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ETPE基多元含能复合纤维
1
作者 王慧 金晓明 +6 位作者 章支梦 郑天宇 魏娇 王宇航 高浩峰 姜炜 张光普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为了探索ETPE基多元含能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工艺,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基热塑性弹性体(GAP-ETPE)为聚合物黏合剂,CL-20、纳米铝粉(n-Al)作为高能组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GAP-ETPE基超细含能复合纤维,并对溶剂、前驱液质量分数、... 为了探索ETPE基多元含能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工艺,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基热塑性弹性体(GAP-ETPE)为聚合物黏合剂,CL-20、纳米铝粉(n-Al)作为高能组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GAP-ETPE基超细含能复合纤维,并对溶剂、前驱液质量分数、固相组分配比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DSC法分析了复合纤维的热分解性能;测试了复合纤维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GAP-ETPE基含能复合纤维静电纺丝制备最佳溶剂为丙酮,产物成丝均匀、表面光滑;在GAP-ETPE/CL-20质量比为3∶7、前驱液质量分数为50%时,二元超细含能复合纤维(CL_(x)-ETPE_(y)-Z)的成丝效果最优,平均直径约为2480nm;在铝粉质量分数为10%、前驱液质量分数为50%时,三元超细含能复合纤维(CL-Al_(m)-ETPE-Z)的成丝效果最优,平均直径约为930nm;相比于CL-20,CL_(7)-ETPE_(3)-50含能复合纤维热分解峰值温度提前了29℃,加入n-Al之后热分解峰值温度提前了32℃,且优于物理共混物(PM);与CL-20的感度(P=100%、H_(50)=17cm)相比,GAP-ETPE/CL-20和GAP-ETPE/CL-20/Al含能复合纤维的摩擦感度(32%和48%)和撞击感度(29cm和43cm)均大幅降低,且低于同配方的物理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含能复合纤维 制备工艺 静电纺丝 GAP-ETPE CL-20 n-Al
下载PDF
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金晓明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阐述了过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流程工业中过程自动化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流程工业 智能化 低碳
下载PDF
金晓明作品选登
3
作者 金晓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13-I0013,共1页
原文传递
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4
作者 金晓明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1期58-59,共2页
华北大黑鳃金龟主要为害蔷薇科果树、核桃、花椒等30余种林木,该虫在华北地区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幼虫期约1年左右,以食害主根部幼嫩组织为主,成虫白天潜伏土中,黄昏开始出土活动、取食、交配、产卵,黎明前返回土内,具趋光和... 华北大黑鳃金龟主要为害蔷薇科果树、核桃、花椒等30余种林木,该虫在华北地区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幼虫期约1年左右,以食害主根部幼嫩组织为主,成虫白天潜伏土中,黄昏开始出土活动、取食、交配、产卵,黎明前返回土内,具趋光和假死习性,主要取食寄主的芽、叶和花,间或啃食果实。详细介绍了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方法,为保证果树果实品质、产量及树体健康生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大黑鳃金龟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米氏冰草种群构件年龄结构动态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晓明 敖永贵 +3 位作者 艾琳 宋雪峰 王瑞峰 卢欣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1,387,共6页
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是根茎型无性系植物。为了解米氏冰草在沙地生境中的繁殖适应机制,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米氏冰草分蘖株和根茎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季末期与前期比较,米氏冰草... 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是根茎型无性系植物。为了解米氏冰草在沙地生境中的繁殖适应机制,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米氏冰草分蘖株和根茎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季末期与前期比较,米氏冰草分蘖株数量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均增长了1.5倍,固定沙地无变化;而根茎长度在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分别增加5.0,2.1和2.0倍。米氏冰草无性系分蘖株由4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均为明显增长型;半固定沙地由增长型转变成稳定型;固定沙地为稳定型。根茎在流动沙地由3个龄级组成,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由4个龄级组成。随着生长季的进程,根茎长度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增长趋势从大到小排序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进程,米氏冰草无性系构件的年龄结构呈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冰草 分蘖株 根茎长度 年龄结构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新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金晓明 荣冈 王骥程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7-223,共7页
回顾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最后,对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领域中有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糊模型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五讲 预测函数控制(PFC)——一种新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43
7
作者 金晓明 王树青 荣冈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1999年第6期74-80,共7页
系统地阐述了预测函数控制的基本原理,并针对一阶过程和一阶加纯滞后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仿真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预测函数控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跟踪效果。
关键词 预测函数控制 预测控制策略 过程控制 自动控制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晓明 李雅馨 +3 位作者 刘桂芳 李金荣 李宁毅 贾暮云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H~TdR 掺入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yde Chamber 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作用。结果...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H~TdR 掺入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yde Chamber 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作用。结果1ng/ml、5ng/ml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773.67±289.64、2180.32±326.321、2256.43±310.31和1687.38±226.24、2045.68±273.26、1891.52±213.84,10ng/ml 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436.69±326.03、1380.32±201.04、1228.56±237.07,显著低于对照组60、90、120min的2184.49±314.72、2746.53±255.17、3560.14±377.35(P<0.05或0.01),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2h,Boyde Chamber小室下室浸润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数分别为6.67±1.78、17.17±2.38、22.33±2.54×104/ml,分别高于对照组2.48±1.02×104/ml(P<0.05或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与VEGF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同质性粘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H-TDR掺入 癌细胞转移 癌细胞侵袭 对照组 粘附试验 体外培养
下载PDF
CMOS工艺微控制器瞬时电离辐射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晓明 范如玉 +4 位作者 陈伟 王桂珍 林东生 杨善潮 白小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7-1492,共6页
利用CMOS工艺微控制器的实验测试系统,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进行了瞬时剂量率效应实验。实验研究采用的γ脉冲宽度为20ns,剂量率(以Si原子计)为6.7×106~2.0×108Gy/s。在不同的剂量率水平下观察到了扰动和闭锁效应... 利用CMOS工艺微控制器的实验测试系统,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进行了瞬时剂量率效应实验。实验研究采用的γ脉冲宽度为20ns,剂量率(以Si原子计)为6.7×106~2.0×108Gy/s。在不同的剂量率水平下观察到了扰动和闭锁效应,获得了微控制器的闭锁阈值,分析了扰动时间、系统功耗电流与剂量率间的关系。瞬时电离辐射在CMOS工艺电路的PN结中产生光电流,导致了电学和功能参数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电离辐射 微控制器 扰动 闭锁 闭锁阈值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晓明 荣冈 王树青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8-233,共6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动态过程提出了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算法(NFIMC)。NFIMC控制器包括逆模糊模型控制器和滤波器。过程的模糊模型和逆模糊模型均可由模糊辨识获得。CSTR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强非线性过程实现有效控制,并且... 针对一类非线性动态过程提出了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算法(NFIMC)。NFIMC控制器包括逆模糊模型控制器和滤波器。过程的模糊模型和逆模糊模型均可由模糊辨识获得。CSTR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强非线性过程实现有效控制,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等优点,有利于在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非线性控制 内模控制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注射液对人结肠癌细胞DNA嵌合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晓明 李奇志 +2 位作者 王小芹 夏志林 陈俊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用琼脂糖电泳观察阿霉素和雷公藤内酯注射液对结肠癌细胞DNA 的嵌合作用。实验发现,不同批号的雷公藤内酯注射液对结肠癌细胞DNA 嵌合能力有明显差异,并同阿霉素,随制剂存放时间延长,药物对DNA 的嵌合能力减弱。提示本实验方法可反... 本文用琼脂糖电泳观察阿霉素和雷公藤内酯注射液对结肠癌细胞DNA 的嵌合作用。实验发现,不同批号的雷公藤内酯注射液对结肠癌细胞DNA 嵌合能力有明显差异,并同阿霉素,随制剂存放时间延长,药物对DNA 的嵌合能力减弱。提示本实验方法可反映药物制剂质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结肠癌细胞 DNA 嵌合
下载PDF
米氏冰草营养繁殖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晓明 刘及东 +1 位作者 卢欣石 孙兆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解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的适应机制,本研究采取种群繁殖生态学的方法,对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营养繁殖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米氏冰草营养繁殖潜在种群中,冬性苗的比率比冬性芽高3~4倍;... 为了解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的适应机制,本研究采取种群繁殖生态学的方法,对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营养繁殖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米氏冰草营养繁殖潜在种群中,冬性苗的比率比冬性芽高3~4倍;营养繁殖现实种群中99%以上是由前一年的冬性苗转化形成的。冬性苗中的分蘖节苗转化为现实种群的比率略高于根茎苗。不同生境之间,固定沙地的米氏冰草的冬性根茎苗和冬性分蘖节苗的转化效率分别比流动沙地高1.6~1.8倍。反映了随着沙地植被的恢复,米氏冰草营养繁殖潜在种群对现实种群的作用逐渐增强,从而揭示了无性系植物在沙地的繁殖扩散及调节适应机理,为种群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冰草 种群 构件 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亚型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晓明 李金荣 +1 位作者 李祖兵 李雅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探讨TGF_β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4 0例口腔鳞癌术后标本和 2 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TGF_β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中均表达TGF_β1、TGF_β2 、TGF_β3 ,但程度不同。TGF_β1... 目的 :探讨TGF_β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4 0例口腔鳞癌术后标本和 2 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TGF_β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中均表达TGF_β1、TGF_β2 、TGF_β3 ,但程度不同。TGF_β1、TGF_β2 在口腔鳞癌中呈过表达。口腔鳞癌临床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与TGF_β1、TGF_β2 过表达有关 ,与TGF_β3 的表达无关。结论 :TGF_β1和TGF_β2 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颈淋巴结转移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口腔肿瘤 肿瘤转移 鳞癌 Ⅱ型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第四讲模型预测控制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金晓明 王树青 荣冈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1999年第5期67-74,共8页
在介绍模型预测控制的特点之后,系统地阐述了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仿真实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以大型炼油企业FCCU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催化裂化 炼油 反应器再生系统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鳞癌细胞系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晓明 李雅馨 +2 位作者 李金荣 李宁毅 贾暮云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酶谱分析法测量不同浓度VEGF作用于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及颈淋巴转移癌GNM细胞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 loprot...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酶谱分析法测量不同浓度VEGF作用于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及颈淋巴转移癌GNM细胞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 loproteinase 2 ,MMP 2 )和MMP 9的活性 ,同时用BoydenChamber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癌TSCCa细胞转移的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VEGF (1、5、10ng/ml)作用于GNM细胞 2h后 ,MMP 2和MMP 9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不同浓度的VEGF作用于TSCCa细胞 2h后 ,MMP 2和MMP 9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 ,MMP 2和MMP 9的活性与VEGF有剂量依赖关系 ,用VEGF 1、5、10ng/ml培养口腔鳞癌TSCCa细胞系 2h ,BoydenChamber小室下室浸润的口腔鳞癌细胞数分别为 (6 6 7± 1 78)× 10 4/ml、(17 17± 2 38)× 10 4/ml、(2 2 33± 2 5 4 )× 10 4/ml ,分别高于对照组 (2 4 8±1 0 2 )× 10 4/ml (P <0 0 5或 0 0 1)。结论 VEGF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下载PDF
放牧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金晓明 韩国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0,共4页
在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的同一草地地境上,按放牧退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并测定每一样地内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地上总生物量与中旱生植物的生物量变化保... 在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的同一草地地境上,按放牧退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并测定每一样地内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地上总生物量与中旱生植物的生物量变化保持一致,均呈降低趋势;中生植物先呈增加趋势,后下降;旱生植物呈增加趋势;群落优势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呈降低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先增加,而后降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优势度指数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型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晓明 荣冈 王树青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2-336,共5页
将模糊模型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线性过程控制的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算法(FMPC)。模糊模型与单纯形调优的非线性规划方法相结合可获得优化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FMPC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预测控制 多变量预测控制 算法
下载PDF
阿霉素对正常人白细胞和肿瘤细胞DNA体外嵌合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晓明 李奇志 王小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42-543,共2页
抗癌药物对人体细胞DNA的常见作用模式可分为断链、嵌合及交联三种。文献上HDI(HumanDNA Interaction)模型多选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DNA为靶目标,在一般条件实验室中较难开展。本文比较观察阿霉素与人白细胞DNA和肿瘤细胞DNA的嵌合作用,在... 抗癌药物对人体细胞DNA的常见作用模式可分为断链、嵌合及交联三种。文献上HDI(HumanDNA Interaction)模型多选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DNA为靶目标,在一般条件实验室中较难开展。本文比较观察阿霉素与人白细胞DNA和肿瘤细胞DNA的嵌合作用,在HDI模型上表明可用不同细胞来源的DNA。 材料与方法 一、药品与主要试剂 阿霉素(Adriblastina)为意大利产品,琼脂糖为Serva公司产品,溴乙锭为Fluka公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阿霉素 DNA 嵌合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封育植被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晓明 刘及东 +2 位作者 艾琳 卢欣石 王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进行封育,并实施"草方格+种植灌草"固沙措施,研究了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物种重要值、群落特征要素及群落相似度等。结果表明,在演替时间分别为第1年、2年、3年和4年的群落中,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进行封育,并实施"草方格+种植灌草"固沙措施,研究了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物种重要值、群落特征要素及群落相似度等。结果表明,在演替时间分别为第1年、2年、3年和4年的群落中,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植被盖度、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了54.26%、36.37%、22.66%、71.96%和37.57%。其中,植被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及丰富度指数等群落特征要素与植被恢复时间呈线性回归关系,且符合相应的曲线模型。多样性指数变化有较大的波动性。群落物种重要值交替明显,一年生植物的比例逐渐减少,多年生植物的比例逐渐增多,冰草取代沙米成为群落优势种。在不同群落中,各生活型的优势度排序为:A>P>S。植被恢复1年和2年、3年和4年,群落相似系数相对较大,分别达到0.518 5和0.744 2。但由于恢复年限较短,群落仍然很不稳定,生态系统很脆弱。两相邻群落3、4之间、群落1、2之间较相似,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44 2和0.518 5。而群落2、3之间相似度较低,相似性系数仅为0.318 2。此研究进一步体现了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结构的递进性和渐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群落特征 群落相似系数 优势种
下载PDF
预测函数控制在精馏塔重沸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晓明 张泉灵 王树青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21,24,共4页
针对芳烃精馏过程二甲苯塔的重沸炉 ,提出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 (PFC)原理的PEC -PID串级控制算法。实际工业应用的效果表明 ,这种先进控制策略具有控制品质高。
关键词 预测函数控制 精馏塔 重沸炉 芳烃 精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