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黄对家兔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永娟 佟松 +1 位作者 高世嘉 朱文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而血脂的升高是其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本文用血液流变学的方法,观察蒲黄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影响,以期在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上探讨蒲黄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结果表明,蒲黄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 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而血脂的升高是其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本文用血液流变学的方法,观察蒲黄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影响,以期在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上探讨蒲黄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结果表明,蒲黄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和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克分子比值(ch/pl),从而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的作用。由此可见,蒲黄可望成为降血脂及活血的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 高胆固醇血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金永娟 高世嘉 +1 位作者 董松 朱文云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液流变性、红细胞流变性、红细胞膜脂分析以及与血清胆固醇浓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指出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积和(?)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红细胞膜... 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液流变性、红细胞流变性、红细胞膜脂分析以及与血清胆固醇浓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指出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积和(?)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红细胞膜中胆固醇Ch含量增加,引起膜胆固醇和磷脂(P1)的克分子比(Ch,P1)升高,膜的荧光偏振度(P)增大,表示红细胞流动性降低,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轿症 血液流变性 生物物理
下载PDF
某些血管病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金永娟 朱文云 +2 位作者 邢海燕 吴秉权 李尚珠 《微循环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某些血管病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作用的研究1金永娟2朱文云2邢海燕2吴秉权2李尚珠2由由于白细胞的抗微生物和免疫功能,传统认为白细胞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白细胞在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和发... 某些血管病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作用的研究1金永娟2朱文云2邢海燕2吴秉权2李尚珠2由由于白细胞的抗微生物和免疫功能,传统认为白细胞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白细胞在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流行病学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循环白细胞 活化
下载PDF
活血逐瘀疗法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永娟 高世嘉 朱文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7-8,共2页
Polycythemis vera is a chronical disease of medullary hematopoietic hyperfunction with unknown cause. The abnormal increase in erythrocyte numbers in the blood thickens the blood viscos-ity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 Polycythemis vera is a chronical disease of medullary hematopoietic hyperfunction with unknown cause. The abnormal increase in erythrocyte numbers in the blood thickens the blood viscos-ity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bstructing blood flow. The indications in patients are de-cease in blood flow volume in the tissues and blood vessels, ischemia and hypoxia.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herapy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by removing bloos stasis" for polycythmia vera and achievement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THEMIA VERA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by removing BLOOD stasis" hematopoietie hyperfunction.
下载PDF
血细胞流变性及其生化基础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永娟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迎接即将于今年11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微循环学术会议,本期我们特别独家刊载我国多位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家为大会所著的专題报告,共八篇,以飨读者。因本刊篇幅有限,各报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未能收录在内,在... 为迎接即将于今年11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微循环学术会议,本期我们特别独家刊载我国多位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家为大会所著的专題报告,共八篇,以飨读者。因本刊篇幅有限,各报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未能收录在内,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致歉,并向为本刊供稿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流变性 生化基础 血液流变学 细胞流变学 微循环血管 密切关系 临床医学 分子水平 病理状态 变化规律 相互作用 血管壁
下载PDF
高脂血症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永娟 朱文云 《中国微循环》 1997年第1X期29-32,共4页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活化白细胞在缺血过程中微血管嵌塞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血清胆固醇对循环白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采用硝基蓝四唑试验测量了高脂血症家兔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率(SAR)。结果指出,高...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活化白细胞在缺血过程中微血管嵌塞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血清胆固醇对循环白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采用硝基蓝四唑试验测量了高脂血症家兔循环白细胞自发活化率(SAR)。结果指出,高脂血症动物循环白细胞SA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R升高与血清胆固醇水平有关。循环白细胞SAR升高导致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表达增加和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白细胞 活化
下载PDF
血栓形成与血液流变学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永娟 《中国微循环》 1993年第4期214-216,共3页
血液在血管中凝固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动和... 血液在血管中凝固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动和变形的科学。体内血小板粘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血流 血小板聚集 切应力 血液流动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粘附 心肌梗塞 发生 脑血栓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兔血液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羡云 陈建和 +3 位作者 孟京瑞 董颀 向求鲁 金永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8-203,共6页
为探讨失重因素作用下血液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比较了对照组兔和头低位-20°兔在实验6d后血液循环内皮细胞、红细胞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凝血因子、血液流变性、血常规等19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是实验后头低位... 为探讨失重因素作用下血液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比较了对照组兔和头低位-20°兔在实验6d后血液循环内皮细胞、红细胞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凝血因子、血液流变性、血常规等19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是实验后头低位兔血液中内皮细胞数增加、畸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变形性和膜流动性下降,骨髓造血功能紊乱,血常规指标有变化及血液流变性降低。表明:兔头低位倾斜中血液学指标变化与失重飞行所产生的变化相似,是一个很好的航天血液学研究模型。作者对引起模拟失重兔内皮细胞数增加、骨髓造血功能紊乱及凝血功能变化不明显等起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头低位倾斜 血液学 造血系统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丽 邢海燕 +2 位作者 李宏妹 朱文云 金永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粘附分子 (ICAM 1,VCAM 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表达 ,以及单核细胞(MC)跨膜迁移的影响 ,以阐明ox LDL促AS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含 2 0 0mg·L- 1ox LDL的M199培养液处...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粘附分子 (ICAM 1,VCAM 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表达 ,以及单核细胞(MC)跨膜迁移的影响 ,以阐明ox LDL促AS形成的作用。方法 :以含 2 0 0mg·L- 1ox LDL的M199培养液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 ,以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复合法 (ABC法 )、ELISA法测量细胞上ICAM 1和VCAM 1表达 ,以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MCP 1蛋白浓度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VEC中ICAM 1和MCP 1mRNA的表达 ,以微趋化小室测定ox LDL对MC的趋化作用。结果 :HUVEC暴露于ox LDL中 2 4h后 ,VEC上ICAM 1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MCP 1mRNA及MCP 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同时可见细胞收缩变圆 ,细胞间隙加大 ,显示ox LDL对VEC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ox LDL可引起MC跨膜迁移增加。结论 :ox LDL可引起VEC介导MC粘附和趋化的物质表达显著增加及损伤 ,有利于MC和脂质向内皮下侵入 ,这些结果表明ox LDL在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粘附分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 AS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丹参单体IH764-3对rhIL-8诱导的人嗜中性白细胞趋化游走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克奇 周宇 +2 位作者 邢海燕 朱文云 金永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81-783,共3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两种体外细胞趋化游走实验体系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丹参单体(IH764-3)对rhIL-8诱导的人嗜中性白细胞(neutrophils,Neu)跨聚碳酸酯(PC)膜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 目的和方法:采用两种体外细胞趋化游走实验体系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丹参单体(IH764-3)对rhIL-8诱导的人嗜中性白细胞(neutrophils,Neu)跨聚碳酸酯(PC)膜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单层趋化游走过程的影响,以分析IH764-3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H764-3对rhIL-8诱导的Neu跨PC膜趋化游走(P<0.01)和跨HUVEC单层趋化游走(P<0.01)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IH764-3抗炎作用机制之一,与对照组比较、IH764-3对rhIL-8诱导NeuCD11b表达(P<0.01)及Neu与HUVEC单层粘附(P<0.01)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这种抑制作用是IH764-3抑制Neu趋化游走的深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单体IH764-3 rhIL-8 NEU PC膜 HUVEC
下载PDF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液流变性改变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冠清 赵国忠 +1 位作者 金永娟 罗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4-167,共4页
本文利用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模型,研究了微循环灌流和血液流变性改变间关系。结果表明,微循环流量、流态、流速,微血管形态有明显改变,而这些变化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及红细胞变形有着明显相关性。... 本文利用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模型,研究了微循环灌流和血液流变性改变间关系。结果表明,微循环流量、流态、流速,微血管形态有明显改变,而这些变化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及红细胞变形有着明显相关性。血液流变性变化构成此模型微循环障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状态白细胞粘附性变化及针刺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佟松 金永娟 陈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本文利用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以及针刺对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白细胞粘附性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切变率(15、30、60、150、300s ̄(-1))作用于白细胞,随切变率的增大,白细胞粘... 本文利用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以及针刺对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白细胞粘附性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切变率(15、30、60、150、300s ̄(-1))作用于白细胞,随切变率的增大,白细胞粘附率逐渐下降,较之对照组,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白细胞粘附率均有所下降,切变率为150s ̄(-1)时,对照组为0.65±0.32,缺血组为0.49±0.27,缺血再灌注组为0.38±0.36;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及再灌注组白细胞粘附性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针刺疗法 白细胞 脑缺血
下载PDF
用晶格Boltzmann方法模拟动脉分叉流场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秀英 刘大禾 +1 位作者 周静 金永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简要介绍了晶格Boltzmann方法(LBM),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比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边界方面.并应用LBM对动脉分叉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速度、剪切应... 简要介绍了晶格Boltzmann方法(LBM),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比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边界方面.并应用LBM对动脉分叉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速度、剪切应力和压力在分叉处的分布,并且分析了分支管内流体分离区的存在.流体在分离区内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剪切率非常小,容易在此处形成动脉粥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Boltzmann方法 曲线边界条件 动脉分叉 分离区
下载PDF
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模拟动脉弓内的流场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秀英 吉玉嫔 +2 位作者 张焕焕 刘大禾 金永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简要介绍了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应用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对动脉弓模型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弯管内的轴速度、二次流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结果进行... 简要介绍了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它是模拟流体流动以及为复杂物理现象建模的一个新工具.应用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对动脉弓模型的流场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进行模拟,给出了弯管内的轴速度、二次流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晶格玻尔兹曼方法 动脉弓 二次流 壁面剪切应力
下载PDF
晶格Boltzmann方法模拟流体在三维圆管的流场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秀英 刘大禾 +1 位作者 周静 金永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三维D3Q19晶格Boltzmann方法(LBM)及其常见几种的边界条件,并通过模拟有精确数学分析解的三维圆管的流场分布,证明了LBM方法可以精确模拟流场的分布,且算法简单、边界易处理、适合并行处理等,还给出LBM在不同边界条件和格子... 简要介绍了三维D3Q19晶格Boltzmann方法(LBM)及其常见几种的边界条件,并通过模拟有精确数学分析解的三维圆管的流场分布,证明了LBM方法可以精确模拟流场的分布,且算法简单、边界易处理、适合并行处理等,还给出LBM在不同边界条件和格子数的模拟精度.结果显示Mei等改进的曲线边界条件能够提高模拟精度,而反弹边界条件尽管算法简单且易处理,但模拟精度要低一个数量级.模拟中,应根据所取的弛豫时间和入口、出口之间的压强差选择合适的格点数,格点数太少影响模拟精度,太多不仅增加计算量,而且也不会提高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Boltzmann方法 反弹边界条件 曲线边界条件 模拟精度
下载PDF
血瘀证血细胞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海燕 朱文云 +4 位作者 马丽 李尚珠 黄平平 王书桂 金永娟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2期116-117,129,共3页
目的以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为对象 ,研究白细胞(WBC)活化及粘附状态对血瘀的影响。方法采用(1)硝基蓝四唑(NBT)试验测定WBC的自发活化率(SAR) ;(2)免疫荧光法检测WBC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 ;(3)剪切力耐受法观测WBC的粘附。结果... 目的以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为对象 ,研究白细胞(WBC)活化及粘附状态对血瘀的影响。方法采用(1)硝基蓝四唑(NBT)试验测定WBC的自发活化率(SAR) ;(2)免疫荧光法检测WBC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 ;(3)剪切力耐受法观测WBC的粘附。结果ASO三种血瘀证WBC的SAR和粘附率显著高于正常(P<0.01) ,粘附分子表达增加 ,全血粘度升高 ,红细胞(RBC)变形性下降。结论血液异常改变是中医血瘀“血行失度”的共同病理基础 ,白细胞高活化状态及粘附性的改变在血细胞微血管嵌塞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血瘀证的治疗应重视抑制WBC的活化和粘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白细胞 自发活化 粘附
下载PDF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宏妹 金永娟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修饰
下载PDF
高脂血症状态白细胞流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佟松 金永娟 +3 位作者 朱文云 刘键 张兆雷 陈文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及白细胞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家兔随喂食高脂食物时间的延长,血清胆固醇浓度逐步升高,同时白细胞粘附性明显增高(P<0.0...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及白细胞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家兔随喂食高脂食物时间的延长,血清胆固醇浓度逐步升高,同时白细胞粘附性明显增高(P<0.01),白细胞荧光光谱两特征峰面积之比值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而明显降低(相关系数r=0.927,0.01<P<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白细胞粘附性
下载PDF
冻伤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文云 金永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1-12,共2页
本文对冻伤大鼠血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冻伤可使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 红细胞变形性 冻伤 大鼠
下载PDF
我国异常Hb的研究Hb H及Hb E-复合β-地中海贫血的化学结构及其红细胞可变形性的研究
20
作者 王荷碧 蔡英林 +8 位作者 金永娟 卢永江 瞿全 杨学庸 杨天楹 刘正洪 刘艳彤 周玉玲 林泽嬉 《天津医药》 CAS 1984年第10期596-599,共4页
对3例切脾患者的Hb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检查,例1,2Hb溶液含有一条相当于HbH的快速带;例2尚具有一条可以分辨的相当于Bart’s的快带;
关键词 红细胞寿命 患者 地中海贫血 Hb H 可变形性 珠蛋白 化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