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
作者 金海涛 张雯 王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治疗+咖啡酸组,每组12只。记录大鼠吞咽潜伏期和吞咽次数,生物信号采集器检测舌下神经放电、舌肌阈强度和收缩幅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P物质含量,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下神经核TRPV1、五羟色胺(5-HT)、磷酸化p38、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吞咽潜伏期、吞咽次数、舌下神经放电积分面积、舌肌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舌肌阈强度和舌下神经核磷酸化p38、nNOS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舌肌单收缩幅度、舌肌强直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36±0.26 vs 1.77±0.22、3.46±0.36 vs 2.15±0.18、(3.92±0.38)ng/ml vs(1.69±0.17)ng/ml、(33.60±3.65)个vs(24.60±2.34)个、(19.85±2.11)%vs(9.79±1.07)%、(22.43±2.34)%vs(10.85±1.13)%,P<0.05]。结论电针廉泉穴可能通过激活TRPV1信号通路改善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吞咽障碍 廉泉 电针 香草酸亚型1信号通路
下载PDF
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2
作者 金海涛 王非 张雯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视频透视吞咽检查量表(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以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观察组不同时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VFSS评分、FOI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的78.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口腔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口腔准备期、口腔期(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吞咽能力,快速减轻症状,并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口腔前期患者的疗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针刺 脑卒中 吞咽康复训练 动脉血流速度 口腔前期 口腔准备期 口腔期
下载PDF
气机升降理论内涵及不寐病辨证分型探讨
3
作者 周芳 张栋 +3 位作者 马剑然 金海涛 李智杰 刘玲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各自不同亚型,共有卫阳虚不敛营阴证、卫气盛夜不入营阴证、卫气入于阴而日不得出于阳证、肝胆气机疏泄失调证、心肾气机上下相济失调证、脾升胃降枢机失调证、阳不入阴证、阳盛阴虚证、阴不潜阳证九种亚型,并表现出各自独有的临床特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辨证分型法补充完善了现阶段不寐病辨证分型类别,为临床诊治不寐病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病 气机升降理论 汉派李氏脑病流派 辨证分型 营卫不和证 脏腑气机失调证 阴阳不交证
下载PDF
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金玉 王非 +3 位作者 张京兰 金海涛 杨晶 姜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病人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病人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除基础治疗外加用雷火灸,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4周。观察两组肢体肿胀程度、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疗效、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4周后,两组肢体肿胀积分[(1.43±0.59)分比(1.67±0.41)分、(0.16±0.32)分比(0.31±0.29)分]及血清NSE[(0.31±0.08)μg/L比(0.39±0.10)μg/L、(0.18±0.05)μg/L比(0.25±0.07)μg/L]、S100β蛋白[(21.99±5.67)μg/L比(25.08±6.41)μg/L、(14.34±3.65)μg/L比(18.26±4.70)μg/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FIM评分[(68.54±10.22)分比(62.39±8.49)分、(83.54±15.61)分比(73.37±11.24)分]、BBS评分[(28.54±6.39)分比(25.21±4.70)分、(37.82±8.64)分比(32.87±7.21)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FIM评分及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改善病人平衡能力及肢体肿胀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华佗夹脊穴 雷火灸 中风后偏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肢体肿胀程度
下载PDF
慢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研究
5
作者 金海涛 周芳 +3 位作者 马剑然 郭真甄 余淼 李智杰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失眠人群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失眠的辨证施治提出不同的方法。方法选取400例失眠患者参与研究,通过制定中医四诊信息表,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判定其证候,计算量表评分,归纳分析之病性、病位、证型。结果不同年龄、婚... 目的分析慢性失眠人群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失眠的辨证施治提出不同的方法。方法选取400例失眠患者参与研究,通过制定中医四诊信息表,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判定其证候,计算量表评分,归纳分析之病性、病位、证型。结果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的失眠患者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选取大于1的公因子,证明失眠的病位证素在心、肾、脾、胃、肝、胆;病性证素包括虚、气滞、痰湿、火、热。聚类分析得出7类证型: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痰热内扰、痰湿中阻、肝阳上亢、心虚胆怯、心肾不交。结论失眠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但主要在心,其本质在于脏腑气机运动失常导致阴阳失交而不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中医证候 证素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廉泉穴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血清BDNF、S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雯 金海涛 +2 位作者 王非 刘麒麟 靳晶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7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廉泉穴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廉泉穴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低频组、高频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低频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1 Hz电针廉泉穴,高频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5 Hz电针廉泉穴。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脑血流、血清BDNF与S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低频组为95.83%(46/48),高频组为81.25%(39/48),均高于参照组的68.75%(33/48)(P<0.05),低频组高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低、高频组患者大脑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pectral atlas systolic peak velocity,Vs)、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高于参照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低频组Vs、Vm高于高频组,PI、SSA低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低、高频组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SP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低频组高于高频组(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800)。结论:低频率电针廉泉穴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BDNF、SP水平,改善其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康复训练及高频率电针廉泉穴联合吞咽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P物质 脑血流不同频率电针 吞咽康复训练
下载PDF
涤痰熄风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金海涛 李智杰 +1 位作者 周芳 马剑然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31-2835,共5页
目的 探讨涤痰熄风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AI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涤... 目的 探讨涤痰熄风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AI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涤痰熄风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神经损伤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的PI、RI,以及血清GFAP、NSE、S100B水平低于治疗前,大脑中动脉的MFV及血清BDNF、NT-3、N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一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涤痰熄风通络汤及温针灸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AIS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同时可更好地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降低神经损伤标志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涤痰熄风通络汤 温针灸 临床效果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损伤标志蛋白
下载PDF
木犀草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王翠 杨畅 +4 位作者 金玉 高蜜 张雯 王琼 金海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苷通过下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EKK3)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经不同剂量(6.25、12.5、25 mg/L)木犀草苷孵育24 h后,建立β淀粉样肽(Aβ)_(2... 目的探究木犀草苷通过下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EKK3)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经不同剂量(6.25、12.5、25 mg/L)木犀草苷孵育24 h后,建立β淀粉样肽(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另转染MEKK3小干扰RNA或过表达载体至PC12细胞,经25 mg/L木犀草苷孵育24 h后,建立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EKK3蛋白表达。结果木犀草苷可降低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且降低细胞中MEKK3蛋白表达(P<0.05);敲减MEKK3可降低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过表达MEKK3呈相反作用;上调MEKK3表达可减弱木犀草苷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结论木犀草苷可能通过下调MEKK3抑制AD模型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治疗AD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苷 阿尔茨海默病 PC12细胞 MAP激酶激酶激酶类 细胞凋亡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基于NRF2/FPN1通路探究黄芪甲苷减轻糖尿病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长青 张京兰 金海涛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0期1439-1443,145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膜铁转运蛋白1(FPN1)通路对黄芪甲苷(AS)减轻糖尿病(DM)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饲料及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将DM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 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膜铁转运蛋白1(FPN1)通路对黄芪甲苷(AS)减轻糖尿病(DM)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饲料及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将DM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DM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梗死组、AS低剂量(AS-L,20 mg/kg AS)组、AS中剂量(AS-M,40 mg/kg AS)组、AS高剂量(AS-H,80 mg/kg AS)组、AS-H+NRF2抑制剂(ML385,80 mg/kg AS+30 mg/kg ML385)组,同时以10只开胸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干预结束后,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指标;2,3,5-氯化三苯基四唑(TTC)检测心肌梗死体积比;试剂盒检测铁含量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q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中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FPN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组大鼠病理损伤严重,LVEF、NRF2、GPX4、FPN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梗死体积比、铁离子含量、CK-MB、CK显著增加(均P<0.05);与梗死组相比,AS-L组、AS-M组、AS-H组大鼠病理损伤得到改善,LVEF、NRF2、GPX4、FPN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梗死体积比、铁离子含量、CK-MB、CK显著降低,呈现剂量依赖性(均P<0.05);与AS-H组相比,AS-H+ML385组病理损伤相对严重,LVEF、NRF2、GPX4、FPN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梗死体积比、铁离子含量、CK-MB、CK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AS可减轻DM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可能通过激活NRF2/FPN1通路抑制铁死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FPN1通路 黄芪甲苷 糖尿病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兰素与邻位香兰素 被引量:30
10
作者 金海涛 马健瑜 +4 位作者 王晓珣 陈星 任丽艳 关瑾 李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4,228,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兰素和邻位香兰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因素对分析效率的影响。在流动相为5%乙酸-乙腈(60:40,体积比),流速1.0mL/min,柱温25℃的优化条件下,香兰素和邻位香兰素可在5min内实现分离。...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兰素和邻位香兰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因素对分析效率的影响。在流动相为5%乙酸-乙腈(60:40,体积比),流速1.0mL/min,柱温25℃的优化条件下,香兰素和邻位香兰素可在5min内实现分离。测定结果表明,香兰素和邻位香兰素在10~24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7;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6、0.02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2%~0.6%。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香兰素 邻位香兰素 同分异构体
下载PDF
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与液基细胞学观察及其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海涛 郭晓 +2 位作者 刘秀荣 李桂荣 冬国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II)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测试(LCT)对1200例患者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HPV-DNA,并以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作...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II)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测试(LCT)对1200例患者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HPV-DNA,并以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接受病理检查156例.诊断宫颈癌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9例、CIN-Ⅱ级19例、CIN-Ⅰ级49例,其它(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63例.HPV-DNA阳性率为16.8%;LCT阳性率为11.8%;HPV-DNA和LCT平行试验(任意一项阳性)的阳性率为21.2%,系列试验(两项均阳性)的阳性率为7.4%.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PV-DNA和LCT阳性率增加(P<0.01).HPV-DNA,LCT,二者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921,0.904,0.926,各筛查试验筛查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和LCT检测常用于宫颈癌筛查,联合应用不能显著提高筛查效率,但会增加筛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 薄层液基细胞学 筛查
原文传递
健身锻炼对绝经期妇女身心症状、生物学指标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海涛 刘秀荣 +1 位作者 巩丽梅 武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194-19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身锻炼对绝经期妇女身心症状、生物学指标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寻找其规律性。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体检的绝经期妇女,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健身锻炼组43例和对照组54例。运动方式选择每天匀速平路步... 目的:观察健身锻炼对绝经期妇女身心症状、生物学指标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寻找其规律性。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体检的绝经期妇女,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健身锻炼组43例和对照组54例。运动方式选择每天匀速平路步行,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周至少坚持5d,6个月为1个疗程。运动前后接受了Kupperman设计的绝经期妇女常见身心症状自评表评估、相关生物学指标和雌激素实验室检查。对照组不进行健身锻炼并在同期进行相同项目检查。身心症状自评表进行调查包括13项内容,根据无、轻、重、极重分4级进行0~3分的相应评分。身心症状自评量表主要评分指标为:①严重程度总分:自评结束后将13个单项分相加,即得严重程度总分。②严重程度总均分:严重程度总分/13。评估时间及相关生物学指标和雌激素实验室采样时间安排在锻炼开始前1周内和治疗结束后1周内,对照组第2次评估在首次检查6个月后进行。结果:两组97名绝经期妇女均完成量表测试,并测得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健身组锻炼前身心症状自评表严重程度总分和分项均分与对照组首次检查结果接近,犤(42.5±13.2),(41.9±18.4)分/例,P>0.05犦和犤(3.21±0.26),(3.27±0.31)分/例,P>0.05犦,但健身组锻炼后严重程度总分和分项均分均明显低于锻炼前(t=2.929~3.207;P均<0.01),对照组两次结果无明显差异(P均>0.05)。②健身组锻炼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值均明显低于锻炼前(t=2.370~3.182;P均<0.05~0.01),但对照组6个月后的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较首次检查差异不明显(P均>0.05)。③健身组锻炼后雌二醇和睾酮水平较锻炼前明显升高,而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锻炼前明显降低(t=2.327~3.170;P均>0.05~0.01),对照组6个月后的各项雌激素指标均较首次检查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健身锻炼可以改善绝经期妇女的常见身心症状,降低生物学指标,使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明显升高,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健身锻炼 雌激素 身心症状
下载PDF
LCT和HPV DNA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海涛 郭晓 +2 位作者 刘秀荣 李桂荣 冬国友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LCT HPVDNA 宫颈癌前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中异丙威的残留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海涛 张晓波 +4 位作者 任红波 刘峰 马文琼 潘博 陈国锋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7期35-37,共3页
建立了检测水稻中异丙威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乙酸乙酯做为提取溶剂,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用邻苯二甲醛和巯基乙醇做为衍生试剂,荧光检测器检测,具有快速准确、毒性小而且灵敏度高的特点。
关键词 稻米 异丙威 液相色谱 残留 衍生
下载PDF
针刺配合砭石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15
作者 于淼 李智杰 +1 位作者 金海涛 郭真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0-0033,共4页
探究针刺联合砭石对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01-2022.12本院收治慢性失眠症总共6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34例归为对照组(针刺),余下34例归为观察组(针刺加砭石疗法)分别包含34例,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 探究针刺联合砭石对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01-2022.12本院收治慢性失眠症总共6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34例归为对照组(针刺),余下34例归为观察组(针刺加砭石疗法)分别包含34例,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得分情况,并计算两组副反应占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得分和总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产生晕针,占比是2.94%;观察组1例产生晕针,1例产生过敏,占比5.88%。两组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针刺加砭石对慢性失眠症疗效理想,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砭石 慢性失眠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伏马菌素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金海涛 陈道付 李绍钰 《饲料工业》 2007年第20期55-57,共3页
伏马菌素(fumonisins)是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Fusariummoniliforme)产生的真菌毒素。经研究表明,伏马菌素能够污染多种粮食及其制品,并对某些家畜产生急性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因此,它在食品与饲料安全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伏马菌素(fumonisins)是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Fusariummoniliforme)产生的真菌毒素。经研究表明,伏马菌素能够污染多种粮食及其制品,并对某些家畜产生急性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因此,它在食品与饲料安全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伏马菌素毒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 毒性作用 串珠镰刀菌 黄曲霉毒素 真菌毒素 急性毒性 饲料安全 致癌性
下载PDF
宫颈原位癌的早期筛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海涛 郭晓 +2 位作者 刘秀荣 李桂荣 冬国友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筛查发现宫颈原位癌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门诊就诊采用LCT(薄层细胞制片染色系统)宫颈细胞进行涂片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1 200例,均进行了必要的宫颈癌筛查,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和(... 目的探讨早期筛查发现宫颈原位癌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门诊就诊采用LCT(薄层细胞制片染色系统)宫颈细胞进行涂片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1 200例,均进行了必要的宫颈癌筛查,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和(或)镜下定位活检并将标本送病理,其中确诊宫颈原位癌34例。将34例宫颈原位癌的筛查结果(HPV DNA)检测、阳性组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并对宫颈原位癌患者6个月后的转归情况进行追踪。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15例,行环状电挖术(LEEP)19例。结果筛查发现34例原位癌,其中61.76%的患者系无任何症状,通过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及其多点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其中HSIL 18例,LSIL 7例,ASCUS 9例。而HPV DNA的感染率为100%,6个月后复查HPV DNA检测值32例较治疗前降低,其中10例转阴,2例仍高于治疗前的病毒载量。结论部分宫颈原位癌患者可无症状,筛查可以发现病变,HPV DNA检测筛查宫颈癌灵敏度高,并且可以作为追踪病变情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原位癌 筛查 人乳头瘤状病毒
下载PDF
P16^(INK4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海涛 刘秀荣 郭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75-76,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宫颈癌(UCC)、3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例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表达情况。发现P16INK4A在上述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00.00%、74.19%、30.00%,且其表达与UCC病理分级和肌...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宫颈癌(UCC)、3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例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表达情况。发现P16INK4A在上述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00.00%、74.19%、30.00%,且其表达与UCC病理分级和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P16INK4A的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前变及UCC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 P16^INK4A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海涛 张晓波 +4 位作者 任红波 刘峰 马文琼 潘博 陈国锋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0年第3期85-86,88,共3页
通过对酱油中山梨酸含量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逐一分析并计算,评定出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同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一种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酱油 山梨酸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海涛 张晓波 +3 位作者 任红波 刘峰 单宏 马文琼 《现代科学仪器》 2009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建立了快速检测鸡蛋中苏丹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针对鸡蛋样品的特点,采用水及正己烷提取样品,有效的去除水溶性及蛋白等杂质,同时采用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去除脂肪等干扰物。采用乙睛和水做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而且根... 建立了快速检测鸡蛋中苏丹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针对鸡蛋样品的特点,采用水及正己烷提取样品,有效的去除水溶性及蛋白等杂质,同时采用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去除脂肪等干扰物。采用乙睛和水做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而且根据检测器能够采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特点,确定苏丹红I-IV吸收波长,采集光谱图定性,减少假阳性的出现,具有快速准确而且灵敏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鸡蛋 液相色谱 快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