、橄榄岩的角闪石岩受后期热液交代作用更强,含矿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角闪石岩 铌易解石 褐帘石 电子探针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茶卡北山地区印支期高分异花岗岩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秉璋 潘彤 +5 位作者 王强 李五福 祁生胜 郑英 金婷婷 刘金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02-2428,共27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茶卡北山地区发现了伟晶岩型Li-Be矿床,然而该地区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也制约了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的开展。本文报道了茶卡北山地区新识别的阿斯合塔花岗岩的锆石、独居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东北缘茶卡北山地区发现了伟晶岩型Li-Be矿床,然而该地区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也制约了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的开展。本文报道了茶卡北山地区新识别的阿斯合塔花岗岩的锆石、独居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全岩Nd同位素资料。阿斯合塔岩体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组成;含石榴子石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分散分布,主要介于248~232Ma,独居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3.0±1.1Ma和246.3±1.0Ma。岩石具高SiO_(2)(76.56%~77.70%)和K_(2)O+Na_(2)O(7.81%~8.50%),低Fe_(2)O_(3)T(0.50%~0.73%)和MgO(0.003%~0.072%)的特征,分异指数(DI)为94~96,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09,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K、Rb、Th、U和Pb,强烈亏损Ba、Sr、P、Eu和Ti,高Rb/Sr比值(12~93)、低Zr/Hf比值(11~18)和K/Rb比值(61~93),全岩εNd(t)为-5.53~-5.26,锆石εHf(t)为-5.1~0.2。阿斯合塔岩体主体为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岩浆源于元古代陆壳物质组成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镁铁质岩浆混合或新生地壳的加入。综合分析表明,阿斯合塔岩体高分异花岗岩具有形成以Be为主稀有金属矿的可能,该地区Li-Be矿化呈现多期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花岗伟晶岩 阿斯合塔岩体 Ⅰ-型花岗岩 稀有金属 Li-Be矿化 锆石、独居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金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因子、炎症因子、血流流变指标,评价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7 d,治疗组的P物质(SP)、5-羟色胺(5-HT)、组胺(HI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可有效降低疼痛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胫骨骨折 活血接骨方 分期针刺 疼痛因子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指标 愈合效果
原文传递
南祁连上庄磷稀土(铁钪)矿床含矿单斜辉石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20
作者 王进寿 陈鑫 +3 位作者 朱丹 薛万文 金婷婷 王树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4-1109,共16页
上庄磷稀土(铁钪)矿床发育于南祁连拉脊山蛇绿混杂带中,该矿床的形成与地幔岩熔融分异活动密切相关,矿石矿物与其寄主岩石矿物一致,指示成岩成矿的同一性,但对其成矿是否为单一岩浆成因或有热液流体参与仍缺乏研究。利用电子探针(EPMA)... 上庄磷稀土(铁钪)矿床发育于南祁连拉脊山蛇绿混杂带中,该矿床的形成与地幔岩熔融分异活动密切相关,矿石矿物与其寄主岩石矿物一致,指示成岩成矿的同一性,但对其成矿是否为单一岩浆成因或有热液流体参与仍缺乏研究。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从黑云母、磁铁矿和磷灰石的矿物学特征角度讨论含矿磷灰黑云单斜辉石岩的成因。结果表明:磷灰黑云单斜辉石岩中磁铁矿和磷灰石形成要早于黑云母,黑云母呈明显褐色—褐黄色多色性,高Al、K、Ti,中等偏低Fe(X_(Fe)值为0.42~0.46)、Mg(X_(Mg)值为0.54~0.58),贫Ca和Na,属岩浆黑云母;磁铁矿V、Cr含量总体上较高,Mg含量低,Ni/Cr值不高于1(1个点除外),具有岩浆型磁铁矿的高V、Cr、Ti(部分较低)特征,且磁铁矿可能为早期结晶矿物;磷灰石为结晶程度较好的氟磷灰石,背散射图像中未发现热液型磷灰石或被热液溶蚀交代磷灰石具有的孔洞、裂隙、浑浊发暗等现象,其高F、贫Cl、低Cl/F值,高稀土元素总含量((2722~773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指示其为典型岩浆型磷灰石。综上所述,上庄磷稀土(铁钪)矿床为岩浆成因,成岩成矿可能与地幔岩部分熔融分异有关,在高温和氧化环境下,富磷、富挥发份F及少量含CO_(2)的流体为控制P、REE和Fe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化的重要地球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单斜辉石岩 矿床成因 电子探针 磷稀土(铁钪)矿床 南祁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