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RV试验机研究温度对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雷爱莲 李小刚 +4 位作者 金志良 翟国容 魏斌斌 金理力 李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探讨,以期为相关润滑剂研发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抗擦伤 失效温度 机理探讨
下载PDF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接枝乙丙酐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卿 金理力 +3 位作者 高韵涵 刘智峰 张荷 陈鲜伟 《润滑油》 CAS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排放要求,汽车制造商采用了燃油直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改变,增大了发动机润滑油中的烟炱含量,烟炱会导致油品迅速变稠,黏度急剧上升...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排放要求,汽车制造商采用了燃油直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改变,增大了发动机润滑油中的烟炱含量,烟炱会导致油品迅速变稠,黏度急剧上升,增大发动机磨损,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润滑油需要更好的烟炱分散性。将乙丙酐接枝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灰分散剂,模拟评定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剂不仅具有良好的低温油泥分散性,还具有较好的高温清净性和烟炱分散性能,该剂以较低的加剂量调合的柴油机油通过了Mack T-8E发动机台架试验,该剂的研制对于高档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复合剂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分散剂 烟炱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 润滑油
下载PDF
燃油稀释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理力 李桂云 张丙伍 《润滑油》 CAS 2013年第6期21-28,共8页
分析了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对润滑油性能影响。实验室用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测定法、SRV和储存稳定性等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比例的93号汽油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 分析了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对润滑油性能影响。实验室用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测定法、SRV和储存稳定性等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比例的93号汽油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造成了油品黏度及闭口闪点的下降,磨损金属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润滑油中加入不同比例燃油的试验中发现:燃油含量越高,润滑油的高低温黏度及低温泵送黏度越小,碱值越低,极压抗磨性能呈现下降趋势,但酸值和戊烷不溶物基本保持不变;燃油稀释对油品储存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稀释 耐久性试验 汽油机油
下载PDF
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润滑油规格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金理力 李桂云 张丙伍 《石油商技》 2013年第1期60-69,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油规格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ACEA规格的发展历程及油品性能要求的变化;分析了轻负荷柴油机油规格发展对润滑油的要求;介绍了ACEA规格中台架试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ACEA发动机油规格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发动机润滑油 机油规格 负荷 柴油 性能要求 台架试验
下载PDF
重组分基础油在内燃机油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金理力 刘岚 《润滑油》 CAS 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
对重组分基础油BP HVI150BS、新加坡HVI150BS、兰炼HVI150BS和克炼HVIH150BS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和研究。并将以上重组分基础油在内燃机油配方中进行了应用,得到了相关内燃机油产品的调合方案。通过试验室分析和模拟试验,调制的油品质... 对重组分基础油BP HVI150BS、新加坡HVI150BS、兰炼HVI150BS和克炼HVIH150BS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和研究。并将以上重组分基础油在内燃机油配方中进行了应用,得到了相关内燃机油产品的调合方案。通过试验室分析和模拟试验,调制的油品质量满足内燃机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分 基础油 内燃机油 应用
下载PDF
93号车用汽油对汽油机油的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金理力 李桂云 张丙伍 《石油商技》 2012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普遍存在燃油稀释问题,对汽油机油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将不同比例的93号车用汽油加入SL 10W-40汽油机油中,对试样的理化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议汽油机油中燃油稀释含最不要... 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普遍存在燃油稀释问题,对汽油机油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将不同比例的93号车用汽油加入SL 10W-40汽油机油中,对试样的理化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议汽油机油中燃油稀释含最不要超过10%(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油 性能影响 车用汽油 摩擦磨损性能 汽油发动机 储存稳定性 缸内直喷 涡轮增压
下载PDF
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基础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丙伍 顾永建 +1 位作者 汪利平 金理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128,132,共5页
用凝胶色谱测定乙丙共聚物(OCP)和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SDC)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分子量和分散度,用运动黏度测定法、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定法测定OCP和SDC在4类基础油中的运动黏度和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用柴油喷嘴测定法测定其100℃下的剪... 用凝胶色谱测定乙丙共聚物(OCP)和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SDC)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分子量和分散度,用运动黏度测定法、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测定法测定OCP和SDC在4类基础油中的运动黏度和高温高剪切表观黏度,用柴油喷嘴测定法测定其100℃下的剪切稳定性,用冷启动模拟机法测定其-15℃与-20℃的低温动力黏度。结果表明:SDC分子量小于OCP,但分散度大于OCP,在相同基础油中其黏温性能、剪切稳定性优于OCP类;在4类基础油中,OCP和SDC的黏温特性表现为Ⅳ类>Ⅲ类>Ⅰ类,稠化特性表现为Ⅳ类>Ⅰ类>Ⅲ类>Ⅱ类,剪切稳定性表现为Ⅳ类>Ⅲ类>Ⅱ类>Ⅰ类;OCP和SDC稠化油的-15℃以及-20℃的低温动力黏度与基础油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指数改进剂 黏温特性 表观黏度 基础油
下载PDF
微量水对高黏度聚α-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丙伍 李静 +1 位作者 金理力 李桂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81,共3页
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将聚α-烯烃中的微量水均匀分散,采用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计算法、闪点测定法(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热重分析法分别评价微量水对高黏度聚α-烯烃理化性能的影响。结... 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将聚α-烯烃中的微量水均匀分散,采用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计算法、闪点测定法(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热重分析法分别评价微量水对高黏度聚α-烯烃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低于0.005%的微量水可以降低聚α-烯烃的100℃运动黏度和黏度指数,能有效改善高黏度聚α-烯烃生成泡沫倾向和降低泡沫稳定性能,而对其闪点(闭口)和热重性质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水 泡沫特性 聚Α-烯烃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汽油机油的发展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桂云 汪利平 +2 位作者 金理力 范闯 徐瑞峰 《润滑油》 CAS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涡轮增压直喷技术(TGDI)在汽油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动力性,直喷技术有利于提高压缩比、实现稀薄燃烧和降低发动机油耗改进排放的特点。从2016年中国芯发动机技术评选结果中可以看到,1...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涡轮增压直喷技术(TGDI)在汽油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动力性,直喷技术有利于提高压缩比、实现稀薄燃烧和降低发动机油耗改进排放的特点。从2016年中国芯发动机技术评选结果中可以看到,12款发动机中有11款采用了增压或直喷技术;同时TGDI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低速早燃和正时链磨损新问题,并且在清净性要求上进一步提高;欧6排放规格的实施,对燃油经济性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满足新的排放法规,GF-6汽油机油标准正在测试和发展当中。为满足GF-6标准及TGDI发动机的要求,提出在润滑油配方中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6 TGDI 低速早燃 正时链磨损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摩擦改进剂对改善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桂云 刘岚 +2 位作者 陈刚 金理力 蔡继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141,144,共3页
采用四球机试验,考察了钼胺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无灰型摩擦改进剂与摩擦因数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复配作用。结果表明:摩擦改进剂(FM)降低摩擦因数的效果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加入量提高,摩擦因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化学结... 采用四球机试验,考察了钼胺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无灰型摩擦改进剂与摩擦因数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复配作用。结果表明:摩擦改进剂(FM)降低摩擦因数的效果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加入量提高,摩擦因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化学结构的摩擦改进剂复配使用,可以减低整个温度区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摩擦因数 燃料经济性
下载PDF
微量水对冷冻后PA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丙伍 金理力 +1 位作者 彭立 李桂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
利用卡尔费休电量滴定法测定了PAO中的微量水含量,用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手段评价了冷冻前后PAO的理化性能,考察微量水对PAO冷冻后形成的表面现象及对冷冻前后PAO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卡尔费休电量滴定法测定了PAO中的微量水含量,用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手段评价了冷冻前后PAO的理化性能,考察微量水对PAO冷冻后形成的表面现象及对冷冻前后PAO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水是影响PAO冷冻后外观的主要原因,但对冷冻前后PAO的理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微量水 色度 浊度
下载PDF
有机减摩剂在汽油机油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卫国 金志良 +4 位作者 谢建海 李涛 金理力 周旭光 徐小红 《润滑油》 CAS 2018年第3期24-31,共8页
该研究选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微牵引力试验机(MTM)和SRV磨损试验机对四种不同有机减摩剂在API SM级别汽油机油中的减摩性能进行了考察,在旋转氧弹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上对有机减摩剂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机酯类... 该研究选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微牵引力试验机(MTM)和SRV磨损试验机对四种不同有机减摩剂在API SM级别汽油机油中的减摩性能进行了考察,在旋转氧弹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上对有机减摩剂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机酯类减摩剂OFM-2和有机钼减摩剂OFM-4复配后获得优异的减摩效果和抗氧化性能,在节能发动机油的开发过程中建议考虑通过减摩剂复配来改善油品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酯 脂肪胺 有机钼 减摩 抗氧化 协同
下载PDF
一种高温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瑞峰 罗意 +2 位作者 李静 金理力 汤仲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8,共6页
胺类抗氧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控制油品黏度增长方面效果明显。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高温烷基二苯胺抗氧剂,采用旋转氧弹和PDSC方法对其在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HTCBT、TEOST 33C、ROBO模拟氧化试验法、PDSC和热管等... 胺类抗氧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控制油品黏度增长方面效果明显。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高温烷基二苯胺抗氧剂,采用旋转氧弹和PDSC方法对其在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HTCBT、TEOST 33C、ROBO模拟氧化试验法、PDSC和热管等模拟评价手段考察该抗氧剂在全配方油品中的抗氧化性能。模拟结果显示,合成的抗氧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TEOST 33C试验中表现出较优异的高温沉积物抑制能力。MSⅢH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抗氧剂在黏度增长控制方面表现优异。ROBO模拟氧化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筛选抗氧剂的方法。台架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抗氧剂是一种性能优异、可用在高端润滑油产品中的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类抗氧剂 抗氧化性能 MS ⅢH台架试验 ROBO模拟氧化试验法
下载PDF
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测试方法的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利平 张春雷 +4 位作者 张坡 熊秋菊 徐进宝 金理力 金志良 《润滑油》 CAS 2019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章以API SJ 10W-30参比油和API SL/GF-3 5W-30节能汽油机油为研究对象,采用SRV试验、MTM试验、发动机机械损失试验、模拟NEDC试验、模拟FTP试验和程序ⅥB台架试验等六种不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油品燃油经济性,并对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差... 文章以API SJ 10W-30参比油和API SL/GF-3 5W-30节能汽油机油为研究对象,采用SRV试验、MTM试验、发动机机械损失试验、模拟NEDC试验、模拟FTP试验和程序ⅥB台架试验等六种不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油品燃油经济性,并对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方法测得的燃油经济性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模拟台架试验和程序ⅥB台架试验对应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油 燃油经济性 差异性
下载PDF
甲醇发动机油中抗磨剂的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瑞峰 金理力 +2 位作者 金志良 汪利平 陈鲜伟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1年第4期5-8,共4页
甲醇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具有辛烷值高,燃烧彻底及有害气体排放少等优点,但甲醇发动机油与常规汽油发动机油的工作条件完全不同,甲醇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DP)有破坏作用,对甲醇发动机油的抗磨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设计了烘箱老化试验... 甲醇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具有辛烷值高,燃烧彻底及有害气体排放少等优点,但甲醇发动机油与常规汽油发动机油的工作条件完全不同,甲醇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DP)有破坏作用,对甲醇发动机油的抗磨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设计了烘箱老化试验(120℃)来模拟甲醇燃料发动机油的实际工作状态,对ZnDDP的抗磨损性能进行考察,或用强化了试验条件的烘箱老化试验对甲醇燃料发动机油中的复合抗磨剂(ZnDDP/噻二唑,ZnDDP/磷酸酯和ZnDDP/高黏度复酯)进行了考察。ZnDDP/噻二唑复合抗磨剂在甲醇发动机油中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烘箱老化试验可以较好地区分甲醇发动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并且与实际行车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烘箱老化试验可以为甲醇发动机油抗磨损性能的评价提供参考,提高甲醇发动机油的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烘箱老化试验 行车试验 配方
下载PDF
满足SP/GF-6发动机油规格要求的抗磨剂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瑞峰 李静 +2 位作者 金理力 汤仲平 贾世元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2年第4期33-37,共5页
虽然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走向市场,但目前燃油车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燃油车仍需继续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使用低黏度发动机油是提升燃油经济性的方案之一,但低黏度发动机油可能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SP/GF-6发动机油规格已于2020... 虽然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走向市场,但目前燃油车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燃油车仍需继续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使用低黏度发动机油是提升燃油经济性的方案之一,但低黏度发动机油可能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SP/GF-6发动机油规格已于2020年5月1日颁布,对发动机油抗磨损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评价方法也由MS程序IVA台架试验升级为MS程序ⅣB台架试验。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变负荷法模拟MS程序ⅣB台架试验对复合抗磨剂的耐负荷能力进行评价,筛选出满足SP/GF-6发动机油规格要求的复合抗磨剂,并用MS程序ⅣB台架试验和MS程序Ⅹ台架试验(正时链条磨损台架试验)对筛选出来的复合抗磨剂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筛选出来的复合抗磨剂同时通过了MS程序ⅣB台架试验和MS程序Ⅹ台架试验,可以为后续开发和筛选满足SP/GF-6规格的低黏度发动机油复合抗磨剂提供技术支持和模拟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V模拟试验 程序台架试验 挺杆磨损 正时链条磨损
下载PDF
柴油轿车发展趋势及对润滑油的要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刚 吴键 金理力 《石油商技》 2008年第1期48-55,共8页
以欧洲为代表的轿车柴油化趋势令世人瞩目。概述了全球柴油轿车的市场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柴油轿车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制约因素,同时也介绍了柴油轿车低排放对润滑油的要求。
关键词 柴油轿车 润滑油 发展趋势 市场发展 市场环境 柴油化 低排放
下载PDF
大排量摩托车用润滑油现状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吕丙琴 金理力 李静 《润滑油》 CAS 2016年第1期18-21,共4页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迅猛发展。国内大排量摩托车主要依赖进口,美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占进口量的一半以上。大排量摩托车专用油质量级别多为SL及以上合成型产品,黏度级别多为10W、15...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迅猛发展。国内大排量摩托车主要依赖进口,美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占进口量的一半以上。大排量摩托车专用油质量级别多为SL及以上合成型产品,黏度级别多为10W、15W-40、15W-50、15W-60大跨度产品。文章还介绍了各国摩托车分类情况,国内外主要的大排量摩托车生产厂家及国内大排量摩托车销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排量 摩托车 润滑油
下载PDF
用模拟台架试验考察汽油机油中的摩擦改进剂
19
作者 徐瑞峰 李静 +2 位作者 金理力 汤仲平 曹阳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1年第2期15-18,共4页
汽油机油的燃油经济性不仅与配方中的摩擦改进剂密切相关,还与老化后的摩擦改进剂的摩擦学性能密切相关。用HTCBT模拟氧化试验(160℃,5.0 L/h空气,96 h)来评价摩擦改进剂的老化性能,并用微牵引试验机(MTM)和SRV试验机来评价老化前后摩... 汽油机油的燃油经济性不仅与配方中的摩擦改进剂密切相关,还与老化后的摩擦改进剂的摩擦学性能密切相关。用HTCBT模拟氧化试验(160℃,5.0 L/h空气,96 h)来评价摩擦改进剂的老化性能,并用微牵引试验机(MTM)和SRV试验机来评价老化前后摩擦改进剂的摩擦学性能。有机酰胺摩擦改进剂在老化前后均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和减摩持久性。MS程序ⅥE台架试验显示,有机酰胺摩擦改进剂的FEI1为4.44%(要求≥3.10%),FEI2(老化109 h)为2.21%(要求≥1.50%),能够满足ILSAC GF-6A规格汽油机油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这些模拟方法为摩擦改进剂的筛选以提高汽油机油燃油的经济性提供了研究手段和思路。(图8表3参考文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性能 摩擦学性能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微量水对季戊四醇酯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徐进宝 金理力 +1 位作者 李静 汪利平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0年第3期25-27,共3页
合成季戊四醇酯具有低温性能好,黏温特性优,蒸发损失低,热氧化安定性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润滑油,压缩机油和抗燃液压油中。但合成季戊四醇酯容易吸水,并有一定的水解性。就微量水对合成季戊四醇酯理化性能,热安定性... 合成季戊四醇酯具有低温性能好,黏温特性优,蒸发损失低,热氧化安定性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润滑油,压缩机油和抗燃液压油中。但合成季戊四醇酯容易吸水,并有一定的水解性。就微量水对合成季戊四醇酯理化性能,热安定性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将微量水分散在合成季戊四醇酯中,当水含量不大于0.02%质量分数时,微量水对合成季戊四醇酯的理化性能,热安定性和摩擦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图0表8参考文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能 热安定性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