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钊岩 李国华 +1 位作者 王杰 刘艺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空腹血糖和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1组58例、非糖尿病1组22例。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1组)。另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2组,非糖尿病2组,对...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空腹血糖和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1组58例、非糖尿病1组22例。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1组)。另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2组,非糖尿病2组,对照2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组(吡格列酮+GW9662),每组12只。通过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坏死程度,采用血糖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1组血糖和HbA1c较非糖尿病1组和对照1组明显升高[(11.65±3.41)mmol/L vs(5.69±0.59)mmol/L、(4.23±0.52)mmol/L,(9.13±2.21)%vs(5.57±0.27)%、(4.03±0.53)%,P<0.05]。非糖尿病1组血糖和HbA1c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比较,非糖尿病2组和糖尿病2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非糖尿病2组比较,糖尿病2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糖尿病2组比较,吡格列酮组脑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血糖、高HbA1c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并且高血糖可能会加重脑梗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γ-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脑梗死 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下载PDF
血清Titin-Ab与AChR-Ab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陆梦如 钊岩 +2 位作者 李何鹏 唐健 梁津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测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6例MG患者(MG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0sserman临床分型将其分为眼肌型组(n=51)和全身型组(n=35),并择取80名同... 目的:探讨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测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6例MG患者(MG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0sserman临床分型将其分为眼肌型组(n=51)和全身型组(n=35),并择取80名同期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intin-Ab及AChR-Ab,分析各组间血清Tintin-Ab及AChR-Ab阳性率差异及其对MG的诊断价值。结果:MG组患者血清Titin-Ab、AChR-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型患者AChR-Ab阳性率高于眼肌型(P<0.05),但两组间血清Titin-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型组患者中,ⅡA型8例,ⅡB型20例,Ⅲ型+Ⅳ型7例,不同Osserman分型患者血清Titin-Ab和AChR-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联合诊断MG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χ^(2)=37.979,P<0.05)。结论:MG患者血清Titin-Ab和AChR-Ab阳性率升高,两指标联合检测,对MG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血清连接素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联合诊断
下载PDF
抗NF155抗体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梦如 钊岩 +4 位作者 梁军利 李何鹏 梁津瑜 梅育嘉 陈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23期2108-2116,共9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近年来,抗郎飞结区或结旁区抗体阳性的CIDP逐渐被认识。包括抗NF155、NF186、CNTN1、Caspr1抗体,每种自身抗体对应亚型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都有显... 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近年来,抗郎飞结区或结旁区抗体阳性的CIDP逐渐被认识。包括抗NF155、NF186、CNTN1、Caspr1抗体,每种自身抗体对应亚型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都有显著的差异。抗NF155 IgG4抗体阳性的CIDP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出现足下垂、步态障碍、震颤的频率较高,且对IVIg治疗反应差。相应抗体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为CIDP诊断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抗NF155抗体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抗NF155抗体阳性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B减轻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晶 钊岩 高立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B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HCD)喂食斑马鱼,建立斑马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使用0.1 mg·L^(-1)和1 mg·L^(-1)甘草查尔酮B进行治疗。使用Tg(fli1a:EGFP)斑马鱼幼鱼构建模型,并向饲料...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B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HCD)喂食斑马鱼,建立斑马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使用0.1 mg·L^(-1)和1 mg·L^(-1)甘草查尔酮B进行治疗。使用Tg(fli1a:EGFP)斑马鱼幼鱼构建模型,并向饲料中添加10 ng·g-1橙色荧光标记的胆固醇,荧光显微镜检测斑马鱼血管中胆固醇蓄积。试剂盒检测LDL-C含量。分别使用Tg(lyz:DsRED2)和Tg(mpx:EGFP)和斑马鱼幼鱼构建模型,荧光显微镜检测斑马鱼血管中巨噬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蓄积。HE染色和EVG染色检测斑马鱼血管中斑块形成的情况。结果:甘草查尔酮B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马鱼血管中的胆固醇蓄积、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巨噬细胞浸润,降低LDL-C的含量,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最终减轻血管中的斑块形成。结论:甘草查尔酮B可有效减轻HCD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B 动脉粥样硬化 斑马鱼 高胆固醇 胆固醇蓄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