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地台西南缘大红山群红山组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原岩形成时代和变质时代的再限定 被引量:21
1
作者 金廷福 李佑国 +4 位作者 费光春 冯裕昌 周恒 沙小保 吴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4-910,共17页
大红山群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该区域上变质级别相对较高、形成时代较老的地层单元。本文以侵位于大红山群的侵入岩、红山组顶部的变质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方法对侵入岩、变质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石榴黑云钠长片... 大红山群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该区域上变质级别相对较高、形成时代较老的地层单元。本文以侵位于大红山群的侵入岩、红山组顶部的变质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方法对侵入岩、变质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石榴黑云钠长片岩、变质辉长岩(DFe1406)和石英钠长石斑岩中锆石为岩浆锆石,3个样品的锆石数据点沿谐和线较集中分布,n(~207Pb)/n(~206Pb)年龄为约1.7 Ga到约1.5 Ga。变质辉长岩(DFe1454)中锆石为变质锆石,n(~207Pb)/n(~206Pb)年龄从约0.8 Ga到约0.7 Ga。结合已有同位素定年资料,可得出如下结论:(1)限定了大红山群中部红山组的成岩年龄为1673~1643 Ma;(2)获得了侵位于红山组变质辉长岩中的变质锆石n(~207Pb)/n(~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748.9±5.7 Ma,表明大红山群经历过约750 Ma前的变质,确定大红山群经历850~750Ma的变质作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期岩浆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形成时代 变质时代 红山组 大红山群 扬子地台
下载PDF
西藏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与深部盲矿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廷福 李其 +3 位作者 戴艺 冯裕昌 陈金 蒙宇乐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82-488,共7页
基于藏南隆子县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运用原生晕找矿方法研究该矿区成矿元素和指示元素。通过元素分带序列、组合特征,异常元素与成矿关系等,对柯月矿区进行初步成矿预测,建立构造原生晕成矿模型。据改良C.B.格里戈良方法得到... 基于藏南隆子县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运用原生晕找矿方法研究该矿区成矿元素和指示元素。通过元素分带序列、组合特征,异常元素与成矿关系等,对柯月矿区进行初步成矿预测,建立构造原生晕成矿模型。据改良C.B.格里戈良方法得到如下分带序列(自上而下):Mo-Ni-Au-Bi-As-Hg-Pb-Ag-W-In-Cu-Ba-GaZn-Sb。柯月矿床成矿前缘指示元素为Hg,Ba,Sb,As,成矿近矿指示元素为Pb,Cu,Ag,Zn,Au,成矿尾晕指示元素为W,In,Mo,Bi,Ga,Ni。前缘与尾晕元素叠加现象反映了该矿床多期次、多阶段成矿特征,地球化学参数轴向变化特征显示深部盲矿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柯月铅锌锑矿床 原生晕特征 分带模式 深部盲矿预测
下载PDF
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与ICCG型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廷福 冯裕昌 +2 位作者 陈金 李佑国 费光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09-410,共2页
<正>大红山铁铜矿发现于1957年,关于其矿床成因,仍存在诸多争议。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的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型以及21世纪以来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第一阶段主要有:(1)'变质热液富化的火山矿床'... <正>大红山铁铜矿发现于1957年,关于其矿床成因,仍存在诸多争议。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的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型以及21世纪以来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第一阶段主要有:(1)'变质热液富化的火山矿床'(杨应选,1972),(2)'火山喷发/喷气-沉积变质矿床'(钱锦和等,1983),(3)'受变质的火山喷气-沉积矿床'(杨应选等,1988),(4)'火山-次火山喷流沉积-变质-后期改造'(孙家骢等,1993)等论点。第二阶段主要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铁铜矿 矿床对比 ICCG IOCG 矿床成因 火山喷流沉积 奥林匹克坝 改造型矿床 铜多金属矿
下载PDF
黔东南同古金矿床地质特征再认识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廷福 潘佩荣 +2 位作者 李其 肖荣洋 蒙宇乐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75-380,共6页
黔东南同古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以及构造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产于石英脉中,尤其集中在石英颜色为乳白色或烟灰色、硫化物种类和数量突然增多、脉体细小、黄铁矿颗粒细小而密集的石英脉段.该矿床成矿具有多阶段性:... 黔东南同古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以及构造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产于石英脉中,尤其集中在石英颜色为乳白色或烟灰色、硫化物种类和数量突然增多、脉体细小、黄铁矿颗粒细小而密集的石英脉段.该矿床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雪峰运动使凝灰质浊积岩中的金质初步富集,形成金的高丰度层;加里东期形成富Au热液、导矿的断裂通道和容矿构造,并富集成矿;燕山运动迸一步改造或叠加,形成再次富集.通过对比黔东南区域金矿成矿要素、金矿化阶段矿物组合特征、花桥金矿区钻孔和坑道资料,结合同古金矿主要矿化(加里东期大量的变质热液)温度启示,该矿区矿化主要集中于150~300℃,但变质碎屑岩金矿化最有利的温度为300~320℃.同古金矿中的矿物共生组合中多金属硫化物较少,认为目前勘探的部位应该位于石英-黄铁矿-碳酸盐-贫金阶段(即金矿化垂直分带中的上部带),富集金矿的石英-简单硫化物-较多金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富金阶段的金矿体还应位于更深一些的部位,目前的勘探深度仅限于地表以下300m内,因此对同古矿区300m以下的深部隐伏矿体仍有必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古金矿床 再认识 地质特征 黔东南
下载PDF
蓟县雾迷山组2段微生物岩石沉积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廷福 潘佩荣 +1 位作者 王伟 陆朋朋 《四川有色金属》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天津蓟县雾迷山组2段沉积位于燕辽裂陷槽中心地带,时代属于中元古代,为华北区雾迷山组沉积研究的典型剖面。岩性主要为层-块状微生物泥-粉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砂质泥岩。为碳酸盐岩潮坪沉积(为闭塞的陆表海环境),沉积旋回发育。微生物岩... 天津蓟县雾迷山组2段沉积位于燕辽裂陷槽中心地带,时代属于中元古代,为华北区雾迷山组沉积研究的典型剖面。岩性主要为层-块状微生物泥-粉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砂质泥岩。为碳酸盐岩潮坪沉积(为闭塞的陆表海环境),沉积旋回发育。微生物岩石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三个亚类。具体分为叠层状微生物白云岩:层状叠层石白云岩和波状叠层石白云岩;非叠层状微生物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研究区白云石化严重,微生物具体的种属尚未解决。致使自身结构及有关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仍不能满足今后深层油气勘探的需要,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蓟县 雾迷山组 微生物岩石 沉积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2
6
作者 罗平 王石 +4 位作者 李朋威 宋金民 金廷福 王果谦 杨式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7-823,共17页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岩。在中国古老深埋碳酸盐岩地层中它们是主要的岩石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通常可划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枝石、均一石和核形石等五种类型。储层孔隙系统与微生物岩的沉积结构和构造密切相关,窗格孔...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岩。在中国古老深埋碳酸盐岩地层中它们是主要的岩石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通常可划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枝石、均一石和核形石等五种类型。储层孔隙系统与微生物岩的沉积结构和构造密切相关,窗格孔(洞)和格架孔(洞)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全球中新元古界至中生界都发现了以微生物碳酸盐岩为储层的油气田,资源潜力巨大。微生物岩储层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相序结构、沉积模式和储层有利相带尚有许多不明晰之处,是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碳酸盐岩储层 叠层石 凝块石 微生物席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朋威 罗平 +3 位作者 陈敏 宋金民 金廷福 王果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6-428,共13页
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观察、薄片鉴定与孔渗分析等,详细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什艾日克剖面上震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石学和储层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储层成因。研究认为该区上震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以微生物白云岩为主,约占整个上震旦统碳酸... 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观察、薄片鉴定与孔渗分析等,详细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什艾日克剖面上震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石学和储层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储层成因。研究认为该区上震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以微生物白云岩为主,约占整个上震旦统碳酸盐岩的70.37%。根据是否具有叠层构造,将该区上震旦统微生物岩划分为叠层石和非叠层石两大类型,其中,叠层石类包括层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和小型孤立柱状叠层石,并以层状叠层石为主,结构以纹层球粒、泥晶为特征;而非叠层石包括非叠层蓝细菌球粒岩和非叠层蓝细菌泡沫绵层岩,结构以球粒、泡沫绵层为特征。根据储集性,可将该区上震旦统微生物岩储层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储层要优于下段。层状叠层石和非叠层蓝细菌球粒、泡沫绵层白云岩为有利储集岩石类型。微生物结构、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为微生物岩储层形成的有利因素,其中微生物结构是基础,决定着微生物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其孔隙结构特征,而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则为微生物岩储层有效孔隙形成的关键因素,上段储层较好更得益于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碳酸盐岩储层 上震旦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盐岩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朋威 金廷福 +2 位作者 王果谦 宋金民 罗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4,共9页
微生物岩是沉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同时,微生物碳酸盐岩潜在的生烃潜力以及作为一种新的储层类型,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油气勘探者的关注。在大量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相关研究成果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微生... 微生物岩是沉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同时,微生物碳酸盐岩潜在的生烃潜力以及作为一种新的储层类型,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油气勘探者的关注。在大量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相关研究成果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类型划分、叠层石与凝块石的成因、地史分布、沉积环境等,并简要阐述了微生物碳酸盐岩潜在的生烃潜力以及相关重大的油气发现。微生物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以中新元古代、寒武纪和早奥陶世最为发育,因此,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较老的地层中,往往埋藏较深。鉴于其潜在的烃源岩与储层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划分、成因机制、地史分布及其沉积环境的相关研究将对于开展微生物碳酸盐岩烃源岩及其储层的研究并寻找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油气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烃源岩 储层
下载PDF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朋威 何治亮 +5 位作者 罗平 金廷福 张英 冯建赟 宋金民 徐士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49,共12页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岩石与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与受控因素复杂以及非均质性强为特征,并由此制约了该区油气和地热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野外露头和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考察、岩...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岩石与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与受控因素复杂以及非均质性强为特征,并由此制约了该区油气和地热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野外露头和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与物性分析等研究工作,进一步总结分析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发育一套以微生物白云岩为主的储层类型,岩石结构构造复杂,其中,锥状叠层石和凝块石为其最有利的储集岩石类型。按照储集空间组合,可将储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3种类型。其中,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孔洞缝复合型为主,物性最好;高于庄组则以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主,物性相对较差。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高于庄组-雾迷山组规模优质白云岩储层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生物礁滩、印支期以来的构造隆升、破裂及溶蚀作用为其形成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白云岩储层 高于庄组 雾迷山组 蓟县系 华北北部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朋威 罗平 +2 位作者 宋金民 金廷福 王果谦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共12页
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露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观察、镜下鉴定与孔渗分析等研究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上震旦统白云岩储层的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储层主要发育四种成因类型:古岩溶型、微生物型、结晶型和热液改造型。古岩溶储层... 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露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观察、镜下鉴定与孔渗分析等研究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上震旦统白云岩储层的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储层主要发育四种成因类型:古岩溶型、微生物型、结晶型和热液改造型。古岩溶储层广泛发育于上震旦统的顶部,溶蚀孔洞极其发育,但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受控于古构造隆起而呈带状分布;微生物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上震旦统的中上部,以发育与微生物结构相关的多种溶蚀孔隙为主,以低孔特低渗为特征,但横向上分布稳定,规模大,相控作用明显,为深层具有一定规模的致密储层;结晶白云岩储层以晶间孔、溶蚀孔为主,其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正相关性,为低孔低渗储层,且分布局限,呈楔状或透镜状分布;热液改造型储层以与热液溶蚀作用有关的溶蚀孔洞或残余晶间孔为主,主要发育于肖尔布拉克地区,分布较为局限,多与深部大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震旦统 白云岩储层 储层类型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本溪组铁质鲕粒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朋威 周川闽 +1 位作者 金廷福 王果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6-403,共8页
著名的"山西式"铁矿几乎分布于整个华北地区,其成因曾是一个古老的地质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并结合镜下鉴定与能谱分析对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本溪组铁质层中铁质鲕粒结构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著名的"山西式"铁矿几乎分布于整个华北地区,其成因曾是一个古老的地质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并结合镜下鉴定与能谱分析对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本溪组铁质层中铁质鲕粒结构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铁质鲕粒具有放射结构,并能隐约看到同心圈层,同时,在鲕粒内部及其周围发现了大量的似蓝细菌丝状体,以及铁质凝块和球粒,具有明显的微生物成因特征。因此,认为铁质鲕粒的形成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微生物参与了铁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式”铁矿 鲕粒 微生物成因
下载PDF
云南东川包子铺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恒 李佑国 金廷福 《四川有色金属》 2016年第2期42-44,共3页
东川包子铺铁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主要铁矿物为红铁矿。矿床受层位控制,主要赋存于昆阳群大营盘组一段浅变质岩系中下部。矿区共圈定铁矿体3个,其中Ⅱ号主矿体长大于662m,厚2m^146m,品位34.01%,Ⅰ号矿体和Ⅲ号矿体分布零星。结合矿... 东川包子铺铁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主要铁矿物为红铁矿。矿床受层位控制,主要赋存于昆阳群大营盘组一段浅变质岩系中下部。矿区共圈定铁矿体3个,其中Ⅱ号主矿体长大于662m,厚2m^146m,品位34.01%,Ⅰ号矿体和Ⅲ号矿体分布零星。结合矿床的宏观产出特征及矿石组构特征,认为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同生沉积、后期变质及风化改造三个阶段,属沉积改造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铁矿 包子铺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春都斑岩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国庆 李佑国 +2 位作者 龙训荣 金廷福 庞博 《四川有色金属》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春都矿区主要发育石英二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文章对其岩体进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得出春都斑岩体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岩系,具有I型岩浆特征,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无明显铕异常,铌、钽显著亏损。并结合构造环境... 春都矿区主要发育石英二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文章对其岩体进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得出春都斑岩体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岩系,具有I型岩浆特征,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无明显铕异常,铌、钽显著亏损。并结合构造环境判别,春都矿区中酸性浅成斑岩起源于火山弧环境。由于春都矿区西南方向呈现出显著的矿化异常结构,推断可能有隐伏矿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春都 斑岩型铜矿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新疆阿和栏杆银铅矿床A1区Ⅳ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金 金廷福 +2 位作者 孙晓旭 冯裕昌 蒙宇乐 《四川有色金属》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阿和栏杆银铅矿床位于西昆仑山腹地,麻扎-康西瓦缝合带,A1区Ⅳ号矿体赋存于F9断层与F13断层在延伸方向上交汇部位。据区内构造、岩浆、变质作用与矿区地质特征研究,初步判定该矿床大致经历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成矿阶段。详细为:首先,岩... 阿和栏杆银铅矿床位于西昆仑山腹地,麻扎-康西瓦缝合带,A1区Ⅳ号矿体赋存于F9断层与F13断层在延伸方向上交汇部位。据区内构造、岩浆、变质作用与矿区地质特征研究,初步判定该矿床大致经历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成矿阶段。详细为:首先,岩浆活动为铅锌(银)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构造提供成矿流体运移通道和矿体储存空间,形成先期银铅矿体。其次,变质作用叠加先期矿体,中温热液型银铅矿体得以定型。再次,区域构造作用使矿区隆起,接受表生期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现今矿体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阿和栏杆银铅矿床 A1区Ⅳ号矿体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为例 被引量:61
15
作者 李朋威 罗平 +2 位作者 宋金民 金廷福 王果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4-1089,共16页
通过对比分析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层因微生物岩类型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微生物岩储层特征。上震旦统以发育泡沫绵层白云岩、非叠层石球粒白云岩和层状叠层石白云岩为主... 通过对比分析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层因微生物岩类型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微生物岩储层特征。上震旦统以发育泡沫绵层白云岩、非叠层石球粒白云岩和层状叠层石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石类型,并发育于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的中上部,以微生物层产出;而下寒武统则以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石类型,并以礁体或微生物层产出。总体上,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窗格孔、球粒相关溶蚀孔、泡沫绵层腔溶蚀孔、泡沫绵层腔铸模孔、泡沫绵层腔超大溶孔、凝块间溶孔、晶间孔与晶间溶孔为特征。与其他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类似,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是沉积、成岩、构造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之处在于在某种程度上微生物结构对该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结构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沉积微相和微生物结构总体上控制着微生物岩储层类型及其展布特征,是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基础,而白云石化、埋藏溶蚀作用和构造运作用是微生物岩储层有效孔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该项研究成果将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 微生物结构 主控因素 上震旦统—下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大红山地区矿区特征及成因类型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荣洋 李佑国 +1 位作者 金廷福 龙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8,共6页
大红山铁铜矿床整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它包括了7个矿带.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态明显受地层控制,矿体与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接触.矿石成分主要为黄铜矿和磁铁矿,还有少量的赤铁矿、铜兰、辉铜矿、辉钴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 大红山铁铜矿床整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它包括了7个矿带.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态明显受地层控制,矿体与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接触.矿石成分主要为黄铜矿和磁铁矿,还有少量的赤铁矿、铜兰、辉铜矿、辉钴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非金属矿物还有少量电气石、磷灰石等.大红山矿区的铁铜矿分布,是高度集中于某一或者某几个区域.根据火山成矿理论,它们应该受到火山机构尤其是火山口的控制,从火山口向四周扩散,矿体逐渐变薄、变贫.对于其矿床成因,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火山喷发—沉积—后期变质改造",即大红山的成矿物质在早期由火山喷溢到表面沉积,形成矿化点、带,后期经过一系列区域变质作用、热液作用改造富集成矿.对于近年来不少学者将其归入IOCG矿床,尽管大红山地区有一些IOCG矿床特征,但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 地质特征 IOCG矿床 矿床组合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大红山铁铜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期次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裕昌 金廷福 +3 位作者 陈金 李佑国 龙训荣 张春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77-378,共2页
近几年,个别学者将大红山铁铜矿床归类于IOCG型矿床,对康滇地区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区域性地研究,但对大红山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流体来源与演化和成矿时代等方面,仍没有针对性、系统性地研究,该矿床的成因归属在... 近几年,个别学者将大红山铁铜矿床归类于IOCG型矿床,对康滇地区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区域性地研究,但对大红山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流体来源与演化和成矿时代等方面,仍没有针对性、系统性地研究,该矿床的成因归属在地学界一直为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大红山矿床的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期次初步研究,试图探讨大红山矿床为IOCG型矿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铁铜矿 矿床 矿藏 矿石矿物 成矿期次 组合特征 硫化矿物 黄铜矿 矿物共生组合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锂辉石矿床控矿条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沙小保 李佑国 金廷福 《云南地质》 2017年第3期389-393,共5页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定位于穹窿构造隆起区、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其成矿作用与矿区的二云母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伟晶岩脉环绕花岗岩体大致呈离心式带状成群成带分布,单一矿脉的分带性较差。含矿伟晶岩既有顺层产出也有近垂直切层...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定位于穹窿构造隆起区、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其成矿作用与矿区的二云母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伟晶岩脉环绕花岗岩体大致呈离心式带状成群成带分布,单一矿脉的分带性较差。含矿伟晶岩既有顺层产出也有近垂直切层产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成因的伟晶岩—细晶岩型(硬岩型)锂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伟晶岩型矿床 穹窿构造 四川康定 甲基卡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IOCG矿床中铁矿石铂族元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愧 李佑国 +2 位作者 金廷福 周恒 俞一凡 《四川有色金属》 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采集了大红山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中期铁氧化物阶段的铁矿石,进行了相关铂族元素测试分析,并对该矿床铁矿石物质来源及成因的作研究。其样品配分型式具有一致的正斜率的"Pt-Pd"型,Rh-Pd向左陡倾斜,中Pt、Pd较Rh... 本文采集了大红山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中期铁氧化物阶段的铁矿石,进行了相关铂族元素测试分析,并对该矿床铁矿石物质来源及成因的作研究。其样品配分型式具有一致的正斜率的"Pt-Pd"型,Rh-Pd向左陡倾斜,中Pt、Pd较Rh、Ru、Ir富集,具有Ru正异常、Rh负异常,Ir、Ru、Rh、Pt、Pd与MORB较为相似,而与地幔相比均有明显富集;Pd/Ir比值为119.3~468.6(其平均为289.9),且Ir和Ru具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反映磁铁矿石早期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而后期受热液改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 铁矿石 IOCG 大红山 扬子地块西南缘
下载PDF
川西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区晚三叠世花岗细晶岩脉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证据
20
作者 罗伟 彭静 +2 位作者 金廷福 杨波 庞良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7,共12页
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造山带东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超大型锂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花岗细晶岩脉。本文对花岗细晶岩脉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花岗细... 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造山带东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超大型锂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花岗细晶岩脉。本文对花岗细晶岩脉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花岗细晶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0±2 Ma,属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石具高硅(w(SiO_(2))=73.27%~75.14%)、富铝(w(Al_(2)O_(3))=14.8%~15.25%)、富碱(w(Na_(2)O+K_(2)O)=4.86%~8.08%)、贫钙(w(CaO)=0.45%~1.45%)的特征,A/CNK值均大于1.1,属中钾-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U、K的正异常和Ba、Sr、P、Ti相对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及弱的负Eu异常(δEu=0.68~0.81)。岩石中锆石ε_(Hf)(t)值和对应的二阶模式年龄(t_(DM2))较为均一,分别为-6.36~-3.39和1 424~1 616 Ma。研究表明,花岗细晶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松潘-甘孜洋(古特提斯支洋)闭合后的后碰撞造山阶段,源岩为古老地壳变杂砂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锂矿化花岗伟晶岩与花岗细晶岩为同一源区不同源岩(变泥质岩和变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Hf同位素 S型花岗岩 后碰撞 古特提斯 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床 四川可尔因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